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常州古典园林作为常州文化的重要载体,以道家、佛家、儒家及隐逸思想作为哲学根源,融自然山水、建筑、诗词、绘画、书法、叠山技巧及传说故事为一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具有历史人文、造园艺术研究及旅游开发等价值,是常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常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 文化内涵 ;文化名城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3-0050-05
一、常州古典园林基本概况
常州古典园林是江南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和特色,极具观赏性与人文价值。它的兴衰与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常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
(一)常州古典园林的历史
常州古典园林作为江南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期,共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衰败等时期。自汉代以来,常州先后有100多座园林问世,因而常州也曾被称为“百园之城”。
1.萌芽时期
常州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易种植花木;水网发达,运河横穿而过,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太湖流域多产湖石,采运极其便捷,为常州园林的肇兴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
春秋末期,吴王阖闾建造了宫苑——避暑宫。至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炀帝在阳湖定西乡建造离宫,又称毗陵宫。占地围长十二里,宫内有四座凉殿,分别为员基、结琦、飞宇、漏景。宫苑内有夏池,围绕夏池有十六座宫殿。夏池左侧的宫殿分别是:丽光、流英、紫芝、凝华、景瑶、浮彩、舒芳、懿乐;夏池右侧的宫殿分别是:采壁、椒房、明霞、朱明、翼仙、翠微、层城、千金。[1]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园林已经无从考证,其中上述关于毗陵宫的记载与《咸淳毗陵志》中的记载基本吻合,所以姑且认为,常州园林的历史萌芽期大约从春秋末期开始到隋代结束。
2.发展时期
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制逐渐发展,官府宅邸逐渐增多,人们长期安居乐业,也就有了寄情山水的闲情逸致,一批郡圃、后圃等官府花园和宅第花园应运而生。园林的存在,为达官显贵们在闲暇之余提供了消遣的场所。在此期间,常州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园林有东山园、宴春园、宿凤亭、十里山庄等。
3.兴盛时期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加上造园技术与造园人才的大量涌入,常州园林进入了全盛时期。“明清时期,常州园林与整个江南园林一样,进入了全盛时期。”[2]63据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光绪《武阳志馀》中记载,当时常州园林数量分别有23处和31处。从以上两个县的统计结果来看,常州园林在明清时数量较多。
常州现存的园林中,近园、约园、意园、陈渡草堂均建于明清时期。李兆洛先生有记:“吾乡明中叶以后,颇有园榭之盛,如吴氏之来鹤庄、蒹葭庄、青山庄。”[3]34
4.衰败时期
常州园林的衰败归因于近代战乱,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逐渐走向下坡之势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结束。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占领常州,常州园林于此期间受到兵火摧残,多遭毁坏。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后,常州园林已滿目疮痍,濒临毁废。抗战期间,日寇侵略,常州园林被进一步地破坏、毁灭。
(二)常州现存的古典园林概况
常州古典园林承袭了江南古园林曲折幽深、淡雅朴素的特点。常州现存的六处古典园林中,近园、未园等园林是其典型代表。其中,近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未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园、意园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园林建造年代不同,折射出不同社会的人文思想,但都承载着浓厚的常州历史与文化。
