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中国影视教育的引导者,从第五代导演扛起中国电影大旗到第六代导演多元化的探索以及新生代导演的崛起,都与其专业化的影视教育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化的影视教育,但是电影观念对影视教育依旧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综合性高校的影视教育中,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选择便成为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影视教育中职业教育与电影观念的含义,探究综合性高校、民办高校中影视教育的观念选择。
关键词:影视教育;职业教育;电影观念
我国现阶段的影视教育,目的是培养服务于人民精神需求的艺术人才。就电影来说,近些年中国电影行业呈良好发展态势,优质的现实主义作品层出不穷,以重工业美学为主的科幻电影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性突破。在第14届华语青年电影周中,优质展映短片大多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美国电影学会、伦敦电影学院等,除去欧美国家院校的短片,不难看出,北京电影学院占据了中国电影创作领域的重要地位。当然,就广播电视来谈,中国传媒大学在国内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方面也领先。但除这些具有职业性、特殊性的影视院校外,国内一些综合性高校的影视人才培养,尤其是民办高校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着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选择困境。
一、职业教育与电影观念的含义
电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摄影术、胶片、放映术这三大技术的基础之上诞生。随着百余年的探索与发展,电影逐渐从技术变为了以技术为支撑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影视教育也就有了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双重选择。
何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贾樟柯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说过,中国电影现在急缺跟焦员,“跟焦员”这样一个摄影辅助岗位,就是具有职业性的。贾樟柯在采访中并没有提及中国电影的艺术人才,而是从技术出发,谈论人才的缺失,也就是说中国电影行业目前依旧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但就人才培养来说,地方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在教学设施提供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是较为困难的。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制作门槛降低,但是电影拍摄的技术设备依旧价格不菲,学校采购成本高,后期维护难,在硬件设施上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不足以建立一个完备的教学实验室,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完相关理论后,没有条件进行实践练习。
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同时也是年轻人的艺术。纵观百年电影发展,诸多国家均出现了电影新浪潮,一系列新浪潮的出现均是以年轻电影人为主体。但是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原因并不是技术革新,而是电影观念的变化。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而言,其目的就是对抗以墨索里尼执政时期为主的虚假电影,提倡发展真正的民族电影,因此在20世纪中叶,一批年轻的意大利电影人提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以及“还我普通人”的口号,也正因为这样一场对抗虚假电影的运动,在意大利出现了《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时》等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而这种纪实风格的美学特征在后期法国电影新浪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新浪潮或新兴电影美学的出现,对电影观念的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关系
电影的性质决定其艺术创作是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的,电影是一门集体艺术,是由多工种组成的团队(剧组)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便是电影创作中的各类人才。而电影观念,实际上是艺术观念,属于认知思维层面,需要创作者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同时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因此,电影观念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但电影观念不局限于电影的中心创作者,即导演或制片人,各个工种都应该有着属于自身的电影观念。
1927年,随着华纳兄弟影业公司《爵士歌王》的上映,有声电影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声音技术运用于电影系统之初,其并没有被作为一种叙事模式使用,更多的是以“杂耍”的形式让画面在银幕之上发声。但对于现在的电影叙事来说,声音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正因为这一点,声音设计就变得尤为主要。声音设计这一电影制作环节,对于人物心理刻画、环境气氛描写等都有着最直接的作用。以实验影片《蜻蜓之眼》为例,该片的素材均来自于监控摄像头所摄取的无声画面,但是在影片呈现上却有着丰富的声音空间,而且声音直接推动着影片叙事。影片一开始的场景取自几所不同的寺庙,但因为诵经敲钟声音的连续性,使得几所寺庙的画面通过蒙太奇组接形成了同一空间的视觉幻象,这是声音对于该片的作用之一。话筒录音、软件后期编辑声音等,都属于职业教育层面,但是如果想运用声音进行影片叙事,那么便需要通过艺术观念进行整体创作思维的指导。大卫·格里菲斯是第一個将镜头确立为最小的叙事单位的人,但也正是在格里菲斯之后,电影剪辑似乎停止了前进的步伐,直到让·吕克·戈达尔跳切技法的出现,这种剪辑风格压缩了时间,同时给观众扑面的不稳定感,从这里可以看出,剪辑技术始终没有改变,但改变的却是剪辑观念。但要清楚的一点是,如果没有剪辑技术作为支撑,那么在新的剪辑观念指导下的跳切技法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论是北京电影学院这类专业的、职业的艺术教育院校,还是地方综合性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在影视人才培养中,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二者都应互补存在。职业教育是影视教育的基础,观念教育则是影视教育的上层建筑,不论什么形式的观念认知,最终的成果均要用技术达成。也就是说对于电影艺术来说,电影观念指导电影技术,而电影技术反哺电影观念。
