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长才先生在《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一文中介绍了“亦”表疑问语气的用法,并认为表疑问语气的“亦”是由它表类同的“也、又”义在疑问句特定语境中直接虚化来的,①这使我们对“亦”的意义用法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但笔者在赵先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先秦文献疑问句特别是对较早出现“亦”的疑问语气用法的《论语》和《孟子》的考察,对疑问副词“亦”的来源,有些不同看法。
一、“亦”作为反诘副词的来源
笔者认为,“亦”的反诘语气用法并非由类同义的“亦”在反问句的语境中直接发展而来,而是因为强调肯定语气的“亦”经常用在反问句中,从而沾染上了反诘语气的用法。理由如下:
第一,从语义方面考虑,虽然作为反诘副词的“亦”与类同义的“亦”在语法位置上相同,但无论表类同的“亦”还是表肯定判断的“亦”在意义上与表示反诘语气的功能反差太大,所以这种用法的“亦”不太可能直接发展出反诘用法。
第二,反诘副词“亦”在特定句子中可翻译成“也”,不能有力说明反诘副词“亦”是由表类同的“亦”在反问句的语境中直接虚化而来。因为表类同作为“亦”的强式意义,在语言认知和解读中很容易渗透到“亦”的其他意义中去;同时句与句之间的特定联系会使即使是含有反诘语气“亦”的句子不可避免带有类同意味,二者不一定能划分出明显界限也是正常的;况且发展到现代汉语,“也”常用在各种句式中加强语气,包括反问句,例如:他也配当三好生?所以把古汉语中用作反诘语气的副词“亦”翻译成现代汉语“也”在表达上讲得通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从反诘副词“亦”的语法位置上看,它紧挨谓语部分,在谓语部分之前。如: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孟子·滕文公下》)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欤?(《孟子·告子上》)在先秦汉语反问句中,这一位置上基本上是表达各种语气的副词。反诘语气副词的例子非常多,不赘举;表肯定或强调语气的,以《论语》为例,如:其然?岂其然乎?(《论语·宪问》)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唯求则非邦也与?……唯赤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像表类同义的“亦”这样的其他副词几乎不出现在这一语法位置上。这说明与后来的反诘副词“亦”语法位置相同的、表类同的“亦”出现在反问句里的机会相当少。那么从语言使用频率上分析,“亦”由类同义副词在反问语境中直接发展出反诘语气的用法几乎没有可能。
第四,“亦”的反诘语气用法产生以前,表肯定或强调语气的“亦”经常用在反问句中:一是“不亦……乎”②句式,一是以特指问形式表达反问句中的“亦”。笔者认为,反诘副词“亦”的形成正是通过这两种句式作为中介,特别是第一种句式在“亦”反诘副词的形成上具有重要意义。
“不亦……乎”在《左传》《论语》中就已开始大量运用,在整个先秦文献中使用频率很高。在“不亦……乎”句式中,“不”和“亦”本不属于一个句法层次,其中副词“亦”表示对其后词语的肯定与强调,否定副词“不”在反问句的特定语境中,强烈的否定性使它兼表与否定有关联的反诘语气。因此,“不”在逻辑语义层面对谓语部分进行否定造成否定的形式;同时“亦”在形式结构上削弱 “不”与其后词语联系的紧密性,突出 “不”在整个句子层面的反诘语气。由于受先秦时早已在起作用的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这一韵律规则的制约(此规则对句首控制最为严格),再通过此句式的高频使用,“不亦”逐渐凝固成一个整体,成为反诘问句的标志。反诘问标志“不亦”形成后,“亦”沾染上“不”的反诘语气,发展出反诘副词的用法。
“亦”用于以特指问的形式表达反问的句子中,最早见于《论语》,共有两例,分别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 这里“亦”表反诘语气的用法并未形成,只能看成是表强调语气的副词。到《孟子》里出现只有“亦”而不需要疑问代词构成的反问句共有7例,这说明反诘副词“亦”已形成。例如: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滕文公下)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滕文公下)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圈,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告子上) 虽然以特指问形式表达反诘的“亦”远不如“不亦……乎”句式使用频率高,但也为“亦”的反诘语气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二、“亦”除反诘以外其他疑问语气用法的来源
