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推断和理解成语含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bd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熟语,它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后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成语不仅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特征,堪称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因此,要想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就必须了解成语“背后”的知识。
  一.了解一词多义现象,依据语言环境进行正确推断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这是因为古代汉语词汇量比较少,同一个词,不仅有好几个解释,而且可能分属不同的词类。成语中一词多义现象并不鲜见。例如:“不刊之论”中的“刊”不是“刊登”的意思,而应解作“削除”;“文不加点”中的“点”不能理解为“标点”,而是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不易之论”中的“易”不可理解为“容易”,而应解作“更改”;“不足为训”中的“训”应理解为“法则”,跟“教训”无关,“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座名,不能误解为“烈火”;“不速之客”中的“速”应解作“邀请”,不能理解为“迅速”;“言归于好”中的“言”,“羌如故实”中的“羌”都是语首助词,与“语言”“羌族”无关。等等。了解了一词多义现象,我们要辨别成语的正误就比较容易了。如: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若能理解成语“危言危行”中的“危”是“正直”的意思,而非“危险”之义,就不难判断这一成语的使用是不合语境的。
  二.抓住古今异义词语,紧扣关键语素进行合理推断
  成语中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相同的词也大量存在,这就给我们理解和运用成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抓住古今异义的词是我们正确把握这类成语的一个关键。例如:“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而今义只是指“一般行走”;“感激涕零”中的“涕”应理解为“眼泪”,而今义是指“鼻涕”;“兵不血刃”中的“兵”应解作“兵器”,而今义是指“士兵”;“苟且偷安”中的“偷”是“苟且”之义,今指“盗窃”;“如汤沃雪”中的“汤”应解作“热水”,今多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细大不捐”中的“捐”是“舍弃”义,今义是指“捐助”。等等。
  三.弄清活用词语用法,根据内部结构进行有效推断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一样,它的词基本上是有定类的,不同词性的词在句中的功能也是基本一致的。但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处在另一类词的位置上,起着另一类词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大文言现象——词类活用。成语中不仅有词类活用现象,而且还比较复杂。下面试举数例加以说明。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粉墨登场”中的“粉墨”,“袖手旁观”中的“袖”,“百年树人”中的“树”,“生灵涂炭”中的“涂炭”,“一鼓作气”中的“鼓”,“不衫不履”中的“衫”和“履”,“衣锦还乡”中的“衣”,“苗而不秀”中的“苗”等,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2.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如“洞若观火”中的“洞”应理解为“透彻”。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驾轻就熟”中的“轻”和“熟”,“去伪存真”中的“伪”和“真”,“除暴安良”中“暴”和“良”,“乘坚策肥”中“坚”和“肥”等,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坚壁清野”中的“坚”和“清”等。
  5.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和“北”,本义为“逃跑”“败逃”,这里应解作“败逃的敌人”。
  6.使动用法。如:“生死肉骨”中的“生”是指“使……复生”,“肉”是指“使……长肉”;“沉鱼落雁”中的“沉”和“落”分别是指“使……沉”,“使……落”;“闭月羞花”中“闭”和“羞”也是这种用法;“息事宁人”中的“息”和“宁”分别是指“使……平息”,“使……安定”;“汗牛充栋”中“汗”是指“使……出汗”。等等。
  7.意动用法。如“行百里者半九十”中的“半”,“鱼肉百姓”中的“鱼肉”,“幕天席地”中的“幕”和“席”等。
  8.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在成语中非常普遍,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例如:“狼奔豕突”中的“狼”和“豕”是指“像狼那样”,“像猪那样”,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类似的还有“蚕食鲸吞”“狼吞虎咽”“雷厉风行”“鳞次栉比”“风驰电掣”等成语。“风餐露宿”中的“风”“露”则是指“在风里”“在露天里”,“风雨同舟”中的“风雨”是指“在暴风雨中”,都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旁敲侧击”中的“旁”“侧”是指“从旁边”“从侧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活用的现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把握文言句式特点,联系语法功能进行恰当推断
  有不少成语中含有特殊的文言句式,如果搞错了就会直接影响对成语的理解。因此,把握文言句式特点,对正确理解一些成语的含义是大有裨益的。
  特殊的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文言句式在成语中都不难找到实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判断句式;“兄弟阋墙”“折冲尊俎”为省略句式,都省略了介词“于”;“不足与谋”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金石为开”是被动句式。倒装句式在成语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下面重点谈谈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在成语中的运用。
  1.“唯…是…”是成语中常见的提宾格式。如“唯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等成语中的“唯”是表示范围的副词,“是”是提宾标志。“从”的宾语是“命”,“举”的宾语是“才”,“图”的宾语是“利”。
  2.单用一个“是”字提宾。如“马首是瞻”中的“是”即为这种用法。
  3.表示否定的成语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不我待”中的宾语“我”即放到了动词谓语“待”之前,“人莫予毒”正常语序应为“人莫毒予”。
  4.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成语中,宾语往往前置。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的“焉”即为“附”的宾语。
  5.用“之”字作为提宾标志。如“不此之图”即“不图此”,不打算做这件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6.“饱以老拳”即“以老拳饱(之)”,“嗤之以鼻”即“以鼻嗤之”,都是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式。
  五.关注各种修辞手法,回归已读文本进行准确推断
  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对正确理解成语颇有帮助。比如,李清照《如梦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句子,其中的“绿”“红”并不生僻,意思也不难懂,但如果把全句连贯起来读,初接触古代汉语的人就可能会感到不可理解。然而,如果懂得一点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知道有一种以事物的性状代替事物的用法,就可以受到启发,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绿”“红”在这里分别是指代叶和花。如今,常用“绿肥红瘦”这一成语形容暮春景色。成语“红粉青蛾”中的“红粉”与“青蛾”都是以事物的特征代替事物,借代美女;“行将就木”中的“木”是以原料代成品,借代棺木。等等。
