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w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仅就2011年佛山市中考数学试卷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1佛山市中考数学试卷命题以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为指导思想,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和新课标为依据。试题既考查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识记,初步理解和简单应用这些基本教学目标的达标情况,更重视考查学生分析、研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考查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一级学校数学课程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数学能力。
  二、试卷特点
  1.结构特点。试卷结构上仍沿用多年来的全卷三大题,共25题。试题稳中又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的新生提供了依据。
  试卷满分120分,其中代数占65分,几何占55分,其比值接近1∶1。初一、初二、初三数学内容所占的分值比约为2∶3∶5。试卷突出了对重点知识、重点内容及能力的考查。试卷中客观性试题(填空题10道,选择题5道)共45分,约占全卷的37.5%。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三种试题所占的分值比约为3∶5∶2,全卷难度为0.7左右。
  全卷试题总体上从易到难构成了一个梯度。尤其是最后两大题控制了难度,每大题都由易到难设计了2个小题,力求做到“入口宽,出口窄”,使失分点分散。其难度总体上比往年有所降低,但要解答得完整准确则需要有较强的数学能力。
  2.试卷中许多题都能在数学课本上找到原型。全卷与课本练习题及习题相关的试题有18题共73分,占全卷的60%。依“纲”靠“本”是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予以重视的。
  3.全卷适当控制了计算量。主要考查数与式的组合和分解变形,重点考查算理,即运算的意义法则、公式的正确理解。如第2题、第5题考查了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另外还考查了运算中如何去选择合理、简捷的途径。如第16题分式的加法运算、第17题的解不等式、第21题已知二次函数图像上的三点的坐标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等。
  4.试卷突出考查了数学思想。例如第8题、第13题、第18题、第20题的数形结合思想;第21题、第24题的方程思想;第8题、第21题、第24题的函数思想; 第15题、第20题、第21题的转化思想等。
  5.试卷突出考查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卷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应用题有5题共30分,占总分的25%。这些试题中所设置的情境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和可以理解的,需要学生认真分析题意,从中挖掘数学信息或构建数学模型。这些试题分三个层次:(1)直接利用概念、公式、法则。如第11题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第14题计算学生总评成绩的问题,第19题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用电问题。(2)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半抽象化的数学应用题。如第23题根据表中数据估算问题。(3)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第24题销售问题。
  6.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如第9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第23题考查学生对必要的数据处理的技能;第18题、第20题、第25题考查学生分析、研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自学能力等。
  7.试卷注重设置动手操作性问题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第22 题,尺规作图;第21题,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第19题,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用电问题。
  8.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第23题、第24题、第25题,题目均比较长,首先是读懂,理解透彻,才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们。
  三、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1.依“纲”靠“本”,注重基础知识。所有试题包括最后的综合题都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学生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靠猜题押题、临时突击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切实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它们,并形成合理的思维网络结构。
  2.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试题“双基”的考查是将数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方面的全面考查,要求学生能够灵活正确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强化“过程”意识。这里的过程指的是数学理论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解题的分析和求解过程。今年的许多试题要求学生面对较新的情境和问题,灵活地运用知识去解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过程教学,把数学知识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真正做到结论和过程并重。
  4.加强联系实际的应用题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应用意识差是现今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例习题,给学生创设实际背景,让学生观察分析、收集数据、抽象图形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生产及科技方面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思考,大胆实践,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动手操作,它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协调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操作能力 动手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期刊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有了全新的要求,面对教学实践中的学生作文现状,作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笔者在作文教学改革中是如下尝试的:从激励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说想说的话,说有真情实感的话,从而树立习作信心;结合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获得丰富的作文来源,结合语文教学和语文阅读让学生丰富作文来源,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用心思考,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了小学数学课堂。它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为教学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势。它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  如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一内容时,老师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造性素质、劳动素质等。素质的形成,先天基因是其重要因素,然而,大量科研成果和实践表明,人与人之间先天因素差异并不很大,后天的教育才是人与人之间素质相差甚远的根本原因。  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指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
期刊
数学是一种语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是片面的。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近年
期刊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学生埋头苦记笔记并熟记于心,考试考到则欣喜若狂,若题目灵活或考课外阅读文段则愁眉苦脸。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远未能达到素质教育所期望的目标。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答案已昭然若揭。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希望即使在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语文教学课堂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
期刊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精神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校园的教学活动进行。鲁迅先生作品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个“重头戏”,但在当前,中学的鲁迅作品教学遇到了很多实际的问题,很多中学语文教师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教甚至无法教,很多中学生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懂甚至无法懂。这些现象恰恰暴露了我们对鲁迅认识的缺乏和偏颇,所以在教学鲁迅的文章时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从而取得好的
期刊
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 的关系是对话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有一段这样的原话:“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现实的阅读教学中要真正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很难的,有的只注意文本的价值
期刊
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现代美术课程的目标不应只是狭义的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实现,而应与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在考虑本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考虑它对整体目标的实现所承担的责任。  其具体目标应该是:   一、培养美术兴趣,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法,在运用美术媒体的过程中体会表现的乐趣。   二、培养感受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意识,发展个性,完善人格。   三、了解人类美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
期刊
摘 要:由于音乐存在着不具象、无语义等美学品格,音乐欣赏作为一种自由的主体审美活动,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所以在欣赏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占有重要的位置。从价值意义上说,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参与的程度不仅决定着音乐审美感受的水平,而且还影响着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音乐欣赏 创造性思维 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过多地注重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