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衡阳商帮与会馆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kj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明清时期,衡阳地区开始出现商帮、会馆等传统商人组织,不仅数量多,而且组织、功能日益完善。民国以后,它们与现代商会并存发展,共同为衡阳社会经济繁荣和地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近代;衡阳;商帮;会馆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95-02
  明清时期,由于传统工商业经济发展,市场区域扩大,商人增多,尤其是士大夫对商人身份及作用的逐渐认同,为商帮、会馆的出现创造了历史条件。商人自我归属感的日益增强,以及对工商业利益的捍卫等,亦进一步推动了商帮、会馆的发展壮大。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些传统商人组织开始在衡阳地区出现。
  一、历史背景
  衡阳地处湘江中游,湘、蒸、耒三水在此汇合,水陆交通便利。明清之际衡州城社会经济繁荣,街头市井有“十家七酒店,五户两跟官”之谣。清初湖南“始长沙未设巡抚、布政使时,商贾皆主衡州,以通广西,其经济地位曾一度居湘省之首。这一时期“江西填湖广”移民大潮,随之而来的江右商帮也对衡阳城市工商业经济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湘、赣两省毗邻,赣人入湘经营,在地理位置上颇占优势。另外衡州城内还有山西、安徽、陕西、福建等商帮,其中以徽商实力相对突出,因此近代赣商、徽商在衡阳各领风骚、互为争雄。
  二、组织构成
  衡阳商帮、行会、会馆等滥觞于明代,清代以后发展壮大。各行会中有少数明确记载成立于明代,甚至更早。如戏剧业老郞会,据载“唐长庆间建;明崇祯间僧了慧重修”,该会祀七郞神,以之为祖师爷,故公所称为老郞会。设址两处,一为祖七侯祠,在宾日门内,因其“建立在前,殆犹佛家所称祖庭,故加祖字别之”,一为老郎殿,在道后街南即今大西门一带。又如泥木业鲁班会,“明万历间阖邑工匠创,祀公子输”,设址于“在回雁峰左”,原称为鲁仙阁,后改名鲁班庙。再如国药业药王会,祀孙思邈。设址亦有两处,一为“祖师殿,在江东岸,名玉虚宫,创自明代”;一为“药王庙,在府城南门内关王庙左,康熙初知府刘进礼捐价六两购地,医官许荣魁、张文谟、王之玉、李本素等捐赀重建”。
  据统计,明清时期衡州城有行帮30余个,除以上各业外,还有皮革、染布、豆腐、理发、斋货、百货、茶食、酒业、钱业、五金、铜匠等。及至清末衡阳商会成立前后,衡州各行帮中又以钱业、国药、染坊、棉纱业等为大宗,各拥资巨万、生意兴隆。
  上述行会不仅规模、性质等各不相同,且分属于不同商帮组织。以船帮为例,衡阳地区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密布,“故民多以操舟为业”,一般按水系划分,有蒸水流域的“草水子”、潇水及湘水上游的“永州巴杆”“祁阳航船”“衡山倒划子”和行驶于十八涧多滩地段的“嘉禾船”等;耒水的“小驳船”;以及专营以煤易粮棉为主的“天舵船”,又称杂粮船等;还有5艘专驶长沙至“十二围”之间的盐船等。以上各类船只统称衡阳“小驳船”。咸、同年间又得本籍显宦、兵部侍郎彭玉麟资助,在长沙煤炭码头侧修建衡阳船帮驻省公所,名曰“南岳行宫”,船帮势力因此大盛。由于小驳船吃水较深,能远走长沙、岳阳一带,故有“无小驳船不成河道”,名闻湘、鄂两省 。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船帮所祀水神与别处不同。据载明清时衡、清两县城乡各地“有庙数处。若三圣、三顺、杨林、丁三之类,皆民间私相崇奉,其神号多属不经,非遵会典龙神、江神之庙可比”。其中杨林庙在“江东岸街东,原祀水神。宋理宗景定元年,衡阳县尉穆演祖拒元鸟持哩哈达兵于此,近(清末)因改祀演祖”。船帮公所称杨泗庙,后因改祀穆氏又称为穆公会。设址于城北下關草后街,“乾隆五十九年,衡阳、清泉、耒阳三县舡商捐建,庙左巷内小屋二进,又庙右瓦屋一栋四进,收税以作香灯之资;首事许逢源、贺绍堂、万载坤、陈友文、王明德”。除此之外,其他行帮如铜匠业所祀行业神亦具有衡阳地方特色,该行帮又称铜神会,公所设在衡阳城南泰梓码头铜鋡殿,以铜鋡神为供奉祖师,究其缘故,“或曰《水经注》云略塘有神,水变铜腥”;故《湘中记》作铜鋡神。
  行会之外,衡州城内还有各类会馆十余所。会馆亦大体遵照传统惯例,多以籍贯命名之,如山西、陕西商人建“山陕会馆”、皖商建“江南会馆”、赣商建“江西会馆”、鄂商建“湖北会馆”、长沙商人建“长郡会馆”等。各会馆中创设最早的当属江西会馆,又称万寿宫,在“城南新街西。原为桂藩花圃。(明)崇祯五年,内官江西俞永斌建,奉许逊。康熙中,江西众姓重建;乾隆十九年修”。需要说明的是,赣商在衡所建会馆不仅最早,且不止一处,另外还有设在宾日门外下河街东的庐陵会馆,亦称万寿宫,“康熙十八年,江西庐陵众商建;光绪二十五年重修,壮丽甲衡郡诸会馆”。此外还有临江会馆,亦是赣商所建,又称仁寿宫,“在潇湘门内雍和坊仁寿巷东。乾隆十九年,江西临江府众姓捐建”。由此可见江西商人在衡势力之大!
