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一届NOC活动 网络教研团队 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初中语文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枣核》
2.达成目标:
①通过查找工具书,阅读课下注释,掌握本文生字词(音、形、义);
②通过学习配套资源中“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③通过学习配套资源中“批注赏析”部分,品析语言,体悟思乡之情;
④通过学习配套资源中“以小见大”和“悬念”等内容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
3.学习方法建议:
参看配套资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资源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1:夯实基础
(1)阅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明确其音、形、义。
(2)通过浏览网络资源,查找作者相关资料,掌握重点内容。
(3)完成配套资源中任务1的《基础知识自测》后发送至同桌邮箱。
任务2:整体感知
(1)听配套资源“任务2”中的课文范读至少1遍,然后播放背景音乐,自主配乐朗读。
(2)通过学习配套资源中“任务2”部分,回顾概括方法,给文章分层、概括层意,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层意概括可参考以下格式:
(索)枣核——( )枣核——( )枣核——(议)枣核
任务3:批注赏析
通过学习配套资源中“任务3”部分,学习使用Word“审阅”批注功能,赏析微课程,在课文电子稿中选择至少3处,使用“审阅”批注功能进行文章品析,并将成果上传到班级共享中。
任务4:拓展阅读,比较阅读
阅读配套资源中“任务4”中的拓展文章,感悟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从表达方式、写作方法、表达感情等方面与《枣核》进行比较阅读。
任务5:练笔写作
本文通过小小的枣核表达了深厚的感情,思考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小的物件,蕴含着我们自己的某种情感或感受?仿照“任务5”中范文,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片段,并将电子稿上传到班级博客中,班内相互点评。
任务6:搜集相关资源
自己搜集有关思乡的诗歌、歌曲、文学作品,自己浏览后进行筛选和分类,将最终成果上传至班级共享中。
三、困惑与建议
我们的想法: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
我们对本次比赛题目的理解是,第一,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单时应该是独立自主的;第二,该任务单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第三,在进行任务单的设计时应遵循任务驱动或问题导向的原则;第四,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我们基于课文去制作任务单,所以对课文的分析成为首要工作,本篇文章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品味语言去感受语言的精美正是本课的重难点;作者的写作手法独特,也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案例;本文重点表达的感情是思乡爱国,让学生进行有关的积累,激发学生本人的爱国之情也是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制定的自主学习目标是:掌握文章基础知识,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品析语言,能体会手法。
我们认为配套资源并不是贯穿每个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始终的,它存在的意义是,在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持,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辅助手段。
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学生本身学习基础并不统一,我们制作了文件夹目录式的配套资源,将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时可能用到的配套资源放在对应的文件夹中,并在自主学习任务中标明其配套资源的具体位置。这样制作的好处是,虽然配套资源较为全面,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必须全部去学习,而是在自主学习时遇到困难时选择对应的资源进行学习,这样一来,配套资源既能达到它存在的目的,又能节省学生的时间,提高效率。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枣核》
2.达成目标:
①通过查找工具书,阅读课下注释,掌握本文生字词(音、形、义);
②通过学习配套资源中“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③通过学习配套资源中“批注赏析”部分,品析语言,体悟思乡之情;
④通过学习配套资源中“以小见大”和“悬念”等内容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
3.学习方法建议:
参看配套资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资源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1:夯实基础
(1)阅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明确其音、形、义。
(2)通过浏览网络资源,查找作者相关资料,掌握重点内容。
(3)完成配套资源中任务1的《基础知识自测》后发送至同桌邮箱。
任务2:整体感知
(1)听配套资源“任务2”中的课文范读至少1遍,然后播放背景音乐,自主配乐朗读。
(2)通过学习配套资源中“任务2”部分,回顾概括方法,给文章分层、概括层意,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层意概括可参考以下格式:
(索)枣核——( )枣核——( )枣核——(议)枣核
任务3:批注赏析
通过学习配套资源中“任务3”部分,学习使用Word“审阅”批注功能,赏析微课程,在课文电子稿中选择至少3处,使用“审阅”批注功能进行文章品析,并将成果上传到班级共享中。
任务4:拓展阅读,比较阅读
阅读配套资源中“任务4”中的拓展文章,感悟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从表达方式、写作方法、表达感情等方面与《枣核》进行比较阅读。
任务5:练笔写作
本文通过小小的枣核表达了深厚的感情,思考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小的物件,蕴含着我们自己的某种情感或感受?仿照“任务5”中范文,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片段,并将电子稿上传到班级博客中,班内相互点评。
任务6:搜集相关资源
自己搜集有关思乡的诗歌、歌曲、文学作品,自己浏览后进行筛选和分类,将最终成果上传至班级共享中。
三、困惑与建议
我们的想法: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
我们对本次比赛题目的理解是,第一,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单时应该是独立自主的;第二,该任务单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第三,在进行任务单的设计时应遵循任务驱动或问题导向的原则;第四,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我们基于课文去制作任务单,所以对课文的分析成为首要工作,本篇文章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品味语言去感受语言的精美正是本课的重难点;作者的写作手法独特,也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案例;本文重点表达的感情是思乡爱国,让学生进行有关的积累,激发学生本人的爱国之情也是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制定的自主学习目标是:掌握文章基础知识,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品析语言,能体会手法。
我们认为配套资源并不是贯穿每个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始终的,它存在的意义是,在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持,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辅助手段。
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学生本身学习基础并不统一,我们制作了文件夹目录式的配套资源,将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时可能用到的配套资源放在对应的文件夹中,并在自主学习任务中标明其配套资源的具体位置。这样制作的好处是,虽然配套资源较为全面,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必须全部去学习,而是在自主学习时遇到困难时选择对应的资源进行学习,这样一来,配套资源既能达到它存在的目的,又能节省学生的时间,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