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之“谜”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mo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天,看了蒋泥的新著《老舍之谜》(中国书店2007年版)。新文学史上“鲁郭茅巴老曹”六位大师之一,老舍,他有怎样的“谜”呢?蒋泥共列出“出生”、“出道”、“情爱”、“创作”、“离乱”、“个性”、“地位”、“自杀”8个“谜”。至于穿插在8个“谜”中的数十个“问”,也大致概括了老舍的一生与创作。
  蒋泥开列的老舍之“谜”引人入胜,如:
  “老舍有多重人格吗?如何理解他的政治‘热情’?有多少是他真实的‘热情’?”即:“老舍真的是‘歌德派’吗?为什么在台湾的老友梁实秋认为他基本上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不相信他真的是‘歌德派’?为什么‘大师’老舍要把自己降格为‘匠人’?”
  “老舍挨打的过程是惊心动魄的,参与的人各是什么表现?他为何选择自杀来了结一生?”即:“1966年8月23日,已经无班可上的老舍,为什么刚从医院出院,就急于去上班?他为什么三次受暴打?”“老舍是自杀,还是他杀?如是自杀,为什么他死后腹中无水……”
  以上种种之“谜”,除却史实的考辨之外,见仁见智,依我来看,能够真正称得上是“谜”的,恐怕还有不少。这可能也说明了:所谓“谜”应该是一个敞开的话题,有待讨论和拓展。
  
  《龙须沟》:老舍后半生之谜的起点
  
  老舍是剧作家,《茶馆》是他的巅峰之作。
  当年毛泽东所说的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我是不看话剧的,因为我天天都在‘演话剧’,我再看话剧就麻烦了,但是我不反对话剧。”(1962年陈毅在广州文艺工作会议上的传达)早在延安时代,毛泽东更说过:“我们每天演话剧嘛,还要看你的?我们的话剧我看演得比他好。”毛泽东在世时看过的话剧,可能寥寥无几,有的,大概就是周恩来一再向他推荐过的老舍的《龙须沟》了。1960年,周恩来在天津一次会议上说起话剧,又推荐了一部反映消灭血吸虫病的话剧《枯木逢春》,他说:“主席是不看话剧的,这个话剧的确好。”毛泽东接着说:“的确好我就看,那个《龙须沟》我就看了呀。”(陈晋《文人毛泽东》)
  《龙须沟》,应该是老舍后半生种种谜团的一个起点。
  1949年鼎革之际,老舍还在美国。据说当时周恩来见第一次“文代会”少了老舍、冰心两位,颇为遗憾,于是嘱咐曹禺、阳翰笙等,并请赵清阁致信老舍,“需要老舍这样的大作家歌唱新中国”。老舍遂启程返国。回国后,他很快否定了先前曾许诺别人的“三不主义”(不谈政治、不开会、不演讲),而是身体力行所谓“三不得不主义”了。他除了创作了一部让他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名剧——《龙须沟》(1951年,周恩来总理又将此剧推荐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毛泽东观赏并接见了老舍),又先后写了一些配合形势的作品,如剧本《消灭病菌》、《大家评理》、《人同此心》(据《老舍全集》的说明,这是“毛泽东授意,周恩来安排”而写的一个电影剧本)等。如林斤澜所说:当时有人称老舍是“劳动模范”,“他紧密配合运动,主动完成任务”,以至“有人称赞老舍先生‘不避败笔’,写了不少不能再演的剧本、不堪再读的文章”。
  老舍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而“传统”根深蒂固地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如彼时的老舍,有了“知己者”,有了专车,有了房子,有了团聚的家庭,有了相应的身份和地位(《说说唱唱》主编、北京市文联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文艺》主编,等等),显然,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用蒋泥的话说,是“他又走到了极端,决定放弃一切,尽快适应新社会的形势、要求,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而在“一时拿不出新作”时,就一边按照“行市”删改旧作,一边动手写戏,因为这宜于“为人民服务”,又方便于显示自己的政治热忱,为此他不惜“东拼西凑”。
  所有这些,当时老舍现身说法:“写作是为了什么呢?想来想去,似乎还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很难找到别的解释。直到解放后,我才找到了正确的答案,知道了我应当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个答案,我才真正认识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不该再在名利圈子里绕来绕去了。这样,我就拼命去写作了。只要是人民需要的,我就肯写。”至于“政治与艺术”,他的心得是:“所谓独立不倚的精神,在旧社会里有一定的好处。它使我们不至于利欲熏心,去趟混水。可是它也有毛病,即孤高自赏,轻视政治。”
