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生态环境构成很大影响,土地沙漠化现象非常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也更加重视土地沙漠化现象的影响。很多地区开始进行防沙治沙工作,通过构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整个生态,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结合我国防沙治沙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探讨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促进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防沙治沙工作;林业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策略
土地沙漠化现象的加剧既包含了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过度农垦、过度樵采和放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均加快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沙化面积也逐渐增加。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在有大风作为动力源的情况下很可能形成沙尘暴,对人的生活质量构成很大的威胁。榆林地区在我国属于较为典型的土地沙漠化区域,自然环境、人为因素在这一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防沙治沙需要从根源上解决沙漠化的问题,吸取其他国家以及前人的经验与教训,采取综合治理的手段进行干预遏制土地沙化的发生。
1、构建合理的防沙治沙、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土地沙漠化现象的蔓延导致地区的森林资源匮乏,自然环境非常脆弱,土地的生产能力不强,难以抵御自然灾害。这一系列现象使得我们必须对现状进行治疗,尽可能控制风沙造成的危害,发挥出土地资源的能效,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传统的防沙治沙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为“防治用结合”,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贯彻“以防治为主,科学合理开发当地自然资源”的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与经济和谐发展。
2、分析沙漠化的原因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与气候、人文之间的关系密切,榆林地区的主要原因除了降水量分布不均与,气候干旱现象加剧之外还受道西伯利亚季风的影响,导致大风频繁,从而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除此之外榆林地区属于半干旱区域,生态的多样性较差,总体来看绿化情况本就不如人意,地表的植被稀少、结构简单,为沙化形成提供了基础。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人为因素破坏,例如不合理的开采、放牧以及砍伐等现象。由于政策问题,早期的种植活动对脆弱的生态造成的破坏大,并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形成恶性循环。
3、设定防沙治沙、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防沙治沙工作的目标究竟是消灭沙漠还是控制其造成的危害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沙漠是自然环境中客观存在的物体,在历史自然演化过程中产生。在防沙治沙工作过程中既要面对新的问题,也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沙漠会对自然环境构成危害,但是同时也有保护的价值。因此需将减少沙漠的危害、科学利用沙漠资源使其服务于社会发展作为防沙治沙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保留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少数沙漠对于人类而言也有一定的益处。例如榆林地区的风力非常大,结合现阶段的环境保护策略,可以构建削减反制风力的目标,基于目标在起伏的山峦上采用沙基固结技术,建设风力发电厂,并抵御12级以上的风暴。完善风沙的预警机制,在遇到大风天之后开启风力装置,削减风力、变害为利。
4、优化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防沙的最终目的,认为天然林所指的是自然生长的树林,其价格不需要计算。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天然林遭受到较多的不公平对待,击破化程度较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优化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首先应当提高对于天然林的认识,从而加强对林地的保护。榆林地区选择建防沙林场保护林业生态环境,选择耐旱的沙柳、沙冬青和沙拐棗等,引进樟子松、侧柏,尤其是在沙漠化现象非常恶劣的地区,确保水分及养分,配合固沙植物的种植,在本地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在开发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工作的重点,做好恢复和补种的工作。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财力与物质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将环境相对脆弱、区域集中以及正在遭受破坏的区域作为保护重点,以最大限度恢复森林资源作为基础,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编制完善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做好不同林地的分类,建立完善的教育宣传机制、林地种苗繁育、基础设施建设、森林保护机制以及信息管理体系,为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结合榆林地区的现状,可以构建“三位一体”防护林,采取草方格沙障治沙,对于旱情严重的地区则采取补水的方式治沙,在春季植苗,雨季之后抢播穴播,选择春夏秋造林等先进而实用的技术。
5、提高社会依法防沙治沙的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驱,要做好防沙治沙工作首先要提高全民的认识,重点对工作内容和目的进行学习与宣传。只有深刻领悟到防沙治沙与局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够落实各项措施。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将防沙治沙工作宣传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只有人人明白,才能够确保工作的稳定推行。尤其是各级政府与林业相关部门应当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全面落实防沙治沙工作要求。尤其是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的地区,应当利用电视广播及网络等多种形式深入到基层进行宣传,让每一位干部群众都能够掌握和理解防沙治沙工作内容,自觉按照相关规程行动。
6、防沙治沙措施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是维持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手段。林业生态环境在大自然中具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保护农田的作用,一是天然林的结构稳定,自然生长率明显超过人工养成的速度,其中储藏的自然资源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退耕还林还草是控制土地沙化的重要措施,结合榆林地区的特点,应当推广新的耕作方法,种植冬小麦,对于有沙化风险的区域强制性的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大风对地表产生的侵蚀,控制沙丘进一步演化成为沙化土地。实施封沙育草,控制放牧,推广先进的舍饲养殖制度,发展林业与畜牧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改变土地沙化的有效措施,榆林地区近年来在沙区实施乔、灌、草混交模式造林。在沙地治理和改善林分结构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沙尘暴逐渐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提高。
7 结论
综上所述,防沙治沙以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长期的公益性事业之一,对于改善环境、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榆林地区的环境、耕作特点、经济发展方向等因素,政府、林业部门以及企业等应当充分整合人力、物力与财力,制定针对性的防沙治沙手段以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构建完善的生态建设机制,形成稳定的生态防护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江和,高军.干旱荒漠地区保护天然植被在巴彦淖尔市防沙治沙中的重要作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4-5.
[2] 陈永明,詹天军,潘从忠等.防沙治沙、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科学种养,2015,(9):173-174.
