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闇公精神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是2014年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命名的第二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基地挂牌以来,我区立足“弘扬闇公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主题和现场教学特点,坚持問题导向、需求导向,从“建、管、用”三方面同时着力,高标准推进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成效。
一、“建”,突出特色
1、完善基础设施。该基地隶属重庆市潼南区杨尚昆故里管理处,主要由杨尚昆故居、杨闇公故居、杨闇公陵园三大部分组成。杨尚昆故居位于潼南区双江镇金龙村长滩子的“四知堂”,是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出生地,陈列了杨尚昆生前4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百余件文物文献资料、影视资料。杨闇公故居座落于潼南区双江镇北街,是中共重庆地委第一任书记杨闇公烈士的出生地,陈列了翔实的生活原物和珍贵的生平资料,现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市级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等。杨闇公陵园位于潼南区城郊尖山子,由陵道、牌坊、展厅、塑像、瞻仰坪、烈士及夫人墓茔墓屏等组成,系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近几年来主动多方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资金达80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杨尚昆旧居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永绥祠布展工程、杨尚昆陵园局部环境整治工程、禹王宫(含张飞庙、关帝庙)修缮工程, 建成了以家风为主题的重庆市首个教育基地。
2、挖掘闇公精神。收集整理杨闇公、杨尚昆、杨白冰及相关历史资料,拍摄了以杨闇公、杨尚昆等革命先辈的优良作风及其家族勤俭廉洁的家训家风为主线的“对照先辈·学思践悟”党性党风党纪宣传教育纪录片,征集党史音像资料和杨闇公烈士遗照底片等文物300余件。组织创作出版了大型纪实文学《杨氏家国梦》、《精神的力量》等地方教材,开设了《弘扬闇公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课堂教学、现场教学)、《闇公精神的当代价值》(课堂教学)、《杨闇公》(影视教学)、《与闇公烈士心灵对话》(现场交流教学)等精品课程。
3、优化师资队伍。建立一支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现场教学主讲教师,为现场教学基地配备4名专职教师、6名基地专职讲解员。建立教师A、B角制度。A角以专职骨干教师担任,B角由基地讲解员构成,A、B角人员定期研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提高。狠抓业务技能培训和规范化管理,完善内部管理考核办法,采取“以考促学”方式,组织对教师队伍的业务知识考试,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立学员和来宾意见薄,运用星级评定体系,对授课教师实行星级动态管理,促使授课人员努力提升讲解技巧和协调能力,为学员和来宾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与全国知名红色旅游景区的交流与合作,互派人员学习、培训,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二、“管”,突出规范
1、规范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区委党校、杨尚昆故里管理处,组织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主管部门、基地负责人、教学点人员,每年定期召开基地教学座谈会,总结基地建、管、用的阶段性情况,研究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等。
2、规范基地日常管理。该基地的建筑大多是木质古建筑,消防安全责任特别重大,我们首先把排查基地古建筑消防安全隐患进入常态化,完善消防安全预案和游客接待应急预案,实行安全责任区域网格化管理,工作责任细化到具体人员,近几年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基地还新添置了电子查询器、幻影成像、情景模拟等多媒体设备,不断提升基地服务品质。
3、规范课程设置和教学流程。紧扣“党性教育理论导入、地方党史引向深入、现场体验点燃激情、互动研讨心灵碰撞、成果转化坚定信念”五个环节,针对培训对象的人员特点、时间长短等差异,设计出1天、2天、4天的课程模式,培训单位照单点菜。严格按照“理论导入—现场讲解—总结提炼—资政建议”等较为成熟的现场教学流程,突出实地观摩、现场互动、专题授课、师生点评、教学评估等重点环节,确保教学效果。教学程序一般分三步进行:参观“四知堂”(了解杨闇公、杨尚昆家族史、家庭教育和历史背景等情况)→参观“杨闇公故居”(了解杨闇公烈士生平事迹)→现场教学:(杨闇公烈士陵园)情景导入、学员与烈士心灵对话、教师提升讲解等。
三、“用”,突出实效
1、在干群教育中发挥实效。2014年来,基地共接待市内外各类培训班80余期,培训学员6000余人;接待区外考察交流团200余批次,接待各类参观人员600万人次。每年利用闇公陵园承办区纪念“三·三一”、清明“追思先辈”活动、“9·14”纪念活动、“9·30”烈士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活动,参加者数万人。
