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求发展 强化责任,激活机制创特色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8888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把学校办成一所怎么样的学校?这是我任校长以来始终感到的一种不可推御的强大责任,也是我多年来不断思考,不懈钻研的问题。
  ——题记
  
  做强学校离不开先进理念的支撑。在一所学校里,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校长必须有自己的办学思想,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去引领和转化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实践。只有我们的校长肩负教育责意识,肩负民族大义,提高教育质量才不会成为空谈,实施素质教育才不会穿新鞋走老路。
  一、教育质量的高低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作为校长,作为教育事业的管理者,应该有国家责任感;作为校长,必须感受到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责任;作为校长,学校的第一责任人,应在致力于改善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同时,切实履行起教育质量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七里河小学以“正责毅勤”为育人目标,其中就有一个“责”字,这个“责”,指的就是责任,是指将学生培养为有“责任”的人,让学生通过自我意识、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养成、自我规范,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从而形成责任意识。这个“责”,也指教师要有“责任”,没有责任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有责任的学生;这个“责”,更重要的是首先校长要有“责任”,只有大家都扛起“责任”这杆大旗,才会甩掉落后的帽子,才能实现国富民强。
  二、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是校长的首要职责
  素质教育是一种更高的质量要求,教育质量的核心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是红头文件的堆积,也不是口号的空喊,更不是概念的演变,而是要求将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到教育质量的提高上,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应当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1.高质量体现为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
  七里河小学以学生的“责任心”教育为突破口,将学生培养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让学生从小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对自然负责。”让学生在认知、情感、思想品德以及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责任教育”所涵盖的这些领域,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提高。
  2.高质量体现为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七里河小学鼓励和激发一切个体向一切可能发展的方向上探索。每个个体都是鲜活的,每个生命都是有意义的。因而教育也体现出了更多的个性化的特征。学校要为学生个性发展而创新教育行为,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每一个学生不求一样的发展,但必须使每一个个体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三、校长要超越功利去注重办学的责任和内涵
  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而失去责任感不仅会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将失去必要的做人良知。作为校长,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必将于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
  教育是使学生成为“人”的事业,其本义是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幸福。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就是学习生活,学习如何幸福地生活,学习如何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获得幸福的生活,学习如何把个人的幸福生活与国家民族的进步有机融合。因此,我们的教育质量不仅仅是培养出一个个手拿毕业证,微笑地走向社会,却苦苦地寻求工作的毕业生,而是要培养出一个个既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质量不仅仅是追求分数的高低、升学率及就业率的多少,更是追求每个学生充满个性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质量不仅仅是学校汇报时的自夸与炫耀、评比时的一串串数据,更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人生体验、共创的生命历程;我们的教育质量不仅仅是今天培养的合格学生,更是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合格公民。
  具有责任感的校长,肯定会带领一批具有责任感的教师,这样才会教出具有责任感的学生,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活生生的人。众多的具有责任感的你我,才会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为民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的资源和精神动力。愿我们国家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在各位校长们的努力工作中,增强责任感,树立质量观,使我们的民族早日进入世界前列,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发挥其主体作用已成为教育界的一项重要课题,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在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作一探讨。首先,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向启发诱导的转变,想方设法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迫切的知识渴求中去学习,迫切的心理感知去参与活动。  一、让学生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了解文章的发端,学生只有在熟读
期刊
中国古代诗歌,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无论是闺怨还是离别,无论是田园还是边塞,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情”,可以说是诗的灵魂,没有了“情”,诗就失去了灵性。因此,紧扣“情”字鉴赏诗歌,也就成了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关键所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何把握诗歌中的“情”呢?  一、看“题目”和
期刊
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自今年1月9日启动半年多来,经各党委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全省教育部门、学校校长、教师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有力配合,迎国检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国家教育督导团督导预检组的肯定。但尚存在着部分市、县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有些部门职责不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不到位,欠账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即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
期刊
谢瑞老师教诲我一定要重视读”。在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谢老师这句教诲时时提醒我语文阅读课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学会读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使命。王崧舟老师也说,读既是一种本体论,即以读为本,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读又是一种方法论,即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我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学、问、讲、练、创”五环节教学法的情况阐述如下:  一、“学、问、讲、练、创”五环节之间的操作流程及时间分配  “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下学习;“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讲”就是讲解,讲解上一环节中出现的学生不会回答的问题;“练”是学生做一些精心选择的具有典型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创”是在所学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创新,具体表
期刊
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高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已经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乐于做某件事,最主要的当然是让学生对这件事感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亦是如此。要使学生上升到此种境界,就必须从“根”开始,所谓“根”就是让学生在自学
期刊
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以老师的讲析为主,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探索思维也往往在繁重的“记”和“背”的过程中逐渐消失。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整理如下。  一、重视诵读,激发兴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文言语感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像
期刊
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班主任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他上可以是学校决策的执行者,下可以是学生需求的传达者。因此,班主任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特别是在学生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今社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摆在每位班主任面前的首要课题,任重而道远。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后进生之间的关系。后进生因为学习成绩差,长期遭受家长、师生的冷眼、不公正的待
期刊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不只是教会学生简单的听说读写,还应包括育人这个功能。语文教师的课堂实践应该强调以文为本,寓教于文。一定要用足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工具性和人文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提升生存境界,提高生命质量。教师要把功夫用在教材上,要利用教材选文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并能结合我们的生活、我们身边的故事来影响他们,发挥其育人
期刊
教育督导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德高望重、干事创业的教育督导队伍。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督导工作者,就要做到“三为”,即:有为、敢为、善为。  有为,即有所作为。作为一名教育督导工作者,要有为教育督导事业乐于吃苦、敢于创新、勤于奉献的精神。有为,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事业情怀、一种精神境界。要十分珍惜督学这一崇高的荣誉与称号。  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教育督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