  以上都是“谜面”,如果说还有“谜底”,那么,既可说是“性格决定命运”,还可说是“形势比人强”以及他和陈寅恪之类的知识分子的区别等。
  
  
  老舍与胡风:
  “中国的果戈理”批判“中国的别林斯基”
  
  也来说说老舍的一个“谜”。
  林斤澜在《<茶馆>前后》中说:“人说老舍不论大小运动,都积极配合,是写作行中的紧跟快手。这话也对也不对。他主张‘文武昆乱不挡’,一段曲艺,一首顺口溜,一篇表态的千字文,用来‘配合’各种大小运动。若写一台话剧,那是大作品,好比小说中的大部头。三反五反,反胡风,反右,反右倾,这些反字号的都是大运动,老舍(却)没写过剧本。”其实,不是“没写过”,只是写得不成功,没有问世罢了。
  《西望长安》是老舍写的一部“讽刺剧”,其由来是1955年7月,老舍作为全国人大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主席团成员,听取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报告的“李万铭案”,罗部长最后说,他希望“中国的果戈里”——当然是指善于讽刺戏剧的文艺家了——来写这一题材的讽刺剧。老舍当仁不让响应罗部长的建议,并立即亲赴西安,化装成公安人员,参加了对李万铭的提审,随即创作了《西望长安》。这个剧本,是“主题先行”的,或者说是“三结合”的产物(即后来成为创作模式的“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至于它的艺术性如何,那是可想而知的。当时赵清阁就曾对老舍提了意见,认为它缺乏老舍特色的“幽默感”,像是一部“活报剧”,老舍则坦承它是“新活报剧”,并说:“反动分子未能写好,因材料多,不易概括。详细写他,不易讽刺;顾了讽刺,而不能多写他。况且,还给正面人物留出两幕三场戏。”显然,当时老舍只是在“技术”层面分析自己的不足,却仍然自信“戏虽没写好,但是新尝试,此种戏向无前例”云云。
  说到老舍,又想起赵丹临终前的那句诤言:“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林斤澜回忆:“《茶馆》初演前夕,彩排时节,周恩来总理到剧院来看了排练,提了些意见。大意说这个戏是按历史时期写下来的,但时期的选择不够典型。应该是五四、二七年大革命、抗日、解放战争。总理威信高,有口皆碑。这样高层的领导,自身有戏剧经历,很难得。提个意见又是商量,不是行政命令,不‘我说了算’。这当然是很好的作风。因此可以设想,如果在写作之中,或在排练之初听到了这个意见,作家艺术家们会自觉自愿的奔赴这个命题,围绕这个意图,完成这个任务。”(曹禺就是一个例子,为此他晚年也颇有悔意)林斤澜还说:“老舍老在配合,配合婚姻法,配合选举代表,他是要宣传从‘莫谈国事’到‘参政议政’的。若照艺术家们说的写下去,配合什么呢?现在看来,他那不少‘配合上’的戏,都不能上演了,上演也没有观众了。”这是老舍的“宿命”,是“谜”也不是“谜”。
  有一则有二。“胡风分子”绿原后来回忆说:舒芜曾告诉过他,“胡风被捕后,某领导人曾经向著名剧作家某某先生建议,何不以‘胡风反革命集团’为材料,也写个类似《西望长安》的戏本,以便教育群众呢?据说某某先生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便到处寻找可以入戏的素材,大概单凭三批‘材料’(笔者注:即1955年5月《人民日报》分三批发表的《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材料》,毛泽东为其中的材料亲自写了按语,这是“胡风案”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一个标志,从此,胡风等人的问题正式升级为“敌我矛盾”)是什么戏也编不成的……于是,某先生专程拜访这位先觉者(笔者注:即当时提供了私人信件的舒芜)请教。舒芜当时是怎样向某先生揭露底细的,某先生听了又怎样准备动笔的,那个戏又为什么终于没有问世?这些情节且留待文坛掌故家们去发掘。可惜的是,《西望长安》的姊妹篇没有了,否则中国文祸史将会妙趣横生,不致于显得那么惨烈。”(绿原《胡风和我》,见《我与胡风——胡风事件三十七人回忆》)
  这里,绿原先生皮里阳秋,讲了一段现代的“文坛掌故”,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个话题——所谓老舍之“谜”——“舒芜当时是怎样向某先生揭露底细的,某先生听了又怎样准备动笔的,那个戏又为什么终于没有问世?”这里的所谓“某某先生”究系何人,当然不用多说。
  历史终于上演了一出“中国的果戈里”批判“中国的别林斯基”的闹剧,然而至今我们对它还所知甚少,无疑,它也是一道老舍之“谜”。 林斤澜说:老舍曾是文艺界配合政治运动的快手和高手,先后写有30多个剧本,至于“未出笼的半成品、反复修改的草稿,更是无从计算,不为外人所知”,它可能就包括这部“反胡风”的大作。
  
