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副词“亦”探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长才先生在《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一文中介绍了“亦”表疑问语气的用法,并认为表疑问语气的“亦”是由它表类同的“也、又”义在疑问句特定语境中直接虚化来的,①这使我们对“亦”的意义用法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但笔者在赵先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先秦文献疑问句特别是对较早出现“亦”的疑问语气用法的《论语》和《孟子》的考察,对疑问副词“亦”的来源,有些不同看法。
  
  一、“亦”作为反诘副词的来源
  
  笔者认为,“亦”的反诘语气用法并非由类同义的“亦”在反问句的语境中直接发展而来,而是因为强调肯定语气的“亦”经常用在反问句中,从而沾染上了反诘语气的用法。理由如下:
  第一,从语义方面考虑,虽然作为反诘副词的“亦”与类同义的“亦”在语法位置上相同,但无论表类同的“亦”还是表肯定判断的“亦”在意义上与表示反诘语气的功能反差太大,所以这种用法的“亦”不太可能直接发展出反诘用法。
  第二,反诘副词“亦”在特定句子中可翻译成“也”,不能有力说明反诘副词“亦”是由表类同的“亦”在反问句的语境中直接虚化而来。因为表类同作为“亦”的强式意义,在语言认知和解读中很容易渗透到“亦”的其他意义中去;同时句与句之间的特定联系会使即使是含有反诘语气“亦”的句子不可避免带有类同意味,二者不一定能划分出明显界限也是正常的;况且发展到现代汉语,“也”常用在各种句式中加强语气,包括反问句,例如:他也配当三好生?所以把古汉语中用作反诘语气的副词“亦”翻译成现代汉语“也”在表达上讲得通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从反诘副词“亦”的语法位置上看,它紧挨谓语部分,在谓语部分之前。如: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孟子·滕文公下》)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欤?(《孟子·告子上》)在先秦汉语反问句中,这一位置上基本上是表达各种语气的副词。反诘语气副词的例子非常多,不赘举;表肯定或强调语气的,以《论语》为例,如:其然?岂其然乎?(《论语·宪问》)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唯求则非邦也与?……唯赤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像表类同义的“亦”这样的其他副词几乎不出现在这一语法位置上。这说明与后来的反诘副词“亦”语法位置相同的、表类同的“亦”出现在反问句里的机会相当少。那么从语言使用频率上分析,“亦”由类同义副词在反问语境中直接发展出反诘语气的用法几乎没有可能。
  第四,“亦”的反诘语气用法产生以前,表肯定或强调语气的“亦”经常用在反问句中:一是“不亦……乎”②句式,一是以特指问形式表达反问句中的“亦”。笔者认为,反诘副词“亦”的形成正是通过这两种句式作为中介,特别是第一种句式在“亦”反诘副词的形成上具有重要意义。
  “不亦……乎”在《左传》《论语》中就已开始大量运用,在整个先秦文献中使用频率很高。在“不亦……乎”句式中,“不”和“亦”本不属于一个句法层次,其中副词“亦”表示对其后词语的肯定与强调,否定副词“不”在反问句的特定语境中,强烈的否定性使它兼表与否定有关联的反诘语气。因此,“不”在逻辑语义层面对谓语部分进行否定造成否定的形式;同时“亦”在形式结构上削弱 “不”与其后词语联系的紧密性,突出 “不”在整个句子层面的反诘语气。由于受先秦时早已在起作用的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这一韵律规则的制约(此规则对句首控制最为严格),再通过此句式的高频使用,“不亦”逐渐凝固成一个整体,成为反诘问句的标志。反诘问标志“不亦”形成后,“亦”沾染上“不”的反诘语气,发展出反诘副词的用法。
  “亦”用于以特指问的形式表达反问的句子中,最早见于《论语》,共有两例,分别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 这里“亦”表反诘语气的用法并未形成,只能看成是表强调语气的副词。到《孟子》里出现只有“亦”而不需要疑问代词构成的反问句共有7例,这说明反诘副词“亦”已形成。例如: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滕文公下)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滕文公下)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圈,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告子上) 虽然以特指问形式表达反诘的“亦”远不如“不亦……乎”句式使用频率高,但也为“亦”的反诘语气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二、“亦”除反诘以外其他疑问语气用法的来源
  
  从先秦文献上来看,“亦”的推度询问用法出现得比它的反诘用法早,《论语》里已出现用于是非问句表推度询问语气的“亦”,如: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理?(述而)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季氏)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阳货)另外,《孟子》中共有4例“亦”用于是非问,并出现2例使用“抑亦”引导的选择问。
  因此疑问副词“亦”的发展演变不符合反诘——真性疑问的语言规律。而表强调和肯定语气的“亦”,毫无疑问,无论从语法分布、功能还是意义,都能直接发展出推度询问、反复和选择的疑问用法③。
  所以笔者认为,疑问副词“亦”的形成通过两种途径:(1)“亦”的强调肯定语气经常用在反问句中,从而沾染上了反诘语气的用法。(2)“亦”的推度询问、反复和选择的疑问用法是由“亦”表肯定和判断的语气直接发展出来的。
  
