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熟语,它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后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成语不仅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特征,堪称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因此,要想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就必须了解成语“背后”的知识。
一.了解一词多义现象,依据语言环境进行正确推断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这是因为古代汉语词汇量比较少,同一个词,不仅有好几个解释,而且可能分属不同的词类。成语中一词多义现象并不鲜见。例如:“不刊之论”中的“刊”不是“刊登”的意思,而应解作“削除”;“文不加点”中的“点”不能理解为“标点”,而是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不易之论”中的“易”不可理解为“容易”,而应解作“更改”;“不足为训”中的“训”应理解为“法则”,跟“教训”无关,“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座名,不能误解为“烈火”;“不速之客”中的“速”应解作“邀请”,不能理解为“迅速”;“言归于好”中的“言”,“羌如故实”中的“羌”都是语首助词,与“语言”“羌族”无关。等等。了解了一词多义现象,我们要辨别成语的正误就比较容易了。如: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若能理解成语“危言危行”中的“危”是“正直”的意思,而非“危险”之义,就不难判断这一成语的使用是不合语境的。
二.抓住古今异义词语,紧扣关键语素进行合理推断
成语中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相同的词也大量存在,这就给我们理解和运用成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抓住古今异义的词是我们正确把握这类成语的一个关键。例如:“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而今义只是指“一般行走”;“感激涕零”中的“涕”应理解为“眼泪”,而今义是指“鼻涕”;“兵不血刃”中的“兵”应解作“兵器”,而今义是指“士兵”;“苟且偷安”中的“偷”是“苟且”之义,今指“盗窃”;“如汤沃雪”中的“汤”应解作“热水”,今多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细大不捐”中的“捐”是“舍弃”义,今义是指“捐助”。等等。
三.弄清活用词语用法,根据内部结构进行有效推断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一样,它的词基本上是有定类的,不同词性的词在句中的功能也是基本一致的。但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处在另一类词的位置上,起着另一类词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大文言现象——词类活用。成语中不仅有词类活用现象,而且还比较复杂。下面试举数例加以说明。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粉墨登场”中的“粉墨”,“袖手旁观”中的“袖”,“百年树人”中的“树”,“生灵涂炭”中的“涂炭”,“一鼓作气”中的“鼓”,“不衫不履”中的“衫”和“履”,“衣锦还乡”中的“衣”,“苗而不秀”中的“苗”等,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2.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如“洞若观火”中的“洞”应理解为“透彻”。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驾轻就熟”中的“轻”和“熟”,“去伪存真”中的“伪”和“真”,“除暴安良”中“暴”和“良”,“乘坚策肥”中“坚”和“肥”等,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坚壁清野”中的“坚”和“清”等。
5.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和“北”,本义为“逃跑”“败逃”,这里应解作“败逃的敌人”。
6.使动用法。如:“生死肉骨”中的“生”是指“使……复生”,“肉”是指“使……长肉”;“沉鱼落雁”中的“沉”和“落”分别是指“使……沉”,“使……落”;“闭月羞花”中“闭”和“羞”也是这种用法;“息事宁人”中的“息”和“宁”分别是指“使……平息”,“使……安定”;“汗牛充栋”中“汗”是指“使……出汗”。等等。
7.意动用法。如“行百里者半九十”中的“半”,“鱼肉百姓”中的“鱼肉”,“幕天席地”中的“幕”和“席”等。
8.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在成语中非常普遍,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例如:“狼奔豕突”中的“狼”和“豕”是指“像狼那样”,“像猪那样”,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类似的还有“蚕食鲸吞”“狼吞虎咽”“雷厉风行”“鳞次栉比”“风驰电掣”等成语。“风餐露宿”中的“风”“露”则是指“在风里”“在露天里”,“风雨同舟”中的“风雨”是指“在暴风雨中”,都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旁敲侧击”中的“旁”“侧”是指“从旁边”“从侧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活用的现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把握文言句式特点,联系语法功能进行恰当推断
有不少成语中含有特殊的文言句式,如果搞错了就会直接影响对成语的理解。因此,把握文言句式特点,对正确理解一些成语的含义是大有裨益的。
特殊的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文言句式在成语中都不难找到实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判断句式;“兄弟阋墙”“折冲尊俎”为省略句式,都省略了介词“于”;“不足与谋”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金石为开”是被动句式。倒装句式在成语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下面重点谈谈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在成语中的运用。