  假如老舍活着……
  
  由此又可以说到老舍和胡风的关系。
  关于老舍此类文章,如人所说:“仅在50年代,老舍就几乎身临其境地参加了文艺界所有的政治斗争:从批判俞平伯的‘学术错误’开始,到批判胡适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再到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批判‘丁陈反党集团’,批判章伯钧、罗隆基、徐燕荪、吴祖光、赵少侯、刘绍棠、邓友梅、从维熙等人的右派言论”,其中,围绕批判胡风、丁玲以及右派,老舍有不少篇目。1957年9月11日的《人民日报》,老舍发表了《答匿名信》,之前来自西安的一封匿名信上说:“我希望你今后弄笔墨时,还是不溜尻子不捧颂好,应说些实话。难道说目前全国成千上万的所谓右派就都不爱国爱民吗?你深深思虑过没有呢?”然而,当时的老舍不可能去“深深思虑”。
  在《看穿了胡风的心》这篇文章中,老舍说:“我认识胡风已快二十年,应该说是老朋友了。二十年来,我总以为他的毛病不过是心地褊狭、目空一切而已。看了舒芜先生发表的‘胡风信札’,我才知道原来胡风并不只是心地褊狭,而是别具心胸。原来他把他的小集团以外的人,特别是共产党,都看成敌人啊……”
  20年交往的“老朋友”之谊,至此一笔勾销了。
  此前,在抗日战争中的武汉和重庆,老舍和胡风曾共同在周恩来的安排和授意下,参加和组织抗战文艺。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老舍是总务股主任,胡风是研究股副主任(郁达夫是主任),后来胡风回忆说:“举老舍这个有文坛地位、有正义感的作家当总务股主任,这是符合众望的。”“在抗敌文协内,团结有政府感的真诚的现实主义作家老舍,抵制了国民党任何分裂或利用的阴谋企图”。后来胡风在深牢之中听说老舍在“文革”中跳湖自杀,心中无比惨然,写诗道:“赞成腐败皆同志,反对专横即异端。昨日葫芦今日画,人为奴隶狗为官。敢忘国乱家难稳,不怕唇亡齿定寒。勇破坚冰深一尺,羞眠白日上三干。”胡风还注云:这诗是“借以悼念整个抗战期间,一同对国民党作斗争,‘文革’期间屈死了的老舍先生”。(《回春室诗文》)
  “赞成腐败皆同志,反对专横即异端”,那是他们携手反抗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日子,那时的老舍在抗战后方不啻文艺界的一位“老大”。1944年,在重庆纪念老舍创作生活20年的大会上,胡风动情地说:“(老舍)对于作家朋友们,无论是谁,只要不是气质恶劣的人,他总能够随喜地谈笑,随喜地游戏,但他却保持着一定的限度;无论是谁,只要是树有成绩,没有堕入魔道,他总能够适当地表示尊重,但却隐隐地在他的方寸里面,保持着自己的权衡……这态度常常引起我的感激的心情。”
  后来胡风还回忆说:“皖南事变”发生后,国共矛盾白热化,他按照周恩来的安排离开重庆潜赴香港,行前曾告诉老舍,因为他相信老舍是靠得住的:“我相信他不是那种出卖朋友的人。”后来胡风又听说老舍在香港沦陷后,因得不到胡风的消息,竟在与别人谈话时掉了眼泪,这表明“他很珍视我对他的这种信任”。
  可是,后来的一场政治台风如何会击碎这些美好的友情呢?或者说,在1955年“胡风案”前后,老舍在心态上究竟有什么变化?这也是一个“谜”吧。
  据林斤澜讲:1955年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之前,“老舍的心情可说一片蔚蓝”,比如喜欢交游的他经常约友人在家中小聚、赏菊。“1955年之后,这种事少了,到了1959年‘反右倾’,根本上就没有了”。
  到了1966年2月,胡风将被逐出北京,当时他感到莫大的沮丧和屈辱,于是,一丝没有泯灭的旧情让他给当年在重庆时的友人乔冠华、徐冰、陈家康、徐平羽和老舍写信致意。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胡风当然是不知道了),却让今天所有知道内情的人寒心了,因为,那些旧友,没有一个对胡风表示了最起码的“老朋友”的同情心,或者,这些友人也在即将到来的更大的一场政治台风前不知所措呢。而老舍自己,也竟没有能够度过这场劫波,以致他没有机会像巴金一样,在事后重读自己当年批判胡风的文章,忏悔说:“我好像挨了当头一棒,印在白纸上的黑字是永远揩不掉的,子孙后代是我们真正的审判官,究竟对什么错误我们应该负责,他们知道,他们不会原谅我们。”
  假如老舍活着,他会不会也来“忏悔”呢?这,也是一道老舍之“谜”吧。
  
  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老舍
  
  也有人说:“面对老舍同一时期的作品,我常有困惑之感。我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老舍,哪个才是真实的老舍。也许两者都是?”(傅光明《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那么,“真实的老舍”难道是那个充满矛盾、困惑的,也许是人格分裂的老舍?
