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言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先取决于语言。”可见语言与智力密切相关。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抓住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的有利时机,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并注重日常生活中环节的、区域活动中的、和渗透在其他领域中的语言教育机会,努力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班幼儿;语言表达;培养
引言
《纲要》中指出3、4岁正是幼儿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关系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多数幼儿在语言表达上并不完整,有的幼儿甚至只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或词组来与别人进行交流,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匮乏。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发展小班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呢?
一、消除幼儿入园焦虑,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新入园的小班孩子,因为来到了陌生的环境,表现得异常胆小,不爱说话,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只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反抗情绪。为了消除幼儿的这种恐惧心理,我把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首先早上接孩子的时候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比如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身体,尽量想办法去减轻孩子的恐惧心理,再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跟孩子打招呼,比如我会蹲下来轻轻的给孩子一个拥抱然后说一声早上好,一开始孩子或许并不愿意开口打招呼,可是经过两三天或者更久一点,孩子的恐惧心理逐渐消失了,孩子们开始学会回应老师。再过几天,孩子们会主动地与我打招呼说"早"、"好",然后我再鼓励孩子与同伴打招呼,就这样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着交往,也愿意亲近集体,敢于表达啦。因此,消除幼儿入园焦虑,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是发展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第一步。
二、充分利用生活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孩子说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情境。 如:生活活动、户外运动等,都是为孩子提供语言交往的平台。在活动中让孩子说说看到的或听到的新鲜事,是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如"今天小朋友想玩什么?""今天我们玩了什么游戏?好不好玩?怎么玩的?""今天老师教了小朋友什么本领?"等等。这样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就会想说,敢说,喜欢说,发展语言的大环境也就形成了。
三、寻求时机切入教学,指导幼儿语言交往的技巧
小班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常常是动作多过语言,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正在玩喜欢的玩具,另一个孩子冲上来不说什么,就抢玩具,被抢的孩子只会用哭来表示自己的不满,而抢东西的孩子则一声不响,什么也不说,惊慌失措地站在那里等待老师的批评。在老师的追问下,幼儿不会完整的用语言表达。这样的事例充分体现了由于幼儿年龄关系,在幼儿语言不完善的情况下,只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这样会引起幼儿之间的一系列冲突,而孩子如果不会用语言进行交往其行为就会受挫。于是我教孩子交往的方法,引导他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比如,可以对同伴说"我和你一起玩"、"我的玩具给你玩,你的也让我玩玩",这样孩子语言交往的机会就会增多,同时良好的同伴关系更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四、接受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幼儿园里孩子给人的印象总是叽叽喳喳,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儿性格很内向,喜欢躲在角落里,这与孩子应该顽皮的年龄特点不符。在我带的班级里,也有个这样的幼孩子,我们班的王睿,刚入园的时候,我们跟她说什么也没有回应,除了早上来哭几声,一整天不会从他嘴里发出一点儿声音,也不跟任何小朋友玩,刚开始我们觉得是因为环境的改变,一个有著正常心智的孩子对环境的变化会很敏感,他们需要对自己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一些孩子会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环境中表现得自由自在。而另外一些孩子对新环境适应得会慢一些,他们往往表现出胆怯、活动性差。等到跟大家都熟悉了就会慢慢的开朗起来的。