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花馍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发幼儿探索的基础。一名优秀的教师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以“兴趣”刺激感知、促成思考、激发情感,从而唤起幼儿内心感觉和学习激情,让幼儿在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中,用自己的方式以及自己的速度吸取经验,在宽松互动的游戏情境中,最大限度地表达艺术、表现自我。因此,在生成性课程中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尤为重要。下面,我以大班社会体验主题活动“晋商之旅”中幼儿对山西花馍的关注为例,和大家共同交流教师在生成性课程中如何持续不断地捕捉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的活动。
  一、发现热点——倾听心声,分析价值
  活动背景:
  在“晋商之旅”的亲子体验活动之后,幼儿在来园交流谈话活动中,兴奋地说着:
  刘馨宁:我看见平遥古城里还有卖花馍的呢。
  孟子涵:我吃过花馍。
  张嘉悦:我姥姥就会做花馍。
  李雨芳:前段时间,我姐姐过生日,奶奶还给她做了个花馍。
  ……
  我们发现很多幼儿都关注到了花馍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看得出来,幼儿对花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活动价值:
  于是,我认真分析了这一内容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了艺术领域目标: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花馍是我们山西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与表现是幼儿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作花馍可以成为幼儿进行艺术表现的良好媒介。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团圆、压扁、搓条等基本的技能,引领幼儿欣赏、表现花馍能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等,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缓步升温——集体欣赏,初次尝试
  基于幼儿兴趣,我设计了“漂亮的花馍”系列活动,与幼儿一起欣赏了造型各异的山西花馍,让他们观察了花馍的色彩、形状,了解了花馍的寓意、用途及简单的制作方法等。
  当幼儿看到这些漂亮的花馍时,都非常兴奋,孟子涵说:“老师,我也想做花馍。”乐乐说:“我也想做。可是,我们没有面啊,花馍是用面做成的。”赵诗嘉说:“那有什么难的?我们明天从家里带点面来就行了。”第二天来园时,很多幼儿都从家带来了面团,大家在艺术材料区,开始了自主尝试制作花馍。
  团圆、压扁、搓条,幼儿用上了平时玩橡皮泥的各种技能,很快便做出了一些基本的造型。杨宝说:“老师让我们看过的花馍还有剪开口的花边呢。”乔星睿说:“对,还有用筷子夹出来花。”乐乐说:“上面还有豆豆做的眼睛呢。”我说:“你们还想做更漂亮的花馍,那就去活动室里转一转,看看有没有材料能帮到你们。”于是,幼儿开始在活动室的各个角落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有的从生活材料区找来梳子、筷子,有的从自然角找來各种种子,有的从艺术材料区拿出了剪刀,有的从废旧材料盒里取出了小扣子……
  回顾环节中,大家兴奋地介绍着自己的作品和制作过程,初见雏形的花馍让幼儿感受到了自主尝试后的成功体验。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幼儿使用工具进行制作的能力也显著提升,如:用剪刀剪、筷子夹、梳子压等,而且能用各种豆子进行装饰,他们还在活动中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
  集体活动让部分幼儿的兴趣转换为大多数幼儿的兴趣,教师持续捕捉幼儿兴趣,适时提供支持,让幼儿的兴趣缓步升温。
  三、及时加热——申请体验,自主尝试
  集体活动之后,幼儿对制作花馍的兴趣更加浓厚,区域活动中常常有幼儿自带面团或者用超轻黏土制作花馍。于是,我们又申请了体验馆活动。在“巧手儿制作坊”,陈老师为幼儿提供了五颜六色的面团,让他们自主设计制作各种形态的花馍,将幼儿的兴趣再次推向高潮。
  刚进入体验馆,王肖熠一眼便看到了彩色的面团:“太漂亮了,这么多面团,还都是彩色的。” 幼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制作,有的做刺猬、有的做花朵、有的做蝴蝶……过了一会儿,刘蒙洁说:“我们一起做个那种大大的花馍吧!”郭书宇说:“得先做一个大圆圈。”刘蒙洁立刻回应:“嗯,大圆圈是底盘,我会,我来做。你们只做上面的花馍就行。”于是,大家各自分工,开始制作大花馍。“大底盘”做好后,幼儿都把自己做的小花馍摆在了上面。滑天赫说:“我想做一个更大的花馍,这次我来做下面的底盘。”很快,在大家的再次合作下,一个更大的花馍做好了,接下来就静候蒸花馍了。
  在这一阶段,幼儿被新的材料吸引,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自发进行了合作制作,大家共同创作了几个大花馍。可见,当大多数幼儿的兴趣被激发后,及时“加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四、延缓降温——亲子制作,顺延兴趣
  伴随着幼儿兴趣的延伸,我在艺术材料区投放了很多关于花馍的造型图、面粉、各种小工具以及更多色彩和数量的超轻黏土、广告色等。在随后的区域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幼儿参与到了制作花馍的活动中。与此同时,幼儿的兴趣还延伸到了家庭,很多幼儿在家做起了花馍,甚至当起了父母的小老师。我们还邀请了悦悦的姥姥来园,和幼儿一起制作各种传统花馍,进一步了解各种传统花馍的寓意。教师为幼儿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延缓了幼儿兴趣的下降。
  活动反思:
  在本次生成活动中,教师能在体验活动的基础上,结合体验记录表和体验后的谈话活动,发现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在活动中及时提升幼儿经验、给予幼儿支持,通过集体活动、体验馆活动、区域活动、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欣赏花馍、制作花馍,将幼儿的兴趣价值最大化,将幼儿的兴趣持续度最长化,这就是教师在生成性课程中的最大作用——发现幼儿兴趣、及时提升经验、有效支持活动。面对幼儿的兴趣,教师一定要做到能够发现热点、缓步升温、及时加热、延缓降温,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2018年我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依据,基于“爱我中华文化”的课程理念,确定“传统节日主题下艺术多元化探究”的园本课程初探。《纲要》指出:“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在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基础上,我园秉承“
