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漫画家的丰子恺(1898~1975),为文也恬淡隽永,耐读耐品。我于旧书市上花5元钱买来的《丰子恺经典作品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中读过《牛女》、《酒令》、《食肉》、《丰都》、《算命》、《吃酒》等散文,颇多精彩片断,且录两节——
“那时我僦居在里西湖招贤寺隔壁的小平屋里。每见一中年男子,蹲在岸上,向湖边垂钓。他钓的不是鱼,而是虾。钓钩上装一粒饭米,一会儿拉起线来,就有很大的一只虾。其人把它关在一个瓶子里。于是再装上饭米,挂下去钓。钓得了三四只大虾,他就把瓶子藏入藤篮里,起身走了。我跟他去,见他走进岳坟旁边的一家酒店里,叫酒保来一斤酒,一盆花生米。他却不叫菜,取出瓶子来,用钓丝缚住了这三四只虾,拿到酒保烫酒的开水里去一浸,不久取出,虾已经变成红色了。他向酒保要一小碟酱油,就用虾下酒”。(《吃酒》)
“抗日战争期间,我避寇居重庆,有一次到丰都去游玩。入市一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行人熙来攘往,市容富丽繁华,非但不像阴间,实比阳间更为阳间。据说当地确有一森罗殿,即阎王殿,备极壮丽。殿内匾额对联甚多。我注意到两联,至今不忘。其一曰:‘为恶必灭,若有不灭,祖宗之遗德,德尽必灭;为善必昌,若有不昌,祖宗之遗殃,殃尽必昌。’其二曰:‘百善孝当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天下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前者提倡命定论,措词巧妙;后者勉人为善,说理精当”。(《丰都》)
这些文章的特殊之处在于,每篇后面都标有“1972年”字样。怎么会是1972年——那是所谓“十年浩劫”最甚的时节。我一边读,脑子里一边画问号:这样的文章当时能发表吗,在什么报刊发表,他为何有如此心境写这样的东西?再进一步,他怎么敢写这样的东西,除了他,还有多少人有机会写、敢写这样的文章?这些文章至今读来依然生动有趣。只是,这样谈玩谈吃谈性灵的“小资产阶级情调”,这样“宣扬宿命的封建迷信”,在举国上下只有八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的情势里,已是明目张胆的“反动”,完全背离了时代的“大潮流”。
1949年,几乎是所有中国大陆作家命运的分水岭。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作家们战战兢兢,噤若寒蝉,每一个字都有可能成为罪证。很多正当壮年的知识分子,创作生命到此戛然而止,直至1976年,他们的创作简历几成空白。这其中,似乎有过一次昙花一现般的反复。1960年到1962年之间,“大跃进”的后遗症使生灵涂炭,饿殍遍野。政治上困顿,文化上却出现了一个小阳春。文艺界虽仍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印迹,但也出版了一些就文艺谈文艺的书籍。这期间,周恩来和陈毅主持的全国话剧、歌剧创作广州座谈会以及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等活动都引起了较大反响。小阳春过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又被高调谈起,数亿人进入长达10年的万马齐喑状态。而丰子恺,居然在最压抑、最消沉的时光里写就这一篇篇散文,为黑铁时代保留了点点人性光辉。
叶兆言就此发表过评论:“丰子恺先生在1972年,写过一组很漂亮的散文。在‘四人帮’最猖獗的日子里,这组散文的意义,在于证明有一种写作不仅行得通,而且能够存在。我想一定有作家深深后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被不能写的借口耽误了。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作家,身心遭受严重迫害,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但是一个显然的事实,就是他们并不比真正劳动人民的日子过得更糟,生存环境并不比普通百姓坏到什么地方去,如果作家真的要写,绝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说白了,中国作家既是被外在环境剥夺了写作的权利,同时也是被自己剥夺了写作的机会。”
叶兆言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我们也需看到,作家们对创作的恐惧,一定大于不会搞创作的人。“牛鬼蛇神”们互相监督,互相揭发,人人都处于被监视的透明状态中,说话尚且小心翼翼,白纸黑字地写作,简直就是在加油站里玩火。写作这件事,哪里还能像吃喝拉撒那样随意?
