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多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有别于普通高中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等。但为了通过考试,难免有一些同学会功利性地铤而走险选择作弊,且考试作弊范围呈扩大化趋势。如果这些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矫正和控制,那么将影响班风、校风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对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很不利。对A校学生考试作弊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了解职业学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作弊学生的心理等,并制定减少作弊现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作弊;心理分析;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4-0075-04
为了深层次地了解职业学校学生作弊行为的心理,本课题组成员对A校的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 350份,回收有效问卷 306 份,有效率达 87.4%。调查对象涵盖了一年级到四年级,并涉及到每个专业。问卷调查共设置问题15个,主要涉及内容包含:对作弊的态度、作弊的原因、作弊后的态度、如何看待他人作弊、如何杜绝这种行为等。最后,运用spss系统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
1 调查结果分析
参考相关文献[1],并通过对之前有过作弊行为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作弊的主要原因,设置了下列问题对学生的作弊心理展开问卷调查。对作弊原因和杜绝作弊策略调查的结果见表1和表2。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作弊的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类,从学生主观方面来看,成绩中上水平的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便在评优评先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采取此下策;平时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害怕因考试不及格而补考,以及补考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作弊成为他们逃避内心压力的最好选择;还有部分学生碍于朋友面子只能“伸出援助之手”,以及看到班里好多同学都作弊得逞了,这种随大流的做法也导致了跟风作弊。再从客观方面来看 ,学生被动参加过多活动,对学习产生了一定影响;监考力度不够或惩处方式不当是导致学生作弊的间接原因; 教师对试题难度的把控也成为个别学生作弊的原因。
表1、表2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监考的态度是否严肃,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分学生作弊行为的产生与否;同时,我们的考核制度和方式还存在着缺陷;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总是流于形式,且没有持续性。
2 职业学校学生作弊心理深层次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把学生作弊行为分成个案现象和团体现象分别来分析其心理状态[2]。
2.1 个案现象
(1)缺乏自信及焦虑心理。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个别是中考发挥失常之外,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一方面想考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学习的失败经历打击了自己的信心,所以在考试前夕会焦虑不安。美国科学家加德利和斯比尔伯( E.Gandry & C.D.Spielberger) 的研究表明, 过高的焦虑将会降低行为效率, 导致学生考试失常[3]。为了让自己“心安”,有的学生会准备好“小抄”,以备“不时之需”,一旦遇到不会的且 “小抄”上有答案的话,这些学生往往控制不住,选择作弊。
(2)不劳而获心理。职业学校部分学生平时自由散漫,不重视学习,但到考试的时候却非常看重分数,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别人瞧不起,被父母责骂;担心不及格下学期要补考,影响顺利就业。所以,他们冒着违纪违规的风险作弊, 以满足个人欲望。往往这些学生在平时就作弊惯了,觉得我平时不花功夫也没什么,只要考试的时候“花点心思”就能得到好成绩了,一次得手后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学习越来越差,考试习惯性作弊。
(3)虚荣、功利心理。一些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想在班级评优评先中获得并保持一定的优势,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希望毕业简历上的成绩比他人更优异;加上为了激励广大学生上进,国家建立了各种奖学金制度,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所以,功利心特别强的部分优秀学生也加入到作弊的行列。
(4)僥幸、投机心理。作弊本质上是一种高风险、低投入的投机行为,一旦被抓就会受到严厉的处分,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学生选择作弊呢?因为有个别学生很“幸运”,作弊成功了。同时,作弊方式多种多样,监考老师的严格程度也不一,有些具有投机心理的学生为了实现其功利目标,于是铤而走险选择作弊。在调查问卷中“当作弊被老师发现时你的态度是怎样的”,有39.2%的学生选择“特别害怕”,但却有58.8%的学生居然抱着“侥幸渴望老师能原谅他们的行为”的想法。
2.2 团体现象
