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的布莱克 (短篇小说)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他愁云惨淡地抱着个敞口的大纸箱子进了小区,街坊四邻都瞧见了。
  一进屋,他就把钥匙撂下,将纸箱搁在了门口处。他先去卫生间洗了洗手,又到厨房转了一圈。冰箱里只有两根蔫掉的小葱和一颗西红柿。接着他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
  墙上时钟秒针转动的声音格外清晰,同他每天下班回家后一样。通常,他喜欢在此时什么也不干,只坐着听秒针的声音,如同执行某种沐浴仪式,以清洗掉他一天结束时满心的灰尘。这天,仪式进行的时间比平时要长——他花了些时间思索该如何处置箱子里的东西。
  黄昏经过阳台,悄无声息地溜进客厅,在牙白色的瓷砖上铺开,于是地面如曝光胶片般闪烁出,虚幻的光泽。白墙上饱满的橘粉色余晖被切割,斜着划去钟表的三分之一,使这间装潢平庸的屋子变成了一个现代派艺术品。
  他吸了口气,仿佛很吃力地起身走到门口。他蹲下来,两手直僵僵地搭在膝盖上,朝着箱子里头望去。门边的木质鞋柜将他和灿烂的黄昏隔开,于是他隐匿于这个晦暗的小空间,仔细辨认着箱子里这只小鸟的模样。它是一只鹩哥雏鸟,黑色的羽毛稀疏而潮湿,橘黄的嘴巴紧闭着,爪子泛着淡淡的粉红,藏在一起一伏的小肚子底下——它尚不能站立,眼睛也才半闭半睁,白色的眼皮像个老头似的皱着。打量了一番之后,他愈发无所适从了,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个丑陋的小东西。
  这只小鸟来到他的鞋柜旁,本就不是他的意思。
  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市人,在某南方城市的建筑工程大学读了历史系。毕业后他回到老家,没费什么力气,在某家央企的一个当地分公司找到工作,如今已经在行政部门做到了小负责人的位置。
  至于他工作之余的娱乐生活,主要就是同高中时期三五好友在周末的酒局。除了饭局,在这座没什么自然馈赠、仿佛总是浮着一层油污的北方小城里,对于他这个年龄的青年来说,实在没什么其他娱乐形式了。他不怎么光顾电影院,觉得院线上的那些片子大多是最没必要看的。简单重复的社交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给他带来了最直接的舒适感。无奈隔三岔五,总还是会有意外因素出现。
  两个月前,他去赴的一个饭局上出现了一位许久未联系的老同学,如今在花鸟市场当老板,他一边夹菜一边夸了一下这个营生,没想到这人竟当即豪迈许诺送他一只鸟玩儿。他当时只是随口敷衍了一下,绝没想到老同学竟会真的抱着一只紙箱子出现在自己的小区门口。而他现在正蹲在鞋柜旁为它犯愁。
  他并不喜欢小动物,虽然算不上讨厌。如果去了朋友家,看到摇头摆尾的小狗或慵懒温顺的小猫,他也会心生欢喜地逗弄一下,摸摸头、握握手,却从未动过要将它们养在家里的心思。他习惯于力所能及地躲避一切耗费精力之事,觉得养宠物到底是个麻烦,仿佛同成家、养小孩是一个道理——你当然会得到一些快乐,或许可以说是许多快乐,但与此同时,大量的时间、心绪也被消耗了。在他进行价值衡量的那把秤上,前者总会高高翘起,不过他也怠于实践求证,索性把这问题丢在一边,不予理睬。
  如今这个问题被莫名其妙地扔回他面前,逼着他进一步考察自己的论断。他顿时心烦意乱,恨不得直接向世界宣告他冷冰冰的真理。但这个想法也很快被他否决了,原因很简单:人们认为他和善可亲,甚至把“勤恳努力、沉默寡言”作为他长久单身的解释,他的单身汉身份不仅没引来侧目,还仿佛成了一个十分可贵却又令人惋惜的品质,他小心地维持着这个带着些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决不敢冒险将自己冷漠的本质暴露在周围的温和目光下。既然如此,他不能因为这微不足道的鸟儿而改变其他人由来已久的“误解”。