1.近园
近园,取“近乎成园”之意,又名“静园”“恽家花园”。原为明万历三十年(1604)恽厥初的别业,后于清康熙七年至十一年(1668—1672)重建,历时五年。现位于今常州化龙巷18号常州宾馆内,占地3 389 m2。
近园以布局奇巧闻名,以池石立峰见长。园中有一湖,名为“鉴湖”,湖中耸一岛山,均用黄石构成,势呈峥嵘。园中建筑大体安置周边,东有“容膝居”,西有“秋水亭”,南有“天香阁”“得月轩”,北有“西野草堂”,视野开阔。采用“中有一湖,湖中一岛,湖周建筑”的方式,是江南地区最具明末清初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钱小山赞曰:“咫尺园林画境开,小桥流水碧潆洄。”
2.未园
未园,取“尚未成园”之意。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历时三年。现位于常州市区大观路天王弄堂,占地面积6 680 m2。
未园以古雅清幽闻名,以暗道井水见巧。园内树木葱茏、繁花浓郁,存香樟、银杏等百年古树,另有丁香、夹竹桃等婆娑多姿。园内主体建筑均坐落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园中一厅,绕以回廊,名“四宜厅”;北有楹轩倚墙而立,名“滴翠轩”;南有水榭依水而筑,名“乐鱼榭”;周围由曲廊将各景点相连。园内另有古井七口,井水经地下暗道从池边龙嘴流出,独具匠心。
3.约园
约园,取“约乎成园”之意,又名“谢园”“赵家花园”。据《武阳志馀》记载,约园原为明代官府的养鹿场所,清乾隆初年,为谢中丞别业,后归赵孝廉所有。于道光年间得以修葺完善,历时一年。现位于常州市兴隆巷现第二人民医院内,占地8 452 m2。
约园以池湖宽朗闻名,以奇峰异石称奇。园中以池湖为主,建筑大体临水而筑,采用传统“东、中、西”的布局方式。东部以湖面为主,名为“东池春华”;西部为环水绿洲,名为“西园秋实”;另有一黄山假石屹立两部之间。园内有十二奇峰,即“灵岩、邹碧、玉芙蓉、独秀、巫峡、仙人掌、昆山片影、玉屏、朵云、舞袖、驼峰和飞来一角”[2]224,名噪江南。 4.意园
意园,取“以意为之”之意。原为康熙年间赵家宅园,同治三年(1864)毁于战火,后于光绪十二年(1886)改建重修。现位于常州市后北岸东段县学街,占地2 979 m2。
意园以龙形花墙闻名,以叠山分呈四季为妙。意园分为东西二园,东为外园,西为内园,内、外两园以一花墙间隔,此墙作波浪形状,名为“龙墙”,墙面做漏窗,典雅别致,为江南园林所罕见。内园多置假山,分呈四季之景,山南有修竹,谓之春;山东有荷花,谓之夏;山北有桂树,谓之秋;山西有古藤,谓之冬,此景最为当地所称道。
5.陈渡草堂
陈渡草堂,又名“陶园”“复园”。始建于明,《武阳志馀》有记载:“在陈渡桥东里许,明唐襄文顺之别业。”[3]33陈渡草堂于1991年划入荆川公园,为独立之园,后于2001年和2005年分次扩建。现位于常州市清潭路888号荆川公园内,占地约10 667m2。
陈渡草堂凭荆川先生之风采闻名,以构园巧妙为精。陈渡草堂入门处南向匾额有吴稚晖手书 “荆川先生读书处”,引来后人的无数观瞻。草堂地处城廓,北依古树,南接清溪,园中建有“五言楼”“懒云阁”“压溪榭”和“春池馆”等建筑,另有一曲廊将楼、阁、馆、榭并接,连通自如,可见其精。园内花木葱茏,并伴有眾多名人石刻,古色古香,整体呈现出 “小、精、美”的特点。现为常州一人文胜景和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舣舟亭
舣舟亭,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由于苏东坡常来常州系舟,后人在他泊舟之处建亭纪念,名“舣舟亭”。后于明万历九年(1581)南移至“文成坝”,临立运河,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寇乱,重建后经历多次重修。现位于常州市延陵东路古运河畔的东坡公园内,为常州园林史上存世最久的名园,园占地约46 669m2。
历史上康熙帝和乾隆帝曾多次来舣舟亭追思苏东坡之风范。据《武阳志馀》记载,舣舟亭故址在万寿亭行宫,清乾隆二十二年,高宗皇帝南巡,登舣舟亭,御笔留题赐匾“玉局风流”。舣舟亭三面环水,临运河而筑,亭上飞檐翘角,饰有精美砖雕和木雕,亭顶有二龙戏珠,古雅精致,气势恢宏。亭由八根方形石柱支撑,柱上有联:“二月江南好风景,故人此日共清明。”亭周围林木蔚秀,曲廊流水。现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常州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常州古典园林作为常州文化的重要载体,以道家、佛家、儒家及隐逸思想作为哲学根源,融自然山水、建筑、诗词、绘画、书法、叠山技巧与传说故事为一体,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表现出“以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的文人园林特色,还具有以山水审美为主题、以寄情畅神为宗旨的独特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4],是常州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
