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给世界格局和秩序带来深层次的调整和变化,全球经济遭受严重冲击、陷入低迷状态,大国依据各自的国家利益进行着史上最激烈的博弈。
东北亚各国因历史问题困扰、政治经济制度差异以及力量对比变化等因素,其安全构建常被认为是“零和博弈”,经济一体化合作长期无法达成一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该区域合作因为供应链的相对缩短且较为完整而受到地区国家的青睐,也给东北亚国家合作带来机遇。中俄关系在新冠疫情中经受住了考验。两国在东北亚地区关于双边层面的战略协作和多边的国际合作,共同利益大于分歧,所存在的利益差异对两国关系以及在东北亚地区的相互合作不构成阻碍因素。中俄两国在东北亚的安全与经济合作应该有以下方向。
中俄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近年来,东北亚地区主要大国力量消长,战略互动频繁。拜登上台后强化日韩同盟,在盟国进行前沿部署以增强机动能力,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主导地位,将盟国牢牢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美日韩在东北亚的军事同盟将加大对我在第一岛链的钓鱼岛和台海问题上的安全压力,同时,对俄远东地区也存在潜在的军事威胁。
因此,中俄在东北亚的安全合作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冲来自美国同盟的安全压力。中俄除了加深双边军事合作,包括预警和进攻性装备的合作外,我国还应该继续与俄定期在东北亚海上和陆上联合军演,以及在航空识別区空中巡航。二是以开放对话促安全合作。在中俄战略协作的基础上与美国及日韩进行战略安全对话,确保东北亚战略稳定和平衡,议题可以包括朝鲜半岛核问题、核不扩散、军控、和平利用核能以及亚太地区的安全机制构建。三是分化美韩同盟。俄罗斯分化美欧同盟具有丰富的经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今年3月在访问中国后到访韩国,有分析称其中就有分化美韩同盟的考量。在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上,韩国看重中俄的作用,中俄在此问题上的作用也受到朝鲜的重视。同时,韩国内认为中国崛起对其而言机遇大于威胁。中俄通过与朝鲜和韩国在半岛核问题上的合作,可以以此为基础做些尝试,从而拉开韩国与美国的关系。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合作长期以来未能见到明显成效。地区国家的双边合作较为积极,但多边合作囿于复杂的原因较滞后。对中国而言,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大,我国开始重视区域发展,希望在地区发展以及和平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力。加强同东北亚国家的合作,等同于搞好周边关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更加明确地提出努力推动区域一体化,这也可被认为是中国区域发展新观念。与此同时,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和资源优势,能源、矿产等领域的合作是东北亚地区国家与俄主要的合作方向。
未来中俄在东北亚地区推动构建多边合作有以下几个平台:
一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新冠疫情使中蒙俄三国经济遭受重大损失,用于合作的资源有限,经济走廊建设暂时按下暂停键。后疫情时代下,中蒙俄经济走廊不仅具有政治优势,而且将面临东北亚新型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未来中蒙俄应更加重视国家发展战略项目的对接合作,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软联通”,加强三边层面的制度性、机制性建设;以互联互通为基础,不贪大,注意走廊的绿色生态,以多元化合作机制为特征,以三国合作共赢为建设原则,以实现东北亚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为疫情后顺利推进落实走廊建设中的具体合作项目奠定法律和制度基础。此外,加强民心相通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社会基础和取得进展的至关重要的保障。
二是以北方海航道为重点的交通运输网络合作。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再一次增加了国际贸易运输选择北方海航道的机会,突出了北方海航道的竞争优势。随着航线沿途港口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和完善,俄罗斯利用北方海航道可以实现能源出口的多元化;对于中日韩三国来说,经过北方海航道的货物运输和围绕北方海航道的各产业链合作都是重要的合作内容。
三是中俄北极合作。北极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北方海航道是中俄北极合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北极基础设施的建设、科考、生态环保等方面都是中俄合作的重要内容。北极也是中俄与美国合作的平台,不应排斥与美国在北极的科学合作。
四是加入以中日韩为轴心所形成的产业链集群。新冠疫情暂时让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谈判停止,但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为三国在东北亚地区的产业合作提供了条件,贸易自由化为贸易转移和创造提供了产业链合作的机遇,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扩大了产业合作的领域。这一模式也为俄罗斯与地区国家提供了合作的机遇。
五是中国提出加入日本主导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称,中国加入CPTPP后将为自身及现有成员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贸易量将增长50%;全球收入将增长76.7%,达6320亿美元。俄罗斯也可考虑加入该组织,建立亚太经济伙伴关系。
六是加强核能安全建设。根据国际能源署2019年5月发布的数据,世界上有452个原子能核反应堆。最新数据显示,130余个是在东北亚国家。为了核能利用的安全,应成立东北亚核能安全咨询机构。
东北亚各国山水相连,历史文化紧密相连,经济利益相互交织,复杂的历史因素导致这一地区无法形成统一的认同。加强本地区的人文交流,促使人员流动,有助于塑造东北亚地区较强的认同感。除了要特别推动地区青年群体的交流外,面对依旧严峻的疫情,加强地区国家在疫苗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合作,也是增进地区国家间了解和互信,以及开展商业合作的重要机遇。在这个领域,信息越是共享,越能够早日战胜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后疫情时代东北亚地区合作面临的一个最重要问题就是应对国际秩序重构的加速,以及中美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中俄应在地区政治安全、经济合作中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利益共同点,不断寻求利益平衡点,强调多元治理,多边合作。这是一个非常艰难和复杂的过程,尤其在当今世界逆全球化和保守主义势力抬头的背景下,在东北亚复杂的力量格局变化过程中,任何多边合作、多元治理都不会顺利推进。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光明。
