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情感体验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支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个真实的故事,叫“墙上的洞”,发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当年,那里的人们,贫富悬殊特别大,住在贫民街区的人从不接受教育。难道他们不想学习吗?为了寻求这一疑问的答案,有识之士设计了一项实验。实验者在临街的一面墙上打了个洞,正好够放一台电脑,并在孩子们跳跳就够得着的地方装了一个触摸屏。时间不久,贫民街区的许多孩子们陆陆续续聚集到那里。终于,有个胆大的,用手摸了一下触摸屏,于是孩子们看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一个星期后,不少小孩因此能用英文上网;两三个星期后,在前面这些孩子们的帮助下,贫民街区的孩子们基本上都会用英文上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所有孩子所共有的天性;而要保持孩子爱学习的天性,就必须从情感体验做起,将其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支点。
  一.关于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现实事物态度的体验。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
  情感的内容成分,是非常丰富而多元的。它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道德感。
  人的自我认识是从有羞耻感开始的,只有有了道德感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所以道德是人发展的最高目的,当然,也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有了基本的道德感,情感才会有正确的基石。
  第二个层次,是理智与激情的完美结合。
  教学是需要激情的,一个有激情的语文教师总能用他抑扬顿挫的语调和浑身上下迸发的活力感染他的学生。所以,语文教师都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风格,应该去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当然,只有激情是不够的,我们说教学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因而,在激情中保持理智,在激情中不忘教学的目的,才是真正完美的教师。
  第三个层次,是审美感。
  审美是情感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文教学的追求目标。学生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就能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作出最好的选择。
  二.关于情感体验
  所谓“情感体验”,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和暗示等手段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亲近、尊敬和爱戴以及憎恨的感情体验。
  很多中外教育名家都十分重视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夸美纽斯也说过:“情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客观规律,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等各种手段,创设愤悱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此一“情感激发”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关于语文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实践路径
  新课程语文教材入选的文本,往往多是具有丰富情感价值的作品。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份份真挚的人间情感,决定了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体验这些丰富的情感是尤为必要的。语文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将情感体验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支点,让学生深入作品的世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感,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
  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情感体验呢?笔者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以下几条路径。
  1.从学生利益出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前提。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美国成功学家、现代社会学家卡耐基说得更实在:“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某些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他的批评,心里往往会好受得多。”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大师们上述观点的正确与科学。我们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特别是对差生和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不要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善于诱导,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我们应先表扬和鼓励他们的闪光点——即使是成绩再差的学生,也自有其闪光点,比如态度认真、书写工整、不抄袭别人作业,等等。然后委婉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醒其如能改正这些不足之处那就更好。这样,学生便会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师生之间的感情就逐步建立起来了。
  笔者曾接触一位学生,他很有主见但又颇有些愤青,他有很丰富的词汇但却总不屑于作文的条条框框,于是他的作文总是长而又不知所云。他一直自认为很有才华但又觉得不得志,于是他变得有些孤僻,不愿与别人交流。了解他的情况后,笔者总是有意无意地到他的作文里找出只言片语,并在班上当众夸他写得好,还经常当面指出他的优点。渐渐地,该生愿意和老师交流了,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告诉他:如果他的作文能改掉天马行空的坏毛病,会写得很好。该学生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个意见,后来作文有了长足进步,讨厌作文的他开始喜欢上了写作文,并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语文学习。
  所以,学生不会天生过激地去讨厌语文,讨厌学习。他们总因为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而才开始抗拒语文,抗拒学习。只要教师对症下药,找到他们的情感死结,问题学生其实常常可以转变成优秀的学生。
  2.巧妙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理解,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情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
  张志公先生说过:“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由语言符号所形成的语境背景,总会或多或少折射出一个社会、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对这种文化背景的情感体验,总会影响学生对语境甚至整个文本意义的把握。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联想,融入特定语境中,使学生已有的文化心理与语境特有的文化背景相契合,从模糊的情绪感染走向强烈的情感共鸣,最终获得真挚深沉的情感领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的教学和散文教学最适宜创设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情景。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任务。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
  在新课程语文教材的模块教学中,我们可以调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比如笔者在教授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时,就搜集了若干篇吟唱故乡的古典诗歌改写的歌曲,结果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古典诗词是个很现代的东西,而且改写的歌曲还特别有韵味。于是,学生掀起了学习古诗词歌曲的热潮。笔者于是趁势让学生搜集古诗词中思乡念国的诗词,从而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思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与体味。因势利导,所以学生在极为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模块教学的知识。
  3.爱憎分明而充满激情,机智幽默而富于同情心,气势流畅又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卢梭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也说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先要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比如,我们在讲授《故乡的榕树》时,教学语言一定要眷恋而深情,努力把作者对故乡的刻骨思念之情充分呈现给学生。当教师自己心有戚戚之时,许多学生也早已沉浸于文中那浓浓的思情!
