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需要出新、出彩,这就要求教师要选取适当可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积极并且现实意义的教育,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说三道四;语文公开课;文本格调;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上的一节语文公开课——《斑羚飞渡》。这节课,从课堂的导入、文本的解读、语言的赏析、主题的把握都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活动充分,应该是一节相当成功的语文课。但是该教师在拓展延伸时,加入这样一段内容: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她大学毕业以后,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上来……并播放了一段哀伤的乐曲。学生也在这种音乐中,有了感情的升华,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但是在后来的评课时,引来了不同的意见。好多人认为这一点有狗尾续貂之嫌,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也有人认为加上去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都有着积极意义。众说纷纭,各执己见。我也发表一下个人意见,说三道四一回,认为加这一点很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理由如下:
一、符合文本格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利用教材,尊重教材,注意教材的价值取向,还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进行大胆地取舍,甚至是更改部分教学内容。《斑羚飞渡》是记述作者亲眼看到了一队猎人追赶一群斑羚,把他们逼到悬崖边上,本来应该是猎人大获全胜的好机会,但是在最危机的关头,斑羚做出了最伟大的决定,它们的领头羊进行指挥,把队伍分成两队,一队年轻,一队年老。为了自己的种群能够继续繁衍生息,它们采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做法,让年轻的斑羚存活下来。在飞渡时,场面悲壮,让人佩服。同时也折射出人类的丑陋的一面,反映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一面。整个文章充满着一种哀伤的气氛,猎人与斑羚的对峙过程是伤感的,也含有批判的成分。在这哀伤和批判的过程中,反映了斑羚的伟大、人类的渺小,体现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主题。而该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加上一段令人伤感的故事,又配上一段令人哀伤的音乐,很显然符合文本的格调,与文章的那种悲壮哀伤的气氛是吻合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情感教育。
二、符合课堂气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这节公开课上,这位老师注重了学生的感悟和思考。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逐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感受了人类应该与动物共存发展,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人与自然要和谐,要相互信赖。也可以说整个课堂的气氛是自然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顺畅的,学生也在这样充满悲壮的课堂气氛中习得了知识,明白了:信赖,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而该教师在课堂的结尾处补充这样一个凄婉的故事,加上一段哀伤的音乐,一下子升华了课堂的气氛,在课堂的拓展迁移上可谓是恰到好处,学生在理解课文主旨的基础上,有了提高,有了新的体会。这样做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课堂也更加圆满。
三、符合学生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说:“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还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对学生分辨是非、明白事理有很大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利用文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在孩子这张空白的纸上画上优美的图画,而不是污点。这节课,该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地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阅读体验中有了自己独到的情感体验。他们会认为自然是美好的,社会是和谐的,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帮助的,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很好的。而且教师最后加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了正确地引导。因为那个女孩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自己却永远地走了。学生的判断能力虽然有限,但是补充的内容是女孩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去救治动物,对学生的情感起到震撼作用,不能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放弃对动物关爱。虽然现在教育中,最怕的就是学生出现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但是为了自然的和谐,为了情感的升华,这样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四、符合教学目标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既要利用好语文的工具性,又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同时,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积极的教育,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也增强了对社会的认识。因此,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尊重文本,教学的流程要前后统一。那么这节语文公开课,在课堂的结尾处加上这样的故事和音乐是符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最后的迁移拓展中理解文章的主旨,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高。
语文教学需要出新、出彩,这就要求教师要选取适当可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积极并且现实意义的教育,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说三道四;语文公开课;文本格调;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上的一节语文公开课——《斑羚飞渡》。这节课,从课堂的导入、文本的解读、语言的赏析、主题的把握都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活动充分,应该是一节相当成功的语文课。但是该教师在拓展延伸时,加入这样一段内容: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她大学毕业以后,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上来……并播放了一段哀伤的乐曲。学生也在这种音乐中,有了感情的升华,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但是在后来的评课时,引来了不同的意见。好多人认为这一点有狗尾续貂之嫌,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也有人认为加上去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都有着积极意义。众说纷纭,各执己见。我也发表一下个人意见,说三道四一回,认为加这一点很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理由如下:
一、符合文本格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利用教材,尊重教材,注意教材的价值取向,还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进行大胆地取舍,甚至是更改部分教学内容。《斑羚飞渡》是记述作者亲眼看到了一队猎人追赶一群斑羚,把他们逼到悬崖边上,本来应该是猎人大获全胜的好机会,但是在最危机的关头,斑羚做出了最伟大的决定,它们的领头羊进行指挥,把队伍分成两队,一队年轻,一队年老。为了自己的种群能够继续繁衍生息,它们采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做法,让年轻的斑羚存活下来。在飞渡时,场面悲壮,让人佩服。同时也折射出人类的丑陋的一面,反映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一面。整个文章充满着一种哀伤的气氛,猎人与斑羚的对峙过程是伤感的,也含有批判的成分。在这哀伤和批判的过程中,反映了斑羚的伟大、人类的渺小,体现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主题。而该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加上一段令人伤感的故事,又配上一段令人哀伤的音乐,很显然符合文本的格调,与文章的那种悲壮哀伤的气氛是吻合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情感教育。
二、符合课堂气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这节公开课上,这位老师注重了学生的感悟和思考。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逐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感受了人类应该与动物共存发展,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人与自然要和谐,要相互信赖。也可以说整个课堂的气氛是自然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顺畅的,学生也在这样充满悲壮的课堂气氛中习得了知识,明白了:信赖,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而该教师在课堂的结尾处补充这样一个凄婉的故事,加上一段哀伤的音乐,一下子升华了课堂的气氛,在课堂的拓展迁移上可谓是恰到好处,学生在理解课文主旨的基础上,有了提高,有了新的体会。这样做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课堂也更加圆满。
三、符合学生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说:“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还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对学生分辨是非、明白事理有很大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利用文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在孩子这张空白的纸上画上优美的图画,而不是污点。这节课,该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地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阅读体验中有了自己独到的情感体验。他们会认为自然是美好的,社会是和谐的,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帮助的,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很好的。而且教师最后加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了正确地引导。因为那个女孩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自己却永远地走了。学生的判断能力虽然有限,但是补充的内容是女孩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去救治动物,对学生的情感起到震撼作用,不能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放弃对动物关爱。虽然现在教育中,最怕的就是学生出现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但是为了自然的和谐,为了情感的升华,这样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四、符合教学目标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既要利用好语文的工具性,又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同时,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积极的教育,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也增强了对社会的认识。因此,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尊重文本,教学的流程要前后统一。那么这节语文公开课,在课堂的结尾处加上这样的故事和音乐是符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最后的迁移拓展中理解文章的主旨,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高。
语文教学需要出新、出彩,这就要求教师要选取适当可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积极并且现实意义的教育,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