  描写和记录当年文坛往事,拙眼所见,除了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程绍国的《林斤澜说》也非常难得,因为它是从当事人心底来反映“真实”的。蒋泥说:老舍,“他一般给人的印象是随和的,善应酬,善言谈。他讲话有特点,不是官话,有外交辞令可也不是那种含糊其辞的、温吞吞的话。他的话有时是过甚其词、不留余地的,刻薄的甚至是不给面子的。”接着,他又引了《林斤澜说》中的一些材料,这些材料,说明老舍在当年确有某种“两面人”的分裂性格,即“他是一个有心机的、智慧过人、知人论世的人”,“他八面玲珑,以‘外场’和‘交游’闻名,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两面人”,“这个人绝不可恶,但有时却非常可怕”。这,或者才是真正的老舍之“谜”?
  至于如何来解析这个“谜”,现在有两种看法,一为“真诚”说,一为“敷衍”说。其实,也不独老舍一人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不过是一个“典型”而已。所以即使胡风曾遭受过老舍的文字批判,后来却对老舍的孩子说他唯独没有骂过老舍。胡风夫人梅志回忆说:“胡风对老舍始终是尊重的、相信的,就是当时写的什么,胡风也没有当回事。我们并不在意老舍当时对我们的批判,倒是听到老舍自杀的消息,胡风吃了一惊,说,‘像老舍这样的人他们都容不下!’”
  “像老舍这样的人他们都容不下!”那么,老舍,他是怎样的人呢?胡风说:“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这是老舍的“真”。此外,还有老舍的“委曲求全”。胡风所见的主持“文协”的老舍,“是尽了他的责任的,要他卖力的时候他卖力,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要他委曲求全的时候他委曲求全……特别是为了公共的目的而委屈自己的那一种努力,就我目接过的若干事实说,只有暗暗叹服包在谦和的言行里面的他底舍己的胸怀”,以及老舍身上的不易发现的某种“孤独”——胡风说:“舍予是非常欢喜交友,最能合群的人,但同时也是富于艺术家气质,能够孤独的人。”这一切,最后都使“这样的人”通向了一条不归之路,而那又是他的最后一个“谜”——“他为何选择自杀来了结一生?”
  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复杂多变的历史环境中,面对如此巨大的社会变动和动荡,许多知识分子都养就了“外圆内方”的政治性格,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些具备了这种性格的人,他们的内心分裂又是十分痛苦的。诚如蒋泥在《老舍之谜》中所说: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当年毛泽东对这句古诗(晚唐罗隐)情有独钟,而老舍,以及更多的人们,其实都是在这种历史作用力之下,宿命地安排着自己的命运的。解析老舍之“谜”,宜于此乎?!