(一)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常州古典园林的哲学基础。常州古典园林秉着“虽有人做,宛自天开”[5]的造园思想,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常州古典园林多利用天然地势、地形加以发挥,堆砌假山,开渠引水,以山水、树木、花草等景物为主,辅以亭、台、阁、榭等人工建筑,园林建筑依靠自然,规整自然,使人工与自然和谐统一。
(二)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魏晋南北朝以后,士大夫们在仕途上往往抑郁不得志,对于穷则独善其身的他们,归隐山林,不问世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于是社会审美发生巨大变化,纵情山水成为新的社会风尚,文人们在一花一木之间,寻找生活的真谛。
在常州历史上也不乏带有归隐寓意的园林,如西青小隐、水西半隐、桑园等园林,从园名上也不难看出园主内心的隐逸情节。近园的建造者杨兆鲁,宦海沉浮大半生,到了晚年,也逐渐厌倦了官场的争纷,和许多老来隐居的文人一样,他辞官还乡,选择远离尘世间的喧嚣,寄情山水,安度晚年。他曾在记中表示,简陋的屋子,也可以休息居住,河里的鱼,周围的花草树木,都是他用来陶冶性情的工具。在这样的山间沟壑内安身居住,他也觉得是安乐闲适的。[3]27
(三)内敛自谦的道德素养
常州现存的四座古典私家园林,近园取意为“近乎似园”,约园取意为“约乎成园”,意园取意为“以意为之”,未园取意为“尚未成园”,这些园名无不透露着园主自谦内敛的素养与低调淡泊的心境。
此外,常州历史上还有许多已经消失的园林,如“暂园(暂时称园)、半园(半成为园)、亦园(亦称似园)、聊园(聊当作园)、寄园(寄名于园)、韵园(韵似象园)、止园(不是正园)、客园(客来充园)等”[6],这些园名都以单个自谦之字命名,正体现了常州历代文人自谦内敛的优良品质。
(四)浓郁的历史人物风情
大文豪苏轼曾多次常州泊舟,除夕之夜,苏轼途径常州,于此系舟度夜并作诗二首:
其一
行歌野枯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其二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愁穷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3]53
从上述诗文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苏轼在发出除夕之夜的思乡愁苦、政治仕途的失意与感慨年华易逝的同时,也为在异乡(指常州)感受到的温暖而表现出开朗豁达之情。晚年,苏轼定居常州,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白云溪上孙氏寓馆,[3]48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在此地修建了舣舟亭。
(五)祈福兴旺的美好寓意
常州园林更多的是陶冶性情的文人园,但也有祈福兴旺寓意的商贾之园。民国时期未园的建造者钱遴甫是个典型的商人,建园之始,钱氏认为建造此园能积德积善,是发家致富的吉祥园。因而,此园被附上了财源滚滚、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寓意。 园内的设计也大都贴合祈福的寓意,入门便是一人型假山,名“童子拜观音”,暗祈多子多孙、人丁兴旺;园中“四宜厅”之名暗祈四通八达、广通财路;厅前有三峰,名“福、禄、寿”,暗祈高官厚禄、长命百岁;另有口衔元宝形状石头的青石狮子傲立两侧,暗祈发家致富、衣食无忧,这样的设计真可谓别出心裁,处处体现着祈福求富的美好寓意。
(六)传统建筑的艺术结晶
常州古典园林,融山、水、诗词、绘画等多种形式为一体,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州园林的建筑艺术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势,巧夺天工;二是意境深远,融诗词绘画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因地制宜
约园的始建之地原为明代官员的养鹿场所,地势低洼,积水较多,于是园林设计者在高地势的地方建造亭台,在低地势的地方开池湖。这就使得建筑与自然景物合二为一、相辅相成,既合理利用了地势,不至于造成浪费资源,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造园效果。
2.意境深远
“古典园林设计大多出自诗人画家之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古典园林设计往往依照诗文绘画所注重的韵致来呈现,注重神韵和内涵。”[7]约园以奇石闻名,赵起于约园内每石峰都题一字,形成园内十二奇峰,即灵岩、邹碧、玉芙蓉、独秀、巫峡、仙人掌、昆山片影、玉屏、朵云、舞袖、驼峰和飞来一角。另外还有红新馆、十二峰山房、石梁观渔、梅坞风清、小亭玩月、海棠春榭、城角风帆等24景,赵起曾为每景分别写词,致使约园充满了诗情画意。
三、常州古典园林的价值分析
常州古典园林既沉淀了深厚的历史,又表现出浓厚的人文精神,传统造园技术体现出精妙的造园艺术价值。这些均构成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一)历史人文价值
