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在今天,每每提及高考都无法回避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到1905年被废除,这中间取进士不计其数。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约有一半进士出自寒门。在这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有多少光荣和梦想?又有多少惆怅和悲欢?
速报//科举新鲜事
科举制度下的“市场经济”
关键词·选家
选家即选集科场墨卷八股文章的人。他们将那些中榜范文搜集在一起,刊印成册,也就是“程文”。清政府曾规定禁止民间自行选文刊刻,但屡禁不止,因为社会需求量实在太大。
关键词·报录
宋代称为“报榜者”,后又有称“报录人”,即专为进士、举人报喜的人。他们的收入是中举者给予的赏钱。
关键词·闱姓
如中国的早期彩票之一,清末盛行于两广。闱姓的规则是将应试者每人的名字印在纸上,定价出售,由购买者填选可能中榜者的名字,发榜后,按猜中的多少兑奖。
科举也有“特长生”
中国古代教育也进行“自主招生”,即常科考试之外设有“制科”考试。所谓“制科”考试,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目的是选拔“非常之才”。当然,国家也是因需求特殊人才而进行“制科”考试,比如国家打仗急需军事人才,就设“足安边科”——选拔有特别军事才能的人;国家需要有音乐特长的人,就设“才膺管乐科”,选择能吹拉弹唱的文艺尖子。“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者可以直接被授予相应官职。
[詞汇聚焦]特长/行行出状元
[考场速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所提供的成才机会比起古代更多了。总说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其实只能说明其“所怀之才”还有待提升。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就如同沙堆里的金子,始终闪耀着格外刺眼的光芒。
[链接历史]据说,宋朝总共三百多年的历史,科举考试选了4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进行过22次,成功通过的人只有41人,入三等者仅有4人:吴育、苏轼、范百禄和孔文仲。
[微评]随着科举制度被废除,或许这些已被人们所淡忘,但是,科举制度中所反映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并鼓舞着读书人不断前进。这就是所谓的科举文化。
插播//科举三两事
带着枷锁跳舞的“第五大发明”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未元以后逐渐外传,不仅对东亚各国产生过影响,还对欧洲国家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产生过影响。西方人将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虽然中国人创造性地发明了科举考试模式,但这一模式在后来却成为束缚中国人思维的“一根绳索”。而西方人却知道活学活用,把中国人发明的这一选拔人才的方式进行了改良,使之反过来成为自己学习的考试模式。
[词汇聚焦]因时制宜/活学活用
[考场速用]我们发明了科举考试,但却在八股文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就如同我们发明了火药,却被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国门。历史的教训证明,狂妄自大与故步自封注定要落后于时代。
[链接世界]英国的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继承了科举制度公平竞争、平等开放、择优录用等选才原则。而正是科举制度的这些选才原则,成为英国文官制度学习之处,并最终促进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
状元去哪儿?
毛泽东曾说:“李白、杜甫不是进士,也不是翰林。韩愈、柳宗元只是二等进士。王实甫、关汉卿、罗贯中、蒲松龄、曹雪芹也不都是进士和翰林。蒲松龄是一个秀才,要高一等,还不是举人,就是当了进士、翰林都是不成功的。明朝搞得好的只有明太祖、明成祖兩个皇帝,一个不识字,一个则识字不多。”同样,如今,一些高考状元走上工作岗位后并不如当初高考放榜时那么耀眼。有的状元从事着一般的工作,在所在领域并非出类拔萃。
[词汇聚焦]内在精神/平庸与杰出
[考场速用]谁说状元们非要成为社会金字塔上的顶尖人才?他们没有义务带着状元的光环一直生活。状元毕业后社会职业成就低于社会预期,实际上,这种社会预期源于科举制度推崇状元的畸形情结,是过度消费状元身份价值的体现。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学习状元勤奋刻苦、努力钻研的学习品质。
[题外视野]江苏省审计局的职员张某是1983年江苏省高考文科状元,如今即将出版第八本个人散文集。他说:“假若当年不是状元,我照样工作,照样写散文。”
番外//科举痕迹
书院精神
书院产生于唐代中期,兴盛于宋、元、明、清,衰败于2()世纪初。然而,真正的书院精神从不因书院的兴废而更改。人们把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其中又以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影响最大。
[书院文化]
岳麓书院使教育回归纯真的目的,通过教育恢复人性,激发人性更善、更美的一面。一千多年来,书院在育人方面可谓硕果累累,只清代以来,书院就培养出17000余名学生,其中著名的有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程潜等。
[书院文化]
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朱熹在总结前人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白鹿洞书院学规》(以下简称《学规》)。《学规》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它还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微评]书院精神所积累的经验已成为中华教育思想宝库的珍贵财富。今天,整理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教育传统,重拾中国教育的精华,发扬书院精神,有着特殊的意义。