  这样盘算了一番之后,他抱起箱子走向阳台。此时黄昏已经退场,天空变成清澈的冰蓝色,一丝混沌都没有,平整而直白。他打开阳台的灯,将箱子放在地上,只是又站着瞧了一会儿,便转身回到客厅去了。
  他用仅剩的西红柿和小葱炒了鸡蛋,对着电视吃完了。答题竞赛节目结束,即将播出都市生活剧集时,他按掉电视,拿着根烟和打火机来到了阳台上。
  饭后的“阳台时间”是他的另一个仪式。这段时间主要用来抽烟,这样他觉得能解掉一天下来的疲乏,晚上也能睡得安稳点儿。而这天,一切又与惯例有偏差了。他日常所站的那一角正被大纸箱占据着,导致他不得不换到另外一边,而这一边的扶手栏杆处常年摆着几盆生命力顽强的吊兰,他无处支撑手臂,还被那四散的细叶子干扰了视线,瞬时情绪很差。
  烟抽完时,他低头瞥见小鸟正垂着头,蜷缩在箱子的角落。他看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快步走回客厅,从鞋柜旁的衣架处取下一个包,在里面翻找起来。老同学下午给了他一小包鸟粮,他当时腾不开手,便随意塞进了包里。
  这个丑陋的小东西距离上次进食或许已经很久了,所以才如此萎靡不振。他并不想在第一天就把它饿死,这样不道德。尽管总被逃避心态的阴影笼罩着,他仍然具备消极行动的能力,实际上,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这种能力,这已经成为了他维持生活的某种条件反射般的机械行为。
  他带着颗粒状的鸟粮来到阳台,朋友的嘱咐突然在耳边响起:雏鸟还不具备自主进食或吃硬食的能力,必须将鸟粮化在水里,捏成软软的长条喂给它。于是他又折回厨房,拿出一个平时闲置的小碗,接了点自来水,准备将鸟粮倒进去。然而,新的难题又来了,他不确定究竟应该倒多少才能既不饿着它,也不撑着它。他放下小碗和鸟粮,回到客厅,用手机搜索起来。好一通折腾之后,这位不速之客的食物终于就绪了。他捏着那鸟粮泥条的手悬在空中,不知道该如何进一步行动。不料它竟缓缓地昂起头来,他急忙将手凑近。小鸟的眼皮动了一下,毫不犹豫地张开了嘴。
  当这丑陋的小东西吃完晚餐,再度缩起脖子,安逸地眯上眼睛时,原本如薄纱般清透的月色已经逐渐模糊,长出了一层毛绒绒的边儿,覆盖在夏夜的阳台。
  他如释重负,轻轻关上了落地窗。
  第二天,他下班后,正要登上回家的公车时,隐约觉得肠胃有些不舒服,便掉头一路溜达着来到了花鸟市场。他直奔老同学的店里,挑了一个接近人身高的大号鸟笼,里头一上一下、错落放着两根木横杠。笼子底下的四个小轮方便他把鸟放到阳台上——他是这么考虑的。热心肠的老同学不仅赠送水槽、食槽等一应必需品,还答应他将笼子用送货车给他送到家里。他付完钱,觉得身心舒畅,胃也不再难受了。   运货三轮到得很快,他和司机师傅合力将那足足有一米五高的笼子抬进家门时,天刚擦黑。尽管夏日暑气的余热还在地面上蒸腾,天幕已开始向下倾倒如水般的凉爽。他阳台所在的四层,就好像是当中的交界,正处于一种含混不清的状态中,既令人舒心,又有种摆脱不掉的烦闷。
  “嘿,我给你买了个家。”这是他第一次开口对鸟讲话。
  它看见他的到来,只是稍稍抬起头,并没有什么别的反应,仍然懒懒地缩着脑袋。不过他倒并不失望,他压根儿没指望它冲他眨眼睛,他对众人口中小动物所谓的“灵性”一向信心不足。
  “叫你‘小黑’是不是太普通了?”
  “要不你叫‘黑豆’吧,或者‘黑芝麻’。”
  “还有个洋气点儿的选择:布莱克,Black。”
  “嗯,布莱克不错。”
  这天,他没顾上听时钟秒针,也没有抽太长时间的烟。之后的很多天都是如此。
  就在他觉得夏天似乎要无休止地肆虐下去时,突然有天晚上落了场大雨。次日早晨,凉意透过他卧室的纱窗而来,带来秋天的消息。他觉得舒畅。
  阳台上的布莱克也比平日更高亢地亮起嗓子——它已经初步长成成年鹩哥的模样,眼睛如同两颗漆黑的小玻璃珠,两根淡黄色丝带般的肉垂顺着下眼皮向脑袋后伸去,像一条绕在颈上的领结,它的嘴巴不算长,因此并不会显出太强的攻击性。它的小腿一截截呈现出修长筋骨,爪子能够牢牢抓住笼里的横杠。至于它的饮食,再也用不着他亲自来喂了。他只需每日上班前将水槽、食槽添满即可。随着布莱克的独立性与日俱增,他渐渐体会到一种责任减免的松弛感,并开始怀着另一种态度来考量它的存在了。
