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旦过后,南宁乍暖还寒。1月4日至6日在此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工作会议,预告出新一年货币政策信息,昭示着新一年宏观经济的温度。
就在这次会议上,央行确定了2005年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的预期目标——15%;同时,央行将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期目标设定为2.5万亿元。由于汇率和利率不在讨论之列,这两项反映货币控制松紧程度的重要指标,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这到底是货币进一步紧缩的信号,还是2004年年末货币政策的延续?尽管2004年的货币供应控制很紧,但进入四季度以后,已经显示出放松的态势。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引出了对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不同预测。
其实,三周之前,在央行召开的一次专家会议上,就已出现不同意见的争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专家向《财经》透露,他当时竭力建议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应保持在15%的水平。另一派针锋相对的意见则认为,这样货币控制过紧,如拟定17%的货币供应增速,似更为合理。
央行南宁会议的正式决定发布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乐观者认为,货币控制延续了2004年底相对宽松的态势,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悲观者则认为,货币控制过紧,将会导致中国经济加速下滑;更有人引证说,前几天国际铜、铝等期货价格大幅下跌,即是市场对这一信号的负面反应。
乐观派更倾向与去年年底的数据相较。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如果仅仅因为设定的增速低于2004年设定的增速,就断言2005年货币控制过紧,显然没有道理。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持相似看法:尽管2004年央行最初把M2的目标增速设定为17%,但5月后货币政策就发生了重大变化,8月至11月之间M2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13.8%。据央行的初步估计,2004年年末M2的增速为14.5%。因而2005年15%的货币增速,表明货币政策在适度放宽。
马骏认为,2.5万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同样支持这个结论。马骏和哈继铭的计算得出类似的结论——这相当于13.8%的增长速度,高于2004年8月至11月平均13.6%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央行希望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有所提高。
悲观者的计算方法则不一样。光大金融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即认为货币控制偏紧。2004年的货币控制过紧,远远超出正常范围,2005年仍然延续这个态势。许多人估计,2005年的GDP增速将在8.5%左右,而GDP 的缩减指数不太可能低于5%,两项加总在13%-14%之间。高善文认为,2005年货币流通速度至少有3-4个百分点的放慢,才能回归长期趋势。2004年实际的货币流通速度则明显高于长期趋势,这本身是货币紧缩的反映和后果。两者加总,他计算出来的中性货币供给增速为17%。
“如果明显低于这个水平,则意味着流通速度与长期趋势的背离继续扩大,紧缩力度在加码,市场的影子利率还会往上走。”高说,“因为经济增长和物价增长对货币需求在增长,但供给却没有上去。”
据称,由于货币供应紧张,真正对经济活动有意义的利率水平在大幅提高。高善文估计,市场加权的贷款利率全年增幅不低于120个基点,甚至大于联储加息的力度,黑市利率增幅恐怕更大。他认为,如果货币供应被准确地限制在15%的增长水平,则2006年的经济不能太乐观,增长速度可能在8%以下;考虑到前几年大量形成的生产能力,一旦经济显著放慢,再次出现通货紧缩并非没有可能。
在他看来,市场对此有负面反应也就不足为奇了。前几天铜、铝等远期价格以及香港股市的下跌,固然是美国加息预期以及美元走强背景下的结果,但担心中国货币过度紧缩也是原因之一。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也怀疑铜、铝价格的下跌与此有某种关联。但他认为,即使央行真能稳定15%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在当前的情况也无不可。“现在真实利率比较低,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快一些,货币供应不至于太紧张。”他补充说,“如果利率提高,15%的增速就显得偏紧。但近期内不会加息。”
更重要的是,宋国青认为,央行的这一设定并不是很硬性的,需要“看一步走一步”;而且,总的宏观调控情况是由国务院把握,其效果并非央行一家所决定,其他宏观调控的手段(如控制项目)最后都会在货币供应量上表现出来。
高善文同样承认,货币政策的执行会有一定的弹性。梁红更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对货币供应进行数量控制的有效性已经越来越小了。