常州古典园林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常州特定时期的历史变迁。常州园林分别遭遇过三次重大浩劫,元兵屠城、清军破城、日寇占城。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常州,战火不断,灾难连连。赵起和他的家人为了躲避屈辱,集体投入约园池内殉义,约园也在战火中化为废墟。相邻居住的人被他们的忠义所感动,将赵家人的遗骸葬于约园西北隅。光绪十二年(1886)赵起的后人在此建立祠堂来祭祀他们。尽管城市文明屡遭磨难,但常州刚烈不屈的忠义之风世代流传。
(二)造园的艺术价值
常州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明清时经济的繁荣使得造园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掇山置石
太湖流域多产湖石,采运方便快捷,在常州古典园林中,掇山置石应用的十分广泛。约园以奇峰异石著名,意园的假山采用黄石、湖石混合堆砌,两类石各显其性,相得益彰。
2.园林理水
常州水网发达,园林引水便利。约园以湖面为主,建筑大体临水而筑,打破了相对静态的水体,形成一个向心格局,呈现出山水相依的局面。
3.照壁影墙
坐落于清潭路底荆川公园内的陈渡草堂,它的南门处,有一石峰,远远望去,恰似一面绿色石屏,浑然天成。其实它是借助了照壁影墙的手法,让周围繁茂的绿植从石峰的石洞、石缝中自然生长,显得更优雅别致。这是江南地区惯用的造园艺术手法,以自然花木蔽之,以引深远。
(三)旅游开发价值
园林是城市的名片。人们提起苏州,第一想到苏州的园林。苏州、扬州都通过园林资源的开发,使当地旅游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样,常州古典园林源远流长,在江南地区独树一帜,潜力有待不断地挖掘。
参考文献:
[1] 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92.
[2] 邵志强,邵璐.常州古园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3] 陆鼎翰,莊毓鈜.光绪《武阳志馀》[Z]//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4] 王燕.常州古典园林人文内涵解读:以未园为例[J].装饰,2014(11):135-136.
[5] 董晓璞.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5.
[6] 张勇.常州古典园林浅谈[J].古建园林技术,2012(4):77-80,82.
[7] 刘思.常州园林诗意化特征与审美价值的探索[J].艺术教育,2018(17):193-194.
责任编辑 赵文清
关键词:常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 文化内涵 ;文化名城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3-0050-05
一、常州古典园林基本概况
常州古典园林是江南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和特色,极具观赏性与人文价值。它的兴衰与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常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
(一)常州古典园林的历史
常州古典园林作为江南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期,共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衰败等时期。自汉代以来,常州先后有100多座园林问世,因而常州也曾被称为“百园之城”。
1.萌芽时期
常州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易种植花木;水网发达,运河横穿而过,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太湖流域多产湖石,采运极其便捷,为常州园林的肇兴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
春秋末期,吴王阖闾建造了宫苑——避暑宫。至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炀帝在阳湖定西乡建造离宫,又称毗陵宫。占地围长十二里,宫内有四座凉殿,分别为员基、结琦、飞宇、漏景。宫苑内有夏池,围绕夏池有十六座宫殿。夏池左侧的宫殿分别是:丽光、流英、紫芝、凝华、景瑶、浮彩、舒芳、懿乐;夏池右侧的宫殿分别是:采壁、椒房、明霞、朱明、翼仙、翠微、层城、千金。[1]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园林已经无从考证,其中上述关于毗陵宫的记载与《咸淳毗陵志》中的记载基本吻合,所以姑且认为,常州园林的历史萌芽期大约从春秋末期开始到隋代结束。
2.发展时期