  当时衡州城内能与之分庭抗礼的是江南会馆,其名望、影响之大居各会馆之首。该会馆前身为惟心禅林,亦称徽州会馆。建址于“城南新街河岸。顺治五年,徽郡士商程璧等公建,康熙元年重修”。及至同治年间,祖籍安徽的程春甫、程商霖父子自咸同军兴期间经商发迹、并跻身于衡阳四大家之列后,遂于同治年间在城中正街东倡建了江南会馆,以聚皖南诸商。虽然与衡城诸会馆相比,其建成时间较晚,但当时衡城商民普遍认为它“名望最大”,因为江南会馆既拥有“詹有乾墨局、朱嘉瑞丝线庄之富”,更兼有“程商霖任盐道之势。会首程商霖、朱寿祺等分别捐得五品、九品官衔,尤其程氏与省内各湘军大员、高官往来密切,私交甚好,出入官衙无阻,一时名噪湘南”。因此在清末衡州城内诸会馆中,向以江西、江南两会馆为马首,二者因实力相当,彼此间互为争雄、难分高下。
  三、功能活动   衡阳行会组织分属不同商帮组织,商帮之上又设会馆,因此某一会馆常常是数个行会组织的集合体,其功能活动主要包括联乡谊、办义举、协调竞争等,以江西会馆为例。
  (一)联乡谊、办义举。江西会馆坐落在城南新街,坐西朝东,面临湘江,进门有戏台一座,台前空坪可容千人。正殿供奉许真君,左右侧殿供有财神、观音等;南北两端各有廊屋、侧门。南侧门首额曰“斯道”,为江西同乡人停放灵柩之所;北侧门首额曰“回恒”,为事务管理及同乡病人疗养之所。万寿宫另有庄田、店屋等不动产,为常年经费所自出;此外还有棺木制作坊,分“天地人和”四个等级,专供同乡人使用。其中:天字号棺木极昂贵,供富户使用;和字号棺木低于成本,只售于赤贫户。还有新、老义山两座,即今之巷荫岭、欧家町一带山岭,专为掩埋旅衡病死者尸骨,称“江西义山”。又有助衣、助药、助路费盘川等福利开支。会馆的全部经济账目,则由赣藉各行帮轮流推举派人值年,监督结算,以示公允。另外在助学方面,如1920年江西会馆会首卢瑞芳等人创办豫立小学校;及至抗战,他又出资在十方塘创办大刚中学,除同乡子弟免费就学其中外,亦欢迎其他孩童入读 。
  (二)协调竞争。衡阳是湘南门户,水陆畅通,江西人聚集于此,贸迁有无,繁榮市场,赣省各县商人到衡阳后,均能发扬所长,各营其业,形成自然分工。如丰城人独占金饰银楼业,南昌人据有油脂业,清江人据有药材业,至于钱庄、纱布、染坊、南货、酒酱等业则为吉安府人所据占,其他如典当、盐仓、行栈、筵席、浴室等,莫不有赣商插手其间。大铺小店遍布衡阳全城。旧时衡阳向有排斥外省商人之习,故本地商帮常与赣商不睦,江西会馆会首经常出面为本省商人解决纠纷,与本地商帮据理力争,斡旋交涉;若遇同乡间发生矛盾,会首又要评断是非,做到扶弱抑强,使贫者悦而服之,富者敬而畏之。因此,历届江西会馆会首如肖瑞山、卢瑞芳等人,都是为人公允、急公好义、且家财雄厚者,如此才能达到“以理服人、以势压人”双重目的。更重要的是,会首在遇有涉及官方事务时,还可凭借雄厚财力结交官府豪绅,借以与其他会馆、行帮分庭抗礼,以维护本籍商人利益。
  四、历史影响
  商帮、会馆、行会等传统商人组织不仅推动近代衡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也是现代商会的重要组织构成。宣统元年,衡阳商会成立,由官府札委肖邦恺为首任会长,在各行会、商帮的积极配合、鼓动下,首批入会的商户即达764户,然后由各行会议举产生商会会董36人,以办理商会日常会务。各商会虽然加入商会,但仍保持与各该行、会帮的隶属关系。这样,商帮、行会、会馆等传统商人组织与现代商会在衡阳城市并存发展,继续为城市社会繁荣和地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当时衡阳第一大行业——纱布业为例,该业由土布染坊、绸布零售和棉纱布头店三部分组成,主要以土布染坊业为基础逐渐发展形成,其生产经营事关百姓的衣食住行,因此与地方民生息息相关。1930年,三业合并成立纱布业同业公会,隶属于衡阳商会,实行“九理”“三监”制。在众商户的多年苦心经营下,纱布业最终使之发展成为衡阳第一大行业。据1933年《中国实业志》记载,当年衡阳纱布业已发展至133家,资本总额约90万银元,全年营业额786万银元,从业人员680人。由是可以说,以纱布业为代表的近代衡阳商帮、行业和会馆,在其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实现了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共赢。
  参考文献:
  [1](清康熙)衡州府志卷8 · 风土.
