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活血化瘀类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药物作用显效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后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安全以有效。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活血化瘀类中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8-0050-02
心脑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于血流动力学特性改变、血液变粘稠、增强血小板功能。目前,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时,多采用西药治疗,使用药物包含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可有效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获得理想的疗效。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此类药物具有通血脉、消瘀血的作用,能改变血小板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而改善心脑血管功血状况[1]。因此,本院以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分析药理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2~74(56.1±2.9)岁;心血管疾病15例,脑血管疾病3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3~76(57.0±2.7)岁;心血管疾病13例,脑血管疾病37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1)以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为主要疾病,与相应的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相符;(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重要脏器伴严重功能不全;(2)重度昏迷;(3)近期應用过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的药物;(4)药物过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以患者临床症状为依据,实施对症治疗,使用药物包含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血栓药物、降压药物、利尿剂、强心剂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具体包含丹红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次4 ml,每天1~2次)、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次2~5 ml,每天1~2次)等中药注射液,补阳还五汤(生黄芪120 g,当归尾6 g,赤芍5 g,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 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血府逐瘀汤(桃仁12 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 g,川芎、桔梗各4.5 g ,赤芍、枳壳、甘草各6 g,柴胡3 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等中药方剂,当归、红花、丹参等中药,依据患者疾病类型及病情合理选择。两组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记录两组药物作用显效时间、住院时间;完成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显效:完全消除症状,稳定控制病情,相关指标恢复到正常;有效:改善临床,较好的恢复病情,改善相关指标水平;无效:未明显改善症状及相关指标,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药物作用显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药物作用显效时间(31.2±4.6)min、住院时间(6.3±1.5)d;对照组药物作用显效时间(43.3±9.2)min、住院时间(10.6±2.2)d。经比较,差异显著(t=4.332/6.353,P=0.037/0.012<0.05)。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均为恶心呕吐,发生率4.0 %;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5例,头晕3例,四肢无力2例,发生率20.0 %。经比较,差异显著(χ2=6.061,P=0.014<0.05)。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尽管发病部位不同,且有着相似的致病机理,其均相关于血液粘稠和冠状动脉硬化。现阶段,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主要实施对症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可有效改善,但在治疗期间患者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且部分患者用药后病情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因而还需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2]。近年来,中医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逐渐的显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属于“胸痹”、“脑卒中”范畴,血脉阻塞、阻碍气血运行为主要发病原因,治疗时应坚持活血化瘀、补气温中的原则[3]。活血化瘀类中药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具有疏通堵塞血管、激活血脉的功效,心脑血管疾病利用该药物治疗时,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功血功能,调节血小板收缩功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促进血管微形态改变,使血管痉挛等症状的发生几率降低;降低毛细血管透通性,利于微血管附近渗血情况减轻[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加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后,药物作用显效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疾病良好的康复。 根据本研究,活血化瘀类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这与其具备以下方面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
(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①保护血管内皮损伤:研究发现[5],三七、丹参等中药的有效成分均可将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使血管内皮细胞自由基的产生受到有效的抑制,并抑制细胞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让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强效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缺氧损伤;血管内皮透通性在凝血酶作用下升高后,丹参和水蛭素可对此种升高做出抑制,避免增加微循环的透通性,改善血管内皮损伤[6]。②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平滑肌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川芎后,其分裂受到明显的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时也发现川芎可抑制其增殖,这可能与川芎可对再狭窄部分平滑肌细胞增生相关基因表达做出调节有关[7]。③干预内皮细胞凋亡:活血化瘀中药中,脱皮甾酮是有效成分之一,该物质能促进细胞增殖、增加蛋白合成,研究发现,治疗中加入脱皮甾酮后,可减少人脐带血内细胞凋亡[8]。