(1)从众心理。在调查问卷中,有20.4%的学生因为看到其他学生作弊心理不平衡,所以选择作弊。这些学生看到原本不如自己努力的同学通过作弊获得了比自己更好的成绩,久而久之,心理落差很大,就有了作弊的倾向。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同一班级中的好多同学在作弊因素上选择了班级氛围,确实这个班级的好多同学都有作弊的行为。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作弊也是会“传染”的。
(2)哥们义气心理。在被调查的一个班级里,曾经因为组团作弊而有十几位学生被处分,其中不乏成绩优异、品质良好的学生,他们很明显是在“乐于助人”。“义气”让大部分学生对作弊这种欺骗的行为视而不见,保持缄默;“义气”让部分学生当同学请求“ 帮忙” 时,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有的甚至主动献上自己的答案,有的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害怕拒绝后同学关系搞僵以后不好相处,碍于面子,出于侥幸,选择帮助他人作弊。殊不知,不管作弊还是帮助他人作弊,都是同等地处罚,往往被发现后追悔莫及。 3 减少学生作弊行为的有效策略
3.1 让诚信教育“着地”
常言道: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诚实守信是人和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经济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作弊行为其实就是诚信上的缺失,但职业学校的学生涉世未深,不能体会到诚信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学校应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体现诚信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突出诚信教育,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强调诚信教育,让诚信之风飘扬在整个校园之中。比如,开设“诚信考场”,讲述社会上由于不讲诚信导致家破人亡的案例,以“如果人人不讲诚信”为题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等等。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诚信是做人之根本,作弊这种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终会酿成大祸。
3.2 形成优良学风,设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较差,和学校的考试标准有差距,所以学校在这两方面要做出努力。首先,要让学生分阶段树立明确的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需要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各种策略,以及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来引导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浓烈的学习氛围。其次,在调查中学生反映,平时的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大多以书面考试为主,考查内容大多以记忆类为主,有些学生尤其是男生体现不出其优势所在。有些专业课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比如以小论文、小组活动设计、个人演讲等形式计入平时成绩。在调查中发现,作弊行为发生最多的科目是英语。笔者认为,职业学校英语的学习更多地应该考虑学生在未来职场的实用性,所以学生在现实场景中使用英语的能力也应该成为考核的一部分。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成绩自然不会差。如果笔试、口试、操作考试、特定情境与行为评价等并行并重,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就不会让学生孤注一掷选择冒险作弊来通过考试。
3.3 加强对监考老师的管理,提升对作弊学生惩罚的有效性
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作弊是“伺机而动”,看监考老师的严格程度。部分老师因为种种原因,心慈手软, 这就使那些准备作弊的学生胆大妄为, 有机可乘, 有空子可钻。 更有一些监考老师责任心不强 , 在监考时“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为学生的不劳而获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此,学校有必要针对监考老师建立相关的制度,对于“不作为”的老师也要采取措施。大多作弊被抓的学生都会被处分,但时间长了就淡忘了,不能引以为戒。笔者认为,对于有作弊行为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长期的矫正教育。可采取“补偿”式的惩罚模式,例如:让有作弊行为的学生转换角色去监管有违纪行为的学生,或者去监考需补考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违纪作弊这些举动的可耻性,同时也让其他有作弊想法的学生意识到作弊所要付出的代价。
学生的作弊行为在职业学校是一个顽疾,具有深层次且复杂的原因,不可能一下子杜绝,但也不能敷衍了事。这需要社会对不讲诚信行为的惩处建立完善的法制法规,学校各部门对杜绝作弊行为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促进,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逐渐杜绝这种不良风气。
参考文献:
[1] 刘超.考试舞弊现象成因及对策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100-104.
[2] 刘新跃,周亚东.试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几点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106-109.
[3]刘芬.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心理特征分析与防范措施[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240.