  但布莱克还缺乏作为鹩哥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还不会说人话。这并非因为它笨,而是它的主人从来没有教它。
  在这一点上,他有两重考虑:第一,他已经在这只鸟身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论出于主动或是被动。如今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轻松的阶段,实在无须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第二,布莱克到底是一只鸟,何必非要让鸟说人话?他觉得这种训鸟说人话的行为自私、夹带着一丝隐秘的强迫性,且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他不想滥用自己的权威。
  终于,当烦热的夏季过去,在清净的秋天,他原先的生活回來了。
  布莱克总是在早晨和黄昏开嗓,它的叫声时而像个婉转的小哨子,时而又像扯破了喉咙的乌鸦。时钟秒针的声音就被它这么每天在阳台聒噪着掩埋掉了。不过,但凡天有一丝要暗下来的意思,布莱克便安静下来,老老实实在横杠上坐卧下来,缩起颈子,全身的羽毛蓬松得像个圆球,准备入睡。他早已把笼子推到了摆放吊兰的那一侧,以便自己能照老规矩倚在舒适的一角抽烟。但还有一个无关痛痒的小变化——他抽烟时不再打开阳台的灯,只让客厅柔和的灯光渗出来,毕竟布莱克睡着了。
  冷白的月光层层叠叠、随意地将居民楼这个巨大的发光体包裹起来,每个光点都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温热,人间烟火在阳台上和清凉的月色相遇,然后被吞没。他和布莱克都处在这么一个交界地带,一个睡着,一个醒着。他对于自己所感受的那个温柔的边界有点儿不安,他想,生活原本是这样,似乎又不是这样。
  这只鸟的到来使他原本轻飘飘的生活突然有了重心,一段时期内,仿佛事事都与布莱克相关,他会在超市选购水果时考虑布莱克的喜好,会根据布莱克的作息调整自己的外出计划,于是有牵挂反而成了件好事,为他省去许多抉择的烦扰。
  而当秋天进行到银杏叶最灿烂时,发生了一件与布莱克无关的插曲。
  他所在的公司新招聘了一批应届毕业生,作为人事主管之一,他被安排负责入职日的接待和引导。新员工中有位瘦瘦小小的女孩儿,入职岗位是技术部的“前端工程师”,当她打开包翻找笔来填写入职合同时,他瞥见她的包里放着一本他非常喜欢的诗集。
  是的,他读诗,也曾写诗。
  他过去一直认为写诗就像身体的某种自然惯性,不过是他生理机制的一部分,没想过它会给生活带来任何变化。但他曾有一任女友,错误地将他写诗这件事当成了神圣的特权。不惜花上数周整理他的诗稿,东奔西走帮他投稿、出版。她鼓励他专注于写诗,把他的工作称为“无意义、无休止的消磨”。她是一个全职插画师——艺术家总喜欢把一切都浪漫化,对着一种再自然不过的事小题大做。
  被置于生活戏剧的舞台中央,他竟发觉自己很受用。那段时间,他全身的神经仿佛都被刺激了,他总是充满希望地醒来,兴奋地奋笔疾书,没有心思工作。回想起来,那真是一种危险的状态,仿佛有股不明不白的力量把他的人生送到了一处虚幻的高地——如同一幕独角戏的聚光灯柱,四周被透明的、触不到的边缘围起来,稍不留神就会失足,至于跌到何处去,谁也不清楚。
  他很庆幸自己没被这股力量彻底操控——他后来与那个女孩分了手,也没有辞职。他渐渐不再写诗了,也不和任何人谈论诗。
  于是,那句“你喜欢诗?”被他咽了回去。没有必要,他提醒自己。
  这位新入职的“工程师”慢条斯理填满了那张表格。他很好奇是否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都是这么写字的——那些瘦弱的符号密密麻麻、局促不安地挤在每一个方框内。
  她递出表格时说出“谢谢老师”这件事令他感到有些荒谬。首先,他什么也没做,只是看着她填好了这张条款繁琐的表格,然后伸手接过这张表格而已,实在没什么可谢的。其次,他和“老师”这个词没有任何关联,他不懂为何如今这个称呼如此泛滥。
