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的研究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x76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青少年是非遗传承保护的生力军,我国青少年群体有1.4亿多人,他们接触的文化一直是西方流行文化,淡化了民族文化意识,缺乏传承的自觉。通过建设非遗研学旅行基地,既可以加强对地区非遗的关注和认识,也可以在研学中提升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同时,对推动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研学旅行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基地
  在《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中重视普及研学旅行,把乡土乡情纳入研学教育的范围中。在研学旅行范畴中,研学是目标,旅行是方式方法,而研学基地则是平台。以甘肃省临夏市为例,发挥临夏地区的地方特色,利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为临夏市广大的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研学旅行的场所是迫切需要的。
  一、临夏市建设非遗研学基地的优势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
  临夏地区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属于三大地形单元的过渡地带,地理环境兼有三大区域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甘肃省西南部,平均海拔约1917米,距离兰州市117千米。是甘肃省西南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这里生活着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18个民族。
  (二)悠久的文化历史
  临夏在战国时期就成为秦国属地,秦汉以来陆续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公元344年,前凉王张骏以黄河之名把枹罕命名为河州,这是临夏河州之名的起始。临夏是黄河文化早期发源地和传播地之一,也是我国新石期文化较为集中、考古发掘成果显著的地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半山文化等文化遗址耳熟能详,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临夏也是古生物化石最丰富、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三)便捷的交通条件
  临夏市自古以来商业贸易发达,是西部著名的商品集散地之一,被称为“西部旱码头”。这里是中原农耕区与高原畜牧区、中原汉文化和西部游牧文化的过渡地带,而临夏市正处在这过渡地带的中心和节点上。这里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甘川通衢的枢纽,唐蕃古道的要冲。自从宋代开始在临夏进行茶马互市,明代在此设“茶马司”,实行屯田制。西域的物产要通过临夏运往中原,中原的商品又通过临夏销往中亚、西亚一带。著名学者费孝通盛赞“东有温州,西有河州”。如今,兰郎公路、临合高速、康临高速、折达路的建设日新月异,条条大路通向四面八方。更有兰合铁路、临夏机场、轨道交通正在全力推进,未来临夏市将成为甘肃省交通网最密集的地区。而这一切,为临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四)丰富的旅游资源
  临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得旅游资源独具魅力,类型丰富多样。近年来,临夏州委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境内秀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临夏旅游蓬勃发展的物质基础。这里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为主的民族民俗文化;以黄河明珠刘家峡、松鸣岩、莲花山为主的绿色生态文化;以马家窑彩陶为主的史前文化;以和政古动物化石、永靖恐龙足迹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遗迹;更有数不清的清真美食,无论是油黄面白、薄皮大馅的河州包子,抑或是细嫩绵软、回味悠长的东乡手抓,上百种美食让人流连忘返。方方面面都是通过研学旅行加强乡土教育、爱国情怀的鲜活案例。
  (五)国家政策条件
  201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出台,明确规定了我国非遗保护要遵循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青少年是非遗传承保护的生力军,我国青少年群体有1.4亿多人,他们接触的文化一直是欧美、日韩等流行文化,淡化了民族文化意识,缺乏传承的自觉。如何让青少年群体认识了解非遗,主动加入到自觉保护非遗的大军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提升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也有着重大意义。甘肃省日益重视中小学试点研学旅行,2018年11月临夏州教育局也发文督促全州各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现实的需求,国家政策的支持,促進了临夏地区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
  二、建设地区研学旅行基地的意义
  (一)建设地区研学旅行基地是中学生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需要
  2015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提出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层面: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其中肯定了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础上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明确了地理实践力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明确提出了:鼓励学生走访调研,倡导学生开展地理观察、观测、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等实践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研学旅行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侧重教育性和实践性,实施中要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是研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一项课程内容。
  本文所阐述的地理实践力在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化,以课程标准和临夏市本地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将校内课堂理论与临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结合点,以参观考察、地理社会调查和学习体验等各项能力提升为落脚点的实践过程。
  (二)建设研学旅行基地可以填补地理课程内容
  临夏地区是教育贫困地区,即使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素质教育的提倡下都无法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校内课堂的辅助,建设地区研学旅行基地,可以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设计提供参考,可以填补关于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活动内容的空白,对推动临夏地区研学旅行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建设研学旅行基地对于临夏地区的师生都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意义
  对于教师,在研学旅行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开阔视野,挖掘更多的教学素材,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研学旅行中的地理实践力研究会使地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教师可以全新的视角理解新课程理念并在教育落后地区探索出符合本地实情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将临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提升动手操作、调查、体验感悟能力,结合临夏地区的自然、人文特征、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生活环境、提升综合思维。
  三、研学旅行基地的现状
  (一)研学旅行基地建设数量少
  自研学旅行在各地实施以来,各地区都在积极建设研学基地,但临夏地区由于研学旅行实施较晚,在基地建设方面并没有做过多工作,目前各校研学活动主要集中在红色旅游景点和民俗文化馆,在景点中为学生们讲解本地文化,全市只有一家研学旅行民俗文化体验馆。
  (二)研学课程同质化
  我国研学课程的实施还在探索阶段,在研学基地建设方面各地良莠不齐,内容也几乎全部集中于历史文化产品。以临夏市为例,基地也仅有茶马古市和八坊十三巷,缺少较为新颖的研学产品。
  (三)地方研学基地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本地政策支持和社会支持
  目前,各地研学基地的建设多以旅行社等机构自行挖掘,缺乏行业规范和保护,相关行业缺少积极性,无法支撑同时进行各校开展研学活动。
  2.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现实的是,临夏市各校开展研学活动时,一般由学校教师带领参观或以旅行社导游为主,临夏市具有研学导师资格认证的人才数量极少,研学旅行方向的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3.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不充分,定位模糊
  在现阶段,地区研学旅行基地中设置的研学课程目的性不强,缺乏系统性教学,无法与中小学课程相结合,没有针对性的教育目的。临夏市的研学基地更是如此。