三、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融合
在笔者看来,技术并不是艺术创作的源动力,就非线性编辑课程来说,镜头剪辑技术的学习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软件,但是对于整体画面组接的思考及呈现方式还是需要学生以艺术观念为指导,而后者才应是该课程的重点。因此,在非线性编辑这门课程中,对于经典作品的画面解读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开设中外电影史课程,其目的在于以史为鉴,使学生在了解百年电影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学习经典美学风格以及了解经典艺术观念。在这样的基础艺术概念学习中,学生能够逐渐建立起自身对于电影艺术的认知,从而在自身获取的认知中进行实践创作。
电影的本性及特性决定了影视教育中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二者具有同一性,不论是技术性课程还是理论性课程,在授教过程中均要注重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将一些偏重于理论的课程加入职业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观念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内容更好地运用于实际创作中。以中外电影史课程为例,该课程为基础理论课程,在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的电影发展史理论知识的同时,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自身对经典影片从叙事、画面造型、影片风格等多方面进行解读,课后按照分析的内容进行影像创作,有助于使学生从创作中感悟艺术思维。因此,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融合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在观念培养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具备适应于工作的职业素养,同时也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电影观念的影响。
四、结语
纵观百年电影发展,从杂耍到艺术,从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到大卫·格里菲斯电影叙事的初建,从经典好莱坞的类型叙事到二战后欧洲各国的新兴电影运动,这一切都与电影观念有着直接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需要一些摄影技术的支持,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一些影片的创作也需要轻便摄影机的支撑,可以看出电影作为一门以技术为手段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被贴上了技术的标签。不论是制片人中心制还是导演中心制,都是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技术的呈现,因此影视教育中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命题,已然成为人才培养的双重选择,二者的关系决定了其需要在教学中相融合,也正因这种融合才能培养出支撑起中国电影未来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飞.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艺术教育,2020(10):248-251.
[2]郑杰.影视创作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途径研究[J].艺术评鉴,2020(8):178-179.
作者单位:
西安培华学院
关键词:影视教育;职业教育;电影观念
我国现阶段的影视教育,目的是培养服务于人民精神需求的艺术人才。就电影来说,近些年中国电影行业呈良好发展态势,优质的现实主义作品层出不穷,以重工业美学为主的科幻电影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性突破。在第14届华语青年电影周中,优质展映短片大多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美国电影学会、伦敦电影学院等,除去欧美国家院校的短片,不难看出,北京电影学院占据了中国电影创作领域的重要地位。当然,就广播电视来谈,中国传媒大学在国内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方面也领先。但除这些具有职业性、特殊性的影视院校外,国内一些综合性高校的影视人才培养,尤其是民办高校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着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选择困境。
一、职业教育与电影观念的含义
电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摄影术、胶片、放映术这三大技术的基础之上诞生。随着百余年的探索与发展,电影逐渐从技术变为了以技术为支撑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影视教育也就有了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双重选择。
何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贾樟柯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说过,中国电影现在急缺跟焦员,“跟焦员”这样一个摄影辅助岗位,就是具有职业性的。贾樟柯在采访中并没有提及中国电影的艺术人才,而是从技术出发,谈论人才的缺失,也就是说中国电影行业目前依旧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但就人才培养来说,地方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在教学设施提供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是较为困难的。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制作门槛降低,但是电影拍摄的技术设备依旧价格不菲,学校采购成本高,后期维护难,在硬件设施上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不足以建立一个完备的教学实验室,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完相关理论后,没有条件进行实践练习。
