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画》课例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sco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绿色的画》一课,以“造型·表现”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原色调配的颜色,使学生对画面构成特别的艺术效果有更直观的感受。
  关键词: 原色调配 欣赏 搭配
  教材分析:《绿色的画》以“造型·表现”为主要学习内容,在认识绿色及色相的基础上,了解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叫间色。通过音乐欣赏,启发和感受绿色清净、凉爽的特点,进一步了解不同深浅的绿色主色调表现的程度变化,使学生基本能根据要表现的内容有选择地在主色调基础上进行深浅搭配,能以绿色为主绘制一幅画,进一步使画面构成特别的艺术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原色与间色之间的关系,明确绿色画的特点,通过理性的思维过程进行有秩序地创作,表现出具有绿色特点的画。2.通过音乐的欣赏,启发、引导学生了解绿色的色彩感情,提高色彩欣赏水平。3.培养学生对色彩及色彩原理的感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感知绿色画的美感,知道绿色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绿色主色调,根据主色调进行深浅对比,突出主题,丰富画面,充分表现内心感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老师:课件,音乐三首,学生进教室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每人一盒油画棒、水彩笔、一张作业纸。
  教学过程:学生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走进教室。
  一、在音乐氛围中,用“聪”字间接导入
  师: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想来见识一下,那你们能告诉我“聪”字怎么写吗?(左边一个耳,上面两只眼,中间一张嘴,下面用上心。)你们想变得更聪明吗?那上课时,用耳朵认真听,用眼睛仔细看,用嘴大声说,回答问题要用心。同学们能做到吗?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上课热情,调动学生兴趣,为认真听课做铺垫。
  师:老师考考你,刚才进教室时听到了什么音乐?(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走进春天,寻找春天的颜色,在色彩的王国里有三位老祖宗,他们是谁?(红、黄、蓝。)春天里出现的最多的颜色是什么?(绿色。)
  教学意图:借助音乐和图片启发联想,通过提问进一步复习色彩旧知,回忆三原色相关知识。
  (教师出示课题:《绿色的画》。)
  二、讲授新知
  1.色彩知识
  师:你们想知道绿色是怎么变出来的吗?(老师播放视频:用黄色和蓝色调成绿色的录像。)
  录像一:绿色由等量的黄和等量的蓝调合成,并介绍间色是由两种原色调成的。
  录像二:浅绿色的调制过程。黄颜料偏多蓝颜料偏少,调和成浅绿色。
  设计意图:学生直观感受绿色的调制过程,对色彩变化充满好奇,激发学习欲望,便于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
  2.在音乐中感受色彩
  老师先播放单一画面让学生谈一谈感受,然后再配上班得瑞的《晨曲》,让学生再次欣赏,并谈一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问题一:看到绿色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问题二:听音乐进一步体会绿色带给你的感受?
  (生:凉爽、清新、宁静,老爷爷在打太极,有人在吹箫等。)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启发学生联想、体会绿色带来的美感。
  3.在作品中感悟色彩
  师:大自然用绿色把春天装扮得如此美丽,那么艺术家们是如何使用绿色的?
  (1)欣赏大师作品
  师:绿色的画是完全用绿色画的吗?在绿色的画中,我们还能用其他颜色吗?
  设计意图:借助莫奈的作品,启发学生知道绿色的画是以绿色为主色调的。
  (2)欣赏学生作品
  师:这些画在色彩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绿色的画里还有其他颜色吗?(生:都是以绿色为主,有少量的其他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欣赏感受绿色画的特别之美,为学生创作带来灵感、拓宽思路。
  三、布置作业,学生创作,老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1)画一幅以绿色为主的画。(2)注意色彩的对比。
  设计意图:播放班得瑞的《晨曲》,让学生在宁静的音乐中创作。
  四、展示、讲评作业
  谈一谈画面内容,请学生说一说作品好在哪里。
  五、课后拓展
  配乐欣赏:课件播放学生熟悉的校园的照片,边欣赏边听。
  师:绿是生命的颜色,绿是环保的颜色,有了绿色便有了清新的空气,有了绿色便有了健康的生命,有了绿色便有了我们美丽的校园。创建绿色校园靠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同学们,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绿色、更美丽,能做到吗?
