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里的“小小光辉”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shao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3年前,朱晓晖这个名字,是父亲给她取的,期待她以后能发出小小的光辉,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43年后的今天,谁也没想到,这北国边城里的“小小光辉”,竟然释放出一股巨大的能量,温暖了中国……
  车库里的“王国”
  3月2日清晨,早春的阳光,照耀着绥芬河这座地势陡峭的山城。朱晓晖的命运,就像她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街道一样,蜿蜒崎岖。
  这里是永福街居民楼院里的一间车库,尽管门外年年贴着一张喜庆的“福”,却丝毫无法冲淡屋主生活的苦。一进门,室内光线昏暗,未经粉饰的水泥墙上打着“补丁”,空气中有些许刺鼻的气味。
  这间车库,是朱晓晖和父亲居住了13年的家,18平方米的狭小空间,既是卧室也是厨房,靠窗的墙角,拉上一个布帘便是卫生间。2日一早,当记者来到朱晓晖家时,她正俯身靠在床前,用手托着奶瓶,一边给67岁的老父亲喂奶,一边轻声叮嘱:“爸,轻点儿,别把奶嘴咬坏了。”
  朱晓晖的父亲在2002年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失去了生活能力。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
  朱晓晖曾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诗歌在全国获得过很多奖。父亲生病前,她喜爱读诗、写诗;而现在她看得更多的是医学护理和养生方面的书籍。老人患病后落下了瘫痪的毛病,腿脚不便,大小便也不能控制。朱晓晖几乎每天都要给他擦洗身体。在她的细心照料下,老人卧床13年都没有得过褥疮。但常年的操劳,使得才42岁的她早已满头白发。
  维持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老人每个月一千多元的养老保险。父亲治病的开销不能省,朱晓晖就只能去市场里捡人们不要的菜给父亲吃,自己则用咸菜就着米饭度日。虽然生活环境艰苦,但朱晓晖一直努力让父亲生活得更舒适些。老人因为心疼女儿,常常痛哭。
  除了每天照顾父亲的起居外,朱晓晖在周末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三四个“债主”的孩子补习。对于别人的帮助,朱晓晖感恩在心,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把爱和善意传递给更多人。
  在2015年2月27日,朱晓晖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绥芬河孝女”的名字传遍了整个中国。
  靠“拉太阳”熬过寒冬
  这是一个让人心酸的游戏,它与一根永远也无法生产出来的绳子有关,尽管父女俩知道愿望无法实现,可他们还是凭着这点儿乐趣,熬过了又一个寒冬。
  13年前的春天,如果不是父亲突发弥漫性脑梗,瘫痪在床,朱晓晖也许还过着从前那种衣食无忧的日子。那时,她住在一栋建筑面积110平方米的楼房里,是当地一家报社的特约通讯员,月薪两千多元,用她自己的话说“虽然不是大富大贵,至少花钱不费劲”。和很多文艺女青年一样,她经常从书店成捆地往家里搬书,喜欢打扮,夏天穿的裙子必须是纯白色的。
  父亲患病的第一年,她花了20多万医药费,不仅掏空了所有积蓄,还卖掉了房子,带着父亲住进永福街的这间车库。
  这个冬季室温只有十七八度的车库里,只有一小组暖气片,它有一扇朝南的窗子,只有临近中午时,阳光才会吝啬地从楼群的缝隙里,跳上父亲的病床。尽管生活如此艰难,可她还是从中找到了乐趣,在阳光停留在病床上的一个多小时里,她和父亲每天饶有兴致地玩一种名叫“拉太阳”的游戏。朱晓晖用哄孩子的柔和语调,哄着父亲:“有一个生产绳子的厂家啊,正在测量咱家到太阳的距离呢,他们以后会生产出一根长长的绳子,到时候,咱俩一起用绳子把太阳拽到咱家窗户上,那样屋里就能一直暖和了……”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朱晓晖的身体“抗议”了。有一次,她花3块钱买了一小块肉给父亲改善伙食,父亲剩了一点儿,她吃完后腿上竟然出现了大面积红斑。一个同学领她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动物蛋白严重过敏,医生叮嘱朱晓晖:“以后再也别吃肉了。”她默默点头,没告诉医生,自己多数时候根本买不起肉……
  对朱晓晖而言,生活在“谷底”的那段日子,不只是一团漆黑。她去菜市场捡菜时,经常能看到垃圾堆旁有一小袋干净的菜叶,有一个冬夜,塑料袋里甚至还有半棵白菜,她乐颠颠地捧回家,煮给父亲吃。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给我留菜的究竟是谁,但我一直在心里默默祝福着那个好心人。”朱晓晖一脸感激。
  让父亲活下去
  朱晓晖明白,光靠自己一个人努力坚持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用一种看似残忍的方法,帮父亲找到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自知康复无望,朱晓晖的父亲一度不想活了。他每天折磨女儿,白天黑夜哭闹不止,还经常用不太灵活的手,扯着线裤往脖子上绕。他一心求死,但瘫痪的身体将他牢牢困在床上,就连自缢的力气也一并被剥夺了。
