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是增加国家之间交流性的重要桥梁,更是世界第一通用语言。因此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已经将培养英语实用人才作为重点教育目标,而社会在发展进程中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层次模式,因此在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背景下,将英语教育体制进行改变创新是势在必行的。本文通过将英语教育体制下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相关解决措施,以期为英语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英语人才的全方位应用型培养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以往的单一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英语人才的需求水准。在经济技术发展的先进时代,国民经济水平整体上升,产业结构也逐渐深化调整,这就造成了英语人才的需求若渴现象,而英语人才并不只是英语水平高,更重要的是自身素质要达到规定标准,应变能力强,可以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完成高强度的实践工作。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对英语人才素质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英语教学的改革对于增强英语的应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英语的定位问题。在我国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从始至终都是学科中必不可少的,而大学英语教育是人才踏入社会的基础保障,英语课程无论涉及哪个专业,其作用的发挥都是不可小觑的,但是由于大学英语的教育过于程式化,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第一,大学英语教育内容通常与中等教育内容极为相似,导致英语教育进程缓慢,英语学习质量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充分保证;第二,由于英语相对于母语来说,学习环境缺乏交流指导,学习过程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英语学习较为抵触,兴趣养成也比较困难,学习缺乏积极性,在日常的学习中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学,学习质量普遍不高;第三,在以往的英语教育体制下,教学过程往往较为单一,教师通常只重视基础教育,使学生缺乏口语能力的培养及应用知识的累计,这就造成了英语教育的内部联系性的缺失,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造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质上也就是空头支票一张的现象。
2.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也就是以教学目的为背景,将教学方针贯彻到日常教育中的增强学生与教师联系性的一体化的教育表现形式。第一,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仍旧延用以往的教育理念及模式,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这种模式教育出的学生一般只具有写作基础,口语能力却得不到培养,知识运用能力普遍存在制约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存在较大滞后性。
第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交流能力更是受到一定限制,学生与教师之间难以产生共鸣。教师仍旧是较为严厉不可接触的形象,而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只是通过单一的考试结果进行片面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渴求无法被触及,学生对知识的熟练应用更是无从下手。这样教师就无法对学生形成最真实有效的能力判断,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培养更是无稽之谈。
第三,课程内容的设置仍旧处于听、读、写阶段,课程缺乏多元化发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口语翻译及口语锻炼交流的实践应用几乎为零,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缺乏,一旦学生进入社会将会处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对知识的应用更是完全无从下手。
3.考核评价问题。大学英语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标准依然来自于笔试考试,而四六级考试则是对学生英语能力更高层次的评价,考试内容仍然以应试模式为背景,教师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也就受到相同影响,学生只能通过做题丰富英语知识,交流经验几乎为零。在这种考核体制的影响下,学生的实际口语能力及交流水平得不到充分锻炼,直到进入社会参与工作后,学生才会体会到自身英语水平的缺失性应用发展,并不断通过努力实践将业务水平进行提高,使其能够满足企业需要。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1.对英语学习进行精准定位。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根据学习者特定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向转移是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改变原有单一的基础知识教育定位,增加专门用途英语定位,再通过实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进一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才能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应用性人才。
2.改善教学模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下,大学的英语教学应将学生作为英语教学主体,将教师的应用指导性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充分结合,使二者不再成为独立作用的个体。在应用教学环节,学生应在教学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而教师应从旁协助,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能力得到一定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另外教师还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读物之间的沟通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语言应用能力。
3.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英语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培养顺畅良好的交流能力才是英语学习的目的。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较为注重对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并通过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情境角色的英语演练方法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充分提高,交流能力得到拓展,缩短跨文化差异的距离,增强文化交流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在课余时间加强英语口语交流,训练学生养成实时口语训练的好习惯,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更加开阔了学生的国际眼光。
参考文献:
[1]姚志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J].教学研究,2011(0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英语人才的全方位应用型培养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以往的单一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英语人才的需求水准。在经济技术发展的先进时代,国民经济水平整体上升,产业结构也逐渐深化调整,这就造成了英语人才的需求若渴现象,而英语人才并不只是英语水平高,更重要的是自身素质要达到规定标准,应变能力强,可以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完成高强度的实践工作。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对英语人才素质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英语教学的改革对于增强英语的应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英语的定位问题。在我国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从始至终都是学科中必不可少的,而大学英语教育是人才踏入社会的基础保障,英语课程无论涉及哪个专业,其作用的发挥都是不可小觑的,但是由于大学英语的教育过于程式化,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第一,大学英语教育内容通常与中等教育内容极为相似,导致英语教育进程缓慢,英语学习质量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充分保证;第二,由于英语相对于母语来说,学习环境缺乏交流指导,学习过程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英语学习较为抵触,兴趣养成也比较困难,学习缺乏积极性,在日常的学习中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学,学习质量普遍不高;第三,在以往的英语教育体制下,教学过程往往较为单一,教师通常只重视基础教育,使学生缺乏口语能力的培养及应用知识的累计,这就造成了英语教育的内部联系性的缺失,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造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质上也就是空头支票一张的现象。
2.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也就是以教学目的为背景,将教学方针贯彻到日常教育中的增强学生与教师联系性的一体化的教育表现形式。第一,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仍旧延用以往的教育理念及模式,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这种模式教育出的学生一般只具有写作基础,口语能力却得不到培养,知识运用能力普遍存在制约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存在较大滞后性。
第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交流能力更是受到一定限制,学生与教师之间难以产生共鸣。教师仍旧是较为严厉不可接触的形象,而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只是通过单一的考试结果进行片面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渴求无法被触及,学生对知识的熟练应用更是无从下手。这样教师就无法对学生形成最真实有效的能力判断,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培养更是无稽之谈。
第三,课程内容的设置仍旧处于听、读、写阶段,课程缺乏多元化发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口语翻译及口语锻炼交流的实践应用几乎为零,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缺乏,一旦学生进入社会将会处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对知识的应用更是完全无从下手。
3.考核评价问题。大学英语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标准依然来自于笔试考试,而四六级考试则是对学生英语能力更高层次的评价,考试内容仍然以应试模式为背景,教师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也就受到相同影响,学生只能通过做题丰富英语知识,交流经验几乎为零。在这种考核体制的影响下,学生的实际口语能力及交流水平得不到充分锻炼,直到进入社会参与工作后,学生才会体会到自身英语水平的缺失性应用发展,并不断通过努力实践将业务水平进行提高,使其能够满足企业需要。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1.对英语学习进行精准定位。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根据学习者特定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向转移是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改变原有单一的基础知识教育定位,增加专门用途英语定位,再通过实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进一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才能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应用性人才。
2.改善教学模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下,大学的英语教学应将学生作为英语教学主体,将教师的应用指导性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充分结合,使二者不再成为独立作用的个体。在应用教学环节,学生应在教学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而教师应从旁协助,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能力得到一定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另外教师还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读物之间的沟通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语言应用能力。
3.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英语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培养顺畅良好的交流能力才是英语学习的目的。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较为注重对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并通过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情境角色的英语演练方法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充分提高,交流能力得到拓展,缩短跨文化差异的距离,增强文化交流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在课余时间加强英语口语交流,训练学生养成实时口语训练的好习惯,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更加开阔了学生的国际眼光。
参考文献:
[1]姚志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J].教学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