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同时也是年轻人的艺术。纵观百年电影发展,诸多国家均出现了电影新浪潮,一系列新浪潮的出现均是以年轻电影人为主体。但是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原因并不是技术革新,而是电影观念的变化。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而言,其目的就是对抗以墨索里尼执政时期为主的虚假电影,提倡发展真正的民族电影,因此在20世纪中叶,一批年轻的意大利电影人提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以及“还我普通人”的口号,也正因为这样一场对抗虚假电影的运动,在意大利出现了《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时》等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而这种纪实风格的美学特征在后期法国电影新浪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新浪潮或新兴电影美学的出现,对电影观念的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关系
电影的性质决定其艺术创作是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的,电影是一门集体艺术,是由多工种组成的团队(剧组)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便是电影创作中的各类人才。而电影观念,实际上是艺术观念,属于认知思维层面,需要创作者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同时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因此,电影观念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但电影观念不局限于电影的中心创作者,即导演或制片人,各个工种都应该有着属于自身的电影观念。
1927年,随着华纳兄弟影业公司《爵士歌王》的上映,有声电影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声音技术运用于电影系统之初,其并没有被作为一种叙事模式使用,更多的是以“杂耍”的形式让画面在银幕之上发声。但对于现在的电影叙事来说,声音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正因为这一点,声音设计就变得尤为主要。声音设计这一电影制作环节,对于人物心理刻画、环境气氛描写等都有着最直接的作用。以实验影片《蜻蜓之眼》为例,该片的素材均来自于监控摄像头所摄取的无声画面,但是在影片呈现上却有着丰富的声音空间,而且声音直接推动着影片叙事。影片一开始的场景取自几所不同的寺庙,但因为诵经敲钟声音的连续性,使得几所寺庙的画面通过蒙太奇组接形成了同一空间的视觉幻象,这是声音对于该片的作用之一。话筒录音、软件后期编辑声音等,都属于职业教育层面,但是如果想运用声音进行影片叙事,那么便需要通过艺术观念进行整体创作思维的指导。大卫·格里菲斯是第一個将镜头确立为最小的叙事单位的人,但也正是在格里菲斯之后,电影剪辑似乎停止了前进的步伐,直到让·吕克·戈达尔跳切技法的出现,这种剪辑风格压缩了时间,同时给观众扑面的不稳定感,从这里可以看出,剪辑技术始终没有改变,但改变的却是剪辑观念。但要清楚的一点是,如果没有剪辑技术作为支撑,那么在新的剪辑观念指导下的跳切技法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论是北京电影学院这类专业的、职业的艺术教育院校,还是地方综合性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在影视人才培养中,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二者都应互补存在。职业教育是影视教育的基础,观念教育则是影视教育的上层建筑,不论什么形式的观念认知,最终的成果均要用技术达成。也就是说对于电影艺术来说,电影观念指导电影技术,而电影技术反哺电影观念。
三、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融合
在笔者看来,技术并不是艺术创作的源动力,就非线性编辑课程来说,镜头剪辑技术的学习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软件,但是对于整体画面组接的思考及呈现方式还是需要学生以艺术观念为指导,而后者才应是该课程的重点。因此,在非线性编辑这门课程中,对于经典作品的画面解读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开设中外电影史课程,其目的在于以史为鉴,使学生在了解百年电影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学习经典美学风格以及了解经典艺术观念。在这样的基础艺术概念学习中,学生能够逐渐建立起自身对于电影艺术的认知,从而在自身获取的认知中进行实践创作。
电影的本性及特性决定了影视教育中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二者具有同一性,不论是技术性课程还是理论性课程,在授教过程中均要注重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将一些偏重于理论的课程加入职业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观念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内容更好地运用于实际创作中。以中外电影史课程为例,该课程为基础理论课程,在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的电影发展史理论知识的同时,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自身对经典影片从叙事、画面造型、影片风格等多方面进行解读,课后按照分析的内容进行影像创作,有助于使学生从创作中感悟艺术思维。因此,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融合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在观念培养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具备适应于工作的职业素养,同时也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电影观念的影响。
四、结语
纵观百年电影发展,从杂耍到艺术,从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到大卫·格里菲斯电影叙事的初建,从经典好莱坞的类型叙事到二战后欧洲各国的新兴电影运动,这一切都与电影观念有着直接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需要一些摄影技术的支持,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一些影片的创作也需要轻便摄影机的支撑,可以看出电影作为一门以技术为手段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被贴上了技术的标签。不论是制片人中心制还是导演中心制,都是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技术的呈现,因此影视教育中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命题,已然成为人才培养的双重选择,二者的关系决定了其需要在教学中相融合,也正因这种融合才能培养出支撑起中国电影未来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飞.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艺术教育,2020(10):248-251.
[2]郑杰.影视创作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途径研究[J].艺术评鉴,2020(8):178-179.
作者单位:
西安培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