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去到现在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江苏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化学史料的甄选与呈现上令人耳目一新: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去到现在;课堂上传递的是科学方法,彰显的是科学精神。
  关键词:原子结构;化学史;重水
  2020年10月21日—23日,江苏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在江苏省清江中学举行。我校徐敏姬老师参加了比赛并荣获一等奖。徐老师执教的《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新授课),为2020年审定的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上册专题2第三单元的内容,包括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和原子核的构成两部分内容。本节课中,徐老师对于教学情境与化学史料的使用尤为出彩。
  一、教学情境的运用:从宏观到微观
  原子、分子是纳米层级的微粒,即使借助最先进的仪器,观察也比较困难。当然,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可以通过想象到达,但想象需要一个支点或者一种具象,而且要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徐老师就找到了“解剖”原子核的“支点”。课堂伊始,徐老师指导学生用电子天平称量等体积(2.0 mL)的“神秘之水”(重水)和普通水(以下称为“水”)的质量,电子天平的读数显示两者的质量相差较大。“神秘之水”是水吗?如果是水,为什么质量不同?会不会是双氧水?难道是水里添加了什么东西?——这一情境自然而然地触发学生的种种疑问和猜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从宏观性质到微观结构,徐老师围绕重水设计了四个问题并展开教学——
  1.什么是重水?视频展示重水相关素材: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也称为氧化氘,分子式为D2O,相对分子质量近似值为20,比水(H2O)的相对分子质量近似值18高出约11%,因此叫作重水。由重水和水的组成和部分不同性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什么是氘?氘与氕、氧化氘与氧化氕(水)究竟有什么区别?由此开启原子结构和核素的学习之旅。
  2.重水为什么比水重?视频展示重水和水的分子的空间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二者的区别在于氢原子和氘原子不同,由此推测:重水与水的性质差异也应该与二者不同的原子有关;等体积的水与重水的质量不同应该是由氕原子和氘原子质量不同引起的。至此,课堂进入对以氕、氘两种原子为例的原子核构成的探究。其中,徐老师还特别注重对学生定量观的培养:呈现多组数据,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以“物质的量”为桥梁,有效沟通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重水、水和分子、中子的联系。
  3.研究重水有什么意义?介绍重水在国防科技方面的用途(氘原子聚变为氦原子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表明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由于原子核的构成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
  4.如何获取重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通过组织学生设计从蒸馏水中获取重水的实验方案,进一步明确由同种元素不同核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一致而物理性质不同的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展现了“宏观—微观—宏观”这样一条认识物质及其应用的路径。
  本节课,徐老师创设的重水和水的比较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宏观到微观,变抽象为具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从结构到性质又回归性质应用,既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又把情境和教学有机融为一体,可以看出,徐老师教学设计的独具匠心。
  二、甄选化学史料:从过去到现在
  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来看,学习化学史有助于学生建构科学知识的发现、发展和完善过程。受到研究者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当时社会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影响,科学知识的“正确性”是相对的,是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和范围内呈现“正确性”。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和技术水平的持续发展,科学知识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中获得发展和完善,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变化。
  在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徐老师没有简单重现经典实验的场景,而是结合教材,采用“资料卡”的形式,用实验示意图描述了经典实验对原子结构认识过程(具体见表1)的贡献,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家探究的情境中,通过“收集证据—合理推理—建立模型”的过程,学习科学家的思辨方式、实验方法和质疑意识。
  以“资料卡”3(如图1)为例,引导学生基于加速后的α粒子轰击不同气体原子核都得到相同的带正电粒子的现象,推测原子核中存在一种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量相对较大的粒子,进一步说明原子核可以再分。
  运用“资料卡”描述经典实验,可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思考从经典实验结论得出的相关原子模型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从历史的、科学的角度分析实验的成功之处和不足所在,体会人类认识的螺旋式上升中科学探究的价值。
  原子结构的认识在化学学科中的学科价值,体现在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知识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中。课堂上传递的是科学方法,彰显的是科学精神。学生不仅知道了原子结构的认识演变史,更基于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体会了探究质疑、证据推理、对比实验等科学方法,进而逐步建构原子结构模型,丰富和完善科学概念。
  三、一些教学建议
  当然,教无止境。笔者以为,本课教学还存在这样一些值得斟酌和改进的地方。
  (1)氕、氘、氚三种氢原子与16O、17O和18O三种氧原子组成的水分子共有18种,这18种水分子之间的沸点差异不大,且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会出现“共沸”现象,因而直接利用沸点差异分离出重水的方法比较困难。
  (2)徐老师通过视频介绍了水分子和重水分子的结构,其实,通过展示分子球棍模型或空间填充模型来介绍更为直观和合理,更有利于学生“触摸”分子这种微小的存在。
  (3)引导学生通过定量分析等体积的重水和水的质量数据,进而通过倍比定律得到“一个重氢原子比一个氢原子多一个中子”,也是本节课比较亮眼的地方。更进一步地,可以让学生计算得出重水和水的密度,使学生清晰地感知重水的“重”之所在。并且,徐老师提供的三组重水和水的质量数据都是有效数据,可以增加一个离群数据,指导学生在数据分析时剔除离群数据后再求平均值,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关注意识和处理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学做合一’思想下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批准号:TYc/202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陆军.融合化学史教学三问——兼评几则公开发表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18(7).
