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19世纪前半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谘罗摩夫等一系列形象。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多余人”形象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着重阐述“多余人”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多余人 典型特征 现实意义
一、“多余人”及其典型特征
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已经萌生,专制政体的危机已经初露短倪,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避免。同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主义思想以及國内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影响和推动下,引发了贵族青年深刻的阶级分化:他们之中绝大部分,隐约感觉到时代和社会的变动,极不满意现实,厌恶当局,又脱离群众,远离革命;既不甘心沉沦到底,又无力与本阶级决裂,因而在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在现实社会中感到沉沦压抑,精神上焦躁不安,又彷徨不定,这样也就决定了他们一生当中必然无所事事、毫无作为、空虚而又无聊。这类人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被称为“多余人”。
俄国文学史上的“多余人”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具有一些相似或相近的特征:他们大多出身贵族阶级,有着良好的教养和聪明的头脑,大多数人接受过西欧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最初活跃在上流社会,很快便厌倦了那里空虚乏味的生活,想寻求有意义的新生活,然而,他们脱离人民大众,又不了解俄国的社会实际情况,陈腐的贵族教育既没有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更没有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几经挣扎,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成为毫无用处的“多余人”,同时,激烈的内心矛盾与冲突、沉重的精神痛苦与郁闷也是这类人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历程
“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塑造毕巧林,到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这一形象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从充满激情、骚动不安的奥涅金;到忧郁、悲观、矛盾、孤愤的毕巧林;再到充满时代热情,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过的罗亭。这些人物在时代的重压下,尽管充满了困顿和惶惑,但他们毕竟没有束手待毙,他们还在绝望中挣扎。但到了奥博洛摩夫时期,早期“多余人”身上那种热情和信念,已经被黑暗的社会所窒息,他们已经丧失了一切他退出历史舞台之外,再没有更好的出路,奥博洛摩夫宣告了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终结。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是,除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系列“多余人”形象,在其它国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过类似形象出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法国作家笔下的“局外人”,甚至有人把钱钟书先生《围城》中塑造的方鸿渐这个人物也算作“多余人”形象。大家会发现,在历史的每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一些不满现实,而又不能参与社会变革的“无用的好人”,都可能成为“多余的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多余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可能出现,它是一种社会现象。
这究竟应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多余人”真的就多余了吗?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商榷,它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多余人”存在的价值和社会意义,我个人认为:“多余人”其实并不多余。
三、“多余人”的社会现实意义
俄国文学作品中“多余人”家族性格的形成、发展和走向毁灭的过程,完整而具体地展现了俄国解放运动中贵族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反映了居于革命领导地位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着重提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病源,提出了“谁之罪”的重大社会问题,谴责了那个使本来有为的青年终生碌碌无为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环境,表现了贵族阶级自身及其教育方式的没落与腐朽。他们的叛逆,则更多的具有探索人生真谛、追求真理的性质,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
从更深层次看,“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除了来自形象所蕴含的丰富且深广的社会意义和内涵外,还来自于形象所包含的复杂而深邃的哲学和美学意蕴,它揭示了旧社会体制的内在矛盾和深刻危机。每当面临转折与社会转型,尤其敏感的青年一代所经历的精神痛苦与无望抗争,都让我们想起“多余人”的生命历程。他们的形象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普遍意义。
系列“多余人“形象相同和不同的经历、命运向世人昭示着一条规律:如果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不适合的环境里,或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不得不产生于一个错误的年代,那么无论对于这个人或这个要求,还是对于这个环境或时代而言,都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因为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使得这个人物或要求最终必然走上不归路,成为不被那个环境或时代所接纳的“叛逆”的“多余人”或“多余要求”。
实际上,“多余人”现象是常常存在的。无论是从后世的一些文学形象,如“零余者”身上,还是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地找到了一些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波罗摩夫,甚至贾宝玉的影子,从此来看,贾宝玉和俄罗斯的系列“多余人”,就不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还分别是他们那个时代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物或现象的缩影,他们是从旧文化群体中分化出来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产物,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优秀知识青年。
“多余人”不单纯是一种文学现象、一种参照体系,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在宣传先进思想、启蒙青年人方面业绩非凡,正如屠格涅夫在谈到他塑造的罗亭这一形象时说:“谁有权利说他无用,说他的话不曾在青年人心中播下了良好的种子?!”“多余人”的思想力量和悲剧命运对于后世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其存在的意义是广泛而深远的。
参考文献:
[1]勃兰兑斯.李宗杰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潮(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72.