可是等到其他孩子都慢慢适应了之后,王睿的情况还是没有一点点改变,任何活动都不参加,老师叫到名字的时候还会非常排斥的把头扭到一边去,而且除了午睡,在板凳上一坐就是一天。于是我们跟他的家长沟通了一下,通过他的奶奶我们了解到了,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是特别内向的人,爸爸工作忙,平时就是妈妈一个人带,而且她的妈妈特别的孤僻,平时基本上不接触外人,平时跟谁也不说话,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孩子的生活就是每天跟妈妈待在房间里,而且王睿的这种情况不光发生在幼儿园,在家长身边的时候除了自家人见到谁都不说话,而且还会往家长的身后躲。了解了情况之后,我马上跟他妈妈进行沟通,建议妈妈多带孩子出去玩一玩,多接触小朋友,对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走走。有意识地扩大孩子的接触面,让孩子经常面对陌生的人与环境,逐渐减轻不安心理。闲暇时,鼓励孩子与同龄朋友一起玩耍,建立友谊,节假日,一家人去旅游,让孩子置身于川流不息的游客中。随着见识的增长,孩子面对众人的目光时便会多几分坦然。此外,家长要给幼儿营造轻松无压力的交流环境。轻松而又无压力的环境是孩子喜欢说话的前提,多跟孩子聊一聊他感兴趣事情。幼儿不愿意说话的时候不要逼迫,以免引起焦虑和紧张。
在幼儿园,我们也更加的关注这个孩子,从他的兴趣点出发,想办法让孩子开口说话,后来我们发现他对吃东西不排斥,所以就准备了一些小零食,零食发给别的小朋友的时候我会引导他们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吃到好吃的哦,看着小朋友们拿到零食后有礼貌的说了声谢谢,分到王睿那里时候,他想了一会,最终还是没有抵抗零食的诱惑,说了一声谢谢,虽然声音很小,但是我还是给了他一个拥抱,并表扬了他。有了第一次开口说话的经验,王睿就不那么抵触老师和小朋友了,他每次开口说的话我们都会给予肯定和表扬,慢慢的孩子说的话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爱说了,说的话从几个字变成一句完整的话。孩子脸上有了笑容,声音从很小很小到了后来的声音洪亮,而且能够主动的去跟小朋友们一起交流。这样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这个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有礼貌,每天上学放学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而且,碰到别的班认识的老师或者园长也会很有礼貌的打招呼,并且通过跟家长的沟通,了解到孩子的这些变化也体现在了家里,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也能大大方方的回应,不会再躲在家长的身后了,家长对孩子的变化感到很高兴。
结束语
可见,语言对孩子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语言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往往思想活跃,性格开朗,喜欢同别人交往,活动能力比较强。相反,语言发展比较差的,则往往沉默寡言,比较胆小,活动能力比较差。所以,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加蓉. 卢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张明红.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关键词:小班幼儿;语言表达;培养
引言
《纲要》中指出3、4岁正是幼儿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关系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多数幼儿在语言表达上并不完整,有的幼儿甚至只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或词组来与别人进行交流,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匮乏。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发展小班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呢?
一、消除幼儿入园焦虑,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新入园的小班孩子,因为来到了陌生的环境,表现得异常胆小,不爱说话,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只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反抗情绪。为了消除幼儿的这种恐惧心理,我把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首先早上接孩子的时候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比如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身体,尽量想办法去减轻孩子的恐惧心理,再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跟孩子打招呼,比如我会蹲下来轻轻的给孩子一个拥抱然后说一声早上好,一开始孩子或许并不愿意开口打招呼,可是经过两三天或者更久一点,孩子的恐惧心理逐渐消失了,孩子们开始学会回应老师。再过几天,孩子们会主动地与我打招呼说"早"、"好",然后我再鼓励孩子与同伴打招呼,就这样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着交往,也愿意亲近集体,敢于表达啦。因此,消除幼儿入园焦虑,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是发展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第一步。