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制逐渐发展,官府宅邸逐渐增多,人们长期安居乐业,也就有了寄情山水的闲情逸致,一批郡圃、后圃等官府花园和宅第花园应运而生。园林的存在,为达官显贵们在闲暇之余提供了消遣的场所。在此期间,常州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园林有东山园、宴春园、宿凤亭、十里山庄等。
3.兴盛时期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加上造园技术与造园人才的大量涌入,常州园林进入了全盛时期。“明清时期,常州园林与整个江南园林一样,进入了全盛时期。”[2]63据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光绪《武阳志馀》中记载,当时常州园林数量分别有23处和31处。从以上两个县的统计结果来看,常州园林在明清时数量较多。
常州现存的园林中,近园、约园、意园、陈渡草堂均建于明清时期。李兆洛先生有记:“吾乡明中叶以后,颇有园榭之盛,如吴氏之来鹤庄、蒹葭庄、青山庄。”[3]34
4.衰败时期
常州园林的衰败归因于近代战乱,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逐渐走向下坡之势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结束。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占领常州,常州园林于此期间受到兵火摧残,多遭毁坏。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后,常州园林已滿目疮痍,濒临毁废。抗战期间,日寇侵略,常州园林被进一步地破坏、毁灭。
(二)常州现存的古典园林概况
常州古典园林承袭了江南古园林曲折幽深、淡雅朴素的特点。常州现存的六处古典园林中,近园、未园等园林是其典型代表。其中,近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未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园、意园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园林建造年代不同,折射出不同社会的人文思想,但都承载着浓厚的常州历史与文化。
1.近园
近园,取“近乎成园”之意,又名“静园”“恽家花园”。原为明万历三十年(1604)恽厥初的别业,后于清康熙七年至十一年(1668—1672)重建,历时五年。现位于今常州化龙巷18号常州宾馆内,占地3 389 m2。
近园以布局奇巧闻名,以池石立峰见长。园中有一湖,名为“鉴湖”,湖中耸一岛山,均用黄石构成,势呈峥嵘。园中建筑大体安置周边,东有“容膝居”,西有“秋水亭”,南有“天香阁”“得月轩”,北有“西野草堂”,视野开阔。采用“中有一湖,湖中一岛,湖周建筑”的方式,是江南地区最具明末清初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钱小山赞曰:“咫尺园林画境开,小桥流水碧潆洄。”
2.未园
未园,取“尚未成园”之意。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历时三年。现位于常州市区大观路天王弄堂,占地面积6 680 m2。
未园以古雅清幽闻名,以暗道井水见巧。园内树木葱茏、繁花浓郁,存香樟、银杏等百年古树,另有丁香、夹竹桃等婆娑多姿。园内主体建筑均坐落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园中一厅,绕以回廊,名“四宜厅”;北有楹轩倚墙而立,名“滴翠轩”;南有水榭依水而筑,名“乐鱼榭”;周围由曲廊将各景点相连。园内另有古井七口,井水经地下暗道从池边龙嘴流出,独具匠心。
3.约园
约园,取“约乎成园”之意,又名“谢园”“赵家花园”。据《武阳志馀》记载,约园原为明代官府的养鹿场所,清乾隆初年,为谢中丞别业,后归赵孝廉所有。于道光年间得以修葺完善,历时一年。现位于常州市兴隆巷现第二人民医院内,占地8 452 m2。
约园以池湖宽朗闻名,以奇峰异石称奇。园中以池湖为主,建筑大体临水而筑,采用传统“东、中、西”的布局方式。东部以湖面为主,名为“东池春华”;西部为环水绿洲,名为“西园秋实”;另有一黄山假石屹立两部之间。园内有十二奇峰,即“灵岩、邹碧、玉芙蓉、独秀、巫峡、仙人掌、昆山片影、玉屏、朵云、舞袖、驼峰和飞来一角”[2]224,名噪江南。 4.意园
意园,取“以意为之”之意。原为康熙年间赵家宅园,同治三年(1864)毁于战火,后于光绪十二年(1886)改建重修。现位于常州市后北岸东段县学街,占地2 979 m2。
意园以龙形花墙闻名,以叠山分呈四季为妙。意园分为东西二园,东为外园,西为内园,内、外两园以一花墙间隔,此墙作波浪形状,名为“龙墙”,墙面做漏窗,典雅别致,为江南园林所罕见。内园多置假山,分呈四季之景,山南有修竹,谓之春;山东有荷花,谓之夏;山北有桂树,谓之秋;山西有古藤,谓之冬,此景最为当地所称道。
5.陈渡草堂
陈渡草堂,又名“陶园”“复园”。始建于明,《武阳志馀》有记载:“在陈渡桥东里许,明唐襄文顺之别业。”[3]33陈渡草堂于1991年划入荆川公园,为独立之园,后于2001年和2005年分次扩建。现位于常州市清潭路888号荆川公园内,占地约10 667m2。