从先秦文献上来看,“亦”的推度询问用法出现得比它的反诘用法早,《论语》里已出现用于是非问句表推度询问语气的“亦”,如: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理?(述而)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季氏)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阳货)另外,《孟子》中共有4例“亦”用于是非问,并出现2例使用“抑亦”引导的选择问。
因此疑问副词“亦”的发展演变不符合反诘——真性疑问的语言规律。而表强调和肯定语气的“亦”,毫无疑问,无论从语法分布、功能还是意义,都能直接发展出推度询问、反复和选择的疑问用法③。
所以笔者认为,疑问副词“亦”的形成通过两种途径:(1)“亦”的强调肯定语气经常用在反问句中,从而沾染上了反诘语气的用法。(2)“亦”的推度询问、反复和选择的疑问用法是由“亦”表肯定和判断的语气直接发展出来的。
附注:
① 参见赵长才《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赵先生认为开始用在反问句中的“亦”仍有“也、又”义,但全句所强调的重点在于句式本身所表达的否定性的语义内涵,而这一语义内涵是否具有承上类同的特点其实无关紧要。因为“亦”在疑问句语境中原有的表承上类同的意义已不太显著,所以就有了进一步虚化的条件和可能。当“亦”用于疑问句语境,上已无所承而下却有所涉时,就完全虚化为专表疑问的语气副词了。虚化后,“亦”的句法位置没有改变,语法意义发生了变化。虚化为疑问副词后,表反诘在先,表推度疑问的用法由反诘用法引申。笔者按:“亦”的词性更确切地说应是疑问语气副词,在此姑且使用“疑问副词”的说法。
②先秦使用较多的“不亦……”中的“亦”,与在陈述句中的语法位置不同,它不属疑问副词,也没有类同义。(无论是陈述句中的“亦”还是疑问副词“亦”都处在否定副词之前:因为陈述句中的“亦”总是位于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疑问副词是表达整个句子的语气的,否定副词属于谓语部分,所以作为疑问副词的“亦”肯定放在“不”之前。)而是由类同义发展出来的表肯定或强调语气的副词,在语义层面上是对它后面的词语的肯定和强调。
③参见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吕先生在281和284页中指出:是非问的疑点在整个事情的正确性上;抉择问询问对方孰是孰非;是非问是特殊的选择问。笔者注:由于抉择问和反复问在先秦并不是发达的疑问形式,所以在先秦文献中出现频率较低。
(孙立莉,南京大学中文系)
一、“亦”作为反诘副词的来源
笔者认为,“亦”的反诘语气用法并非由类同义的“亦”在反问句的语境中直接发展而来,而是因为强调肯定语气的“亦”经常用在反问句中,从而沾染上了反诘语气的用法。理由如下:
第一,从语义方面考虑,虽然作为反诘副词的“亦”与类同义的“亦”在语法位置上相同,但无论表类同的“亦”还是表肯定判断的“亦”在意义上与表示反诘语气的功能反差太大,所以这种用法的“亦”不太可能直接发展出反诘用法。
第二,反诘副词“亦”在特定句子中可翻译成“也”,不能有力说明反诘副词“亦”是由表类同的“亦”在反问句的语境中直接虚化而来。因为表类同作为“亦”的强式意义,在语言认知和解读中很容易渗透到“亦”的其他意义中去;同时句与句之间的特定联系会使即使是含有反诘语气“亦”的句子不可避免带有类同意味,二者不一定能划分出明显界限也是正常的;况且发展到现代汉语,“也”常用在各种句式中加强语气,包括反问句,例如:他也配当三好生?所以把古汉语中用作反诘语气的副词“亦”翻译成现代汉语“也”在表达上讲得通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从反诘副词“亦”的语法位置上看,它紧挨谓语部分,在谓语部分之前。如: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孟子·滕文公下》)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欤?(《孟子·告子上》)在先秦汉语反问句中,这一位置上基本上是表达各种语气的副词。反诘语气副词的例子非常多,不赘举;表肯定或强调语气的,以《论语》为例,如:其然?岂其然乎?(《论语·宪问》)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唯求则非邦也与?……唯赤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像表类同义的“亦”这样的其他副词几乎不出现在这一语法位置上。这说明与后来的反诘副词“亦”语法位置相同的、表类同的“亦”出现在反问句里的机会相当少。那么从语言使用频率上分析,“亦”由类同义副词在反问语境中直接发展出反诘语气的用法几乎没有可能。