从2004年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来看,15%这一目标的确存在变化的可能。无论如何,经济加速下滑,显然并非央行设定目标的初衷。
就在这次会议上,央行确定了2005年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的预期目标——15%;同时,央行将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期目标设定为2.5万亿元。由于汇率和利率不在讨论之列,这两项反映货币控制松紧程度的重要指标,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这到底是货币进一步紧缩的信号,还是2004年年末货币政策的延续?尽管2004年的货币供应控制很紧,但进入四季度以后,已经显示出放松的态势。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引出了对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不同预测。
其实,三周之前,在央行召开的一次专家会议上,就已出现不同意见的争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专家向《财经》透露,他当时竭力建议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应保持在15%的水平。另一派针锋相对的意见则认为,这样货币控制过紧,如拟定17%的货币供应增速,似更为合理。
央行南宁会议的正式决定发布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乐观者认为,货币控制延续了2004年底相对宽松的态势,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悲观者则认为,货币控制过紧,将会导致中国经济加速下滑;更有人引证说,前几天国际铜、铝等期货价格大幅下跌,即是市场对这一信号的负面反应。
乐观派更倾向与去年年底的数据相较。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如果仅仅因为设定的增速低于2004年设定的增速,就断言2005年货币控制过紧,显然没有道理。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持相似看法:尽管2004年央行最初把M2的目标增速设定为17%,但5月后货币政策就发生了重大变化,8月至11月之间M2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13.8%。据央行的初步估计,2004年年末M2的增速为14.5%。因而2005年15%的货币增速,表明货币政策在适度放宽。
马骏认为,2.5万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同样支持这个结论。马骏和哈继铭的计算得出类似的结论——这相当于13.8%的增长速度,高于2004年8月至11月平均13.6%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央行希望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有所提高。
悲观者的计算方法则不一样。光大金融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即认为货币控制偏紧。2004年的货币控制过紧,远远超出正常范围,2005年仍然延续这个态势。许多人估计,2005年的GDP增速将在8.5%左右,而GDP 的缩减指数不太可能低于5%,两项加总在13%-14%之间。高善文认为,2005年货币流通速度至少有3-4个百分点的放慢,才能回归长期趋势。2004年实际的货币流通速度则明显高于长期趋势,这本身是货币紧缩的反映和后果。两者加总,他计算出来的中性货币供给增速为17%。
“如果明显低于这个水平,则意味着流通速度与长期趋势的背离继续扩大,紧缩力度在加码,市场的影子利率还会往上走。”高说,“因为经济增长和物价增长对货币需求在增长,但供给却没有上去。”
据称,由于货币供应紧张,真正对经济活动有意义的利率水平在大幅提高。高善文估计,市场加权的贷款利率全年增幅不低于120个基点,甚至大于联储加息的力度,黑市利率增幅恐怕更大。他认为,如果货币供应被准确地限制在15%的增长水平,则2006年的经济不能太乐观,增长速度可能在8%以下;考虑到前几年大量形成的生产能力,一旦经济显著放慢,再次出现通货紧缩并非没有可能。
在他看来,市场对此有负面反应也就不足为奇了。前几天铜、铝等远期价格以及香港股市的下跌,固然是美国加息预期以及美元走强背景下的结果,但担心中国货币过度紧缩也是原因之一。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也怀疑铜、铝价格的下跌与此有某种关联。但他认为,即使央行真能稳定15%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在当前的情况也无不可。“现在真实利率比较低,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快一些,货币供应不至于太紧张。”他补充说,“如果利率提高,15%的增速就显得偏紧。但近期内不会加息。”
更重要的是,宋国青认为,央行的这一设定并不是很硬性的,需要“看一步走一步”;而且,总的宏观调控情况是由国务院把握,其效果并非央行一家所决定,其他宏观调控的手段(如控制项目)最后都会在货币供应量上表现出来。
高善文同样承认,货币政策的执行会有一定的弹性。梁红更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对货币供应进行数量控制的有效性已经越来越小了。
从2004年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来看,15%这一目标的确存在变化的可能。无论如何,经济加速下滑,显然并非央行设定目标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