期刊
很多时候我们一直强调,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探究兴趣。那么在各类活动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給予幼儿一定的自主发展空间,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学习兴趣?如何学会“放手”,让幼儿的自主探究更深入呢?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们尝试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使他们能想、能干、能看、能说
期刊
每一个幼儿都有属于自己家庭的成长故事,幼儿自身以及家庭是这个故事的“主演”。  老师,特别是幼儿园老师,则是一个“设计师”,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编导高手,能挖掘每一家庭的故事,设计有趣、有料的剧本,开启亲子共处的美好时光。  这不,从孩子们小班一入园,我就开始了“编导”的活儿,为班里的小朋友、大朋友设计活动、创造情节。当然,我也不是局外人,集编剧、导演、演员为一身,启动故事、推进情节、发展高潮,
期刊
近年来,长子县机关幼儿园在县委、县政府普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大经费投入,坚定不移地朝着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方向发展学前教育,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始终坚持文化立园,科研兴园,秉承“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性,实施养成教育”的保教理念,营造“爱与尊重”的园所文化氛围,创设健康温馨、生态自然、多元开放的园所环境,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在游戏中学习。  一、顺应天性,寻求健康绿色环
期刊
近年来,长子县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制定出台了《长子县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总体规划》,特别是为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入园难、入园贵、无证办园”等突出问题,满足乡镇适龄幼儿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需求,持续加大了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工作投入力度。在构建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平普惠的学前教育新格局中,全县农村学前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长子县鲍店中心幼儿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步建立完
期刊
作品阐述  作品类别及材料:神奇魔棒属于综合类玩教具。主要使用材料是冰棍棒,可长期使用。  創新点:冰棍棒是夏天里随手可得的一种材料,结合我园创意美工的课题研究活动,这样既可以美化生活,又可以利用冰棍棒的组合启发幼儿想象出不同的物体造型,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让幼儿通过材料的互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安全性:此玩教具主要使用材料是冰棍棒,易收集、安全,光滑无棱角,无毒,无味,可长期使用。
期刊
作品闡述  作品类别及材料:投篮机属于运动类玩教具。主要使用废弃硬纸箱,废弃纸杯、乒乓球、橡皮筋、胶水、中性笔等。  创新点:设计能使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轻松愉悦地表达感情,树立自信心,积累经验,既能满足幼儿园活动需要,又能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弥补玩教具的不足,供幼儿自主操作。  安全性:此玩教具使用材料简单易获取,具有经济适用性。造型无棱角,无危险,它的玩法也不具有危险性,橡皮筋是固定在底座上,不会
期刊
伴着祖国七十华诞,跟随改革发展的脚步,健康幼儿园走过了风风雨雨六十余载,几代健康人躬耕树蕙,已然成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幼儿园。特别是2016年11月以来,园所经过一年多的加固修整,整体面貌和教学环境又有了新的提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有幸接过园长这个接力棒,成为了健康幼儿园新的当家人,如何将传承历史与创新发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全园教职工的不懈努力,老园走新路,创新
期刊
幼儿园“小学化”是目前学前教育阶段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对于幼小衔接的误读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抢跑式、灌输式、训练式的“幼小衔接”屡见不鲜,导致家长焦虑,教师困惑,儿童生活被扭曲。我园在前期课题中曾进行大量的数据调查与访谈,基于此逐步确立了以儿童立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实践科学的“桥梁”课程体系。  一、“桥梁”课程的研究背景  幼小衔接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幼小衔接”问
期刊
深度学习是指借助具有整合作用的实际问题激活深层动机,展开切身体验和高阶思维,促进深度理解和实践创新,进而对学习者产生深远影响的学习样态。目前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引领下,很多教师都能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生成活动,这些生成活动虽然丰富多样,轰轰烈烈,但很多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幼儿也缺乏持久连续的、有意义的深度学习。要让追随幼儿兴趣需要的生成活动成为一个能引导幼儿深度学习的活动,就需要教师发挥很好的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