丰子恺终究只是另类,是个案,虽然我们很希望看到更多的类似个案。
“那时我僦居在里西湖招贤寺隔壁的小平屋里。每见一中年男子,蹲在岸上,向湖边垂钓。他钓的不是鱼,而是虾。钓钩上装一粒饭米,一会儿拉起线来,就有很大的一只虾。其人把它关在一个瓶子里。于是再装上饭米,挂下去钓。钓得了三四只大虾,他就把瓶子藏入藤篮里,起身走了。我跟他去,见他走进岳坟旁边的一家酒店里,叫酒保来一斤酒,一盆花生米。他却不叫菜,取出瓶子来,用钓丝缚住了这三四只虾,拿到酒保烫酒的开水里去一浸,不久取出,虾已经变成红色了。他向酒保要一小碟酱油,就用虾下酒”。(《吃酒》)
“抗日战争期间,我避寇居重庆,有一次到丰都去游玩。入市一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行人熙来攘往,市容富丽繁华,非但不像阴间,实比阳间更为阳间。据说当地确有一森罗殿,即阎王殿,备极壮丽。殿内匾额对联甚多。我注意到两联,至今不忘。其一曰:‘为恶必灭,若有不灭,祖宗之遗德,德尽必灭;为善必昌,若有不昌,祖宗之遗殃,殃尽必昌。’其二曰:‘百善孝当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天下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前者提倡命定论,措词巧妙;后者勉人为善,说理精当”。(《丰都》)
这些文章的特殊之处在于,每篇后面都标有“1972年”字样。怎么会是1972年——那是所谓“十年浩劫”最甚的时节。我一边读,脑子里一边画问号:这样的文章当时能发表吗,在什么报刊发表,他为何有如此心境写这样的东西?再进一步,他怎么敢写这样的东西,除了他,还有多少人有机会写、敢写这样的文章?这些文章至今读来依然生动有趣。只是,这样谈玩谈吃谈性灵的“小资产阶级情调”,这样“宣扬宿命的封建迷信”,在举国上下只有八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的情势里,已是明目张胆的“反动”,完全背离了时代的“大潮流”。
1949年,几乎是所有中国大陆作家命运的分水岭。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作家们战战兢兢,噤若寒蝉,每一个字都有可能成为罪证。很多正当壮年的知识分子,创作生命到此戛然而止,直至1976年,他们的创作简历几成空白。这其中,似乎有过一次昙花一现般的反复。1960年到1962年之间,“大跃进”的后遗症使生灵涂炭,饿殍遍野。政治上困顿,文化上却出现了一个小阳春。文艺界虽仍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印迹,但也出版了一些就文艺谈文艺的书籍。这期间,周恩来和陈毅主持的全国话剧、歌剧创作广州座谈会以及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等活动都引起了较大反响。小阳春过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又被高调谈起,数亿人进入长达10年的万马齐喑状态。而丰子恺,居然在最压抑、最消沉的时光里写就这一篇篇散文,为黑铁时代保留了点点人性光辉。
叶兆言就此发表过评论:“丰子恺先生在1972年,写过一组很漂亮的散文。在‘四人帮’最猖獗的日子里,这组散文的意义,在于证明有一种写作不仅行得通,而且能够存在。我想一定有作家深深后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被不能写的借口耽误了。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作家,身心遭受严重迫害,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但是一个显然的事实,就是他们并不比真正劳动人民的日子过得更糟,生存环境并不比普通百姓坏到什么地方去,如果作家真的要写,绝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说白了,中国作家既是被外在环境剥夺了写作的权利,同时也是被自己剥夺了写作的机会。”
叶兆言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我们也需看到,作家们对创作的恐惧,一定大于不会搞创作的人。“牛鬼蛇神”们互相监督,互相揭发,人人都处于被监视的透明状态中,说话尚且小心翼翼,白纸黑字地写作,简直就是在加油站里玩火。写作这件事,哪里还能像吃喝拉撒那样随意?
丰子恺终究只是另类,是个案,虽然我们很希望看到更多的类似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