(2)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①改变血液及血浆黏度:血液属于非牛顿流体,一旦改变血液,组织的血流灌注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且血液流动状态也会受到影响,川芎、赤芍、益母草、当归等单味中药,补阳还五汤等中药方剂均可将血液粘度降低;血液流变学中,血浆黏度是重要指标,其属于牛顿流体,白蛋白、球蛋白等多种高分化合物均包含在其中,其中对粘度影响最大的就是纤维蛋白原分子;血浆蛋白是血浆黏度的主要决定因子,增大血浆蛋白后,全血黏度必然会受到影响,如果剪切率低,将会产生更加明显的影响,丹参、桃仁、血竭等均能将血浆黏度降低。②对红细胞流变学的影响:对于红细胞来说,变形性、聚集性是其主要的流变性,血液运输气体时,红细胞变形性是必要条件,而红细胞聚集性则会对血液运输氣体产生直接的影响,丹参、川芎、桃仁、三七、水蛭等单味药,通脉促活胶囊等复方均是具有改善红细胞变形性的重要,而赤芍、没药、大黄、莪术、土鳖虫等则是可促进红细胞聚集性降低的单味药。③对白细胞流变性的影响:血液流动过程中,白细胞除具备变形性和聚集性外,还具备黏附性、趋边流动性,其密切相关于循环功能;有研究发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川芎嗪可使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黏附得到良好的改善。(3)抗血液凝固作用:动物实验发现,丹参、红花、赤芍等中药煎剂都具备延长血浆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并使血清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这说明上述药物均能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水蛭素是水蛭的有效成分,其抑制凝血酶的作用是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最强的,可对纤维蛋白原凝固、凝血酶催化血瘀反应做出有效的抑制。凝血反应中,纤维蛋白是最终产物,其含量降低后,可实现抗血栓的目的。川芎、当归、山楂、紫苏等中药均已证实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含量的作用。(4)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释放有着重要作用,川芎、血竭、当归等中药均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血流剪切应力较高情况下,可引发血小板聚集,而川芎可对此种聚集作用做出明显的抑制。体外试验显示,血小板聚集由凝血酶、胶原等诱发时,川芎嗪可对聚集做出明显抑制,且能松弛紧张的血小板条。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等药理作用,心脑血管类疾病应用该药物治疗时,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唐颖弘,戴君.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使用情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47-49.
[2]??金茫茫,陈敏,李倩倩,等.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合理性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38(14):115-117.
[3]??郭晟,周承志.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异与同[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9):140-143.
[4]??马晓麒,冯伟科,辛丹,等.川芎嗪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20,39(5):530-533.
[5]??赵宗垒,吴继英.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评价[J].名医,2019(9):239.
[6]??王丽霞.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9):155.
[7]??董兴美.辨证分型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1):20-22,62.
[8]??张兴旺,白照刚,李金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J].人人健康,2019(5):24.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活血化瘀类中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8-0050-02
心脑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于血流动力学特性改变、血液变粘稠、增强血小板功能。目前,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时,多采用西药治疗,使用药物包含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可有效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获得理想的疗效。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此类药物具有通血脉、消瘀血的作用,能改变血小板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而改善心脑血管功血状况[1]。因此,本院以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分析药理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2~74(56.1±2.9)岁;心血管疾病15例,脑血管疾病3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3~76(57.0±2.7)岁;心血管疾病13例,脑血管疾病37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1)以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为主要疾病,与相应的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相符;(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重要脏器伴严重功能不全;(2)重度昏迷;(3)近期應用过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的药物;(4)药物过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以患者临床症状为依据,实施对症治疗,使用药物包含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血栓药物、降压药物、利尿剂、强心剂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具体包含丹红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次4 ml,每天1~2次)、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次2~5 ml,每天1~2次)等中药注射液,补阳还五汤(生黄芪120 g,当归尾6 g,赤芍5 g,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 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血府逐瘀汤(桃仁12 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 g,川芎、桔梗各4.5 g ,赤芍、枳壳、甘草各6 g,柴胡3 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等中药方剂,当归、红花、丹参等中药,依据患者疾病类型及病情合理选择。两组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记录两组药物作用显效时间、住院时间;完成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显效:完全消除症状,稳定控制病情,相关指标恢复到正常;有效:改善临床,较好的恢复病情,改善相关指标水平;无效:未明显改善症状及相关指标,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药物作用显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药物作用显效时间(31.2±4.6)min、住院时间(6.3±1.5)d;对照组药物作用显效时间(43.3±9.2)min、住院时间(10.6±2.2)d。