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冲突是指师生由于在目标、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的教育教学互动。而目前广受关注的课堂教学公平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师生冲突。
“老师总是看不起我们,我们的座位都是排在教室后面或者是教室两边的位置,老师上课的时候从不正眼瞧我们”,“老师课堂上讲的东西我有时候听不懂,进度太快啦”,这些充满委屈的话语来自于学生之口。在和同事们的日常交谈中,大家也深刻地感受到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一、空间格局不合理成就课堂教学“边缘人”
教室中座位排列的空间形式不仅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而且对能否有效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和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都有一定的关系。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吉鲁认为课堂教学的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目前我国的班级规模一般较大,座位一般采用“秧田型”编排方式,前排与后排的学生接受教师影响的效果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教师根据自己的喜恶安排学生的座位,把那些教师心目中所谓“差生”的孩子放在后排或者最前排使之成为“孤家寡人”,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仅仅就学生的心理发展而言都是不公平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不同位置上的学生的互动情况也不同。教师对前排和中间位置的学生提问次数要明显多于后排学生的提问次数。后排的学生由于距离教师远,得到的教师的注意也很少,思想容易溜号、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导致很多后排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思考,也不主动参与,“身在曹营心在汉”,思想经常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成为课堂教学的“边缘人”。此类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教学配合度不高,极易导致师生间的冲突。
二、方法不公平造就劣势学生的“学习盲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练习法等。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运用最多的就是讲授法和练习法。班级授课制强调统一化、标准化、同步化。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讲授现成知识方面是极其有效的。但另一方面,学生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自主的知识获得者。对于知识掌握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对待具有不同个性的、禀赋资质不同的学生是一种实质上的不公平。在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教学多是考虑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对劣势学生几乎照顾不上,这个“照顾不上”恰恰是对劣势学生的极大不公平。这类学生和老师之间无法形成良性的教学相长,长此以往,教学中的师生冲突会愈加明显。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不能顾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
三、参与机会和评价不公平强化“差生意识”
国内统计资料表明: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带有偏见,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所谓“学困生”被提问的次数只及班级平均数的一半,只及“优等生”的四分之一。教师的提问能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复习和思考,经常被教师提问的学生很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出于对按时完成教学计划、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考虑,往往有意无意的提问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当“优等生”回答正确时,相对于“学困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表扬的机会;而“学困生”回答错误时,极有可能受到批评。当“优等生”和“学困生”在回答不出问题或回答错误时,教师继续花在“优等生”身上的时间多于后者。因为很多“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在课堂中的表现通常都很消极,遭到老师批评的次数就多,时间久了,教师对其的喜爱度也就不高。在与一名“学困生”的聊天中了解到,他认为老师总批评他,而且遇到班级里什么不好的事情都认为是他做的,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对老师很敌视,师生关系恶化,极易造成师生冲突。
四、课堂管理不当形成“全民公愤”
课堂管理中,在处理一些课堂问题行为即“学生在课堂行为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程度不同的妨碍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时,有的教师只把注意力放在学生不良行为的管制上而忽略了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气氛,造成全体学生对课堂的不满意。对有的学生进行过多负面评价而少正面评价,人为地伤害了一部分学生的好奇心、不利于养成良好创造力和学习动力。在处理问题行为时,有的教师以个人的情绪代替理智思考主观臆断,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随意归咎学生的人格品质问题,并经常以叫学生家长来学校作为威胁,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作为课堂管理的方式或手段,不管是教师表扬、批评、惩罚、都必须公平地加以运用,否则不但控制不好教学过程,甚至会恶化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冲突。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不公平有种种表现,而其最终导致各种师生冲突,必将给学生、教师、教育自身以及社会发展带来危害,一定要加以重视。
“老师总是看不起我们,我们的座位都是排在教室后面或者是教室两边的位置,老师上课的时候从不正眼瞧我们”,“老师课堂上讲的东西我有时候听不懂,进度太快啦”,这些充满委屈的话语来自于学生之口。在和同事们的日常交谈中,大家也深刻地感受到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一、空间格局不合理成就课堂教学“边缘人”
教室中座位排列的空间形式不仅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而且对能否有效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和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都有一定的关系。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吉鲁认为课堂教学的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目前我国的班级规模一般较大,座位一般采用“秧田型”编排方式,前排与后排的学生接受教师影响的效果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教师根据自己的喜恶安排学生的座位,把那些教师心目中所谓“差生”的孩子放在后排或者最前排使之成为“孤家寡人”,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仅仅就学生的心理发展而言都是不公平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不同位置上的学生的互动情况也不同。教师对前排和中间位置的学生提问次数要明显多于后排学生的提问次数。后排的学生由于距离教师远,得到的教师的注意也很少,思想容易溜号、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导致很多后排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思考,也不主动参与,“身在曹营心在汉”,思想经常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成为课堂教学的“边缘人”。此类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教学配合度不高,极易导致师生间的冲突。
二、方法不公平造就劣势学生的“学习盲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练习法等。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运用最多的就是讲授法和练习法。班级授课制强调统一化、标准化、同步化。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讲授现成知识方面是极其有效的。但另一方面,学生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自主的知识获得者。对于知识掌握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对待具有不同个性的、禀赋资质不同的学生是一种实质上的不公平。在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教学多是考虑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对劣势学生几乎照顾不上,这个“照顾不上”恰恰是对劣势学生的极大不公平。这类学生和老师之间无法形成良性的教学相长,长此以往,教学中的师生冲突会愈加明显。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不能顾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
三、参与机会和评价不公平强化“差生意识”
国内统计资料表明: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带有偏见,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所谓“学困生”被提问的次数只及班级平均数的一半,只及“优等生”的四分之一。教师的提问能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复习和思考,经常被教师提问的学生很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出于对按时完成教学计划、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考虑,往往有意无意的提问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当“优等生”回答正确时,相对于“学困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表扬的机会;而“学困生”回答错误时,极有可能受到批评。当“优等生”和“学困生”在回答不出问题或回答错误时,教师继续花在“优等生”身上的时间多于后者。因为很多“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在课堂中的表现通常都很消极,遭到老师批评的次数就多,时间久了,教师对其的喜爱度也就不高。在与一名“学困生”的聊天中了解到,他认为老师总批评他,而且遇到班级里什么不好的事情都认为是他做的,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对老师很敌视,师生关系恶化,极易造成师生冲突。
四、课堂管理不当形成“全民公愤”
课堂管理中,在处理一些课堂问题行为即“学生在课堂行为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程度不同的妨碍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时,有的教师只把注意力放在学生不良行为的管制上而忽略了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气氛,造成全体学生对课堂的不满意。对有的学生进行过多负面评价而少正面评价,人为地伤害了一部分学生的好奇心、不利于养成良好创造力和学习动力。在处理问题行为时,有的教师以个人的情绪代替理智思考主观臆断,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随意归咎学生的人格品质问题,并经常以叫学生家长来学校作为威胁,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作为课堂管理的方式或手段,不管是教师表扬、批评、惩罚、都必须公平地加以运用,否则不但控制不好教学过程,甚至会恶化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冲突。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不公平有种种表现,而其最终导致各种师生冲突,必将给学生、教师、教育自身以及社会发展带来危害,一定要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