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一直都希望语文课堂是灵动的、充满生机的,是形成于“思”与“诗”
之间的。无奈现实中这样有活力的课堂却是屈指可数。老师们慨叹学生考试压力太大,无暇深入阅读课本,思考也便成了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怠惰着实成为当下很严峻的一个问题。不过,话说回来,作为老师的我们有没有精心设计课堂?能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呢?我认为学生深度思考的前提是有让他们感兴趣的并且有价值的问题。固然能主动质疑是最佳的,但这仅于部分有一定阅读量的学生,大多数同学是缺乏这种主动意识的。因此,精心设计问题或者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就很重要了。而这些又都是基于老师自己的深度阅读、静心思考。
二、教学情景
(一)我在讲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时,说到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文化大革命,一个人性扭曲、黑白颠倒、人情冷漠的时代。课前让学生自己搜集关于文革的内容、资料,上课时,学生进行展示,从大量数字、文字、图片中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扭曲。
但我就在想,既然写于这个时代,那文章势必会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能不能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去寻找时代印记呢?于是,我便抛出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认真阅读,认真思考。
大部分同学都能谈到艺术家与小狗、巴金与小狗之间发生的故事,更可贵的是能抓住一些细节进行分析。如“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反倒是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不认识的人走开,或许无可厚非,但却都是认识的人啊,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人寻求自保,避嫌唯恐不及,怎敢上前安慰。
我继续引导,让学生分析“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这一句,有的学生就进入了深度思考,说孩子本是天真善良,喜欢小动物的,可这个时代下的孩子们却违反了天性,不仅要捉,还是“几次打门”,捉了好去邀功领赏,多么令人发指。听了这个学生的分析,其他同学频频点头。
通过这节课,我看到文字的力量一些时候并不亚于图片、视频,它能给我们更多想象的空间,更能敲击我们的灵魂。
(二)《祝福》,谈到主题时,我们一般都认为是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分析了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柳妈及鲁镇其他人物形象后,学生很快就能总结概括出来。但是,在备课之初,我注意到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我”,通常,我们仅是把“我”看成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并不再去探究这个形象的意义。可是在原文中找到关于“我”的记叙、描写后,发现我们的之前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实际上,叙述者“我”的地位决不逊色于作品中的其他典型人物(如祥林嫂)。“我”在“祝福”的前夜回到鲁镇,但又写到“早已决计要走”的,显然这次归来已不再存有回到故乡的那种情感,身在故乡却时时有一种无家可归的飘零感,况且,从鲁四老爷“俨然的脸色”和“不很留”的冷漠里,“我”读出了自己的不合时宜,所以这次归来并不打算久留。然而,正当“我”“决计要走”时,却出人意料地与祥林嫂相遇。祥林嫂“有无灵魂”的发问在“我”精神世界里激起的波澜,在祥林嫂的一再追问下,“我”没有勇气正面回答,而只以“说不清”三个字来搪塞,此后匆匆逃走,在不安与不祥中度过了一夜。既在“我”预料中又不愿发生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祥林嫂的惨死令“我”诧异和惊慌,但这种精神的危机“只是暂时的事”,很快“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有些负疚,并且为了卸去这偶尔的负疚感,“我”已决计离开鲁镇。在这里我们看到,“我”虽然是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鲁镇社会的黑暗,却深感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在失望和痛苦之余希望卸去负疚感。
所以,我就拋出了“文章中,除了祥林嫂、四叔、四婶、柳妈等人,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角色是谁?”这个角色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
问题一出,立刻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先让学生把文中关于“我”的内容勾画出来,自己先思考,有了想法之后再在组内交流,学生认真分析完“我”这个形象时,我让他们思考“我”的形象的存在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课后,学生查找背景资料后了解到《新青年》团体解散后,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战斗的意气冲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这一时期的鲁迅经历了五四运动高潮后的种种变故和打击,心情很沉痛很颓废很困惑,这种情绪不能不在他的笔下流露出来,而且是以深刻的批判和反省出现的。
不仅是《祝福》,鲁迅的其他作品里如《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也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者一面讲述他人的故事,一面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思想先进,认识高于普通民众,不虚伪,不势利,有正义感和责任心,但残酷的现实却又让他们伤痕累累,由此也产生了明显的思想局限。
反思
每次课堂教学大赛结束后,大家都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似乎缺少了一些其他学科的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氛围,其实语文老师们也知道图片、视频带给学生的视觉冲击,但冲击之后呢,学生能进入文本展开深入的思考吗?总觉得那样少了一些语文味,我们更愿意带着孩子们通过品味语言、深入思考,来实现语文能力的培养。当下,提出了学科素养,语文的学科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中明确指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会思考的人,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关注这一点,帮助他们思考,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袁爱国老师说“语文,在思与诗之间”,思的深度,源于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与自我对话,顿悟人生。