  [2] 劉年,王后雄,王伟.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情境测评[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7).
其他文献
摘要:“U型学习”包含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三个阶段。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依托历史细节,以现场的事件折射实现还原与下沉, 以可证的事实逻辑引导体验与探究, 以多重的时空语境推动反思与上浮,是历史“U型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条件。  关键词:“U型学习”;事件折射;事实逻辑;时空语境  “U型学习”是对杜威经验教学过程理论的概括,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经历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
期刊
摘要:评价信息收集随认知迭代而动态进阶。在认知1.0阶段,评价信息收集对应知识的获取,即“What(是什么)”层面的评价信息;到认知2.0阶段,评价信息收集指向成长为更高阶的理解与运用,即“Why(为什么)”“How(怎么做)”层面的评价信息;到认知3.0阶段,基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评价信息收集对认知发展提出“应变”要求,它要求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任务中,灵活应对、迁移、创新,即收集“If what(
期刊
摘要:古诗词教学应该视“体”而教,抓住古诗词文体的基本特征,就抓住了古诗词教学的要领。古诗词教学可以从音韵、意象、意境三个维度入手:起于音韵,在诵读涵泳中同情共振;成于意象,在比较联结中意会情志;归于意境,在虚实相映中物我相融。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音韵;意象;意境;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应该视“体”而教。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诗要有诗的教法”,抓住古诗词文体的基本特征,就抓住了古诗词教学的要领。
期刊
摘要:小古文之“小”体现在文章篇幅之“小”和内容难度之“小”。小学阶段小古文教学的基本定位是“初识”,这要求小古文教学必须切中“小入口”。制订“小目标”,从读通课文起步;找准“小落点”,从读懂意思推进;创设“小情境”,从穿越古今深入;做好“小拓展”,从传承文化提升。如此,引导学生感受小古文的“大”内涵,凸显小古文的“大”价值。  关键词:小古文教学;小目标;小情境;小拓展;《囊萤夜读》  小古文作
期刊
摘要: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模型驱动学习兴趣,即在课堂中创设引起学生思维挑战的问题情境,设计学生可以操作的学习任务,提供师生、生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共同经历和实践学习提升的过程。任务呈现引发学习动机,任务执行维持学习兴趣,信息分享激发学习活力,信息优化催生“再学习”愿望。在课堂评价模型的驱动下,学生学习有兴趣,具身投入学习活动,体验到学习在进步,从而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堂评价模型;学习任务;
期刊
摘要: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尝试直面学生的真实起点,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他们的真实问题、思维障碍出发,努力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彰显对话的特质,凸显负数的本质;同时,融入对“温度计素材怎么用”“数轴内容怎么教”“有关的数学史怎么评价”“正负号的数学规定怎么理解”等问题的思考,由此寻找教学的“另一种可能”。  关键词:《负数的初步认识》;认知起点;思维过程;学生主体;数
期刊
摘要: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个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知道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这时,由于整数视角与分数视角的混用,学生会把平均分的份数与每份的个数、整体的个数纠缠在一起,从而引发错误。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整体(单位“1”)和平均分的份数,同时也要关注整体的个数和每份的个数;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同一对象的两种表示方式,在比较的过程
期刊
摘要:“问学课堂”,以“问”为引擎,以“学”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前问,要能激发学生思维,需提供“问”的角度,搭建“问”的支架。课中问,要能深化学生思维,需以“问”梳理思维脉络,以“问”凸显思维层次。课后问,要能拓展学生思维,需以“问”延展,让思维具有探索性;以“问”导“评”,让思维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问学课堂;问学单;思维  “问学课堂”,以“问”为引擎,以
期刊
摘要:运用LOCA范式,观察《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三课时的教学。首先,观察学习历程,抽取关键事件:解决问题时,孤军奋战,缺乏沟通;公共分享时,听而不记,记而不思;知识应用中,简单模仿,缺乏深究。其次,分析关键事件,诊断学习问题:浅表学习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习惯性的浅表学习阻碍协同学习的开展;不善于反思就难以应对高挑战性问题。最后,针对学习问题,做出教学改进:营造学习环境,促进协同学习;转变教学理念
期刊
摘要:根据模因论的观点,语言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将语言中的各种模因(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等)更好地复制、模仿和使用的过程。基于模因论的Down the Rabbit Hole一课阅读教学设计,在模因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促进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关键词:模因论;语言模因;英语阅读教学  一、模因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近年来,模因论逐渐被应用于英语教学。这一理论的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