  四、建设研学基地的建议
  (一)结合本地乡情,明确研学基地的定位。
  临夏市利用本土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得更有特色更有教育意义,研学旅行对象面向全省中小学生,打造省级示范性研学基地。
  (二)设立监督、管理机构
  研学旅行的需求会日益增长,会越来越受到师生和社会的认可,研学旅行基地的安全管理等方面受到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临夏市应设立相应的的研学旅行管理部门,提供咨询、监督、管理等服务,提高临夏市研学基地接待能力,整合地方资源,吸引更多省内的消费者。
  (三)引进相关人才
  研学旅行作为一门新兴教育行业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运营,传统的导游和学校教师无法全面理解研学政策和实施,临夏市应采取措施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推动本地区研学旅行的发展。
  结束语
  我国的研学旅行正在蓬勃发展,各地也越来越重视。大城市的研学旅行发展日渐成熟,但地方性研学示范基地建设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相信随着研学旅行的日益丰富和完善,临夏地区的研学旅行也会迎来辉煌的发展期。
  參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以教基一[2016]8号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6.11.30
  [2]郭锋涛、段玉山、周维国、袁书琪.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J].地理教学,2019(06):4-7
  [3]彭培欣、孙利秋.把握关键问题,提升研学质量[J].中学地理参考,2017(19):6-7
  [4]王振宏、李彩娜.高等院校教师公开课教材: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李明涛、李开明.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综合型研学旅行课程初探——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J].地理教学,2020(04):48-50+56
  作者简介:杨东旭,男,生于1974年1月。大学本科学历,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地理高级教师。
  通讯作者:潘龙龙。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的可行性研究——以临夏市为例》项目,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38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也预示着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越来越艰巨。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本理念有益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结合生本的教学思想,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提升。为了提高生本理念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
期刊
摘 要:高中生英语写作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英语能力,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难点。影响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英语搭配是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而对于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搭配错误的影响中母语负迁移是影响最大的因素。本文着重阐述了母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搭配错误的影响,并根据影响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高中生;英语写作;搭配错误 ;
期刊
摘 要:由于初高中化学知识的难度不同且衔接不够连贯,导致很多学生在到了高中之后化学成绩直线下降。然而,导致成绩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初高中化学知识难度差距较大、学生心理对课程的兴趣下滑、学生的思维习惯等多方面原因。很多高中化学教师不能客观理性的分析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更多的是主观认为学习成绩的下降是学生学习不主动、积极性不够、基础本来就不好等等。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该改变教育观念,不要单纯的把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STEAM教育理念的发展现状,探究了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主要包括先玩后学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点来带动面、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找到学科之间的连接点、有效实施跨学科学习,对学习过程进行载录、提高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分层设计、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中学信息技术;有效性  STEAM教育理念是多种学科集合的一种综合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特别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文化眼界,促进教育的不断改革。因此,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提出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方法策略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程实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高中数学备考复习对莘莘学子而言,犹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的就是以后的“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鲤跃龙门”。每一轮的复习,都需要使用合适的方式,科学的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的模式,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效的提升学科素养。此时,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合理安排每轮复习的内容和方法。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之后,结合现状,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已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在教学领域。在物理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也已经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涉及的知识点相当广泛,也比较抽象和复杂,对于很多学生而言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运用信息技术其实也不是鸡肋,并且是很有必要。在不久的将来,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已经是必然,物理老师在物理课堂上熟练运用信息技
期刊
摘 要: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下,很多教师都逐步认识到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有不断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够全面优化中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中学语文教育效率。然而,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中,很多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不够重视,没有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引导与优化看作重要的教育内容,也
期刊
摘 要:新教改中明确指出,学校在开展教学管理过程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创建良好的教学文化,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目前的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导致学生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功效效率不高,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实际教学为背景,阐述在中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学管理;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是教书
期刊
摘 要:教育是国之根本,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需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与需要的实用性人才,这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目的和初衷。本文即是从兴趣教学、思维教学、合作教学和转换教学四个角度出发,对新高考情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进行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高考教育认识的深入,新的高考模式逐渐成型,以上海为试点的“3+3”新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