  接待新员工就是他这天全部的工作安排了。之后的整个下午,他的脑子里总是突然闪出那本诗集。
  他无法解释那偶然的一瞥是怎么搅动了他的心态。但事实是,那天以后,他又开始伏在办公桌上写诗——以一种从未有过的速度和热情。那天以后,他每天都能在工作时间写出三到四首,甚至七到八首诗,并在下班时把这一沓诗稿带回家,工整地抄录下来,读给布莱克。
  它蹲在横杠上,懒怠地听他读诗,除了偶尔缓缓地眨下眼睛,没有其他回应。新的重心就这样被建立起来——写诗,以及读诗给小鸟儿听。   如果说夏天是被雨淋湿的,那么秋天就是被风吹走的。
  干燥的大风挟卷著冬天自西北来。根据他手机搜索的结果,鹩哥来自亚热带,对北方的冬天或许无法适应,于是他把布莱克挪进了客厅。布莱克的身量和食量在同步增长,他之前网购的几袋鸟粮很快就见了底。
  这天下班,和往常一样,他到家看见布莱克的食槽已经空空如也,而笼子底板铺好的报纸上堆着两座小山似的一条条浅灰色粪便。他拉开笼子的门,将最后一点鸟粮储备倒进食槽。他像往常一样慢吞吞地执行着这一过程,全然没注意到横杠上的布莱克正伸长脖子,呈下蹲姿势,打算“越狱”。随着“哗哗”的羽毛拍打的声音,布莱克落在了主人的肩膀上。他小心翼翼地偏过头,却看见一只截然不同的鸟。第一次出笼的布莱克脖子伸得长而直,羽毛也是密密实实地收起来,全然不似平日那么蓬松可爱。两个翅膀紧贴在身侧,它一改那懒怠、安适的宠物模样,变成了一只精神抖擞、身形健美的真正的小鸟。
  他不知所措,很别扭地矮下身子,将布莱克所在的那侧肩膀倾斜到笼子门口,指望它能自己跳回去。可布莱克一见自己眼看要被塞进笼子,便急忙踩着小碎步后退,往他的脖子这边靠近,直到指甲嵌进了主人的皮肤。他毫无办法,只得起身,由着它去。
  他站直后,布莱克像是放心了似的,先跳上了笼子的顶部,盯着电视机缭乱闪烁的光看了会,然后便失去兴趣般转到另一侧,朝餐厅方向那个未知的空间望去。由于只有客厅的灯开着,餐厅里除了玻璃餐桌边沿反射出的微弱光亮,整体就像一个无限凹陷、看不见边界的黑色口袋。随后——不过又是生命中一个无处不在的惊奇碎屑掉落——布莱克起飞了,在不过两米高的穹顶下吃力地扇动着翅膀,冲向那个不可名状的黑夜的窟窿眼。
  尽管飞行姿势看起来并不轻盈,甚至有些滑稽,布莱克还是成功地在餐桌上着陆了,肚子剧烈地起伏,仿佛被这一趟不过几米距离的行程累坏了。
  “这就飞不动了吗?”他揶揄道。
  “飞不动了就回屋歇着吧。”他伸出一只手,放在它面前。
  它低头看了看这只大手,不为所动。他于是又凑近了些:“走吧,去喝口水。”
  布莱克又一次突然起飞,欲往笼子方向飞回去,可还不过两米,它就撞上了客厅的玻璃玄关,摔在地上。它站在光滑的瓷砖地面,正剧烈喘气时,尾巴一翘,拉了泡屎。
  他走过去,咧着嘴拿湿纸巾将那块地面擦干净,恼火地嘟囔着“真是太恶心了”。
  布莱克不知所措,两脚打滑,一步一个大“八”字,像劈叉似的行走。这倒又把他逗开心了,他趁机又伸出手,放在它面前,说:“撞傻了吧?”
  布莱克依旧在那只大手前毫无动作。
  “没事儿的,我送你回屋,来吧。”他的语气温和下来。
  布莱克终于轻巧地跳进了他的手心。
  他托着它走回笼子。
  这个不过几两重的小东西,在他手里昂首挺胸,肚子一起一伏散发着热气。他将布莱克举到和自己视线齐平的位置,这才发现,它那红红的喙两侧顶部各有一个小孔,这么一瞧,这张嘴反而越来越像一个英气逼人的高鼻梁;浅黄色肉垂上,仿佛是脸蛋的部位,还穿插了一点黑色的皮毛,像一滴顺着眼睛流下的泪珠。
  “你可是只鸟啊。”
  “一只不会飞的鸟。笨鸟。”他开玩笑说。
  这天他做了个噩梦。他梦见自己被关在笼子里,笼外站着比他身材还要高大的布莱克,以威严甚至有些凶狠的目光审视他。他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匆匆穿上睡衣来到客厅。天刚蒙蒙亮,客厅里充斥着幽蓝的、单调的光线。布莱克安然地卧在横杠上睡着,像个可爱的钥匙扣毛绒吊坠。
  他长舒一口气,没有返回卧室,而是坐在了沙发上。