速报//科举新鲜事
科举制度下的“市场经济”
关键词·选家
选家即选集科场墨卷八股文章的人。他们将那些中榜范文搜集在一起,刊印成册,也就是“程文”。清政府曾规定禁止民间自行选文刊刻,但屡禁不止,因为社会需求量实在太大。
关键词·报录
宋代称为“报榜者”,后又有称“报录人”,即专为进士、举人报喜的人。他们的收入是中举者给予的赏钱。
关键词·闱姓
如中国的早期彩票之一,清末盛行于两广。闱姓的规则是将应试者每人的名字印在纸上,定价出售,由购买者填选可能中榜者的名字,发榜后,按猜中的多少兑奖。
科举也有“特长生”
中国古代教育也进行“自主招生”,即常科考试之外设有“制科”考试。所谓“制科”考试,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目的是选拔“非常之才”。当然,国家也是因需求特殊人才而进行“制科”考试,比如国家打仗急需军事人才,就设“足安边科”——选拔有特别军事才能的人;国家需要有音乐特长的人,就设“才膺管乐科”,选择能吹拉弹唱的文艺尖子。“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者可以直接被授予相应官职。
[詞汇聚焦]特长/行行出状元
[考场速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所提供的成才机会比起古代更多了。总说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其实只能说明其“所怀之才”还有待提升。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就如同沙堆里的金子,始终闪耀着格外刺眼的光芒。
[链接历史]据说,宋朝总共三百多年的历史,科举考试选了4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进行过22次,成功通过的人只有41人,入三等者仅有4人:吴育、苏轼、范百禄和孔文仲。
[微评]随着科举制度被废除,或许这些已被人们所淡忘,但是,科举制度中所反映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并鼓舞着读书人不断前进。这就是所谓的科举文化。
插播//科举三两事
带着枷锁跳舞的“第五大发明”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未元以后逐渐外传,不仅对东亚各国产生过影响,还对欧洲国家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产生过影响。西方人将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虽然中国人创造性地发明了科举考试模式,但这一模式在后来却成为束缚中国人思维的“一根绳索”。而西方人却知道活学活用,把中国人发明的这一选拔人才的方式进行了改良,使之反过来成为自己学习的考试模式。
[词汇聚焦]因时制宜/活学活用
[考场速用]我们发明了科举考试,但却在八股文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就如同我们发明了火药,却被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国门。历史的教训证明,狂妄自大与故步自封注定要落后于时代。
[链接世界]英国的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继承了科举制度公平竞争、平等开放、择优录用等选才原则。而正是科举制度的这些选才原则,成为英国文官制度学习之处,并最终促进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
状元去哪儿?
毛泽东曾说:“李白、杜甫不是进士,也不是翰林。韩愈、柳宗元只是二等进士。王实甫、关汉卿、罗贯中、蒲松龄、曹雪芹也不都是进士和翰林。蒲松龄是一个秀才,要高一等,还不是举人,就是当了进士、翰林都是不成功的。明朝搞得好的只有明太祖、明成祖兩个皇帝,一个不识字,一个则识字不多。”同样,如今,一些高考状元走上工作岗位后并不如当初高考放榜时那么耀眼。有的状元从事着一般的工作,在所在领域并非出类拔萃。
[词汇聚焦]内在精神/平庸与杰出
[考场速用]谁说状元们非要成为社会金字塔上的顶尖人才?他们没有义务带着状元的光环一直生活。状元毕业后社会职业成就低于社会预期,实际上,这种社会预期源于科举制度推崇状元的畸形情结,是过度消费状元身份价值的体现。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学习状元勤奋刻苦、努力钻研的学习品质。
[题外视野]江苏省审计局的职员张某是1983年江苏省高考文科状元,如今即将出版第八本个人散文集。他说:“假若当年不是状元,我照样工作,照样写散文。”
番外//科举痕迹
书院精神
书院产生于唐代中期,兴盛于宋、元、明、清,衰败于2()世纪初。然而,真正的书院精神从不因书院的兴废而更改。人们把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其中又以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影响最大。
[书院文化]
岳麓书院使教育回归纯真的目的,通过教育恢复人性,激发人性更善、更美的一面。一千多年来,书院在育人方面可谓硕果累累,只清代以来,书院就培养出17000余名学生,其中著名的有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程潜等。
[书院文化]
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朱熹在总结前人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白鹿洞书院学规》(以下简称《学规》)。《学规》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它还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微评]书院精神所积累的经验已成为中华教育思想宝库的珍贵财富。今天,整理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教育传统,重拾中国教育的精华,发扬书院精神,有着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