  [2](清同治)衡阳县志卷9 · 山水.
  [4](清乾隆)清泉县志卷5 · 寺观.
  [5]衡阳市民建、工商联文史工作委员会.衡阳市工商联史稿[M].1986:104.
  [6](清乾隆)衡州府志卷5 · 寺观.
  [7](清同治)衡阳县志卷9 · 山水.
  [8](清乾隆)清泉县志卷5 · 寺观.
  [9](清宣统)清泉县乡土志 · 城厢.
  [10](清乾隆)清泉县志卷5 · 寺观.
  [11]衡阳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衡阳文史资料[M].1988(8):206.
  [12]衡阳市民建 、 工商联文史工作委员会.衡阳市工商联史稿[M].1986:90.
  作者简介:
  吴小珍,女,汉族,湖南道县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其他文献
【摘要】 石涛山水画作为清朝改革派的代表作品,后人对其研究很多。倪瓒作为元四家之一,其山水画及其款识独树一帜。本文为“探析石涛与倪瓒山水画款识异同”,深入分析石涛山水画的款识与倪瓒的独特性。  【关键词】 石涛;倪瓒;山水画;款识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70-02  据记载,早期的中国画的款识更多是一种解释说明
期刊
【摘要】 三角垂帐纹在佛教艺术中大量存在且历史悠久,其形式演变存在一定规律。本文首先考察了三角垂帐纹的起源、形式演变及实物参照,接着对其在壁画中出现的位置及其象征含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又讨论了莫高窟藻井的象征含义,认为其结合了中国世俗建筑的藻井、印度佛教的伞盖以及中国的伞盖之象征含义,体现着人们的崇敬和供养,暗示着佛教石窟神圣的空间。  【关键词】 三角垂帐纹;藻井;伞盖;莫高窟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逐渐走向国际,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何正确地翻译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向世界呈现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核成了一个难题。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生态翻译学在翻译传统文化元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在充分研究中华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其重要内容进行翻译,抓住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核心部分,并向世界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文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和传统文化元素翻译
期刊
【摘要】 《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传统哪吒故事进行了现代性创新改变,浓墨重彩描绘了反抗偏见、抗争命运、亲情友情等主题,但“魔童”形象仍然体现了不少儿童教育的缺点。影片消解了“反抗父权”却合理化“父权”,构筑了不良的家庭代际关系;影片“我命由我不由天”虚假的理想化诉求给儿童以心灵鸡汤,却缺乏真正的引导与鼓励力量;种种被认为是“狂欢叙事”的笑料有低俗与歧视之嫌,对于儿童有错误示范作用。  【关键词】 《哪
期刊
【摘要】 “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督促着我们本身音乐专业的学习,本文就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了一定的论述,希望能对相关的学习和研究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 问题意识;音乐学习;演唱;音乐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66-02  一、“问题
期刊
【摘要】 教师的人格魅力一直深潜于教育教学之中,是教书育人事业中不可或缺的,本文从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的系列故事之一《最后一课》为出发点阐述了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人工智能时代已来,但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机器人所无法取代的。教师只有主动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发挥自身优秀的人格魅力,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师;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本文以乡土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承为研究背景,以地坑式窑洞建筑的分析解读与实地调研为设计基础,以生态博物馆理念为依据,进行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实践。设计方案提取地坑窑符号元素,针对博物馆所具有的公众开放性、文化传承性和展示互动性等原则,结合本土非遗文化和地域特色进行融合设计,力图将文化与生态、历史与现代进行有机的交融,将场地打造成为一个集非遗展示、文化宣传、教育教学、休闲娱乐、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综合
期刊
【摘要】 母题能够反映出超越个性而具有共性认知的人生经验、生活知识、民族认同。阴山岩画表现的是人类群体的原始生活环境,画面记录了人类的生活经验和意识祈愿,其母题意象是介于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在艺术创作中,需要经过对阴山岩画进行归纳、判断、分析、打散等一系列的工作,最终完整地對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正确的传达,形成独具视觉特征的阴山插画风格。  【关键词】 母题语言;母题意象;阴山岩画;阴山插画  【中
期刊
【摘要】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美学智慧。意境作为唐诗的主要元素,在外译过程中往往由于思维和文化差异等障碍,译者很难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将意境传达出去。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提出“三美”理论,对唐诗英译过程中的意境建构具有重大意义,提高了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翻译质量。  【关键词】 “三美”理论;唐诗意境;建构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艺术类高校发挥其文化艺术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在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分析了艺术类院校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推动艺术类院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的路径。  【关键词】 艺术高校;公共文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