二、充分利用生活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孩子说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情境。 如:生活活动、户外运动等,都是为孩子提供语言交往的平台。在活动中让孩子说说看到的或听到的新鲜事,是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如"今天小朋友想玩什么?""今天我们玩了什么游戏?好不好玩?怎么玩的?""今天老师教了小朋友什么本领?"等等。这样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就会想说,敢说,喜欢说,发展语言的大环境也就形成了。
三、寻求时机切入教学,指导幼儿语言交往的技巧
小班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常常是动作多过语言,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正在玩喜欢的玩具,另一个孩子冲上来不说什么,就抢玩具,被抢的孩子只会用哭来表示自己的不满,而抢东西的孩子则一声不响,什么也不说,惊慌失措地站在那里等待老师的批评。在老师的追问下,幼儿不会完整的用语言表达。这样的事例充分体现了由于幼儿年龄关系,在幼儿语言不完善的情况下,只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这样会引起幼儿之间的一系列冲突,而孩子如果不会用语言进行交往其行为就会受挫。于是我教孩子交往的方法,引导他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比如,可以对同伴说"我和你一起玩"、"我的玩具给你玩,你的也让我玩玩",这样孩子语言交往的机会就会增多,同时良好的同伴关系更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四、接受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幼儿园里孩子给人的印象总是叽叽喳喳,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儿性格很内向,喜欢躲在角落里,这与孩子应该顽皮的年龄特点不符。在我带的班级里,也有个这样的幼孩子,我们班的王睿,刚入园的时候,我们跟她说什么也没有回应,除了早上来哭几声,一整天不会从他嘴里发出一点儿声音,也不跟任何小朋友玩,刚开始我们觉得是因为环境的改变,一个有著正常心智的孩子对环境的变化会很敏感,他们需要对自己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一些孩子会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环境中表现得自由自在。而另外一些孩子对新环境适应得会慢一些,他们往往表现出胆怯、活动性差。等到跟大家都熟悉了就会慢慢的开朗起来的。可是等到其他孩子都慢慢适应了之后,王睿的情况还是没有一点点改变,任何活动都不参加,老师叫到名字的时候还会非常排斥的把头扭到一边去,而且除了午睡,在板凳上一坐就是一天。于是我们跟他的家长沟通了一下,通过他的奶奶我们了解到了,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是特别内向的人,爸爸工作忙,平时就是妈妈一个人带,而且她的妈妈特别的孤僻,平时基本上不接触外人,平时跟谁也不说话,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孩子的生活就是每天跟妈妈待在房间里,而且王睿的这种情况不光发生在幼儿园,在家长身边的时候除了自家人见到谁都不说话,而且还会往家长的身后躲。了解了情况之后,我马上跟他妈妈进行沟通,建议妈妈多带孩子出去玩一玩,多接触小朋友,对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走走。有意识地扩大孩子的接触面,让孩子经常面对陌生的人与环境,逐渐减轻不安心理。闲暇时,鼓励孩子与同龄朋友一起玩耍,建立友谊,节假日,一家人去旅游,让孩子置身于川流不息的游客中。随着见识的增长,孩子面对众人的目光时便会多几分坦然。此外,家长要给幼儿营造轻松无压力的交流环境。轻松而又无压力的环境是孩子喜欢说话的前提,多跟孩子聊一聊他感兴趣事情。幼儿不愿意说话的时候不要逼迫,以免引起焦虑和紧张。
在幼儿园,我们也更加的关注这个孩子,从他的兴趣点出发,想办法让孩子开口说话,后来我们发现他对吃东西不排斥,所以就准备了一些小零食,零食发给别的小朋友的时候我会引导他们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吃到好吃的哦,看着小朋友们拿到零食后有礼貌的说了声谢谢,分到王睿那里时候,他想了一会,最终还是没有抵抗零食的诱惑,说了一声谢谢,虽然声音很小,但是我还是给了他一个拥抱,并表扬了他。有了第一次开口说话的经验,王睿就不那么抵触老师和小朋友了,他每次开口说的话我们都会给予肯定和表扬,慢慢的孩子说的话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爱说了,说的话从几个字变成一句完整的话。孩子脸上有了笑容,声音从很小很小到了后来的声音洪亮,而且能够主动的去跟小朋友们一起交流。这样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这个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有礼貌,每天上学放学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而且,碰到别的班认识的老师或者园长也会很有礼貌的打招呼,并且通过跟家长的沟通,了解到孩子的这些变化也体现在了家里,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也能大大方方的回应,不会再躲在家长的身后了,家长对孩子的变化感到很高兴。
结束语
可见,语言对孩子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语言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往往思想活跃,性格开朗,喜欢同别人交往,活动能力比较强。相反,语言发展比较差的,则往往沉默寡言,比较胆小,活动能力比较差。所以,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加蓉. 卢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张明红.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