1.“唯…是…”是成语中常见的提宾格式。如“唯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等成语中的“唯”是表示范围的副词,“是”是提宾标志。“从”的宾语是“命”,“举”的宾语是“才”,“图”的宾语是“利”。
2.单用一个“是”字提宾。如“马首是瞻”中的“是”即为这种用法。
3.表示否定的成语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不我待”中的宾语“我”即放到了动词谓语“待”之前,“人莫予毒”正常语序应为“人莫毒予”。
4.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成语中,宾语往往前置。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的“焉”即为“附”的宾语。
5.用“之”字作为提宾标志。如“不此之图”即“不图此”,不打算做这件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6.“饱以老拳”即“以老拳饱(之)”,“嗤之以鼻”即“以鼻嗤之”,都是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式。
五.关注各种修辞手法,回归已读文本进行准确推断
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对正确理解成语颇有帮助。比如,李清照《如梦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句子,其中的“绿”“红”并不生僻,意思也不难懂,但如果把全句连贯起来读,初接触古代汉语的人就可能会感到不可理解。然而,如果懂得一点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知道有一种以事物的性状代替事物的用法,就可以受到启发,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绿”“红”在这里分别是指代叶和花。如今,常用“绿肥红瘦”这一成语形容暮春景色。成语“红粉青蛾”中的“红粉”与“青蛾”都是以事物的特征代替事物,借代美女;“行将就木”中的“木”是以原料代成品,借代棺木。等等。
又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句子,以“泰山”“鸿毛”与“死”来比轻重,已经足够夸张,而比较的结果是死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夸张的色彩就更浓了。同样,在成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例子。如“投鞭断流”“一日三秋”“黑云压城城欲摧”“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等。
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成语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只要我们了解并掌握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特点,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举一反三,就能准确理解与之有关的成语的含义。
梁宗扬,语文教师,现居江苏阜宁。责任编校:王 玲
一.了解一词多义现象,依据语言环境进行正确推断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这是因为古代汉语词汇量比较少,同一个词,不仅有好几个解释,而且可能分属不同的词类。成语中一词多义现象并不鲜见。例如:“不刊之论”中的“刊”不是“刊登”的意思,而应解作“削除”;“文不加点”中的“点”不能理解为“标点”,而是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不易之论”中的“易”不可理解为“容易”,而应解作“更改”;“不足为训”中的“训”应理解为“法则”,跟“教训”无关,“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座名,不能误解为“烈火”;“不速之客”中的“速”应解作“邀请”,不能理解为“迅速”;“言归于好”中的“言”,“羌如故实”中的“羌”都是语首助词,与“语言”“羌族”无关。等等。了解了一词多义现象,我们要辨别成语的正误就比较容易了。如: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若能理解成语“危言危行”中的“危”是“正直”的意思,而非“危险”之义,就不难判断这一成语的使用是不合语境的。
二.抓住古今异义词语,紧扣关键语素进行合理推断
成语中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相同的词也大量存在,这就给我们理解和运用成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抓住古今异义的词是我们正确把握这类成语的一个关键。例如:“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而今义只是指“一般行走”;“感激涕零”中的“涕”应理解为“眼泪”,而今义是指“鼻涕”;“兵不血刃”中的“兵”应解作“兵器”,而今义是指“士兵”;“苟且偷安”中的“偷”是“苟且”之义,今指“盗窃”;“如汤沃雪”中的“汤”应解作“热水”,今多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细大不捐”中的“捐”是“舍弃”义,今义是指“捐助”。等等。
三.弄清活用词语用法,根据内部结构进行有效推断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一样,它的词基本上是有定类的,不同词性的词在句中的功能也是基本一致的。但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处在另一类词的位置上,起着另一类词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大文言现象——词类活用。成语中不仅有词类活用现象,而且还比较复杂。下面试举数例加以说明。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粉墨登场”中的“粉墨”,“袖手旁观”中的“袖”,“百年树人”中的“树”,“生灵涂炭”中的“涂炭”,“一鼓作气”中的“鼓”,“不衫不履”中的“衫”和“履”,“衣锦还乡”中的“衣”,“苗而不秀”中的“苗”等,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2.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如“洞若观火”中的“洞”应理解为“透彻”。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驾轻就熟”中的“轻”和“熟”,“去伪存真”中的“伪”和“真”,“除暴安良”中“暴”和“良”,“乘坚策肥”中“坚”和“肥”等,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坚壁清野”中的“坚”和“清”等。
