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婚俗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2007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族婚俗
  
  各地苗族婚俗形式各不相同。彝良、永善一带苗族有青年男女“批若”(类似公房)的自由恋爱习惯;楚雄部分苗族中有“姑娘房”;昭通部分苗族有“逛花房”和“踩月亮”;金乎一带苗族有“游方”(类似贵州苗族的“摇马郎”)。
  无论何种形式,青年男女一般都通过对唱山歌选择配偶:倘若某一小伙子看中某一小姑娘,小伙子便撑一小花伞覆罩小姑娘,开始,小伙子首先主劝唱上两调求爱山歌,如果小姑娘也有情意,便以山歌对答,反之则以无言对答或躲开小伞表示拒绝,然后备求相爱。
  求爱山歌多半是随编随唱,歌词内容视对方追求深度而不断变化。开始一般以相互询问对方家乡风土人情人手,进而询问对方姓名年龄和家庭情况,再以挑逗口吻试探对方是否已有情人,经过一定了解,双方转为对白,如此由浅入深,数日即见分晓。
  双方如果情投意合,男方即要求父母求媒成亲。如有男女愿意缔结婚姻,但父母不许者,则女随男奔,男匿女于其亲戚家,然后使媒人告知父母。婚前,男子要赠与女子颈圈或其他银制饰物,女子套于颈上的颈圈越多,父母越觉光彩。
  我自己都不曾想到这样快又再次踏上贵州之旅。大约是去年的贵州之行,三穗苗寨之民俗风情太深地印于脑中,心心念念难以去之所致。
  今冬是几十年来难遇的暖冬,天气出奇地好。飞机于蓝天白云中穿行一小时后,我们到达贵阳机场。
  居住在三穗的苗族,自古以来就有走寨择偶的习俗。走寨是形式,择偶是目的。苗寨婚俗的热烈让我好奇,到三穗县城的第二天,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去游览新泉苗寨。
  在我们犹自沉醉于想象之中时,车子前方传来一阵好听的歌声。循歌声而去,我们见寨口聚集了许多身穿漂亮服饰的苗家男女。原来,依照苗族习俗,凡有客人到苗寨,全寨子的人都要到寨口迎宾。他们一边唱着山歌,一边向来客敬羊角酒。只有喝过羊角酒,才能进寨。羊角酒的香醇,寨民的盛情,让我们这群久居于城市中的人,心头滚过一阵热浪。
  身处这秀美静谧的苗寨,让人暂时忘却了劳顿之累,只是每天三三两两的“驴友”,不时在提醒我,自己也是一名过客。但我又是幸运的,不仅见证了一场原汁原味的苗族婚俗,也聆听了新娘父亲为我们讲述这一对新人相识、相爱的经历,同样有着苗族大胆泼辣的韵味。
  
  走寨择偶
  
  


  三年前的农历正月十六,是三穗苗族芦笙节,那天共有20多堂芦笙,参加节日活动的各族群众3万多人。阿宝和他所在的安太乡培地村芦笙队参加了这次坡会,并在美女如云的坡会上相中了苗族姑娘琼。阿琼家住在古隆坡附近的香粉乡中坪村,当天晚上,当满圆的月亮爬上山头的时候,阿宝和他的伙伴来到了阿琼家,开始了浪漫的走寨活动。那晚,阿琼家共有无数批小伙到来,但阿琼只看中阿宝。
  
  手镯定情
  
  苗族小伙走寨当中对歌时,只有用真诚的歌声打动姑娘的心,才能赢得姑娘的钟情。那天晚上,阿宝和阿琼对歌到月上中天,对歌到情意缠绵,对歌到难以舍离。阿宝就是这样以自己的真情打动了姑娘的心,以自己的深情厚意赢得了姑娘的爱。当天晚上,阿琼就在圆月下,让阿宝带走了母亲传给她的手镯,让阿宝带走了她全心全意的爱恋。那一年,阿宝21岁,阿琼20岁。
  