陈渡草堂凭荆川先生之风采闻名,以构园巧妙为精。陈渡草堂入门处南向匾额有吴稚晖手书 “荆川先生读书处”,引来后人的无数观瞻。草堂地处城廓,北依古树,南接清溪,园中建有“五言楼”“懒云阁”“压溪榭”和“春池馆”等建筑,另有一曲廊将楼、阁、馆、榭并接,连通自如,可见其精。园内花木葱茏,并伴有眾多名人石刻,古色古香,整体呈现出 “小、精、美”的特点。现为常州一人文胜景和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舣舟亭
舣舟亭,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由于苏东坡常来常州系舟,后人在他泊舟之处建亭纪念,名“舣舟亭”。后于明万历九年(1581)南移至“文成坝”,临立运河,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寇乱,重建后经历多次重修。现位于常州市延陵东路古运河畔的东坡公园内,为常州园林史上存世最久的名园,园占地约46 669m2。
历史上康熙帝和乾隆帝曾多次来舣舟亭追思苏东坡之风范。据《武阳志馀》记载,舣舟亭故址在万寿亭行宫,清乾隆二十二年,高宗皇帝南巡,登舣舟亭,御笔留题赐匾“玉局风流”。舣舟亭三面环水,临运河而筑,亭上飞檐翘角,饰有精美砖雕和木雕,亭顶有二龙戏珠,古雅精致,气势恢宏。亭由八根方形石柱支撑,柱上有联:“二月江南好风景,故人此日共清明。”亭周围林木蔚秀,曲廊流水。现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常州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常州古典园林作为常州文化的重要载体,以道家、佛家、儒家及隐逸思想作为哲学根源,融自然山水、建筑、诗词、绘画、书法、叠山技巧与传说故事为一体,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表现出“以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的文人园林特色,还具有以山水审美为主题、以寄情畅神为宗旨的独特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4],是常州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
(一)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常州古典园林的哲学基础。常州古典园林秉着“虽有人做,宛自天开”[5]的造园思想,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常州古典园林多利用天然地势、地形加以发挥,堆砌假山,开渠引水,以山水、树木、花草等景物为主,辅以亭、台、阁、榭等人工建筑,园林建筑依靠自然,规整自然,使人工与自然和谐统一。
(二)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魏晋南北朝以后,士大夫们在仕途上往往抑郁不得志,对于穷则独善其身的他们,归隐山林,不问世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于是社会审美发生巨大变化,纵情山水成为新的社会风尚,文人们在一花一木之间,寻找生活的真谛。
在常州历史上也不乏带有归隐寓意的园林,如西青小隐、水西半隐、桑园等园林,从园名上也不难看出园主内心的隐逸情节。近园的建造者杨兆鲁,宦海沉浮大半生,到了晚年,也逐渐厌倦了官场的争纷,和许多老来隐居的文人一样,他辞官还乡,选择远离尘世间的喧嚣,寄情山水,安度晚年。他曾在记中表示,简陋的屋子,也可以休息居住,河里的鱼,周围的花草树木,都是他用来陶冶性情的工具。在这样的山间沟壑内安身居住,他也觉得是安乐闲适的。[3]27
(三)内敛自谦的道德素养
常州现存的四座古典私家园林,近园取意为“近乎似园”,约园取意为“约乎成园”,意园取意为“以意为之”,未园取意为“尚未成园”,这些园名无不透露着园主自谦内敛的素养与低调淡泊的心境。
此外,常州历史上还有许多已经消失的园林,如“暂园(暂时称园)、半园(半成为园)、亦园(亦称似园)、聊园(聊当作园)、寄园(寄名于园)、韵园(韵似象园)、止园(不是正园)、客园(客来充园)等”[6],这些园名都以单个自谦之字命名,正体现了常州历代文人自谦内敛的优良品质。
(四)浓郁的历史人物风情
大文豪苏轼曾多次常州泊舟,除夕之夜,苏轼途径常州,于此系舟度夜并作诗二首:
其一
行歌野枯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其二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愁穷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3]53
从上述诗文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苏轼在发出除夕之夜的思乡愁苦、政治仕途的失意与感慨年华易逝的同时,也为在异乡(指常州)感受到的温暖而表现出开朗豁达之情。晚年,苏轼定居常州,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白云溪上孙氏寓馆,[3]48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在此地修建了舣舟亭。
(五)祈福兴旺的美好寓意
