创设“读境”促快乐阅读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l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中利用以读激读、以读促读等“读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读书的欲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下面以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为例,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做法。
  一、抓住契机造好势
  课堂教学导入很关键,好的导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进入新课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阅读内力。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聪明的你能不能猜出来。(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生纷纷睁大眼睛,急不可待地朗读起谜面来。)
  生(踊跃举手):我知道!我知道!是雨!是雨!
  师:真聪明,大家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雨的课文——《雷雨》。你们见过雷雨吗?
  生1:就是打着雷下着雨。
  生2:夏天经常有雷雨。
  生3:打雷下雨挺吓人的。
  师:同学们不仅见过,而且还有体会。说得真好!那么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呢?想走进课文去看看吗? (学生情绪高涨。)
  猜谜语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语言形式,活泼、生动而有趣味。这个谜底紧扣新课内容,有很强的铺垫性,易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更能刺激学生阅读新课的新奇感。
  二、放手发现触发思
  教师要敢于放手,给学生自由的“读境”,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活学生主动读书的情感,真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自主探究也就顺理成章了。
  师:读了课题,现在请同学们读读书,课文哪些地方在写下雨时的景象?相信同学们都会有自己的发现。(学生自读感知。)
  生1:第4自然段。
  師:你是听别人说的吗?
  生1:不是,我自己发现的。
  师:能说得更完整些吗?
  生1:我发现第4自然段是在写下雨时的情景。
  生2:还有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也是在写下雨时的情景。(很多学生点头附和。)
  师:真是这样吗?请大家再读读,再说看法。看谁最会读书。
  生3:第4、第5、第6自然段都在写下雨。
  师:大家觉得他说清楚了吗?
  生4:第六自然段不是在写下雨。(有学生附和。)
  师:有不同意见。好!
  生5:我反对。课文里说:“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并没有说雨声和雷声停了,只是说雷声和雨声都变小了。还是有雷声和雨声的。
  师:你用书中的话为依据来回答,很有道理!你会用上“因为……所以……”再说一说吗?
  生5:能。因为课文里说“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并没有说雨声和雷声停了,只是说雷声和雨声都变小了,还是有雷声和雨声的。所以说第6自然段还是在写下雨。
  师:说得真好。
  教师在教学中只引导不讲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实践者和读书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发现的快乐、读书的快乐,最后通过说的训练,将“读”不断推向发展。
  三、引入语境激活读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好的书,美的文,醇的味,只有读入了境,品入了情,文本的魅力和语言的活力,才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印迹。
  (出示第3自然段: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先自己读读,体会体会,再看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从读中你们感觉到了什么?
  生1:感觉到一场大暴雨就要下起来了。我从两个“越来越”中感觉出来的。
  师:你真会读书。谁还想读这句?(一生读后)同学们从他的读中又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个词说说。
  生2:电闪雷鸣。
  生3:震耳……(师:欲聋)。
  生4:惊天动地。
  生5:乌天黑地。
  ……
  师:说得好!这就是雷雨即将来临时的情景。你们都在哪儿学来的词语?
  生1:从课外书上记下的。
  生2:听别人说的。
  师:真了不起!会听、会读书的人积累就多。谁会用两个“越来越”说说话。
  生1:风刮得越来越大,树摇得越来越厉害。
  生2:云变得越来越厚,天变得越来越黑。
  生3:路上行人越来越少,雷声越来越近。
  师:都扣着雷雨到来前的情景说的,不简单呀!请听,请看……哇,雨下下来啦。好大的雨啊!你们感受到这场大雨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一生读第4自然段)你们听出这雨下得怎么样?
  生5:下得不急,也下得不大。请听我读。
  师:这时的雨下得怎样?
  生5:下得又急又大。我是从“哗,哗,哗”三个词听出来的。我觉得这雨就像突然有人用桶从天上倒下来一样。
  师:你走到雷雨中去了。三个“哗”是表示什么的词语?
  生5:表示雷雨声音非常大的词语。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这又大又猛的雷雨。(齐读后)请同学们看窗外?(引看书上插图)看到了什么?请用书中的话告诉同学们。
  生6:(读书)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为什么会看不清呢?
  生6:因为雨越下越大,所以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你真了不起。又用上了“因为……所以……”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朗读3-6自然段,再来完整地感受感受这场雷雨。读的时候可以做动作,先自己练练。(学生特来劲)来,一起读。(学生读得很忘情,手舞足蹈,让自己变成了物,变成了景,变成了雨……)
  “从读中你们感觉到了什么?”一个“感觉”便把学生引入读境,带入品境,于是学生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而这种感受自始至终是在浓厚的读境中凸现出来的。只有这样的读,才能产生真正的对话与互动,学生想读、会读之根也才可能深深地扎进心灵之中,以“运用语言文字”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也才能实现。
  四、示范引情强化记
  在低年段,老师创境背读互动与示范,对于激发学生跟进的读记品性和满足学生心底深处的模仿追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
  师:同学们,课上完了,老师能背诵这篇课文了,你们想听老师试试吗?(学生一听,欢呼雀跃。于是教师结合投出的三幅雷雨图课件,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教师读完,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你们也想这样试试吗?想比老师读诵得更好吗?(学生举手如林)谁先来?