  此时,秒针的声音尤其清晰。原来清晨比黄昏还要静得多,只是仿佛有说不上来的未知、冷酷的危险气息夹杂其中,全然没有一天即将收场时那万物休戚与共的安全感、回归感。每个嘈杂的日子竟都是在这样的寂静中到来的,这令他感到荒谬。被这个念头攫住后,他心神不宁,决定不去上班了——他突然很反感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和连接,仿佛整个生活的连续性被打断了。他一时慌乱起来,不知该如何重建一切。那个与布莱克有关的噩梦显然剥夺了他宁愿在浑浊中醒来拥抱世界的幸运。
  而当浑浊初显时,布莱克醒了。它“吱吱呀呀”地叫喊,活像学话小孩学不会句子时气恼的语调。
  “你好。”他盯着这只鸟看了很久,突然字正腔圆地对它说道。
  他决定先和它建立联系。
  “你——”布莱克拖着七弯八绕长音学道。
  “你好。”他重新说了一遍,声音更浑厚了。
  它仍旧是张大嘴巴、扯着嗓子含糊地喊出了一个字。
  几乎整个上午,他都在间断性地重复着这同样的两个字。无论是吃饭时、看书时、看电视时、打扫卫生时,这两个字仿佛长了腿一样,总时不时从他嘴里蹿出来。然而布莱克一过了早上八点钟,就再也不吱声了。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它几乎都在用嘴巴顶、用爪子扒笼子门上那坚硬的弹簧锁,将铁皮摇晃得直响。他这才知道,布莱克鼻梁上那一道道白色的、凹陷的印子并非天生,而是抗争的痕迹。在每一个他向庸碌妥协的上午,布莱克都在这里不知疲倦地抗争着。
  他陡然心生敬佩。
  他来到布莱克的笼子旁边,蹲下看着它用爪子使劲地将锁头往后推而无果。
  “你推不动的,别再白费力气了。”他语重心长地说。
  布莱克只是抬头瞧了他一眼,便继续更加坚决地冲撞那扇门。他首先觉得这是在对自己示威,但随着布莱克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他又转而觉得这更像求助,于是瞬时被怜悯和失落笼罩了。他心里说:对不起啊,布莱克,真对不起。
  经历了一天的迷茫、愧疚的折磨,他这晚入睡很快,一直睡到第二天的阳光卷起尘埃。他起身时,坐在床上仔细听了会布莱克的吵闹、楼下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以及远处隐约的车流声,随后他穿好衣服,拿上公文包,出门上班了。   然而,关于布莱克的烦恼并没有消失——他几乎整个上午都在想象着布莱克正拼命地拿嘴巴顶撞那个硬邦邦的金属锁头的一幕,他简直担心等他下班回家时,布莱克的鼻梁会整个被磨成白色。
  这天他实在无心创作。
  午饭过后,他倚在那把并不太舒服的老板椅上,试图回溯自己同布莱克相处一路以来的心境。他的确已经非常适应,甚至喜欢布莱克了。但唯一令他隐隐觉得有些荒谬、诡异的是:如今他竟在试图教一只不会飞的鸟说人话。
  “老师?打扰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打断了他。
  是那个刚入职不久的“前端工程师”女孩。
  他坐直问:“哦,有什么事?”
  “部门主管让我来找您提交离职申请书。”
  “离职?”他有些惊讶。
  “呃,嗯。”她有些难为情地笑了笑。
  “哦,好。给我吧。”他似乎本想要问些什么,却本能似的给出了一个陈述应答。
  她申请书上的字体仍然像入职时那样。
  女孩离开他的办公室后,外头突然下起雨来。这是一场罕见的冬雨,雨滴从树杈滑落的声音透过浑浊的玻璃窗渗进来。温度接近零度,万物凝结成冰的细微动静进入他的耳朵。
  这天下班,他多留了一会,为了完成那首上午写了一半而无法继续进行的诗。他离开时,天已经完全黑了。笔直的楼道在白光灯下一览无余,如山洞般寂静。在电梯口,他遇到了离职的女孩。
  “你怎么也这个点才走?”他问。
  “啊,我收拾了一下柜子,清理工位什么的。”
  “怎么才工作几个月就离职啊?”他还是问出口了,为了打破尴尬。
  “哦,我觉得......可能这份工作不太适合我。”她说话时显得有些迟疑。
  电梯继续下降,没有在中间停顿,直达一层,门开了,他侧身让女孩先走。
  “谢谢。”她说,“再见。”
  “再见。”
  “老师,您的诗写得真好!”她突然转身,有点儿激动地说。
  “不好意思,我上午去找您交申请书,您不在,我不小心在您办公桌上看到的......”