2、在推动潼南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实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员的知识得以拓展、境界有所提升,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学员更加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执政意识,使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不断把潼南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
一、“建”,突出特色
1、完善基础设施。该基地隶属重庆市潼南区杨尚昆故里管理处,主要由杨尚昆故居、杨闇公故居、杨闇公陵园三大部分组成。杨尚昆故居位于潼南区双江镇金龙村长滩子的“四知堂”,是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出生地,陈列了杨尚昆生前4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百余件文物文献资料、影视资料。杨闇公故居座落于潼南区双江镇北街,是中共重庆地委第一任书记杨闇公烈士的出生地,陈列了翔实的生活原物和珍贵的生平资料,现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市级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等。杨闇公陵园位于潼南区城郊尖山子,由陵道、牌坊、展厅、塑像、瞻仰坪、烈士及夫人墓茔墓屏等组成,系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近几年来主动多方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资金达80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杨尚昆旧居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永绥祠布展工程、杨尚昆陵园局部环境整治工程、禹王宫(含张飞庙、关帝庙)修缮工程, 建成了以家风为主题的重庆市首个教育基地。
2、挖掘闇公精神。收集整理杨闇公、杨尚昆、杨白冰及相关历史资料,拍摄了以杨闇公、杨尚昆等革命先辈的优良作风及其家族勤俭廉洁的家训家风为主线的“对照先辈·学思践悟”党性党风党纪宣传教育纪录片,征集党史音像资料和杨闇公烈士遗照底片等文物300余件。组织创作出版了大型纪实文学《杨氏家国梦》、《精神的力量》等地方教材,开设了《弘扬闇公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课堂教学、现场教学)、《闇公精神的当代价值》(课堂教学)、《杨闇公》(影视教学)、《与闇公烈士心灵对话》(现场交流教学)等精品课程。
3、优化师资队伍。建立一支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现场教学主讲教师,为现场教学基地配备4名专职教师、6名基地专职讲解员。建立教师A、B角制度。A角以专职骨干教师担任,B角由基地讲解员构成,A、B角人员定期研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提高。狠抓业务技能培训和规范化管理,完善内部管理考核办法,采取“以考促学”方式,组织对教师队伍的业务知识考试,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立学员和来宾意见薄,运用星级评定体系,对授课教师实行星级动态管理,促使授课人员努力提升讲解技巧和协调能力,为学员和来宾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与全国知名红色旅游景区的交流与合作,互派人员学习、培训,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二、“管”,突出规范
1、规范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区委党校、杨尚昆故里管理处,组织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主管部门、基地负责人、教学点人员,每年定期召开基地教学座谈会,总结基地建、管、用的阶段性情况,研究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等。
2、规范基地日常管理。该基地的建筑大多是木质古建筑,消防安全责任特别重大,我们首先把排查基地古建筑消防安全隐患进入常态化,完善消防安全预案和游客接待应急预案,实行安全责任区域网格化管理,工作责任细化到具体人员,近几年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基地还新添置了电子查询器、幻影成像、情景模拟等多媒体设备,不断提升基地服务品质。
3、规范课程设置和教学流程。紧扣“党性教育理论导入、地方党史引向深入、现场体验点燃激情、互动研讨心灵碰撞、成果转化坚定信念”五个环节,针对培训对象的人员特点、时间长短等差异,设计出1天、2天、4天的课程模式,培训单位照单点菜。严格按照“理论导入—现场讲解—总结提炼—资政建议”等较为成熟的现场教学流程,突出实地观摩、现场互动、专题授课、师生点评、教学评估等重点环节,确保教学效果。教学程序一般分三步进行:参观“四知堂”(了解杨闇公、杨尚昆家族史、家庭教育和历史背景等情况)→参观“杨闇公故居”(了解杨闇公烈士生平事迹)→现场教学:(杨闇公烈士陵园)情景导入、学员与烈士心灵对话、教师提升讲解等。
三、“用”,突出实效
1、在干群教育中发挥实效。2014年来,基地共接待市内外各类培训班80余期,培训学员6000余人;接待区外考察交流团200余批次,接待各类参观人员600万人次。每年利用闇公陵园承办区纪念“三·三一”、清明“追思先辈”活动、“9·14”纪念活动、“9·30”烈士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活动,参加者数万人。
2、在推动潼南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实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员的知识得以拓展、境界有所提升,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学员更加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执政意识,使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不断把潼南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