  “那段时间,父亲闹得很凶,天天嚷着让我给他买毒药。”朱晓晖渐渐意识到,只有她一个人努力坚持是不够的,她需要帮父亲找到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有一天,父亲耍脾气时,她收起平日的笑脸,冷冷地问:“我现在就去给你买毒药,你死前还想吃点儿啥?”父亲答:“蛋糕。”她去超市,买了一小块蛋糕,同时还带回了两颗白色的糖。
  她带着那两个伪装的“毒药”回到家,吃完蛋糕,父亲有点儿反悔了,嗫嚅着说 :“蛋糕有点儿不够吃。”朱晓晖假装没听到,板着脸给父亲服下了那两颗“药丸”。父亲绝望地躺在床上,竟然睡着了。一个多小时后,他醒了,睁开眼睛对晓晖说:“你快捅捅我!”“有感觉吗?”“有!”“看来这药对你不好使呀,看吧,老天也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从那以后,晓晖的父亲非但再也没提过“死”字,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但病痛并未就此完结。由于长期服药,父亲身上出现了大片药斑,朱晓晖逐渐减少西药药量。她去书店买了本《中药四百味》,研究药方,给父亲熬中药喝。为了以防万一,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身试药。第一次试药时,她担心喝出问题,倒在家里,试药之前,她把钥匙放在了邻居家,并跟邻居撒了个谎:“我有事要出趟门,麻烦你过一个小时去我家,看看我父亲啥情况。”   其实,朱晓晖哪儿也没去,一直守在父亲床前。一个多小时后,邻居一推门,见她在屋里很纳闷,她连忙解释:“我刚从外面回来,还没来得及去取钥匙呢……”
  在文字中抬起头来
  寒冷、贫困、疾病、屈辱,把朱晓晖逼得狼狈不堪,但她坚持阅读、坚持写诗,努力让自己在文字里抬起头来。
  朱晓晖曾是当地一位颇有才气的诗人,作品曾在全国比赛中获过奖。她读高中时就迷恋诗歌,每次写完作文,都在后面附上一首小诗。
  “语文老师可能是怕我写诗耽误了学习,第一次,他把写诗的那页纸给撕了,我继续写;第二次,他把我的本给撕了,我还在坚持;第三次,他拿起红笔帮我改诗……”聊起钟爱的诗歌创作,朱晓晖笑容满面。
  在朱晓晖居住的车库里,有一个小阁楼,记者数了数,共14级楼梯。这楼梯非常陡,往上走时脚下颤颤巍巍,下来时只能连滚带爬。13年来,有很多个夜晚,朱晓晖盘腿坐在阁楼里,在膝盖上垫个枕头写诗。她自嘲这种创作是“膝盖文学”,经常会为“这样是不是太不尊重文字了”而懊恼。但有时候,她又感到欣慰,觉得这样也挺好,“只要拿起笔,就能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在父亲生病前,她写的诗总是风花雪月,这些年,灵感则来源于生活的细节,有时是水壶里一道波纹,有时甚至是傍晚读书时,从土墙掉落在书页上的一粒尘土。
  父亲睡觉时,朱晓晖有时会去附近的书店看书,每次站一两个小时。她还爱看报纸,五毛钱的价格不贵,但她舍不得买,经常去报摊转悠,如果有人在看《生活报》,她就站在人家身后偷瞄。为了看《黑龙江日报》的副刊版,她偶尔会到一些机关单位的办公室里“蹭报纸”,每次有人问“你是来办事的吗?”她就打马虎眼,表情尴尬地道歉:“同志,对不起啊,我走错地方了……”
  偶尔,有人允许她把一些过期的报纸带回家,她便把那些“旧闻”一字一句读给父亲听。父女俩曾在报上读到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他俩也想“赶潮流”,读读莫言的书,但因为买书太奢侈了,这个愿望至今没能实现。
  至今,朱晓晖的身上仍背负着30多万元的外债,但这个不轻易示弱的女子一度拒绝陌生人的援助。她在孔子学堂和绥芬河作家基地做义工时,从不向外人提起自己的家境。近几年,主要是同学和邻居在帮扶她。她的高中同学还专门建了一个名为“92同学会”QQ群,赵君元、张振威等同学定期会给朱晓晖送些钱、粮食和旧衣服。
  如果您想表达一下您的爱心,下面是朱晓晖的捐款账号:
  中行卡号:6217855300004460337朱晓晖
  时光的轮子在转动
  我的思绪在拉扯着
  一种无形的线
  在牵着我拼命地前进着
  饥饿的嘴
  病痛的脸
  渴望的知识
  在肉体里不停地搅拌着
  和着那微不足道的血液
  “砰”的一声
  邻居关上他的安全锁
  墙角的土被惊醒了
  再也不能在那里打瞌睡
  毫无思索地
  就跳到了我的床上
  ——朱晓晖《隐形的线》(节选)
其他文献
2014年,我们县仅县级联赛就搞了900多场,有300多支球队、5000多名学生参赛,一个农业县能把校园足球搞这么红火,现在有了中央的政策支持,其他地方肯定也能搞好。  许多问题在农村好解决,学生们要求也不高,有个踢球的地方就行,关键是踢球的氛围,氛围有了逐渐就发展成了文化,就像巴西,它的场地也不见得比中国的好,但有这个文化了,街头也能当球场。  刚开始一些家长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河南的高考录取率是
期刊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羊年除夕深夜10点多钟,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里,我坐着外甥的车子从小镇出发赶往老家,回乡与父母亲团聚。我们常说“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陪在父母身边就是最好的孝。车窗外的村落星星点点,水泥硬化的山道旁边,一幢幢漂亮民居的屋檐下,挂着幸福平安、吉祥如意的红灯笼,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充满了喜气洋洋。  此刻,大多在外地工作生活的老乡已经回来与亲人团圆,而我和妻儿正披星戴月赶在回