  六、教学反思
  《绿色的画》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通过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和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识绿色,感知以绿色为主的画面带给人们的不同美感,了解与其相关的其他颜色,并学习利用一种主要颜色表现画面的简单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同时借助音乐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首先用图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利用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媒体复习以前的知识点,以吸引学生的视线,使他们进入情境,同时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在观看色彩示范视频中让他们自己观察色彩变化,直观又生动。其次借助音乐启发学生体会绿色之美,通过对绿色的感受适时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绿色。接着课件展示,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大量绿色的画。
  本课的目的是创设学习情境,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的能力,并在欣赏中获得新方法、新思路,最后展示创作过程。教学评价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其他文献
摘 要: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推荐阅读书目和阅读总量。“名著导读”作为全新的板块写进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教学也随之进入初中语文课堂。然而,在教学一线,“名著导读”教学状况并不乐观,甚至处于被忽略的境地。教师教学功利性、随意性强,学生阅读缺少动机和兴趣,阅读时间少,阅读急功近利,阅读只读不思、不写。实际
马拉古奇说过: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他认为,儿童在真正掌握人类特有的语言文字之前,会有多种自我表达的形式,表现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想法、预测、假设、观察和情感,以及最终的问题解决。其中,美术便是儿童的一种语言,通过这种语言表达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建构,以及内心的情绪、情感波动。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单一
摘 要: 本文结合《还乡》三译本中的对话实例,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了小说对话的艺术效果。文学文体学的理论为研究小说对话翻译提供了有益思路,从词汇、句法、修辞等层面研究小说对话翻译,进行译本赏析意义重大。  关键词: 文学文体学 小说对话 艺术效果 翻译  对话是小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于人物话语的研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注意。在柏拉图的《共和国》第三卷中,苏格拉底区分了“模仿”和“讲述”这两种
摘 要: 对于传统作文教学中“精批细改”的作文批改方式,叶圣陶先生曾感慨“徒劳无功”,钱梦龙先生承认“基本上是一种‘无效劳动’”。作者认为让学生互批、互改是一种更为可行、高效的批改方式,并在深刻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借鉴有关作文批改的研究成果,试图从理论上总结互批互改法的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出其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作文 互批互改 意义 具体做法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
摘 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顽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作者进行了一些新尝试:作文训练出题适当,贴近学生学情;从课本挖材料,找视角;丰富学生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作文训练形式多样化、综合化。总之,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文本资料,以阅读为基础,从生活中取材,细致观察,充分想象,辅以技巧,定能写出有创意的文章。  关键词: 高中作文教学 学生学情 课本教材 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某些教师太多时候,太多时间,太多精力盯在体育中考上,把本是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变成枯燥的单项体育训练,想在中考体育测试中露一手,却“有心栽花花不发”;有的学校,放开了让学生玩,开放球场,不定期进行各种比赛,就连课间都组织各种不同游戏,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学生一到考场,生龙活虎,一出场就是高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跳出传统的圈子,跳出文本和应考的牵制  人是有主动性的,中规
摘 要: 英雄词人辛弃疾用独特的豪放情怀谱写了许多风格多样的词篇,展现了刚柔相济的词风。分别是:刚健含婀娜的豪情壮志的英雄语、别有寄托的侠骨柔情的妩媚语、苦中作乐的闲情雅致的闲适语。  关键词: 辛弃疾 英雄语 妩媚语 闲适语 刚柔相济  辛弃疾,作为南宋最伟大的词人,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存词620多首,数量极多,质量颇高;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他与苏轼并称“苏辛”,继苏轼“以诗为词”之后开启了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因“爱”出逃女生的案例,就如何做好高职生的情感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情感教育 案例分析  高等院校的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更是学生学习、生活与情感的“引导者”。高职学生大部分已经成年,对情感并不陌生,但由于高职院校特殊的环境和他们阅世经历不足,因“爱”迷茫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高职生班主任在深感职业自豪的同时,更要乐意为了学
摘 要: 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统计,已经是小学阶段第四次出现了。根据统计表的提示进行统计,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轻松解决。怎样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具有挑战性呢?本课的教学设计关注于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自主进行学习,经历统计需要的产生,在不同需要下产生不同的分类标准,统计结果会是多样性的,让他们体会到统计的价值。  关键词: 学习需要 自主学习 统计的意义  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统
合唱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同时听出其他声部的旋律并且不受其他声部的干扰,但是刚开始唱合唱的学生却很难做到这点,他们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年的磨合才能达到这种完美的状态,这样就使合唱队在一开始合唱时就停滞不前,严重阻碍合唱队的进步与发展,最终变成合唱中的“老大难”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老大难”问题将永远存在,成为合唱队前进的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不断对学生进行听唱训练,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