  谈婚论嫁
  
  去年的金秋时节,阿宝的父亲委托村上一位吉祥公,带上苗锦,提着香鸭,代表阿宝到阿琼家里提亲。当天晚上,阿琼的家人摆了三桌酒席,请来至亲,共商阿琼的婚事。经过和议,阿琼的父母亲把阿宝爸带去的香鸭当场煮给至亲一同分享,并在火堂边烧香,打开阿琼的母亲亲手酿制了25年的女儿红糯米蜜,庄重地祭祖,把祭过祖的蜜酒敬给吉祥公,明确同意阿宝和阿琼的婚姻大事。吉祥公烧香敬祖,对阿琼家祖辈的大恩大德感激不尽,并承诺尽快把这门婚事办好,让两位新人过上好日子。光彩照人去出嫁
  苗族姑娘出嫁的方式是非常特别的,阿琼也不例外。有三个民族礼节是必不可少的:在正式出嫁前,必须举行祭祀活动,以祈祷祖先对自己的怜爱与护佑。亲口喝吉祥公敬来的甜酒,以示未来生活的甜蜜。用自己的右手紧紧地握住吉祥婆递给的毛巾包,内有酸鱼两条、首饰若干,以示新娘将把兴旺的人丁和丰厚的财产带给新组建的家庭。
  新娘身穿自己穿针引线裁制出来的苗族靓衣,头带苗族工匠精心制作的闪亮银饰,秀美、大方、亮丽、新颖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新娘还请四位苗族少女,穿着同样亮丽的苗族服饰,作为自己的伴娘,跟随自己出嫁。
  最引人注目的是挑着九担彩礼去出嫁,其中糯米饭三担,表示365天餐餐有保证:一担礼烟,用来赠送男性长辈们,表示对他们的敬意:一担礼肉,必有猪、鸡、鸭、鱼等,表示在未来生活中,牲畜兴旺:两担红蛋,用来送给小孩,表示结婚以后,男女双全,人丁兴旺:两担喜糖,用来分发,好让村上的人们都知道这门喜事,都来为他们祝福。最后,请全村人喜爱的芦笙手,一路吹着喜庆的苗族姑娘出嫁曲,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欢天喜地、吉祥如意地出嫁了。儿时伙伴歌声挽留
  苗族姑娘出嫁,是全村的大喜事,人人皆知皆喜。但也有一些小伙子由于多年的追求,还是没有得到姑娘的爱心,以至于不能忘怀。于是,他们将在新娘出嫁必经的路上,设拦路台,唱拦路歌来表达自己对新娘难以割舍的情感:“过去,我们同一个寨,同饮一眼泉:少时同放牛,大来同做伴:赶坡同条路,拉鼓同条绳:跳舞同笙歌,唱歌同支笛。如今啊,鸟去留空笼,花飘留枯枝:妹去板凳凉,我们好悲伤……”。听着后生们心酸的拦路歌,新娘眼泪扑簌簌地流,连忙送去喜糖,递上喜烟,表示同情和怜惜,并诚恳地邀请他们前去喝自己的喜酒。
  
  吹着芦笙迎亲来
  
  阿琼和其他苗族姑娘出嫁一样,要象征性地翻一座山,过一条河,越一层岭。当阿琼翻过了高山,来到河边时,就听到了对岸上传来欢快热烈的芦笙声。这就是阿宝和他的迎亲队迎亲来了。迎亲芦笙是不能停下来的,只要吹起来,就必须一路吹着,直到把新娘迎接到家里。那天的迎亲芦笙,从河边一直吹到了寨里,足足吹了一个小时。几位老芦笙手后来告诉我,那天他们在吹迎亲芦笙时,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
  