期刊
二毛 著/ 36.0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  1916年章太炎才把“味道”这个词用在食物上,之前是没有“味道”一说的,评价食物只有好吃、不好吃。这个“道”字暗藏了很多玄机,包括人们获得食材的方式、烹制食材的方法,也包括对待食材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人与食物的关系”。  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二毛一直在味的道上寻寻觅觅,探求味与道的真谛,并将饮食之道用诗歌、哲学和情趣调味,最终成就此书。  这
期刊
音乐是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艺术形式的一种,它对人类的文化修养、个人情操方面的影响都极为深远,给人类带来了无数欢乐。而优美的音乐对孩子来说,就像他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特殊养分,能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优良的基础。  2014年,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对此,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莫蕴慧表示,音乐出版行业应以此为出发点
期刊
刘庆邦 著/29.80元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著名作家刘庆邦的最新长篇小说。小说极具现实主义力量,将极具中国特色的人性故事,编织进村支书卸任、改选、告状、上访等一系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事件之中,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心理刻画,深刻揭示了在中国农村这块土地上,改革的艰难,人性的坠落,人心的冷漠,正义与善良的软弱和无望。  刘庆邦,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现为中国煤矿作
期刊
刘亚军,1968年生于陕西。荣宝斋专职书画家,中国榜书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作品有《魂系天山》、《啸风图》、《鹰击长空》、《百鸡图》及20米长卷等一系列代表作,其作品朴拙而富有灵性,生动而不张扬,意趣万千。自上世纪90年代,多次在北京、西安、杭州、新疆等地举办画展。近年来在全国书画大赛中多次获金、银奖。多幅作品被中央电视台、全国政协等单位收藏。出版有《亚军书画集》 《刘亚军书画作品精
期刊
王健林 自述 /49.00元  中信出版社  26年,从0到资产5000亿元的企业帝国是怎样炼成的?从中国到海外,为何他的企业能无往不利?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亲手缔造了万达商业帝国,并将企业成功地发展成跨国集团。  《万达哲学》一书是王健林首次讲述自己的经营理念,是他近10年来商业思想的精髓,涵盖了他的做人之道、生意之道、企业转型与发展之道。“万达哲学”体现了王健林企业经营和为人做事的哲学思想,
期刊
在APEC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提“新常态”概念,向世界表明,中国有信心适应未来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并有能力通过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让“APEC蓝”成为一种新常态持久光顾北京、覆盖华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环节的全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凸显其战略位置,表明我党在特色
期刊
精神空虚症  晚饭后,夕阳西下,村路上游走着几只悠闲的鹅。3个妇人搀扶着酩酊大醉的男人往回走。一个男人说,一天三顿杯在手,你看我风流不风流?另一个男人说,最好的东西就是酒,喝好了再无忧和愁。第三个男人刚要说什么,怎奈是脚下没跟,“扑通”一声摔倒在地,那女人满腹牢骚地去搀扶,摔倒的男人说,今天实在没喝够,再来二斤才罢休……  村路上的鸡鸭鹅被惊动了,它们承受不了酒精的气味,拍打着翅膀,嘎嘎飞走了。这
期刊
[荷] 斯奥道勒斯·克拉迪斯 / [英]达顿·胡克 / [法]约瑟夫·雷杜德 著/198.00元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花卉图谱,是从16世纪试图再现伊甸的“主教花园”和刚发现的美洲大陆的新奇花卉,到19世纪末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冒险收集。本书的179幅花卉图谱,选自数十本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图谱画集,这些西方“地理大发现”中激动人心的物种记录,每一幅都是由300多年来最杰出的花卉画家精心绘制而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