Abstract: Most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motivation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as un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lack of strong learning motivation. However, in order to pass the exam, it is inevitable that some students will choose to cheat in a utilitarian way, and the scope of cheating in the exam is expanding. If these behaviors can not be corrected and controlled in time, it will affect the class style, school style,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school, especially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tal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we can find out the reasons of cheating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eating students, and mak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reduce cheat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cheating; psychoanalysis; effective strategy
責任编辑 祁秀春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作弊;心理分析;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4-0075-04
为了深层次地了解职业学校学生作弊行为的心理,本课题组成员对A校的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 350份,回收有效问卷 306 份,有效率达 87.4%。调查对象涵盖了一年级到四年级,并涉及到每个专业。问卷调查共设置问题15个,主要涉及内容包含:对作弊的态度、作弊的原因、作弊后的态度、如何看待他人作弊、如何杜绝这种行为等。最后,运用spss系统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
1 调查结果分析
参考相关文献[1],并通过对之前有过作弊行为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作弊的主要原因,设置了下列问题对学生的作弊心理展开问卷调查。对作弊原因和杜绝作弊策略调查的结果见表1和表2。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作弊的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类,从学生主观方面来看,成绩中上水平的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便在评优评先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采取此下策;平时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害怕因考试不及格而补考,以及补考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作弊成为他们逃避内心压力的最好选择;还有部分学生碍于朋友面子只能“伸出援助之手”,以及看到班里好多同学都作弊得逞了,这种随大流的做法也导致了跟风作弊。再从客观方面来看 ,学生被动参加过多活动,对学习产生了一定影响;监考力度不够或惩处方式不当是导致学生作弊的间接原因; 教师对试题难度的把控也成为个别学生作弊的原因。
表1、表2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监考的态度是否严肃,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分学生作弊行为的产生与否;同时,我们的考核制度和方式还存在着缺陷;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总是流于形式,且没有持续性。
2 职业学校学生作弊心理深层次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把学生作弊行为分成个案现象和团体现象分别来分析其心理状态[2]。
2.1 个案现象
(1)缺乏自信及焦虑心理。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个别是中考发挥失常之外,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一方面想考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学习的失败经历打击了自己的信心,所以在考试前夕会焦虑不安。美国科学家加德利和斯比尔伯( E.Gandry & C.D.Spielberger) 的研究表明, 过高的焦虑将会降低行为效率, 导致学生考试失常[3]。为了让自己“心安”,有的学生会准备好“小抄”,以备“不时之需”,一旦遇到不会的且 “小抄”上有答案的话,这些学生往往控制不住,选择作弊。
(2)不劳而获心理。职业学校部分学生平时自由散漫,不重视学习,但到考试的时候却非常看重分数,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别人瞧不起,被父母责骂;担心不及格下学期要补考,影响顺利就业。所以,他们冒着违纪违规的风险作弊, 以满足个人欲望。往往这些学生在平时就作弊惯了,觉得我平时不花功夫也没什么,只要考试的时候“花点心思”就能得到好成绩了,一次得手后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学习越来越差,考试习惯性作弊。
(3)虚荣、功利心理。一些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想在班级评优评先中获得并保持一定的优势,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希望毕业简历上的成绩比他人更优异;加上为了激励广大学生上进,国家建立了各种奖学金制度,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所以,功利心特别强的部分优秀学生也加入到作弊的行列。
(4)僥幸、投机心理。作弊本质上是一种高风险、低投入的投机行为,一旦被抓就会受到严厉的处分,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学生选择作弊呢?因为有个别学生很“幸运”,作弊成功了。同时,作弊方式多种多样,监考老师的严格程度也不一,有些具有投机心理的学生为了实现其功利目标,于是铤而走险选择作弊。在调查问卷中“当作弊被老师发现时你的态度是怎样的”,有39.2%的学生选择“特别害怕”,但却有58.8%的学生居然抱着“侥幸渴望老师能原谅他们的行为”的想法。
2.2 团体现象
(1)从众心理。在调查问卷中,有20.4%的学生因为看到其他学生作弊心理不平衡,所以选择作弊。这些学生看到原本不如自己努力的同学通过作弊获得了比自己更好的成绩,久而久之,心理落差很大,就有了作弊的倾向。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同一班级中的好多同学在作弊因素上选择了班级氛围,确实这个班级的好多同学都有作弊的行为。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作弊也是会“传染”的。
