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dfhdfr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土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建筑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城市建设等方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土建施工技术的研究,这样有助于提升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 土建施工 技术分析
  前言: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我国土建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工程建设市场中得到发展,就应该加强对于土建施工技术的探究,为企业在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中提供技术的支持。
  一、施工的准备工作
  1、施工前先要图纸会审,确定组织相关人员,建立施工组织机构及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编制详细材料、机械使用计划及施工布置方案和进度计划。
  2、按技术部及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做好主要材料的进场及各项检验工作,保证材料能及时到达施工现场。
  3、根据现场已有设施情况,钢筋加工、模板加工及各种预埋件的加工在预制场内进行,水电及道路均已具备完善,各种加工设备也已完备。现场放线确认位置,检查各项已埋设构件是否准确,并及时与前分项施工队建立联系,办理好各项交接工作。
  二、土建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流程说明
  (一)施工技术要求
  砼浇注采用商品砼。钢筋、模板在场外加工后用合适的运输设备运送到施工现场。按照相关规定,柱的施工一律采用木模现浇。顶板砼采用φ48mm钢管支撑结构,木模板。控制楼板采用门式满堂红脚手架,模板使用1.8cm厚胶合板。控制楼外脚手架用钢管脚手架。垂直运输采用卷扬机。电气设备及其它设备按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安装标准跟进实施。
  (二)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一)钢筋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1、钢筋进场与加工
  钢筋在加工场加工好后运至现场使用。钢筋原材料要严格按设计与规范要求做好钢筋检验。钢筋调直后,根据施工图纸计算长度,钢筋下料时留足弯曲长度和搭接长度,弯曲加工时在加工台上将所需钢筋弯点、位置划线标明,对正位置加工成型。
  2、钢筋绑扎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按设计图纸要求留足砼保护层厚度,为保证砼保护层厚度,统一采用保护层垫块,垫块用比该部位砼强度高一级的砼制作。钢筋绑扎的扎丝一律要求头朝里,禁止出现在保护层当中。根据设计图纸,在模板上划线标明钢筋高程和范围及预埋件位置,钢筋交叉点用扎丝扎牢。施工时注意避免踩踢变形,对易变形的钢筋设置钢筋支架,保证钢筋不偏位及变形。
  (二)模板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1、顶板模板安装
  结合工程的结构特点与设计要求,针对不同的结构部位采用相应的模板施工方法。一般要求顶板底模采用1830×915×18双层涂模的胶合板作面板,截面为50×100mm的单根枋作内楞,间距600mm。房屋内设通用φ48×3.5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作为模板的支撑系统。脚手架主杆纵距为50cm,横距为60cm,横杆等距为160cm,纵向杆每隔320cm设剪刀撑,整体脚手架还需与平台作加固连接。
  2、在柱模上弹出轴线、梁位和高程,然后在施工好的承重排架上铺好方木,把底模用铁钉固定在方木上,侧模采取木夹板,竖向用方木加固,外侧用槽钢直通,中间适当用木条支撑,防止模板向内侧变形。梁底板要拉线调直,用水准仪确定高程,当梁跨度较大,梁底
  模板应稍起拱,对上层梁底模的支撑主要采用脚手架承受。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与平板振动器结合振捣。浇筑时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位置时,再与板砼一起浇筑。因工艺要求需要进行设备基础浇注的地方,在浇筑前必须对原有砼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清洗干净,放样弹线,绑扎钢筋,然后安装侧模板,并用水准仪测设顶标高,符合要求后按设计砼配合比浇注,混凝土浇筑完后复查预留孔洞及螺栓的偏差,并将其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将表面压平修光。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得大于50cm,振捣密实后再浇注第二层,直至到梁底。整个立柱一次性浇筑到梁底或板底。砼浇注完毕后,在12小时之内用土工布加以包裹,并定时浇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四)砖砌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砖必须要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的砖砌墙。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控制在±5%以内。采用砂浆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度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砌筑砖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
  顺。砌砖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为保证砖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使荷载能均匀传送,避免因墙体局部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组砌形式采用上下错缝,内外搭砖法进行砌砖。
  (五)装饰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1、外墙。基层为混凝土砌块、砖墙的先用1:1水泥砂浆在墙面上打巴,拉线找好垂直度和水平面,待巴点干硬后再用1:2.5水泥砂浆整片墙面打底15mm厚。最后涂刷防水涂料。窗台、雨篷、飘檐做5%流水坡道和滴水线槽,1:1.25水泥砂浆最薄处20mm厚。
  2、内墙。混凝土砌块、砖墙,先用1:1水泥砂浆在墙面上打巴,再用刮双灰粉腻子二道再涂白色乳胶漆一底二道。
  3、屋面。板面均先将表面清扫干净,再纵横各扫纯水泥浆一度,面批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干铺憎水性水泥膨胀珍珠岩板100厚,最后面批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待找平层结硬干燥后,选择干燥天气在找平层上扫基层处理剂后做APP高聚物改
  性沥青防水涂膜,3mm厚。保护层刷浅蓝色丙烯酸涂料两道。
  结束语: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质量,一定要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做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各项关键技术,从而有效确保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海峰. 关于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07
  [2]刘树强.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
  [3]李文利.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09
其他文献
2016年高中数学联赛广西预赛抛物线试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及定点问题,考查了方程、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以及坐标法的应用,检验了运算求解、分
期刊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形成最终产品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环节。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本文将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内容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提出一些看法。  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资质规定  我国实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时间不长,尚属于监理制度发展的初级阶段,未形成完整的监管体系,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对难度大的数学题目,有的学生马上就可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有的同学却无论怎样思考就是无从下手.研究发现,这种现象说明学生的审题技巧与审题能力不一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技巧,让学生获得了审题的技巧,才能优化其解题的能力.  一、弄清已知条件,形成解题思路  任何一道数学题都是由已知条件与要求的结果组成.因此,在解题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
摘 要: 随着中国步入国际化轨道,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传授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更推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课堂外自主学习技能的培养。结合信息技术的辅助,探索可以培养学生英语能力、优化英语教学效果的新型自主学习模式。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灌输知识、学生抄写笔记的教学模式束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对基础建设的大规模投入及可持续发战略的实施,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笔者分析了建筑施工中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提出加强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由于建筑工程的结构复杂多变,各施工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不尽相同,安全管理的措施也有所差异。为了加强建筑施
硅作为冶炼组分,可以提高钢的可淬性、稳定性以及耐腐蚀性.硅也是生产硅钢的重要原料,硅钢是当今最重要的软磁材料.钢铁中绝大部分的Si来自于生产过程中加入的脱氧剂--硅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