东北亚各国因历史问题困扰、政治经济制度差异以及力量对比变化等因素,其安全构建常被认为是“零和博弈”,经济一体化合作长期无法达成一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该区域合作因为供应链的相对缩短且较为完整而受到地区国家的青睐,也给东北亚国家合作带来机遇。中俄关系在新冠疫情中经受住了考验。两国在东北亚地区关于双边层面的战略协作和多边的国际合作,共同利益大于分歧,所存在的利益差异对两国关系以及在东北亚地区的相互合作不构成阻碍因素。中俄两国在东北亚的安全与经济合作应该有以下方向。
安全合作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中俄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近年来,东北亚地区主要大国力量消长,战略互动频繁。拜登上台后强化日韩同盟,在盟国进行前沿部署以增强机动能力,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主导地位,将盟国牢牢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美日韩在东北亚的军事同盟将加大对我在第一岛链的钓鱼岛和台海问题上的安全压力,同时,对俄远东地区也存在潜在的军事威胁。
因此,中俄在东北亚的安全合作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冲来自美国同盟的安全压力。中俄除了加深双边军事合作,包括预警和进攻性装备的合作外,我国还应该继续与俄定期在东北亚海上和陆上联合军演,以及在航空识別区空中巡航。二是以开放对话促安全合作。在中俄战略协作的基础上与美国及日韩进行战略安全对话,确保东北亚战略稳定和平衡,议题可以包括朝鲜半岛核问题、核不扩散、军控、和平利用核能以及亚太地区的安全机制构建。三是分化美韩同盟。俄罗斯分化美欧同盟具有丰富的经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今年3月在访问中国后到访韩国,有分析称其中就有分化美韩同盟的考量。在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上,韩国看重中俄的作用,中俄在此问题上的作用也受到朝鲜的重视。同时,韩国内认为中国崛起对其而言机遇大于威胁。中俄通过与朝鲜和韩国在半岛核问题上的合作,可以以此为基础做些尝试,从而拉开韩国与美国的关系。
开拓以中俄为主导的多边经济合作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合作长期以来未能见到明显成效。地区国家的双边合作较为积极,但多边合作囿于复杂的原因较滞后。对中国而言,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大,我国开始重视区域发展,希望在地区发展以及和平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力。加强同东北亚国家的合作,等同于搞好周边关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更加明确地提出努力推动区域一体化,这也可被认为是中国区域发展新观念。与此同时,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和资源优势,能源、矿产等领域的合作是东北亚地区国家与俄主要的合作方向。
未来中俄在东北亚地区推动构建多边合作有以下几个平台:
一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新冠疫情使中蒙俄三国经济遭受重大损失,用于合作的资源有限,经济走廊建设暂时按下暂停键。后疫情时代下,中蒙俄经济走廊不仅具有政治优势,而且将面临东北亚新型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未来中蒙俄应更加重视国家发展战略项目的对接合作,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软联通”,加强三边层面的制度性、机制性建设;以互联互通为基础,不贪大,注意走廊的绿色生态,以多元化合作机制为特征,以三国合作共赢为建设原则,以实现东北亚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为疫情后顺利推进落实走廊建设中的具体合作项目奠定法律和制度基础。此外,加强民心相通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社会基础和取得进展的至关重要的保障。
二是以北方海航道为重点的交通运输网络合作。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再一次增加了国际贸易运输选择北方海航道的机会,突出了北方海航道的竞争优势。随着航线沿途港口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和完善,俄罗斯利用北方海航道可以实现能源出口的多元化;对于中日韩三国来说,经过北方海航道的货物运输和围绕北方海航道的各产业链合作都是重要的合作内容。
三是中俄北极合作。北极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北方海航道是中俄北极合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北极基础设施的建设、科考、生态环保等方面都是中俄合作的重要内容。北极也是中俄与美国合作的平台,不应排斥与美国在北极的科学合作。
四是加入以中日韩为轴心所形成的产业链集群。新冠疫情暂时让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谈判停止,但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为三国在东北亚地区的产业合作提供了条件,贸易自由化为贸易转移和创造提供了产业链合作的机遇,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扩大了产业合作的领域。这一模式也为俄罗斯与地区国家提供了合作的机遇。
五是中国提出加入日本主导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称,中国加入CPTPP后将为自身及现有成员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贸易量将增长50%;全球收入将增长76.7%,达6320亿美元。俄罗斯也可考虑加入该组织,建立亚太经济伙伴关系。
六是加强核能安全建设。根据国际能源署2019年5月发布的数据,世界上有452个原子能核反应堆。最新数据显示,130余个是在东北亚国家。为了核能利用的安全,应成立东北亚核能安全咨询机构。
加强地区人文合作交流,特别是新冠疫苗的合作
东北亚各国山水相连,历史文化紧密相连,经济利益相互交织,复杂的历史因素导致这一地区无法形成统一的认同。加强本地区的人文交流,促使人员流动,有助于塑造东北亚地区较强的认同感。除了要特别推动地区青年群体的交流外,面对依旧严峻的疫情,加强地区国家在疫苗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合作,也是增进地区国家间了解和互信,以及开展商业合作的重要机遇。在这个领域,信息越是共享,越能够早日战胜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后疫情时代东北亚地区合作面临的一个最重要问题就是应对国际秩序重构的加速,以及中美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中俄应在地区政治安全、经济合作中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利益共同点,不断寻求利益平衡点,强调多元治理,多边合作。这是一个非常艰难和复杂的过程,尤其在当今世界逆全球化和保守主义势力抬头的背景下,在东北亚复杂的力量格局变化过程中,任何多边合作、多元治理都不会顺利推进。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