一直都希望语文课堂是灵动的、充满生机的,是形成于“思”与“诗”
之间的。无奈现实中这样有活力的课堂却是屈指可数。老师们慨叹学生考试压力太大,无暇深入阅读课本,思考也便成了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怠惰着实成为当下很严峻的一个问题。不过,话说回来,作为老师的我们有没有精心设计课堂?能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呢?我认为学生深度思考的前提是有让他们感兴趣的并且有价值的问题。固然能主动质疑是最佳的,但这仅于部分有一定阅读量的学生,大多数同学是缺乏这种主动意识的。因此,精心设计问题或者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就很重要了。而这些又都是基于老师自己的深度阅读、静心思考。
二、教学情景
(一)我在讲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时,说到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文化大革命,一个人性扭曲、黑白颠倒、人情冷漠的时代。课前让学生自己搜集关于文革的内容、资料,上课时,学生进行展示,从大量数字、文字、图片中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扭曲。
但我就在想,既然写于这个时代,那文章势必会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能不能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去寻找时代印记呢?于是,我便抛出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认真阅读,认真思考。
大部分同学都能谈到艺术家与小狗、巴金与小狗之间发生的故事,更可贵的是能抓住一些细节进行分析。如“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反倒是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不认识的人走开,或许无可厚非,但却都是认识的人啊,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人寻求自保,避嫌唯恐不及,怎敢上前安慰。
我继续引导,让学生分析“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这一句,有的学生就进入了深度思考,说孩子本是天真善良,喜欢小动物的,可这个时代下的孩子们却违反了天性,不仅要捉,还是“几次打门”,捉了好去邀功领赏,多么令人发指。听了这个学生的分析,其他同学频频点头。
通过这节课,我看到文字的力量一些时候并不亚于图片、视频,它能给我们更多想象的空间,更能敲击我们的灵魂。
(二)《祝福》,谈到主题时,我们一般都认为是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分析了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柳妈及鲁镇其他人物形象后,学生很快就能总结概括出来。但是,在备课之初,我注意到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我”,通常,我们仅是把“我”看成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并不再去探究这个形象的意义。可是在原文中找到关于“我”的记叙、描写后,发现我们的之前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实际上,叙述者“我”的地位决不逊色于作品中的其他典型人物(如祥林嫂)。“我”在“祝福”的前夜回到鲁镇,但又写到“早已决计要走”的,显然这次归来已不再存有回到故乡的那种情感,身在故乡却时时有一种无家可归的飘零感,况且,从鲁四老爷“俨然的脸色”和“不很留”的冷漠里,“我”读出了自己的不合时宜,所以这次归来并不打算久留。然而,正当“我”“决计要走”时,却出人意料地与祥林嫂相遇。祥林嫂“有无灵魂”的发问在“我”精神世界里激起的波澜,在祥林嫂的一再追问下,“我”没有勇气正面回答,而只以“说不清”三个字来搪塞,此后匆匆逃走,在不安与不祥中度过了一夜。既在“我”预料中又不愿发生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祥林嫂的惨死令“我”诧异和惊慌,但这种精神的危机“只是暂时的事”,很快“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有些负疚,并且为了卸去这偶尔的负疚感,“我”已决计离开鲁镇。在这里我们看到,“我”虽然是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鲁镇社会的黑暗,却深感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在失望和痛苦之余希望卸去负疚感。
所以,我就拋出了“文章中,除了祥林嫂、四叔、四婶、柳妈等人,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角色是谁?”这个角色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
问题一出,立刻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先让学生把文中关于“我”的内容勾画出来,自己先思考,有了想法之后再在组内交流,学生认真分析完“我”这个形象时,我让他们思考“我”的形象的存在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课后,学生查找背景资料后了解到《新青年》团体解散后,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战斗的意气冲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这一时期的鲁迅经历了五四运动高潮后的种种变故和打击,心情很沉痛很颓废很困惑,这种情绪不能不在他的笔下流露出来,而且是以深刻的批判和反省出现的。
不仅是《祝福》,鲁迅的其他作品里如《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也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者一面讲述他人的故事,一面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思想先进,认识高于普通民众,不虚伪,不势利,有正义感和责任心,但残酷的现实却又让他们伤痕累累,由此也产生了明显的思想局限。
反思
每次课堂教学大赛结束后,大家都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似乎缺少了一些其他学科的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氛围,其实语文老师们也知道图片、视频带给学生的视觉冲击,但冲击之后呢,学生能进入文本展开深入的思考吗?总觉得那样少了一些语文味,我们更愿意带着孩子们通过品味语言、深入思考,来实现语文能力的培养。当下,提出了学科素养,语文的学科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中明确指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会思考的人,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关注这一点,帮助他们思考,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袁爱国老师说“语文,在思与诗之间”,思的深度,源于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与自我对话,顿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