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课堂上的主角,这是在教育界已经普遍达成的共识。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尽可能的发挥好引路人的作用,尽量给学生提供最理想的学习环境,以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的成长和学习。但教师如何才能发挥好“引路人”的职能,是需要各种能力与技巧的。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创设能够充分调动、开发学生思维的、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无疑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做法。因为通过各种情境,能让学生从一个聆听、被动的学习者,转变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发现者和探索者。但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理想的情境,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因为情境是要随着课程内容和进度、课堂环境与气氛的变化而变化的,僵化死板的套用单一固定的模式,只会让学生们觉得数学课古板单调、乏善可陈,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策略探讨
引言:
担任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创设合理高效的问题情境,以使学生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体。但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清楚地知道如何创设有效情境,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好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以现实情况为依据,富有激情的创造,并在运用过程中非常谨慎,时刻观察思考正在应用的情境是否得当,并不断反思改进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问题情境这种方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一、用好问题情境能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于更高阶段的学生而言,明显要弱得多,这也就直接导致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讲的时候很容易被其它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如果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关注点吸引在所学的知识上的话,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会非常少[1]。之前有很多教师在这方面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上课的时候只关注学习内容的讲解甚至照本宣科,以为自己的教学效果会很不错,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小学生好奇心旺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能创设一些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会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问题身上,并自发的去寻求答案,带着疑问与探索进行学习,会使学习过程事半功倍。
比如说,数学教师打算下一节课学习分数,那么在上一节课的随堂测验中可以出一些两道题或三道题加起来一共一分的题目,然后只给学生判定对错不算总分,在讲分数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独立用分数计算自己的得分是多少。因为小学生对自己的测验成绩是很在意的,都会比较好奇自己的分数;再者,学生平时给自己打分的机会也比较少,这种特殊情况也会带动他们的情绪。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学生们会非常投入的进行分数的学习,进而取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创设情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有关情境创设的一些原则性问题
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時候,不能以天马行空的突发奇想为依据来进行,而是要在各种行之有效的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并创造性地发挥才能成功。要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涉及很多原则性,最重要的是准备性原则。虽然说各种问题情境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但如何创设情境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教师在了解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后,决定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这是创设情境最早的准备。然后教师需要了解各种创设情境的技巧,还有一些问题情境是需要提前做准备的,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例子。其次是吸引性原则。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习内容巧妙地深入富有吸引力的情境之中,以期将学生对情境的兴趣转移到对相关学习内容的兴趣[2]。比如说,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节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由简单图形变换组合得到的一些很有意思的复杂图形,比如说很多学生喜欢的动漫形象或者游戏角色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图形是由那些图形变换得到的,并自己动手做一做。最后一个原则是挑战性原则。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并广为流传,最近发展区即为学生依靠自身不能达到但借助于教师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能力水平,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创设一些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伸手触摸到的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才能让学生有更大的进步空间,进步的速度也会比较快。当然,在创设情境方面还有很多原则,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原则并非孤立地单独起作用,在更多时候,这些原则彼此联系密切,需要配合使用。
三、创新意识是情境创设的关键因素
这里所说的创新不仅是说教师需要千方百计设法想出与众不同的问题情境,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和态度。时代是一直在进步的,每一届的学生也因其所处的时空条件的不同带有不同的特征,所以适用的情境也是很不一样的。很多教师,尤其是已经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教师,在课堂上举过的例子用了一年又一年,每一次都是机械性的重复,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相同的问题情境当然可以多次使用,但每次使用都要有不一样的东西,教师既可以根据上一次使用时同学们的反应调整情境,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加一些新的因素,这都是创新。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时候,教师一开始的设想是,假设某地的女性人数为七千人,男性为八千人,然后让学生用百分数分别表示男女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但经过思考之后,教师认为这种情境过于单一,把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这其实也是一种创新。只要教师能一直保持不断进取、推陈出新的精神,就一定能创设出课堂效果非常好的问题情境。
四、结束语
创设一个课堂效果很突出的问题情境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需要考虑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情况,还要在相关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对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理念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一旦教师掌握了这样一门创设情境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会使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能和学生在愉快的互动中培养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靳艳红.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 2017(87):101-101.