常州园林更多的是陶冶性情的文人园,但也有祈福兴旺寓意的商贾之园。民国时期未园的建造者钱遴甫是个典型的商人,建园之始,钱氏认为建造此园能积德积善,是发家致富的吉祥园。因而,此园被附上了财源滚滚、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寓意。 园内的设计也大都贴合祈福的寓意,入门便是一人型假山,名“童子拜观音”,暗祈多子多孙、人丁兴旺;园中“四宜厅”之名暗祈四通八达、广通财路;厅前有三峰,名“福、禄、寿”,暗祈高官厚禄、长命百岁;另有口衔元宝形状石头的青石狮子傲立两侧,暗祈发家致富、衣食无忧,这样的设计真可谓别出心裁,处处体现着祈福求富的美好寓意。
(六)传统建筑的艺术结晶
常州古典园林,融山、水、诗词、绘画等多种形式为一体,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州园林的建筑艺术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势,巧夺天工;二是意境深远,融诗词绘画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因地制宜
约园的始建之地原为明代官员的养鹿场所,地势低洼,积水较多,于是园林设计者在高地势的地方建造亭台,在低地势的地方开池湖。这就使得建筑与自然景物合二为一、相辅相成,既合理利用了地势,不至于造成浪费资源,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造园效果。
2.意境深远
“古典园林设计大多出自诗人画家之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古典园林设计往往依照诗文绘画所注重的韵致来呈现,注重神韵和内涵。”[7]约园以奇石闻名,赵起于约园内每石峰都题一字,形成园内十二奇峰,即灵岩、邹碧、玉芙蓉、独秀、巫峡、仙人掌、昆山片影、玉屏、朵云、舞袖、驼峰和飞来一角。另外还有红新馆、十二峰山房、石梁观渔、梅坞风清、小亭玩月、海棠春榭、城角风帆等24景,赵起曾为每景分别写词,致使约园充满了诗情画意。
三、常州古典园林的价值分析
常州古典园林既沉淀了深厚的历史,又表现出浓厚的人文精神,传统造园技术体现出精妙的造园艺术价值。这些均构成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一)历史人文价值
常州古典园林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常州特定时期的历史变迁。常州园林分别遭遇过三次重大浩劫,元兵屠城、清军破城、日寇占城。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常州,战火不断,灾难连连。赵起和他的家人为了躲避屈辱,集体投入约园池内殉义,约园也在战火中化为废墟。相邻居住的人被他们的忠义所感动,将赵家人的遗骸葬于约园西北隅。光绪十二年(1886)赵起的后人在此建立祠堂来祭祀他们。尽管城市文明屡遭磨难,但常州刚烈不屈的忠义之风世代流传。
(二)造园的艺术价值
常州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明清时经济的繁荣使得造园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掇山置石
太湖流域多产湖石,采运方便快捷,在常州古典园林中,掇山置石应用的十分广泛。约园以奇峰异石著名,意园的假山采用黄石、湖石混合堆砌,两类石各显其性,相得益彰。
2.园林理水
常州水网发达,园林引水便利。约园以湖面为主,建筑大体临水而筑,打破了相对静态的水体,形成一个向心格局,呈现出山水相依的局面。
3.照壁影墙
坐落于清潭路底荆川公园内的陈渡草堂,它的南门处,有一石峰,远远望去,恰似一面绿色石屏,浑然天成。其实它是借助了照壁影墙的手法,让周围繁茂的绿植从石峰的石洞、石缝中自然生长,显得更优雅别致。这是江南地区惯用的造园艺术手法,以自然花木蔽之,以引深远。
(三)旅游开发价值
园林是城市的名片。人们提起苏州,第一想到苏州的园林。苏州、扬州都通过园林资源的开发,使当地旅游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样,常州古典园林源远流长,在江南地区独树一帜,潜力有待不断地挖掘。
参考文献:
[1] 王其淦,吴康寿,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92.
[2] 邵志强,邵璐.常州古园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3] 陆鼎翰,莊毓鈜.光绪《武阳志馀》[Z]//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4] 王燕.常州古典园林人文内涵解读:以未园为例[J].装饰,2014(11):135-136.
[5] 董晓璞.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5.
[6] 张勇.常州古典园林浅谈[J].古建园林技术,2012(4):77-80,82.
[7] 刘思.常州园林诗意化特征与审美价值的探索[J].艺术教育,2018(17):193-194.
责任编辑 赵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