[3]桑淑钧.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23, (编辑 王立建)
关键词 多余人 典型特征 现实意义
一、“多余人”及其典型特征
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已经萌生,专制政体的危机已经初露短倪,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避免。同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主义思想以及國内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影响和推动下,引发了贵族青年深刻的阶级分化:他们之中绝大部分,隐约感觉到时代和社会的变动,极不满意现实,厌恶当局,又脱离群众,远离革命;既不甘心沉沦到底,又无力与本阶级决裂,因而在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在现实社会中感到沉沦压抑,精神上焦躁不安,又彷徨不定,这样也就决定了他们一生当中必然无所事事、毫无作为、空虚而又无聊。这类人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被称为“多余人”。
俄国文学史上的“多余人”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具有一些相似或相近的特征:他们大多出身贵族阶级,有着良好的教养和聪明的头脑,大多数人接受过西欧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最初活跃在上流社会,很快便厌倦了那里空虚乏味的生活,想寻求有意义的新生活,然而,他们脱离人民大众,又不了解俄国的社会实际情况,陈腐的贵族教育既没有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更没有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几经挣扎,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成为毫无用处的“多余人”,同时,激烈的内心矛盾与冲突、沉重的精神痛苦与郁闷也是这类人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历程
“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塑造毕巧林,到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这一形象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从充满激情、骚动不安的奥涅金;到忧郁、悲观、矛盾、孤愤的毕巧林;再到充满时代热情,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过的罗亭。这些人物在时代的重压下,尽管充满了困顿和惶惑,但他们毕竟没有束手待毙,他们还在绝望中挣扎。但到了奥博洛摩夫时期,早期“多余人”身上那种热情和信念,已经被黑暗的社会所窒息,他们已经丧失了一切他退出历史舞台之外,再没有更好的出路,奥博洛摩夫宣告了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终结。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是,除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系列“多余人”形象,在其它国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过类似形象出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法国作家笔下的“局外人”,甚至有人把钱钟书先生《围城》中塑造的方鸿渐这个人物也算作“多余人”形象。大家会发现,在历史的每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一些不满现实,而又不能参与社会变革的“无用的好人”,都可能成为“多余的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多余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可能出现,它是一种社会现象。
这究竟应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多余人”真的就多余了吗?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商榷,它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多余人”存在的价值和社会意义,我个人认为:“多余人”其实并不多余。
三、“多余人”的社会现实意义
俄国文学作品中“多余人”家族性格的形成、发展和走向毁灭的过程,完整而具体地展现了俄国解放运动中贵族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反映了居于革命领导地位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着重提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病源,提出了“谁之罪”的重大社会问题,谴责了那个使本来有为的青年终生碌碌无为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环境,表现了贵族阶级自身及其教育方式的没落与腐朽。他们的叛逆,则更多的具有探索人生真谛、追求真理的性质,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
从更深层次看,“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除了来自形象所蕴含的丰富且深广的社会意义和内涵外,还来自于形象所包含的复杂而深邃的哲学和美学意蕴,它揭示了旧社会体制的内在矛盾和深刻危机。每当面临转折与社会转型,尤其敏感的青年一代所经历的精神痛苦与无望抗争,都让我们想起“多余人”的生命历程。他们的形象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普遍意义。
系列“多余人“形象相同和不同的经历、命运向世人昭示着一条规律:如果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不适合的环境里,或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不得不产生于一个错误的年代,那么无论对于这个人或这个要求,还是对于这个环境或时代而言,都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因为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使得这个人物或要求最终必然走上不归路,成为不被那个环境或时代所接纳的“叛逆”的“多余人”或“多余要求”。
实际上,“多余人”现象是常常存在的。无论是从后世的一些文学形象,如“零余者”身上,还是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地找到了一些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波罗摩夫,甚至贾宝玉的影子,从此来看,贾宝玉和俄罗斯的系列“多余人”,就不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还分别是他们那个时代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物或现象的缩影,他们是从旧文化群体中分化出来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产物,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优秀知识青年。
“多余人”不单纯是一种文学现象、一种参照体系,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在宣传先进思想、启蒙青年人方面业绩非凡,正如屠格涅夫在谈到他塑造的罗亭这一形象时说:“谁有权利说他无用,说他的话不曾在青年人心中播下了良好的种子?!”“多余人”的思想力量和悲剧命运对于后世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其存在的意义是广泛而深远的。
参考文献:
[1]勃兰兑斯.李宗杰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潮(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72.
[3]桑淑钧.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23, (编辑 王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