  “我也喜欢读诗,可不大会写,我很羡慕会写诗的人。”不等他作出回应,她便又急促地说道。
  “再见!”她说完后,奋力地挥了挥手。
  “再见!”他说,觉得自己甚至是有些仓惶地逃离了大楼。
  他思绪凌乱地回到家,开门进屋后,看到布莱克并没有在冲撞锁头,而是正安静地站在杠子上,似乎快乐满足。他走近些仔细查看,也并没有发现它鼻梁上的那些印痕与昨日有何变化,它们既没扩散,也没变深。
  他不相信,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观察结论,他坚信此刻布莱克的鼻梁一定伤得更重了,只是他没看出来。他站在笼子前和它说了好一会儿的话——这天没有诗可读。布莱克仍旧不过眨巴了几下它那黑墨水珠子似的眼睛。回到卧室,他将那本抄录了一段时间、已有小半本厚的诗集锁进了抽屉。
  上班的时候,他经常会想布莱克是不是在用头顶笼门和那把锁。有一天,他做出决定——他要放了布莱克。
  这天,布匹撕扯般的风声拖慢了他回家的脚步,而在他还未到家时,路灯便被点亮,这冬季的信号,也是一年的尾声。他转动钥匙时,听见布莱克正在练习“你好”。它发出千奇百怪的声音,有时像“你嗷”,有时像“你吼”,有时甚至只费劲地喊出一个洪亮的“你——”字。他放下钥匙,径直走到笼子前——他已经下定决心了。
  他将笼子推到了阳台上。
  “布莱克,”他对着它说:“你抬头看看天。”
  北风没有放过他的阳台,吊兰的叶子随风胡乱摆动。布莱克并没有抬头,而是缩起脖子,眼睛也仿佛有点迷离。他凑近一些,看见它肚子上细碎的羽毛在颤抖。他摸了摸身上的毛衫,也觉得冷飕飕的。
  “不行。”他改变主意了,“你在外面会冻着的。”
  他于是照舊将笼底的粪便倒进花盆,拿小牙刷沾水把底板刷了一遍,又把笼子推回了客厅。回到室内不过一会儿,布莱克的羽毛就慢慢服帖起来,脖子的线条也显露出来了。因此,他更加断定,布莱克怕冷。这就更意味着决不能在此时把它置于天寒地冻的险境,他决定等冬天过去,在春天还给它“自由”。
  然而,等到杨絮漫天飘飞,春天已经将要结束的时候,布莱克依旧在他的阳台上。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他好像总是赶不上一个完美的时机:天气晴朗时,温度总是不尽如人意;下雨时,他担心布莱克无处躲避;假如天气、温度都达标时,他又总是有饭局,到家的时候已经天黑,这时固然是断不能放它出去的;要么就是突然碰上“倒春寒”的日子。他就这么一直等着,直到杨絮肆虐,他走在路上都被扑得睁不开眼睛,更何况是对外面完全不熟悉的家养小鸟,他这么想。放飞的计划就这么被一再搁浅,他必须要等到杨絮季节结束。
  与此同时,布莱克已经把“你好”二字说得十分熟练、清晰了。每天,日光还是冰凉的时候,它便开始引吭“高歌”;每天黄昏他下班归来时它最兴奋,还未进门便总能听见布莱克正激动的嗓音。它仰着头,伸长脖子,嘹亮地重复着“你好”仿佛在对天上掠过的同类展示自己掌握的另一门语言。
  布莱克还成了啃苹果的专家。它总能把一个沙漏型的苹果核最后啃成细细一条——先从两头着手,把果肉最丰富的部分大口吃掉,待两头已经被啃得尖尖的,整个苹果核变成了椭圆形,再去吃中间富含纤维的地方,直到那深棕色的籽都被吞进肚子,它才肯罢休。他原本不喜欢吃苹果,觉得苹果的味道太普通,毫无新意,个头又总是太大,非得让人吃到肚子饱胀不可。但是在偶然发现了布莱克对苹果情有独钟后,他茶几上便时常出现这个水果。有时布莱克由于吃了太多苹果,连对食槽里混着小鱼小虾的鸟粮都不感兴趣了,甚至拉出的粪便都是一摊摊不成型的苹果泥。他见此又开始怀疑它是不是不适合吃苹果,于是立刻削减了供给量。果然,没有了苹果的诱惑,布莱克便恢复了正常进食,它整日把头扎进食槽里,像个无底洞似的、不知疲倦地吃着。   某天,他突然意识到,布莱克似乎很久都不再扒拉笼子的锁头,它鼻梁上的伤也不知什么时候痊愈了。它自在地在笼子里的高低杠上来回蹦蹦跳跳,当他偶尔拉开笼门,它会犹豫片刻,接着飞出来,绕着客厅的老路线玩上两个来回的样子,他一旦伸手到它面前时,便乖乖跳进掌心,准备好被运回笼子睡觉。
  所以,等到杨絮终于被热浪融化,销声匿迹时,他又开始犹豫了。
  这次,他思索的问题依旧有两个——布莱克从来没有觅食经历,如果离开他,会不会饿死;照近期的观察,布莱克已经不再渴望离开,反而很悠闲自得,那么还有必要塞给它一个所谓的“自由”吗?