  附注:
  ① 参见赵长才《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赵先生认为开始用在反问句中的“亦”仍有“也、又”义,但全句所强调的重点在于句式本身所表达的否定性的语义内涵,而这一语义内涵是否具有承上类同的特点其实无关紧要。因为“亦”在疑问句语境中原有的表承上类同的意义已不太显著,所以就有了进一步虚化的条件和可能。当“亦”用于疑问句语境,上已无所承而下却有所涉时,就完全虚化为专表疑问的语气副词了。虚化后,“亦”的句法位置没有改变,语法意义发生了变化。虚化为疑问副词后,表反诘在先,表推度疑问的用法由反诘用法引申。笔者按:“亦”的词性更确切地说应是疑问语气副词,在此姑且使用“疑问副词”的说法。
  ②先秦使用较多的“不亦……”中的“亦”,与在陈述句中的语法位置不同,它不属疑问副词,也没有类同义。(无论是陈述句中的“亦”还是疑问副词“亦”都处在否定副词之前:因为陈述句中的“亦”总是位于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疑问副词是表达整个句子的语气的,否定副词属于谓语部分,所以作为疑问副词的“亦”肯定放在“不”之前。)而是由类同义发展出来的表肯定或强调语气的副词,在语义层面上是对它后面的词语的肯定和强调。
  ③参见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吕先生在281和284页中指出:是非问的疑点在整个事情的正确性上;抉择问询问对方孰是孰非;是非问是特殊的选择问。笔者注:由于抉择问和反复问在先秦并不是发达的疑问形式,所以在先秦文献中出现频率较低。
  (孙立莉,南京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中美两国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各自选取一篇课文进行微观比较,尝试探讨不同的编写风格与特色。《斑马》选自美国EMC公司于2001年出版的教科书《探索文学》。这套教材在哥伦比亚市的李察德中学、哈林顿市的哈林顿中学等诸多学校使用,并受到任课教师的普遍好评。《最后一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这两篇课文都编排在七年级
期刊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富有卓见的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气象。全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方式,更为合理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一切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和张力。  新课程理念的建构及实践,使语文教育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可喜的景象
期刊
语文学习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现代诗歌的阅读与鉴赏,这对刚刚结束初中学习的高一新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对学生解读诗歌的方法的指点和由易到难的教学程序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穆旦的《赞美》是一首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表达新异的诗歌,几遍读下来,学生仍感茫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理解诗歌。在学习《赞美》这首诗歌的时候,依据教学重点和学习现代新诗的一般方法,采取由分析意象入手,从鉴赏艾青的《我爱
期刊
引论:一个峻急而沉重的教学话题  “20世纪中国有了鲁迅,这是我们民族的大幸”    然而,鲁迅研究的丰硕成果和对鲁迅已经全面深化的认识并未及时渗透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层面。鲁迅作品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充盈学生精神世界最好的文化大餐之一。从整体上感悟、把握鲁迅作品,与文化大师进行对话,应该是学生一次愉快的精神漫游。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苦读”鲁迅作品的当代中学生却对鲁迅及其作
期刊
[摘要]近代汉语倚变式句法结构“转A转B”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倚变式结构“越……越……”。“转”字本为“反复”义,逐渐引申出“更加”义,两种意义的相互作用,逐渐生成“越发”“越……越……”义,进而形成表达倚变关系的比较固定的句法格式。  [关键词]近代汉语 倚变 句法结构 转A转B    近代汉语作品中存在过具有表达倚变关系功能的结构形式“转A转B”,例如:  (1)一哥已下手刻版矣,转看转晓不得。(
期刊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生产、学习中处理各种公私事务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的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实用性最强。但由于应用文知识性、理论性强,所以显得单调、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呢?照本宣科,采用“查露补缺”的方式,课本上有的东西,简明扼要、蜻蜓点水地讲解;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大肆引用,加以补充,尤其是举一些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大家熟悉的广告,分析这些广告的特点,这样既使
期刊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其中关键性的是阅读能力,它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这样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以适应新课标、新课改的要求。这主要从改革课堂教学,建构探究性、创新性课堂教学着手进行。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在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
期刊
古语有云:“之乎者也亦焉哉,安排好了当秀才。”可见,如何运用虚词是一门艺术。现代汉语的虚词虽然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它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用在具体的语境中却并不“虚”,往往蕴含着作者很实在的意图,这就是所谓的“虚词不虚”。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有两个很好的例证: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  ——高中语文第二册《装在套子里的人》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
期刊
一、设计背景: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许多老师的难题,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教师们用心良苦地在讲台上作“教授”式的传道解惑释疑,坐在下面的学生却似听非听恹恹欲睡。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历史的原因使文言文变的晦涩难懂,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是传统的文言文教法过于单调枯燥,学生对“读—译—背”的教学模式已感到厌倦。所以在教授文言文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地应用教材,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重视学生
期刊
新课标崇尚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同时又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以上两点教学思想?如何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融合?何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切实地提高?在串串问题的扣击下,在寻寻觅觅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朗读感悟”这一大放异彩的教学手段。    朗读感悟目的浅析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倚重朗读感悟的技巧指导,追求抑扬顿挫的朗读表象而忽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