第四,“亦”的反诘语气用法产生以前,表肯定或强调语气的“亦”经常用在反问句中:一是“不亦……乎”②句式,一是以特指问形式表达反问句中的“亦”。笔者认为,反诘副词“亦”的形成正是通过这两种句式作为中介,特别是第一种句式在“亦”反诘副词的形成上具有重要意义。
“不亦……乎”在《左传》《论语》中就已开始大量运用,在整个先秦文献中使用频率很高。在“不亦……乎”句式中,“不”和“亦”本不属于一个句法层次,其中副词“亦”表示对其后词语的肯定与强调,否定副词“不”在反问句的特定语境中,强烈的否定性使它兼表与否定有关联的反诘语气。因此,“不”在逻辑语义层面对谓语部分进行否定造成否定的形式;同时“亦”在形式结构上削弱 “不”与其后词语联系的紧密性,突出 “不”在整个句子层面的反诘语气。由于受先秦时早已在起作用的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这一韵律规则的制约(此规则对句首控制最为严格),再通过此句式的高频使用,“不亦”逐渐凝固成一个整体,成为反诘问句的标志。反诘问标志“不亦”形成后,“亦”沾染上“不”的反诘语气,发展出反诘副词的用法。
“亦”用于以特指问的形式表达反问的句子中,最早见于《论语》,共有两例,分别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 这里“亦”表反诘语气的用法并未形成,只能看成是表强调语气的副词。到《孟子》里出现只有“亦”而不需要疑问代词构成的反问句共有7例,这说明反诘副词“亦”已形成。例如: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滕文公下)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滕文公下)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圈,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告子上) 虽然以特指问形式表达反诘的“亦”远不如“不亦……乎”句式使用频率高,但也为“亦”的反诘语气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二、“亦”除反诘以外其他疑问语气用法的来源
从先秦文献上来看,“亦”的推度询问用法出现得比它的反诘用法早,《论语》里已出现用于是非问句表推度询问语气的“亦”,如: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理?(述而)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季氏)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阳货)另外,《孟子》中共有4例“亦”用于是非问,并出现2例使用“抑亦”引导的选择问。
因此疑问副词“亦”的发展演变不符合反诘——真性疑问的语言规律。而表强调和肯定语气的“亦”,毫无疑问,无论从语法分布、功能还是意义,都能直接发展出推度询问、反复和选择的疑问用法③。
所以笔者认为,疑问副词“亦”的形成通过两种途径:(1)“亦”的强调肯定语气经常用在反问句中,从而沾染上了反诘语气的用法。(2)“亦”的推度询问、反复和选择的疑问用法是由“亦”表肯定和判断的语气直接发展出来的。
附注:
① 参见赵长才《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赵先生认为开始用在反问句中的“亦”仍有“也、又”义,但全句所强调的重点在于句式本身所表达的否定性的语义内涵,而这一语义内涵是否具有承上类同的特点其实无关紧要。因为“亦”在疑问句语境中原有的表承上类同的意义已不太显著,所以就有了进一步虚化的条件和可能。当“亦”用于疑问句语境,上已无所承而下却有所涉时,就完全虚化为专表疑问的语气副词了。虚化后,“亦”的句法位置没有改变,语法意义发生了变化。虚化为疑问副词后,表反诘在先,表推度疑问的用法由反诘用法引申。笔者按:“亦”的词性更确切地说应是疑问语气副词,在此姑且使用“疑问副词”的说法。
②先秦使用较多的“不亦……”中的“亦”,与在陈述句中的语法位置不同,它不属疑问副词,也没有类同义。(无论是陈述句中的“亦”还是疑问副词“亦”都处在否定副词之前:因为陈述句中的“亦”总是位于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疑问副词是表达整个句子的语气的,否定副词属于谓语部分,所以作为疑问副词的“亦”肯定放在“不”之前。)而是由类同义发展出来的表肯定或强调语气的副词,在语义层面上是对它后面的词语的肯定和强调。
③参见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吕先生在281和284页中指出:是非问的疑点在整个事情的正确性上;抉择问询问对方孰是孰非;是非问是特殊的选择问。笔者注:由于抉择问和反复问在先秦并不是发达的疑问形式,所以在先秦文献中出现频率较低。
(孙立莉,南京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