  不过,一切心理斗争最终都还是会以某个行为收场。
  一个六月伊始的周六早晨,他下楼买早点,走在小区外的一段林荫路上,看见有几只麻雀站在枝头的影影绰绰中。夏日的阳光将大片大片的绿叶照得油光发亮,在微风中,扇动的叶片仿佛闪烁的梦境。他站在树下盯了一会,回过神来发觉手里的鸡蛋灌饼已经快要凉了。
  马路对面,一个女孩从树下走过。他快步跟了上去。穿过路口的人行道,左转,数十米后,再左转,进入一条破旧的商业小街,这里到处都是卖肉夹馍、蒸包子、炸油条的摊贩,正在裹着食物气味上升的蒸汽中苏醒。
  女孩的步伐很轻盈,但速度并不快。他在其身后,始终保持着十几米的距离。女孩身上穿的这条牛仔裤他还记得,是他们当初一起去旅行时买的,那种泛着黄调的蓝色跟她当时穿的棕色毛衣很搭。不过她如今是短发了,大概到脖子中间的长度,有一边发梢不听话地朝外翻着。她的头发看起来很柔顺,不再是以前像三毛似的从头顶倾泻而下的波浪卷了。
  在商业街的尽头,她停下来,掏出钥匙打开了一扇临路的玻璃门,上面贴着“小星美甲”四个大字。“星”是她的名字。他没有移动脚步,停在那里看着门面上方的广告牌。那是一块简单的白色底板,四个大字居中,占据了几乎整个版面。
  他记得她曾说过想去国外读艺术硕士,最好是法国,那样就可以将美丽的塞纳河岸画下来寄回给他,他们就可以体会古典的跨国信件往来——“你写诗,我画画。爵士时代的爱情”,这是她的原话。多年来,他总是想象着她坐在那些临街的精致小阳台上喝咖啡的样子。
  小星美甲店隔壁的小卖部拉开了卷闸门,一个中年男人走出来,额前一绺翘起的头发在空中晃悠着,他好奇地看了一眼门前这位出神的陌生人,将一桶隔夜垃圾倒在他脚边不远处,顺手撸一把鼻涕后走回了门店。他低头发觉手里的塑料袋早已挂满水珠,蛋饼软塌塌地贴在袋子上。他陡然生出一阵怒意,将它丢进了身边的垃圾桶,随即转身快步往家走去。
  他方才停留的那棵树下,麻雀们早已飞走了,留下空荡荡的枝桠摇晃着。
  他就此将自己拽回到最初的道路上,决意将属于布莱克的生活还给它。来到阳台上,他将笼门的旋钮拧开,为布莱克打开了大门。
  “布莱克,门开了,你看。”
  它站在那,没动。
  “布莱克,你想飞吗?”终于,他又開口了。
  布莱克仍旧保持着刚才的姿势,懒懒地站在那儿。
  于是他也没动,就那么过了几分钟,他发觉自己无法坚持。
  “算了,布莱克。”他将笼门关上了。
  但他并没有转动旋钮——他将门虚掩在那里,转身回到了客厅。他打算将决定权交给从不懦弱的上帝。
  但这种逃避并未给他带来丝毫轻松。一整天,他都无法专心做任何事。客厅成了一间软禁室。他不放心离开,即便是去厨房倒水,也要回头向阳台那张望。眼看天要黑时,布莱克依旧待在笼子里。他如遇大赦,急忙到阳台上将笼子上了锁。
  “现在天黑了,你不能飞了,明天再说吧。”他对它说。
  紧接着的周日依旧如此,布莱克还是没有去推那扇虚掩的门。经过了长达两天的对自己严酷的精神绑架,时间概念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无限拉扯到某种丧失属性的程度。到第三天时,他开始产生一种奇异的信仰,他隐隐觉得布莱克压根儿不会飞走,前两天的经验不可思议地显化出了某种真理般的坚固的形象。
  他在周一早晨按时出了门,这又是个艳阳天。日落时分他回家,天空一半呈现出诡谲而艳丽的红,另一边则是凝滞而平淡的白。
  他转动钥匙时没有听到布莱克那句“你好”。阳台上,笼子的门敞开一条窄窄的缝儿,布莱克不在里头。他良久地站在那里,直到那燃烧的炭块似的夕阳沉没在暗淡却笔直的居民楼线条后面,他才夺门而出,在小区的每棵树下徘徊、寻找。
  很快,他走走停停的背影便消失在辨不出色泽的浓稠暮霭中。
其他文献
钥 匙  打开了别人的身子。就如同打开了  时光的隐私。就如同打开了  藏于地下的  暗火  这些锁在内心深处的  斑驳的铜锈。这些强忍住欲望的  秘不示人的  原罪  一柄匕首,探向前世模糊的身躯  寒光开启处的疼痛  在高处  被一枚月光照见  这一切,都是散漫的  那些石头躺在河滩上  它们的姿态是散漫的。水  一波一波往上涌  它们的涟漪是散漫的  天上的白云,河边的  水鸟,以及  河岸
期刊
捕 鱼  阳光出乎意料的温和,但海面上仍有  几朵白云投下的暗蓝色的阴影在徘徊  仿佛大海此刻不安与焦虑的心  十几艘观光游艇,拖着  游客好奇目光编织的网  在石浦港海域不停地穿梭  鱼在游艇的夹缝中奔跑逃生  船的螺旋桨不断旋起鱼群疲惫的汗滴  从渐渐漾开去的波纹中,鱼群昨日的  憧憬己迷失于今日惊慌的轨迹  面对幽暗的命运,一群裸露着  惊魂未定的心跳、仍在发育的鱼虾和贝壳  被两个渔夫拖上