  (作者系文史学者)
其他文献
邓亚萍 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奥运冠军获得者,现任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    《同舟共进》:很多记者让您预测中国乒乓球队能在本届奥运会上拿多少块金牌,您却说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奥运展示中国人的风采和文明程度。  邓亚萍:在前一段的奥运田径测试赛上,来了很多观众,他们一半是看鸟巢,一半是看刘翔。当广播里介绍外国运动员时,我们的观众反应非常冷淡;介绍中国运动员时就非常热烈了,提到刘翔时全场几乎沸腾。我
期刊
顷读《同舟共进》2008年第4期,王彬彬先生《假如顾顺章没有被捕》一文,从“流氓”参加革命,到当年海上闻人顾顺章如何呼风唤雨、遽然叛变,乃至魂断秘室,端的是惊心动魄。可以对读的,想来应是王学泰先生那本《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虽说“游民”不同于“流氓”,但两者界限本来就很模糊(在中国古代,“流”、“游”相似,“民”、“氓”亦相通,因而“游民”、“流氓”也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它们把传统社会和传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末到农村插队,由学生腔转换为村言俚语的农民“话语系统”曾是我的尴尬,闹过不少笑话,也被狡黠的农民捉弄过。不过偶尔从他们口中也会蹦出个把浓度很高的词语,让我刮目相看,如“刮五风”。    “刮五风”刮出了什么    “刮五风”在学校政治学习、传达文件时有所耳闻,知其大意是指几股不良风气曾在农村蔓延,影响很坏,遭到中央的制止和纠正,而究竟情况如何,不甚了了。我便有意跟农民交谈,却语焉不详
期刊
作为漫画家的丰子恺(1898~1975),为文也恬淡隽永,耐读耐品。我于旧书市上花5元钱买来的《丰子恺经典作品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中读过《牛女》、《酒令》、《食肉》、《丰都》、《算命》、《吃酒》等散文,颇多精彩片断,且录两节——  “那时我僦居在里西湖招贤寺隔壁的小平屋里。每见一中年男子,蹲在岸上,向湖边垂钓。他钓的不是鱼,而是虾。钓钩上装一粒饭米,一会儿拉起线来,就有很大的一只虾。
期刊
美国华人“百人会”1990年5月由建筑大师贝聿铭和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等美籍华人在纽约发起成立,是独立、无党派、非盈利的会员制组织,目前有140多名会员,包括李昌钰、何大一、陈冲等各领域的华裔精英,宗旨是促进中美两国间的建设性交往和鼓励在美华人融入美国社会。  受访者 安 平(美国华人“百人会”公关总监)卢咏(美国华人“百人会”研究主任)    《同舟共进》:请简要介绍一下“百人会”做的《2007年
期刊
《宪法》是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从理论上讲,任何宪法都会对政府行使权力加以一系列限制。没有宪法的国家很少,但有宪法不一定就有宪政,没有宪政,对政府权力限制或制约就是一句空话。  民主是宪政的保证,没有民主保证的宪法是一纸空文。当今世界的政治语境中,说自己不搞民主的政权几乎没有,“民主是个好东西”是文明世界的常识,已经超越意识形态之争成为普世价值;有争议的是如何在民主的条件下,实现对政府权力的限
期刊
不论目的多么正当或多么高尚,擅自调整印花税税率的行为都已超越了法律授权,是违法行为。由于《立法法》是我国宪法体系的一部分,财政部的行为实际上已构成违宪。    2007年5月30日凌晨,财政部突然宣布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到3‰,当天沪深两市双双暴跌,许多股民惊慌之中忍痛割肉,夺路而逃,证券市场哀鸿遍野。  一年之后,当我们重新回顾这一事件时,一个最起码的问题不得不提出来:财政
期刊
一笔天文数字的国家巨款巧妙地成为国库局少数“同人”的囊中财富,对于这样一个损公肥私的签呈,身为中央银行总裁的孔祥熙居然批了一个“可”字……社会“反孔”情绪日趋强烈,蒋介石不得不考虑“换马”。但孔是蒋的姻亲,有霭龄、美龄“护孔”,“换马”谈何容易。此事竟使得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苦痛极矣”……    孔祥熙等贪污美金公债券逾千万    发行公债是吸收社会资金,解决国家财政急需的重要办法。1942年,
期刊
法学家想当然地认为,应该制订更多的法律对社会加以调控,这是法治国家的需要;而经济学家敏锐地看到了法律过多带来的过度规制问题:法律越多,律师、法官也越多,社会成本就越大,效果反而不好。  有一种说法是,经济学家把蛋糕做大,法学家把蛋糕分好。    经济学家:法律过多造成“过度规制”    梁治平:社会变迁中,法律与经济是两个最重要的领域,两者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过去我们普遍承认,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期刊
历史为什么“忽冷忽热”    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19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  雷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历史热也反映了社会变化。上世纪80年代,历史很边缘、很冷,从1980年代一直到19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