经比较,差异显著(t=4.332/6.353,P=0.037/0.012<0.05)。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均为恶心呕吐,发生率4.0 %;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5例,头晕3例,四肢无力2例,发生率20.0 %。经比较,差异显著(χ2=6.061,P=0.014<0.05)。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尽管发病部位不同,且有着相似的致病机理,其均相关于血液粘稠和冠状动脉硬化。现阶段,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主要实施对症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可有效改善,但在治疗期间患者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且部分患者用药后病情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因而还需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2]。近年来,中医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逐渐的显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属于“胸痹”、“脑卒中”范畴,血脉阻塞、阻碍气血运行为主要发病原因,治疗时应坚持活血化瘀、补气温中的原则[3]。活血化瘀类中药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具有疏通堵塞血管、激活血脉的功效,心脑血管疾病利用该药物治疗时,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功血功能,调节血小板收缩功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促进血管微形态改变,使血管痉挛等症状的发生几率降低;降低毛细血管透通性,利于微血管附近渗血情况减轻[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加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后,药物作用显效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疾病良好的康复。 根据本研究,活血化瘀类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这与其具备以下方面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
(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①保护血管内皮损伤:研究发现[5],三七、丹参等中药的有效成分均可将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使血管内皮细胞自由基的产生受到有效的抑制,并抑制细胞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让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强效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缺氧损伤;血管内皮透通性在凝血酶作用下升高后,丹参和水蛭素可对此种升高做出抑制,避免增加微循环的透通性,改善血管内皮损伤[6]。②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平滑肌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川芎后,其分裂受到明显的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时也发现川芎可抑制其增殖,这可能与川芎可对再狭窄部分平滑肌细胞增生相关基因表达做出调节有关[7]。③干预内皮细胞凋亡:活血化瘀中药中,脱皮甾酮是有效成分之一,该物质能促进细胞增殖、增加蛋白合成,研究发现,治疗中加入脱皮甾酮后,可减少人脐带血内细胞凋亡[8]。(2)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①改变血液及血浆黏度:血液属于非牛顿流体,一旦改变血液,组织的血流灌注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且血液流动状态也会受到影响,川芎、赤芍、益母草、当归等单味中药,补阳还五汤等中药方剂均可将血液粘度降低;血液流变学中,血浆黏度是重要指标,其属于牛顿流体,白蛋白、球蛋白等多种高分化合物均包含在其中,其中对粘度影响最大的就是纤维蛋白原分子;血浆蛋白是血浆黏度的主要决定因子,增大血浆蛋白后,全血黏度必然会受到影响,如果剪切率低,将会产生更加明显的影响,丹参、桃仁、血竭等均能将血浆黏度降低。②对红细胞流变学的影响:对于红细胞来说,变形性、聚集性是其主要的流变性,血液运输气体时,红细胞变形性是必要条件,而红细胞聚集性则会对血液运输氣体产生直接的影响,丹参、川芎、桃仁、三七、水蛭等单味药,通脉促活胶囊等复方均是具有改善红细胞变形性的重要,而赤芍、没药、大黄、莪术、土鳖虫等则是可促进红细胞聚集性降低的单味药。③对白细胞流变性的影响:血液流动过程中,白细胞除具备变形性和聚集性外,还具备黏附性、趋边流动性,其密切相关于循环功能;有研究发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川芎嗪可使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黏附得到良好的改善。(3)抗血液凝固作用:动物实验发现,丹参、红花、赤芍等中药煎剂都具备延长血浆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并使血清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这说明上述药物均能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水蛭素是水蛭的有效成分,其抑制凝血酶的作用是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最强的,可对纤维蛋白原凝固、凝血酶催化血瘀反应做出有效的抑制。凝血反应中,纤维蛋白是最终产物,其含量降低后,可实现抗血栓的目的。川芎、当归、山楂、紫苏等中药均已证实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含量的作用。(4)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释放有着重要作用,川芎、血竭、当归等中药均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血流剪切应力较高情况下,可引发血小板聚集,而川芎可对此种聚集作用做出明显的抑制。体外试验显示,血小板聚集由凝血酶、胶原等诱发时,川芎嗪可对聚集做出明显抑制,且能松弛紧张的血小板条。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等药理作用,心脑血管类疾病应用该药物治疗时,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唐颖弘,戴君.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使用情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47-49.
[2]??金茫茫,陈敏,李倩倩,等.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合理性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38(14):115-117.
[3]??郭晟,周承志.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异与同[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9):140-143.
[4]??马晓麒,冯伟科,辛丹,等.川芎嗪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20,39(5):530-533.
[5]??赵宗垒,吴继英.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评价[J].名医,2019(9):239.
[6]??王丽霞.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9):155.
[7]??董兴美.辨证分型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1):20-22,62.
[8]??张兴旺,白照刚,李金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J].人人健康,2019(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