期刊
1  关朗在后座上朦朦胧胧地睁开眼睛,他看到绵长的柏油路面突然截止在不远的地方,车子即将驶进这灰褐色的巨大背景里面。离开柏油路的一瞬间,他感觉到屁股底下颠了一下,像是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信号。柏油路所代表的,是文明世界的触角到达的极限。关朗隐隐地有些激动,也可能是心底里作为动物性的焦虑。车窗外面的景色立马换成了绵延到天边的更彻底的褐色,姿态各异的风蚀残丘在不远处静静地肃立着,像一艘艘鼓满了风帆即将远
期刊
变矮的老屋  一座建筑物跟年老的人一样,年份久了,就会渐渐变矮,我们城里二十年前造的汽车东站,现在看来不知不觉变矮了。再追溯到四十年前造的东门口老车站,看起来显得更矮。这变矮的原因一方面是周遭林立的高樓造成的巨大反差,另一方面是道路路基在不断提升,可我估摸着还有第三种变矮的原因。  镇上我们家住过的那间老屋也在变矮。那天我在屋后抚摸着它黝黑斑驳的墙体,想起以前爬上瓦楞需要借助一把梯子,现在只要一条
期刊
胡竹峰,一九八四年生于岳西,安徽省作协副主席。出版有《雪天的书》《竹简精神》《不知味集》《茶书》《民国的腔调》《击缶歌》《雪下了一夜》等散文随笔集二十余种。获“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奎虚图书奖、刘勰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滇池文学奖、红豆文学奖、《广西文学》年度优秀散文奖,《中国文章》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  笔记  《逍遥游》居《庄子》书首。庄子文求自由
期刊
秋风辞  这些天一直下雨,但没有人分享  许多事物正隐匿在它的衰败之处  阴雨天的时候书房的墙皮翻卷  找人多次修补后  我终于不耐烦地铲掉了所有墙皮  最终是它裸露的部分安慰了我  坦诚相见 见山还是山  这些年时常手脚冰凉  昨夜冷的时候全身痉挛  “不能比读他的句子引起更多的战栗”  这些天我每天都训练正确的站姿  学习沉浮和降落,有时候依然忘记睡眠  我也试着去爱上人间的草木  身体舒适的
期刊
农历七月十六,在东太行  在东太行,你很容易被核桃树带进核桃里  被蒿草带进蒿草里  被香蒲带进香蒲里,被山栗子带进山栗子里  被金银木带进金银木里  站在山坡,不管你朝什么方向走  都会走到生命里去。一股股生长的力量  瞬间就会捉住你。你处在洪流般奔腾的关系中  就连渴望也是新的  你开始奔流,顺着根须  枝叶,吞吐汲取,与土壤和空气交通  你相信,这些事物也被你带进了你的身体里  你们互相往来
期刊
清明节  走过一弯田埂,跨过一波小河,爬过一坎丘陵,就是另一个村庄。  这里的人,是山下村庄的移民,按宗亲,按辈分,也按礼数,比邻而居。  每户的房型大同小异,样式不一的石碑上刻着户主的姓名,以免后人哭错了地方。  无论是官员、乡绅、还是穷人,无论是富豪、罪犯、还是流浪汉,叶落归根,根就是这个别样的村庄,都卸去了身外之物,只有长幼之序。  没有鸡飞狗跳,惟松涛阵阵,寒鸦声声。  没有人声喧哗,均各
期刊
(一)  这是我第一次在刘派家醒来。  薄荷绿的纯色床单,绵软,柔细,清清凉凉,像被白云海风轻抚,像被椰林树影撩拨。是她的做派。翻个身,转过脸,蹭上她的枕套,头发甩上光滑的后背,酥酥痒痒。趴着,蚂蝗一样,紧贴床铺,贪婪地呼吸。  刘派去上班了吧。她留下的余温和甜暖的香气,让我舒展、心安,这是干净清爽的女性才能拥有的秀气的味道,不像男人们,不是烟酒味,就是汗臭味,如果恰巧两种都没有,那也一定有雄性荷
期刊
骑士的朋友圈已经三天没有更新了。许嘉给骑士发了个让他快点出来的表情包之后,就开始点外卖。她在点鸡排还是煲仔饭的选择上纠结着,后来索性闭上眼,在心里玩“点点豆豆”:点呀,点呀,点豆豆,点呀点,点豆豆,点到谁,就吃谁……她点到的是煲仔饭。  煲仔饭做起来有点慢,外卖的时间限制是点餐到送达在半小时之内。30分钟刚到,许嘉就接到外卖小哥的电话,说是就快到了,问许嘉能不能先点收货?许嘉说好,就点了。许嘉这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