5.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和“北”,本义为“逃跑”“败逃”,这里应解作“败逃的敌人”。
6.使动用法。如:“生死肉骨”中的“生”是指“使……复生”,“肉”是指“使……长肉”;“沉鱼落雁”中的“沉”和“落”分别是指“使……沉”,“使……落”;“闭月羞花”中“闭”和“羞”也是这种用法;“息事宁人”中的“息”和“宁”分别是指“使……平息”,“使……安定”;“汗牛充栋”中“汗”是指“使……出汗”。等等。
7.意动用法。如“行百里者半九十”中的“半”,“鱼肉百姓”中的“鱼肉”,“幕天席地”中的“幕”和“席”等。
8.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在成语中非常普遍,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例如:“狼奔豕突”中的“狼”和“豕”是指“像狼那样”,“像猪那样”,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类似的还有“蚕食鲸吞”“狼吞虎咽”“雷厉风行”“鳞次栉比”“风驰电掣”等成语。“风餐露宿”中的“风”“露”则是指“在风里”“在露天里”,“风雨同舟”中的“风雨”是指“在暴风雨中”,都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旁敲侧击”中的“旁”“侧”是指“从旁边”“从侧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活用的现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把握文言句式特点,联系语法功能进行恰当推断
有不少成语中含有特殊的文言句式,如果搞错了就会直接影响对成语的理解。因此,把握文言句式特点,对正确理解一些成语的含义是大有裨益的。
特殊的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文言句式在成语中都不难找到实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判断句式;“兄弟阋墙”“折冲尊俎”为省略句式,都省略了介词“于”;“不足与谋”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金石为开”是被动句式。倒装句式在成语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下面重点谈谈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在成语中的运用。
1.“唯…是…”是成语中常见的提宾格式。如“唯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等成语中的“唯”是表示范围的副词,“是”是提宾标志。“从”的宾语是“命”,“举”的宾语是“才”,“图”的宾语是“利”。
2.单用一个“是”字提宾。如“马首是瞻”中的“是”即为这种用法。
3.表示否定的成语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不我待”中的宾语“我”即放到了动词谓语“待”之前,“人莫予毒”正常语序应为“人莫毒予”。
4.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成语中,宾语往往前置。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的“焉”即为“附”的宾语。
5.用“之”字作为提宾标志。如“不此之图”即“不图此”,不打算做这件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6.“饱以老拳”即“以老拳饱(之)”,“嗤之以鼻”即“以鼻嗤之”,都是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式。
五.关注各种修辞手法,回归已读文本进行准确推断
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对正确理解成语颇有帮助。比如,李清照《如梦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句子,其中的“绿”“红”并不生僻,意思也不难懂,但如果把全句连贯起来读,初接触古代汉语的人就可能会感到不可理解。然而,如果懂得一点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知道有一种以事物的性状代替事物的用法,就可以受到启发,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绿”“红”在这里分别是指代叶和花。如今,常用“绿肥红瘦”这一成语形容暮春景色。成语“红粉青蛾”中的“红粉”与“青蛾”都是以事物的特征代替事物,借代美女;“行将就木”中的“木”是以原料代成品,借代棺木。等等。
又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句子,以“泰山”“鸿毛”与“死”来比轻重,已经足够夸张,而比较的结果是死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夸张的色彩就更浓了。同样,在成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例子。如“投鞭断流”“一日三秋”“黑云压城城欲摧”“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等。
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成语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只要我们了解并掌握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特点,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举一反三,就能准确理解与之有关的成语的含义。
梁宗扬,语文教师,现居江苏阜宁。责任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