  又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句子,以“泰山”“鸿毛”与“死”来比轻重,已经足够夸张,而比较的结果是死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夸张的色彩就更浓了。同样,在成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例子。如“投鞭断流”“一日三秋”“黑云压城城欲摧”“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等。
  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成语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只要我们了解并掌握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特点,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举一反三,就能准确理解与之有关的成语的含义。
  梁宗扬,语文教师,现居江苏阜宁。责任编校:王 玲
其他文献
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这里所说的“形象”放在文章范畴里,就是指文章所描述的对象,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可感的画面。文章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即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个自然景物是一个形象,每个场面环境也可以是一个形象,甚至事件本身也是一个形象(叙事的曲折有致也会给人以形象感);把这些
一    深秋时节,校园的柿子树上挂满了青橙诱人的果实。太阳到处,溢彩流光;微风来时,清香满园。艺术班的同学每天在树下写生,引得行人纷纷驻足。  秋色真美。要求同学们据此写一篇作文,应该不会很难吧,我想。于是,上作文课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内容充实、文情并茂的文章。  两节课后,三分之一的同学没能交卷;批阅完毕,好文章寥寥无几。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惊诧之余,我不得不认真
有个真实的故事,叫“墙上的洞”,发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当年,那里的人们,贫富悬殊特别大,住在贫民街区的人从不接受教育。难道他们不想学习吗?为了寻求这一疑问的答案,有识之士设计了一项实验。实验者在临街的一面墙上打了个洞,正好够放一台电脑,并在孩子们跳跳就够得着的地方装了一个触摸屏。时间不久,贫民街区的许多孩子们陆陆续续聚集到那里。终于,有个胆大的,用手摸了一下触摸屏,于是孩子们看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
现代诗歌以不轻的比重和迷人的魅力分布在初中语文各册教材中,用心去揣摩,会发现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无限魅力,同时在写作上也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典范,让他们不再惧怕现代诗歌。下面主要以第六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我们的解读。    一.异彩纷呈的句群    1.动词引领式  由一个动词引出三句由“_______的_______”(偏正短语形式)组成的排比句式。如:《我爱这土地》由“歌唱”引出“这被暴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2”,专门用三百余字来谈“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很有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在中考、高考以及各种类型的考试试卷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名著的考查。名著考查怎么考,平时怎么开展名著阅读,都有很多探索和追寻的内容。  2013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名著考查题就很有代表性,不妨从这道题的分析中归纳出一些名著考查的趋势,同时对我们今后的名著阅读指导教学产生有益的
《论语》自诞生之日起,经历了许多起伏、坎坷。《论语》诞生于先秦时期,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很快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到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将“四书五经”确定为考试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文化霸权地位,《论语》的地位也随之被推向极致。但到了近代,受西方思潮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举起了革新大旗,“打倒孔家店”,一下子将儒家经典打入谷底,《论语》也难逃浩劫。文革时的“批林批孔”再次对《论语》等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语文学科性质、功能、作用的认识的深入,语文教育的创新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语文教育的现状却让人忧心忡忡,从批判到建设,从民间到官方,也曾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到头来,却赢来有识之士的深深叹息: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一方面,是理论家为我们构建的语文理想国,人文、科学、呵护、倾听、合作、创新……另一方面。是愈演愈烈的应试大比拼,或赤裸裸的分数至上,或披着新课程外套的花拳绣腿
多年的语文考试告诉我们,不学课本是不行的,但只学课本也是不行的。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到既扣文本,又能让语文课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伸,从而带领学生感知语词精灵的跃动,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笔者多年来把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的写作水平及语文成绩都有较大提高。    一、在教
中国语文教育源远流长,如果从甲骨文、钟鼎文的商代算起。有三千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语文教育独立设科始于1903年,迄今百年。可以说,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既古老又年轻。语文教育学经历了由教授法——教学法——教学论——教育学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国的语文教育学,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土地之上,体现了中国语文教育的特点。因此,发掘和整理汉语文教育的理论遗产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尊重汉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正
课堂教学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依据教学大纲,锁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构建规范、科学、人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认真经营好自己的课堂。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教育,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释放升学的压力,做到“减负增效”,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经营自己的课堂?  1.精心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像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