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好马配好鞍,同样好的教学要搭配好的课堂环境才会事倍功半。本文着力探究了教师如何创设课堂情景从而引导学生快乐学习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激发兴趣 赞美 质疑
“情境课堂”,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教师创造了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情境中共鸣,在情境中质疑、解疑,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们的积极性高了,课堂教学效益自然就提高了。
一、创设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
1.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习。我在教学《理想的翅膀》这篇课文的生字时,首先与同学们唱起了《小薇》这首歌,这时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同学们个个都来劲了,唱的唱,跳的跳,接着我就出示了(薇、舞)这两个生字,我还没说这是什么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这两个字的正确读音。在这样的气氛里,老师边唱边跳,放下了平时那严肃面容,没用到十分钟,所有的生字都学完了。检查结果发现就连平时最差的一个学生都会。这样学生学习兴趣特别高,取得的效果也很好!
2.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在日常教学中,我放下教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给学生创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气氛。比如在教学《春天已被染绿》这篇课文时,因为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春天已经来了,并且让学生去寻找从哪些东西可以看出春天来了,于是我就请学生们一起去外面走走,寻找春天。到了户外,我与他们成了好朋友,我发现每个同学都非常用心地找,没过多久,我发现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想他们一定是找到了!回到教室一个个都争着回答,那堂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学得有劲,我教得轻松,这篇诗歌也一下子就掌握了。
3.善用赞美的语言,保持学习的兴趣
在实际生活中,人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教师赞美学生是感情的投入,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
对此,我深有体会。在我刚毕业的时候,接手三年级一个班,每当上课时我就很苦恼,因为要回答问题时学生总是不举手,会举的也就是一两个,每次都是那几个同学回答。后来我得知那些学生是因为怕才不敢举手,之后在课堂上我尽量给学生一种轻松的环境,回答了问题不管是对还是错我都会表扬他,并与他握手说:“你真棒!”经过一个学期,学生变得很大胆了, 想说就敢说了。现在我班上的学生个个都爱举手发言,有时还因为发言,几个同学争得面红耳赤!
二、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贵有疑。学生学习产生疑问,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的表现。教学中只有训练学生质疑、释疑才能求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鼓励学生质疑 。在讲每篇课文时,我第一会问的一定是“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一起讨论讨论?” 如《春天的雨点》这篇课文,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立刻就有一个同学提出,说:“老师,我预习了这篇课文,但我发现这篇课文的内容讲的是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的故事,可為什么题目又叫作《春天的雨点》呢?”这时全班同学都说:“对呀,对呀,我也发现了。”那我马上就说,只要我们认真来学习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了。因为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所以这节课我上得很有劲,学生也学得很有味道!我相信作为老师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样的学习,学生获得了知识与能力,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2.引导学生解疑。教学《妈妈的葡萄》这一文时,一学生提出:“妈妈自己明明可以逃脱猎人的追杀,为什么最后还是死了?”这时另一学生举起手来说:“我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妈妈是为了救自己的小孩,才没来得及逃走的”。这样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问、善问的能力,并且疑点在同学们讨论中不禁解开了。 课堂成了学生真正的学习平台,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相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也得到了提升。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40分钟内多读、多想、多听、多说、多写、多问,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这样学生就会永远处于积极乐观的发展状态,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修富.激发兴趣 优化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8).
[2]翟尚快.让语文课乘着情境的翅膀飞翔[J],考试周刊,2011,(62).
[3]闫秀仁,顾俊贤.质疑是创新学习的起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2).
【关键词】激发兴趣 赞美 质疑
“情境课堂”,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教师创造了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情境中共鸣,在情境中质疑、解疑,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们的积极性高了,课堂教学效益自然就提高了。
一、创设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
1.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习。我在教学《理想的翅膀》这篇课文的生字时,首先与同学们唱起了《小薇》这首歌,这时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同学们个个都来劲了,唱的唱,跳的跳,接着我就出示了(薇、舞)这两个生字,我还没说这是什么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这两个字的正确读音。在这样的气氛里,老师边唱边跳,放下了平时那严肃面容,没用到十分钟,所有的生字都学完了。检查结果发现就连平时最差的一个学生都会。这样学生学习兴趣特别高,取得的效果也很好!
2.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在日常教学中,我放下教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给学生创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气氛。比如在教学《春天已被染绿》这篇课文时,因为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春天已经来了,并且让学生去寻找从哪些东西可以看出春天来了,于是我就请学生们一起去外面走走,寻找春天。到了户外,我与他们成了好朋友,我发现每个同学都非常用心地找,没过多久,我发现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想他们一定是找到了!回到教室一个个都争着回答,那堂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学得有劲,我教得轻松,这篇诗歌也一下子就掌握了。
3.善用赞美的语言,保持学习的兴趣
在实际生活中,人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教师赞美学生是感情的投入,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
对此,我深有体会。在我刚毕业的时候,接手三年级一个班,每当上课时我就很苦恼,因为要回答问题时学生总是不举手,会举的也就是一两个,每次都是那几个同学回答。后来我得知那些学生是因为怕才不敢举手,之后在课堂上我尽量给学生一种轻松的环境,回答了问题不管是对还是错我都会表扬他,并与他握手说:“你真棒!”经过一个学期,学生变得很大胆了, 想说就敢说了。现在我班上的学生个个都爱举手发言,有时还因为发言,几个同学争得面红耳赤!
二、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贵有疑。学生学习产生疑问,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的表现。教学中只有训练学生质疑、释疑才能求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鼓励学生质疑 。在讲每篇课文时,我第一会问的一定是“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一起讨论讨论?” 如《春天的雨点》这篇课文,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立刻就有一个同学提出,说:“老师,我预习了这篇课文,但我发现这篇课文的内容讲的是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的故事,可為什么题目又叫作《春天的雨点》呢?”这时全班同学都说:“对呀,对呀,我也发现了。”那我马上就说,只要我们认真来学习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了。因为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所以这节课我上得很有劲,学生也学得很有味道!我相信作为老师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样的学习,学生获得了知识与能力,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2.引导学生解疑。教学《妈妈的葡萄》这一文时,一学生提出:“妈妈自己明明可以逃脱猎人的追杀,为什么最后还是死了?”这时另一学生举起手来说:“我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妈妈是为了救自己的小孩,才没来得及逃走的”。这样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问、善问的能力,并且疑点在同学们讨论中不禁解开了。 课堂成了学生真正的学习平台,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相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也得到了提升。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40分钟内多读、多想、多听、多说、多写、多问,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这样学生就会永远处于积极乐观的发展状态,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修富.激发兴趣 优化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8).
[2]翟尚快.让语文课乘着情境的翅膀飞翔[J],考试周刊,2011,(62).
[3]闫秀仁,顾俊贤.质疑是创新学习的起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