(2)哥们义气心理。在被调查的一个班级里,曾经因为组团作弊而有十几位学生被处分,其中不乏成绩优异、品质良好的学生,他们很明显是在“乐于助人”。“义气”让大部分学生对作弊这种欺骗的行为视而不见,保持缄默;“义气”让部分学生当同学请求“ 帮忙” 时,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有的甚至主动献上自己的答案,有的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害怕拒绝后同学关系搞僵以后不好相处,碍于面子,出于侥幸,选择帮助他人作弊。殊不知,不管作弊还是帮助他人作弊,都是同等地处罚,往往被发现后追悔莫及。 3 减少学生作弊行为的有效策略
3.1 让诚信教育“着地”
常言道: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诚实守信是人和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经济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作弊行为其实就是诚信上的缺失,但职业学校的学生涉世未深,不能体会到诚信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学校应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体现诚信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突出诚信教育,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强调诚信教育,让诚信之风飘扬在整个校园之中。比如,开设“诚信考场”,讲述社会上由于不讲诚信导致家破人亡的案例,以“如果人人不讲诚信”为题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等等。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诚信是做人之根本,作弊这种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终会酿成大祸。
3.2 形成优良学风,设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较差,和学校的考试标准有差距,所以学校在这两方面要做出努力。首先,要让学生分阶段树立明确的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需要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各种策略,以及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来引导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浓烈的学习氛围。其次,在调查中学生反映,平时的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大多以书面考试为主,考查内容大多以记忆类为主,有些学生尤其是男生体现不出其优势所在。有些专业课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比如以小论文、小组活动设计、个人演讲等形式计入平时成绩。在调查中发现,作弊行为发生最多的科目是英语。笔者认为,职业学校英语的学习更多地应该考虑学生在未来职场的实用性,所以学生在现实场景中使用英语的能力也应该成为考核的一部分。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成绩自然不会差。如果笔试、口试、操作考试、特定情境与行为评价等并行并重,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就不会让学生孤注一掷选择冒险作弊来通过考试。
3.3 加强对监考老师的管理,提升对作弊学生惩罚的有效性
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作弊是“伺机而动”,看监考老师的严格程度。部分老师因为种种原因,心慈手软, 这就使那些准备作弊的学生胆大妄为, 有机可乘, 有空子可钻。 更有一些监考老师责任心不强 , 在监考时“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为学生的不劳而获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此,学校有必要针对监考老师建立相关的制度,对于“不作为”的老师也要采取措施。大多作弊被抓的学生都会被处分,但时间长了就淡忘了,不能引以为戒。笔者认为,对于有作弊行为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长期的矫正教育。可采取“补偿”式的惩罚模式,例如:让有作弊行为的学生转换角色去监管有违纪行为的学生,或者去监考需补考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违纪作弊这些举动的可耻性,同时也让其他有作弊想法的学生意识到作弊所要付出的代价。
学生的作弊行为在职业学校是一个顽疾,具有深层次且复杂的原因,不可能一下子杜绝,但也不能敷衍了事。这需要社会对不讲诚信行为的惩处建立完善的法制法规,学校各部门对杜绝作弊行为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促进,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逐渐杜绝这种不良风气。
参考文献:
[1] 刘超.考试舞弊现象成因及对策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100-104.
[2] 刘新跃,周亚东.试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几点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106-109.
[3]刘芬.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心理特征分析与防范措施[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240.
Abstract: Most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motivation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as un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lack of strong learning motivation. However, in order to pass the exam, it is inevitable that some students will choose to cheat in a utilitarian way, and the scope of cheating in the exam is expanding. If these behaviors can not be corrected and controlled in time, it will affect the class style, school style,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school, especially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tal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we can find out the reasons of cheating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eating students, and mak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reduce cheat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cheating; psychoanalysis; effective strategy
責任编辑 祁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