  生1:老师,您放课件,我来诵读。(学生说罢,大胆地读起来。)
  生2:他诵得很熟。但我觉得第6自然段是写雷雨由大到小,声音就应由重到轻,他诵读得稍有不足。请听我来读一遍。(读完,响起了学生热烈的掌声。)
  师:你不仅有一双会听的耳朵,而且有一张很会读诵的嘴巴。
  生3:请您出示第3幅图,我朗诵雷雨后的两个自然段。(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师:呀,声音真美!课文上完了,你们基本上能读能背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诵,好吗?都站起来,我们一起来朗读。(学生欢呼雀跃。)
  学生爱读爱诵离不教师的感染和影响,而在低年级又显得尤为突出。在“读境”中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是把学生引入乐学语文、喜爱阅读、享受读书的不二法门。
  (作者单位:宜都市枝城镇洋溪小学)
  责任编辑 吴锋
其他文献
《三角形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充分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是测量求和法;二是剪拼法;三是折拼法。这三种方法,无论哪一种,客观上都是存在误差的,不足以让人相信。我们通过课前调查与访谈,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知道的途径一是家长或者同学的告知,二是看书或者通过网络了解,三是之前认识过三角尺,从它们三个内角的度数知道,但对于为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官士墩校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一初”)以幸福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为抓手,努力提供适合学生成长的课程。学校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体艺课程和特质课程三大类,按分层走班制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  一、基础课程分层走班:分出层次,走出优质  这里的基础课程仅指数学、英语、物理三门学科。开发区一初的基础课程分层走班包括课程分类、学生分级、教学分层、评价分人四个方面,着力解决如何分、如
陈忠实  陈忠实以一部《白鹿原》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这部雄奇史诗作品是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被确立为“中国当代六十年巅峰之作”,在付梓出版的20年里风行不衰。只就这一部小说,陈忠实也毋庸置疑地当选为当代中国作家之鼎。  代表作:《白鹿原》  实力指数:★★★★★  路遥  在当代文学史上,路遥是一位比较特殊的作家。路遥创造了"城乡交叉地带"的书写特色,其作品主人公的奋斗精神带
作者好比大厨,原素材好比美食的原材料。大厨要做出美食,必须对原材料进行精心加工。同理,要想写成一篇好作文,学生必须对原素材进行精心加工。  加点背景衬形象  背景,在美术构图中指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在文章中指对事态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客观情况。  添加背景的常用方法有三种。其一,加进自然环境描写进行渲染或衬托。《亲爱的爸爸妈妈》开篇“凄风。苦雨。天昏。地暗。”的自然环境描写,一下子让读者沉
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可是,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一份微薄的奖金,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发愁、發怒,认真计较,纠缠其中。一旦久了,我们的心 灵被折磨得千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失去了爱心。  假如我们能不被那么一点点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坦然多了,能平静地面对各种的荣辱
巴金,这么样一个跨世纪的伟大作家,恐怕是谁也不敢加以否认而敬虔的吧?  但,惟其因为是伟大地,所以总是苦痛着的。但丁是这样,杜斯杜夫斯基是这样,而我们的巴金先生也是这样。  可是,我所说的关于他的苦痛,并不是物质的;在作为物质生活与发展中的巴金,他起先在东南大学附中出去,因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到了法国后,便在一个平民底拉丁区内,嚼着冷硬的面包,忍耐着苦痛,一直过了两三年这样下贱人的生活;就是回国后到了
作为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可谓见仁见智。笔者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时采取了“层层递进,分阶段阅读”的策略,使整本书阅读不再枯燥。  一、提供支架,整体感知  整本书阅读要以活动为载体,教师作为活动组织者,要立足于整本书来设计活动。采取何种形式,运用哪种手段,都不能脱离文本,教师不能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而忽视阅读过程。  在整本书阅读前,
相对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而言,项目化学习为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提供了新的途径。项目化学习一般包含项目启动、项目设计、项目探究、项目展示和项目评价五个环节,笔者以项目化学习“海带中碘的提取及含量测定”为例,说明在项目化学习的各个阶段,教师如何发挥“导师”作用,保障项目化学习的顺利实施。  一、项目启动阶段的策划作用  项目学习启动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确定一个与学生高度相关
受火树银花,弦歌琴韵,2017新年戏曲晚会不久前落下帷幕。在舞台布置方面,本台戏曲晚会朴素简洁,给戏曲表演留下了更大的空间。这样的舞台布置,更符合戏曲艺术的特点,也是戏曲发展形式向内容回归的必然结果。  目前,戏曲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反映时代精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以及有“筋骨”、有“温度”的戏曲精品尚不多見。另一方面,传统戏曲中的精髓仍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实践证
解决问题能力是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结合有序的思考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找关键词语,读懂数学要素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准关键词语理解数学问题中的数学要素是起点。学生只有认真地读清楚问题,找到数学问题中的关键词语,才能有效地理解数学问题中包含的数学要素,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如“鸽巢问题”的例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