  新婚之夜不同房
  
  阿琼出嫁那天晚上,就住在我落脚的阿叔家。我问她为何不到男方家里去,她说这是苗族传统,几千年来,苗族姑娘新婚之夜都是不同房的,她也不能例外,否则不吉利。我对此十分不解,就顺手翻阅了苗族作家梁彬的《苗族风情趣谈》关于苗族姑娘出嫁后不落夫家的描述。原来,苗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姑娘出嫁后,如果落了夫家,再回娘家时,就不能架锅上灶、操持家务了,由于苗族姑娘对娘家感情深厚,不愿一出嫁就离开自己的亲人,因而她们宁愿不落夫家,在新婚之夜甘愿寂寞。阿琼也是这样。
其他文献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品位  城市遗产,则是一个城市的根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五千年传承、延续不断,特别是华夏城市文明,自产生之日起就从未中断过,其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址等物质遗产,和留存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也是华夏独特而灿烂的城市遗产,其重要的内涵对今天的中国城市仍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此外,随着城市文明的不断进步,有着人文历史、
期刊
虽然这篇文章的字数很少,也不是对第三帝国党卫军历史的详细介绍,但文章中的图片却真实再现了党卫军——二战中最恐怖也是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在战争进程中的战斗和生活场景,从这些照片中可以感受到来自党卫军士兵的荣誉,忠诚以及战争的无奈。可是如果能熟悉一些二战前德国政治气候和纳粹帝国的崛起,对我们近距离观察党卫军士兵还是有帮助的。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巴伐利亚成为政治派系争夺政府统治的主要战场。其中的一个
期刊
在深圳,上海宾馆是深南大道的标志性建筑。宾馆虽然不高,但罗马式外形却是独一无二的;宾馆所处的位置虽然不是市中心,却是交通要冲,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过去,上海宾馆是深圳城乡结合处的地标,现在却成了深圳新老市区的分界。因为上海宾馆,海派文化成了深圳情结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符号。      城乡结合处的地标    在深圳人的记忆当中,上海宾馆所处的位置。是深圳老城的城乡结合处,新老市区的分界。  1983
期刊
新疆喀什,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西部城市,有着2000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其民居在不失伊斯兰韵味的基础上,又融进了很强的生活气息。目前,喀什民居已成为中外游客观光的一个亮点。    喀什的维吾尔民居,是在多种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最先融入的是陕甘地区和西亚的建筑风格。上世纪初,一部分俄罗斯人移民新疆,其建筑风格对当地的民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维吾尔族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古丝绸
期刊
喜欢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俯望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喜欢走进中国第一家票号的“日升昌”,去感受祖先当年的富丽繁华;喜欢静静地站在县衙公堂,倾听曾经威武的县太爷审案;也喜欢一个人走在文庙的石板路上,细细感受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街巷里面看数字    平遥城中原有4条大街、8条小街、72条小巷(据说这个数目也是和城墙上的望楼一一对应的)。四条大街中,东西向的有三条,南面的一条,连接着东边的文庙和西边的
期刊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绿波荡漾。”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绿波荡漾。”  这支歌是唱西双版纳的,曾经有位老测量员对我讲起过它,它的美丽和神奇,那宁静的傣家竹楼,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还有那大片大片的,凝着绿色之魂的、莽莽苍苍的热带原始雨林,这一切,都勾起了我对她一往情
期刊
2007年11月29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了一项石破天惊的重大考古成果:历经18个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堪称“中华第一城”。    一直以来,位于浙江杭州余杭的莫角山遗址作为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中心,受到了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曾经指出,如果说良渚古城是一个国家,那么良渚遗址就是它的
期刊
人们都说侗寨山乡有三样宝:一宝鼓楼、二宝太歌、三宝廊桥。  侗寨山乡的三样宝,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鼓楼之美,美在她像一棵根深叶茂的银杉,脚踏大地,头顶云天,挺拔、清雅、雄浑、壮观,于是,僻静的侗寨山乡,因之多了一份雄奇与美丽。  大歌(亦称“鼓楼大歌”)之美,美在她如同天籁之音,萦绕于白云间,徜徉在蓝天下,于是,八百里侗寨山乡,天穹因之越发的美妙,大地因之勃发无限生机。  廊桥之美,美在她像天
期刊
灵动的艺术——高台民居    新疆的民居建筑,是活着的历史,是如烟的往事,是凝固的史诗,是灵动的艺术,是智慧的结晶。  民居建筑是人类文化精彩之处,不同地因的文化氛围产生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每个民族的文化也各有特色,因此都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  新疆地域辽阔,三山两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多有不同;生活习俗也有所不同,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  新疆的民居建
期刊
与大多数的阿昌族青年男女一样,李中显和林秋水是在赶街互相认识的,仿佛,那天的所有热闹繁华,单单是为了他与她的遇见。  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他,看到了她。带着满心的欢喜,他开口:“有亲人家,叫什么名字?”她呢,羞涩而大胆地回答“林秋水,我的名字不好听。”最初的羞涩褪去,阿昌族姑娘的明朗爽落便显露出来。凝眸,细细打量,心中喜爱上这个俊朗的后生,于是就反问:“有亲人家,把你好听的名字说给我听听!”  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