[2]张春莉.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析[J]. 赤子(上中旬), 2017(03):299.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策略探讨
引言:
担任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创设合理高效的问题情境,以使学生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体。但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清楚地知道如何创设有效情境,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好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以现实情况为依据,富有激情的创造,并在运用过程中非常谨慎,时刻观察思考正在应用的情境是否得当,并不断反思改进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问题情境这种方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一、用好问题情境能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于更高阶段的学生而言,明显要弱得多,这也就直接导致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讲的时候很容易被其它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如果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关注点吸引在所学的知识上的话,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会非常少[1]。之前有很多教师在这方面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上课的时候只关注学习内容的讲解甚至照本宣科,以为自己的教学效果会很不错,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小学生好奇心旺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能创设一些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会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问题身上,并自发的去寻求答案,带着疑问与探索进行学习,会使学习过程事半功倍。
比如说,数学教师打算下一节课学习分数,那么在上一节课的随堂测验中可以出一些两道题或三道题加起来一共一分的题目,然后只给学生判定对错不算总分,在讲分数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独立用分数计算自己的得分是多少。因为小学生对自己的测验成绩是很在意的,都会比较好奇自己的分数;再者,学生平时给自己打分的机会也比较少,这种特殊情况也会带动他们的情绪。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学生们会非常投入的进行分数的学习,进而取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创设情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有关情境创设的一些原则性问题
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時候,不能以天马行空的突发奇想为依据来进行,而是要在各种行之有效的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并创造性地发挥才能成功。要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涉及很多原则性,最重要的是准备性原则。虽然说各种问题情境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但如何创设情境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教师在了解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后,决定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这是创设情境最早的准备。然后教师需要了解各种创设情境的技巧,还有一些问题情境是需要提前做准备的,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例子。其次是吸引性原则。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习内容巧妙地深入富有吸引力的情境之中,以期将学生对情境的兴趣转移到对相关学习内容的兴趣[2]。比如说,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节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由简单图形变换组合得到的一些很有意思的复杂图形,比如说很多学生喜欢的动漫形象或者游戏角色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图形是由那些图形变换得到的,并自己动手做一做。最后一个原则是挑战性原则。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并广为流传,最近发展区即为学生依靠自身不能达到但借助于教师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能力水平,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创设一些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伸手触摸到的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才能让学生有更大的进步空间,进步的速度也会比较快。当然,在创设情境方面还有很多原则,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原则并非孤立地单独起作用,在更多时候,这些原则彼此联系密切,需要配合使用。
三、创新意识是情境创设的关键因素
这里所说的创新不仅是说教师需要千方百计设法想出与众不同的问题情境,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和态度。时代是一直在进步的,每一届的学生也因其所处的时空条件的不同带有不同的特征,所以适用的情境也是很不一样的。很多教师,尤其是已经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教师,在课堂上举过的例子用了一年又一年,每一次都是机械性的重复,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相同的问题情境当然可以多次使用,但每次使用都要有不一样的东西,教师既可以根据上一次使用时同学们的反应调整情境,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加一些新的因素,这都是创新。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时候,教师一开始的设想是,假设某地的女性人数为七千人,男性为八千人,然后让学生用百分数分别表示男女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但经过思考之后,教师认为这种情境过于单一,把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这其实也是一种创新。只要教师能一直保持不断进取、推陈出新的精神,就一定能创设出课堂效果非常好的问题情境。
四、结束语
创设一个课堂效果很突出的问题情境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需要考虑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情况,还要在相关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对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理念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一旦教师掌握了这样一门创设情境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会使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能和学生在愉快的互动中培养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靳艳红.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 2017(87):101-101.
[2]张春莉.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析[J]. 赤子(上中旬), 2017(0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