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留足空间和时间,能够有效的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重新梳理,能吃透教材,能建设性的利用好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方法
一、革新教学思想,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就要转变以往的观念,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思想的转变。由于教育制度和教学现实状况的限制,以往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大多都是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至于教授的内容、方法、形式都是有教师直接决定的,学生只能是一味的跟随老师的步伐,在教学的活动中,学生一般都是被动的接受和聆听,几乎没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发表意见或建议的机会,在此环境下,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扼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目标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始探究如何最大化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改的理念中,有效的教学评价已经不在是分数,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高中的计算机教学来说,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二、落实新课改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要想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要做好课堂设计,把备课落到实处,让备课精而又精,备知识、备教法、备学情,争取把复杂的化学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并且尽可能的把计算机中的知识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这样就容易驾驭课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要备备学情,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在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因材施教。
三、明确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分层教学
计算机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而新课程下计算机课堂教学也是以任务形式提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过程,介绍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用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特点就是紧密围绕任务展开教学。通过讲→练→学生操作实践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的进行结合,实现任务驱动下分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的结构,对任务进行分层。将任务分成三个层次:任务分别针对优、中、差三个层次,并向学生说明,在完成规定任务后,可以对高一层次的任务进行尝试,而且隔一段时间再进行测试,根据成绩,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你现在的情况和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以计算机课中网页制作为例,首先,提出任务,我根据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目标,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所处环境相结合,设计了一个基础任务:制作一份宣传自己班级或学校的网页。在这个任务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只要求其完成最基本的网页制作中表格使用、图片插入、文字输入、背景设置、设置超级链接;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我要求完成前面基础要求的同时,还必须使网页的设计排版合理优美,能体现班级或学校特色,必须有二层以上的超链接,对于表格、下划线、图片进行一定的属性设置,能插入滚动字幕或站点计数器;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以上任务后,在网页中必须有一个特效,同时要求其将完成的网页上传至网上。其次,明确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不同任务,让其将任务进一步的细化,将这个大的任务细分为每一步,然后再进行解决。
教师在这个课堂教学中,对较好的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点在于带领学生学习,同时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协作完成。任務驱动的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同一时间里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和知识技能,还能使学生不断地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更大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富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四、加强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学习一定阶段后,学生会感觉到学的都是一些跟实际差异比较大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联系不多,就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看到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学过的各学科的部分知识,引入到计算机的教学中,以各学科知识为背景资料,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任务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良好。同时,把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强化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弱化了计算机的“技术性”,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教学,对学生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来学习其他课程,拓宽了知识面,对于老师来说,可以为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积累经验,从“技术”的权威角色中走出来,成为计算机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排头兵”。例如,在“下载信息”的教学教程中,我看到了高中一年级语文课中有一篇课文是关于找徐志摩的,我就将这堂课设计成让学生来当一回导游,介绍海宁的名人徐志摩,让同学们在语文课中学过的知识外,在网上进行搜索下载关于徐志摩的介绍,并整理好后,在下一节课进行展示,即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徐志摩。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纷纷投入到如何查找资料进行下载的教学中去,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学生就进入了自主学习过程中去了,而且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同时让学生感觉计算机课与其他学科很贴近,对自己学习很有帮助,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同时有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课不能再受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我们应该将它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贾晓华.高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
[2]高佐波.高中计算机教学反思[J].高中生学习,2013(08).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方法
一、革新教学思想,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就要转变以往的观念,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思想的转变。由于教育制度和教学现实状况的限制,以往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大多都是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至于教授的内容、方法、形式都是有教师直接决定的,学生只能是一味的跟随老师的步伐,在教学的活动中,学生一般都是被动的接受和聆听,几乎没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发表意见或建议的机会,在此环境下,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扼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目标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始探究如何最大化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改的理念中,有效的教学评价已经不在是分数,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高中的计算机教学来说,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二、落实新课改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要想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要做好课堂设计,把备课落到实处,让备课精而又精,备知识、备教法、备学情,争取把复杂的化学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并且尽可能的把计算机中的知识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这样就容易驾驭课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要备备学情,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在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因材施教。
三、明确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分层教学
计算机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而新课程下计算机课堂教学也是以任务形式提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过程,介绍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用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特点就是紧密围绕任务展开教学。通过讲→练→学生操作实践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的进行结合,实现任务驱动下分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的结构,对任务进行分层。将任务分成三个层次:任务分别针对优、中、差三个层次,并向学生说明,在完成规定任务后,可以对高一层次的任务进行尝试,而且隔一段时间再进行测试,根据成绩,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你现在的情况和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以计算机课中网页制作为例,首先,提出任务,我根据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目标,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所处环境相结合,设计了一个基础任务:制作一份宣传自己班级或学校的网页。在这个任务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只要求其完成最基本的网页制作中表格使用、图片插入、文字输入、背景设置、设置超级链接;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我要求完成前面基础要求的同时,还必须使网页的设计排版合理优美,能体现班级或学校特色,必须有二层以上的超链接,对于表格、下划线、图片进行一定的属性设置,能插入滚动字幕或站点计数器;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以上任务后,在网页中必须有一个特效,同时要求其将完成的网页上传至网上。其次,明确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不同任务,让其将任务进一步的细化,将这个大的任务细分为每一步,然后再进行解决。
教师在这个课堂教学中,对较好的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点在于带领学生学习,同时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协作完成。任務驱动的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同一时间里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和知识技能,还能使学生不断地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更大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富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四、加强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学习一定阶段后,学生会感觉到学的都是一些跟实际差异比较大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联系不多,就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看到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学过的各学科的部分知识,引入到计算机的教学中,以各学科知识为背景资料,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任务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良好。同时,把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强化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弱化了计算机的“技术性”,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教学,对学生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来学习其他课程,拓宽了知识面,对于老师来说,可以为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积累经验,从“技术”的权威角色中走出来,成为计算机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排头兵”。例如,在“下载信息”的教学教程中,我看到了高中一年级语文课中有一篇课文是关于找徐志摩的,我就将这堂课设计成让学生来当一回导游,介绍海宁的名人徐志摩,让同学们在语文课中学过的知识外,在网上进行搜索下载关于徐志摩的介绍,并整理好后,在下一节课进行展示,即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徐志摩。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纷纷投入到如何查找资料进行下载的教学中去,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学生就进入了自主学习过程中去了,而且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同时让学生感觉计算机课与其他学科很贴近,对自己学习很有帮助,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同时有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课不能再受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我们应该将它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贾晓华.高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
[2]高佐波.高中计算机教学反思[J].高中生学习,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