[3] 金旻,贾志清,卢琦等.浑善达克沙地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以多伦县为例[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3):321-325.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防沙治沙工作;林业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策略
土地沙漠化现象的加剧既包含了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过度农垦、过度樵采和放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均加快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沙化面积也逐渐增加。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在有大风作为动力源的情况下很可能形成沙尘暴,对人的生活质量构成很大的威胁。榆林地区在我国属于较为典型的土地沙漠化区域,自然环境、人为因素在这一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防沙治沙需要从根源上解决沙漠化的问题,吸取其他国家以及前人的经验与教训,采取综合治理的手段进行干预遏制土地沙化的发生。
1、构建合理的防沙治沙、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土地沙漠化现象的蔓延导致地区的森林资源匮乏,自然环境非常脆弱,土地的生产能力不强,难以抵御自然灾害。这一系列现象使得我们必须对现状进行治疗,尽可能控制风沙造成的危害,发挥出土地资源的能效,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传统的防沙治沙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为“防治用结合”,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贯彻“以防治为主,科学合理开发当地自然资源”的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与经济和谐发展。
2、分析沙漠化的原因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与气候、人文之间的关系密切,榆林地区的主要原因除了降水量分布不均与,气候干旱现象加剧之外还受道西伯利亚季风的影响,导致大风频繁,从而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除此之外榆林地区属于半干旱区域,生态的多样性较差,总体来看绿化情况本就不如人意,地表的植被稀少、结构简单,为沙化形成提供了基础。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人为因素破坏,例如不合理的开采、放牧以及砍伐等现象。由于政策问题,早期的种植活动对脆弱的生态造成的破坏大,并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形成恶性循环。
3、设定防沙治沙、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防沙治沙工作的目标究竟是消灭沙漠还是控制其造成的危害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沙漠是自然环境中客观存在的物体,在历史自然演化过程中产生。在防沙治沙工作过程中既要面对新的问题,也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沙漠会对自然环境构成危害,但是同时也有保护的价值。因此需将减少沙漠的危害、科学利用沙漠资源使其服务于社会发展作为防沙治沙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保留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少数沙漠对于人类而言也有一定的益处。例如榆林地区的风力非常大,结合现阶段的环境保护策略,可以构建削减反制风力的目标,基于目标在起伏的山峦上采用沙基固结技术,建设风力发电厂,并抵御12级以上的风暴。完善风沙的预警机制,在遇到大风天之后开启风力装置,削减风力、变害为利。
4、优化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防沙的最终目的,认为天然林所指的是自然生长的树林,其价格不需要计算。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天然林遭受到较多的不公平对待,击破化程度较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优化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首先应当提高对于天然林的认识,从而加强对林地的保护。榆林地区选择建防沙林场保护林业生态环境,选择耐旱的沙柳、沙冬青和沙拐棗等,引进樟子松、侧柏,尤其是在沙漠化现象非常恶劣的地区,确保水分及养分,配合固沙植物的种植,在本地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在开发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工作的重点,做好恢复和补种的工作。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财力与物质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将环境相对脆弱、区域集中以及正在遭受破坏的区域作为保护重点,以最大限度恢复森林资源作为基础,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编制完善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做好不同林地的分类,建立完善的教育宣传机制、林地种苗繁育、基础设施建设、森林保护机制以及信息管理体系,为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结合榆林地区的现状,可以构建“三位一体”防护林,采取草方格沙障治沙,对于旱情严重的地区则采取补水的方式治沙,在春季植苗,雨季之后抢播穴播,选择春夏秋造林等先进而实用的技术。
5、提高社会依法防沙治沙的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驱,要做好防沙治沙工作首先要提高全民的认识,重点对工作内容和目的进行学习与宣传。只有深刻领悟到防沙治沙与局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够落实各项措施。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将防沙治沙工作宣传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只有人人明白,才能够确保工作的稳定推行。尤其是各级政府与林业相关部门应当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全面落实防沙治沙工作要求。尤其是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的地区,应当利用电视广播及网络等多种形式深入到基层进行宣传,让每一位干部群众都能够掌握和理解防沙治沙工作内容,自觉按照相关规程行动。
6、防沙治沙措施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是维持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手段。林业生态环境在大自然中具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保护农田的作用,一是天然林的结构稳定,自然生长率明显超过人工养成的速度,其中储藏的自然资源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退耕还林还草是控制土地沙化的重要措施,结合榆林地区的特点,应当推广新的耕作方法,种植冬小麦,对于有沙化风险的区域强制性的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大风对地表产生的侵蚀,控制沙丘进一步演化成为沙化土地。实施封沙育草,控制放牧,推广先进的舍饲养殖制度,发展林业与畜牧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改变土地沙化的有效措施,榆林地区近年来在沙区实施乔、灌、草混交模式造林。在沙地治理和改善林分结构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沙尘暴逐渐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提高。
7 结论
综上所述,防沙治沙以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长期的公益性事业之一,对于改善环境、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榆林地区的环境、耕作特点、经济发展方向等因素,政府、林业部门以及企业等应当充分整合人力、物力与财力,制定针对性的防沙治沙手段以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构建完善的生态建设机制,形成稳定的生态防护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江和,高军.干旱荒漠地区保护天然植被在巴彦淖尔市防沙治沙中的重要作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4-5.
[2] 陈永明,詹天军,潘从忠等.防沙治沙、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科学种养,2015,(9):173-174.
[3] 金旻,贾志清,卢琦等.浑善达克沙地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以多伦县为例[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3):32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