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认识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it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个人主义拜金、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在青年学生头脑中的地位越来越脆弱。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反思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发挥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德育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对德育的片面理解
  目前,还有相当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德育课即政治课,“德育政治化”缩小了德育的视野,影响德育其它部分的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对德育工作重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甚至不要,重智育而轻德育,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还有部分教育工作者习惯于把德育片面理解为对学生的单纯看管,从“管”字出发,置学生于老师的控制之下,单方面地给学生灌输道理,甚至施加压力,迫使学生就范。这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实际。
  (二)“重大德,轻小节”,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
  我们从小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而恰恰忽略了日常行为教育,忘记了高尚品德的形成必须从基础抓起,德育往往流于形式;我们往往偏重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本身的人文和人格修养的建设;学校德育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层次性,有些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离,有成人化倾向;德育活动追求形式,不讲实效,加上社会不良风气与环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抵消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使得学校德育工作举步维艰,难以落实到位;重智轻德、重理论轻能力、知行脱节的缺陷,与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足有着极大的关系;最起码的生活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匮乏,使我们的部分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有的是令人生畏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目标,但是缺乏必要的具体行为指导,使受教育者对德育产生逆反心理和距离感。
  (三)重知识、轻实践,方法单一
  德育教学方法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就在于它必须保持教学过程和学生修身过程的相统一。德育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接受和内化的过程,德育课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和接受是毫无效果的。而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上一直主要以灌输法为主,方法简单生硬,内容空洞脱离生活,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未能从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出发,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见事不见人,或者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进行呆板的说教,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
  二、对学校德育的几点思考
  (一)德育内容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适当的降低德育的目标,制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工作目标,优化德育教育的形式,使其更具个性化,更贴进生活,贴进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和分层,对不同层次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教育主题。注重德育的实效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符合教育对象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就像《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所提倡的,“把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要把高标准和低起点结合起来,体现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有效化
  应注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细致、生动,做到“润物细无声”。德育应该贴近生活,增强双向互动,激发学生对德育的兴趣。学校德育工作要有机地寓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贯通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总是把教书和育人和谐的统一在一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没有了各项活动,德育就只剩下了空洞的说教,根本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必须重视并切实组织好各项活动,将德育的内容与学生可接受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学生通过参与活动领悟学习内容,从实际体验中受到教育。
  (三)拓展渠道,形式创新
  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封闭形的学校德育已不符合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学校德育必须打破自我封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维”力量,探索多种有效途径,使德育从单向式走向多向式,平面式走向立体式,从包办式走向自选式,使德育形式更加个性化,有效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全方位多渠道的开展德育教育;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同时,重视家庭教育,并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其他文献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不只是教会学生简单的听说读写,还应包括育人这个功能。语文教师的课堂实践应该强调以文为本,寓教于文。一定要用足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工具性和人文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提升生存境界,提高生命质量。教师要把功夫用在教材上,要利用教材选文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并能结合我们的生活、我们身边的故事来影响他们,发挥其育人
期刊
教育督导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德高望重、干事创业的教育督导队伍。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督导工作者,就要做到“三为”,即:有为、敢为、善为。  有为,即有所作为。作为一名教育督导工作者,要有为教育督导事业乐于吃苦、敢于创新、勤于奉献的精神。有为,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事业情怀、一种精神境界。要十分珍惜督学这一崇高的荣誉与称号。  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教育督导
期刊
当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把学校办成一所怎么样的学校?这是我任校长以来始终感到的一种不可推御的强大责任,也是我多年来不断思考,不懈钻研的问题。  ——题记    做强学校离不开先进理念的支撑。在一所学校里,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校长必须有自己的办学思想,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去引领和转化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实践。只有我们的校长肩负教育责意识,肩负民族大义,提高教育质量才不会成为空谈,实施素质教育才不会
期刊
学数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些新理念,我们在平时数学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指导。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巨大的推动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各种心理需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因材施教,以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创新。
期刊
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最后一次研究函数的内容,是初中代数各种知识与思想的集体展现,是初中代数内容的一个总结.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节知识.  一、根的情况与交点个数  观察下面三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表1),并回答二次函数图象在什么条件下与轴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交点?   表1方程根的情况与函数图象交点的个数      判别式符号        观察图表知:当对应方程的
期刊
自2008年3月起,王官营中心校承担了国家“十一五”课题子课题——“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的任务,业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所以说,在课题研究当中,校长首先也必须要从自身建设抓起,要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要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只有抢先占领了课改理论的前沿和制高点,才能纵观全局,高屋建瓴,也才能最大化的为全体教师提供有力、有益、有效的支持。  一、理论支持  国家“十一五”课题子课
期刊
在近几年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我观摩学习了几十节不同的示范课、观摩课,结合自身实践和感悟,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的数学课。  一、提升教学理念,确立主体地位  试想如果教师心中没有学生,没有“教学生一天,想他们一生”的理念,怎会有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怎会主动追求有效教学的动态生成,怎会为学生一生的发展着想呢?更新观念,提升理念,才能促使我们深入研究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策略,
期刊
自1963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雷锋精神引导几代人健康成长,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潮冲下去,雷锋精神渐渐离我们远去,有些人正在大力鼓吹一切向钱看,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雷锋叔叔正出国多年。”  那么,现在在学校教育中要不要提雷锋精神?这就需要搞清楚雷锋精神的实质到底是什么,我们学习雷锋什么。我认为雷锋精神的实质归根结底
期刊
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校长,只有明确学校的定位,把握学校的功能,才能发挥“母机”的作用,为基层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这里主要介绍十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抓手。  首先建立一套制度。教师进修学校和电大工作站两个牌子,一套人员,工作任务和性质各不相同,工作难度也不一样。先统一核定教师基本工作量,再按教师的职称和能力分担培训任务,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担任讲课和研究任务,老年教师和初级教师做班主任等服务性工
期刊
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对此,我的理解是:简便计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定义、定理、定律、性质、法则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使计算简便,通过简便运算要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  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我认为:在引导学生探索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以后,要通过多种途径在提高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