  我相信,这就是利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情感的效果。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的的方法是很多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工作就会得心应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情感教学如春风拂面,如春雨润物,如甘霖浇花。有了学生爱学的这棵好苗,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会保持学习的天性,有了兴趣,学习也不会是苦差事,而是学生可以自由驰骋的美好天地。
  张庆山,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扬州。责任编校:舒 坦
其他文献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题,我们称之为课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高明的老师善于设计教学“主问题”,用一个或几个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地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课堂活动的主人。  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
目前的语文教学只偏重谋篇布局的指导而忽略了阅读指导,许多中学生不是主动阅读,而是被动阅读;不是“我要读书”,而是家长、老师“要我读书”。这与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少有关,缺乏兴趣成为阅读教学的心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在实践中增进兴趣。  从人们的认识规律看,阅读教学可分为四个层次:感知理解、揣摩品味、积累巩固、拓展创新,它们之间既是独立的,又体现了人们学习过程中
晓苏:汪老师,您好!听说您近年就语文教学与文学批评做了一些深入研究,语文教学与文学批评有关系吗?  汪政:是的,是我与南京师范大学的何平老师一起做的,最近将结集为《阅读的解放》出版。我以为语文教学与文学批评不但有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活动。  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看,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但要运用文学批评。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并且在学习中尝试运用,
“语文素养”的内涵,众说纷纭,有偏于理论角度的“素质说”,有偏于实践角度的“能力说”,也有两者兼之的“综合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这段阐述语文“课程性质”的文字看,我以为“语文素养”应是指一个人在语文方面养成的
近期学校组织了许多听课活动,课听得多了,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究竟需要学生怎样学语文呢?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学”,淡化教师的“教”,我们县开展了“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上学生是解放了,但是教师“引导”的作用没发挥好,师生对语文学习到底学什么,一片茫然。我觉得我们还是站在这三个层面来把语文学好比较实际一些。      一.读懂文本    认识字词,懂得词意,弄懂句意。在理解文章字面
体悟教学是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正在逐步被重视并兴起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江苏省教研室配套发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大量出现了“体验”“体会”“感悟”“领悟”等词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更是明确指出:“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这些都意在引导老师新教材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引领学生体验参与,启发学生感受领悟。因此,加强
什么是直觉?朱光潜先生说:“见到一个事物,心中只能领会那事物的形相或意象,不假思索,不生分别,不审意义,不立名言,这是知的最初阶段的活动,叫直觉。”直觉是人的思维直接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理性直观认识,它是感觉与思考、感性与理性、形象与概念熔于一炉的特殊产物。而艺术直觉则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客体的感性形式对其表现性内涵加以直接把握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直觉最基本的特征是:  (一)直接性。艺术直觉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也常常占有极大的比重。怎样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我们的一点浅见。    一.因文释义、缘境解句的语境意识    语境就是运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可分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作用、地点、场合、对象以及说话的上下文等;广义的语境指使用语言的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使用者的职业、性格、修养、习惯等。语境对语言的运用有两种作
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这里所说的“形象”放在文章范畴里,就是指文章所描述的对象,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可感的画面。文章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即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个自然景物是一个形象,每个场面环境也可以是一个形象,甚至事件本身也是一个形象(叙事的曲折有致也会给人以形象感);把这些
一    深秋时节,校园的柿子树上挂满了青橙诱人的果实。太阳到处,溢彩流光;微风来时,清香满园。艺术班的同学每天在树下写生,引得行人纷纷驻足。  秋色真美。要求同学们据此写一篇作文,应该不会很难吧,我想。于是,上作文课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内容充实、文情并茂的文章。  两节课后,三分之一的同学没能交卷;批阅完毕,好文章寥寥无几。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惊诧之余,我不得不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