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许多不良行为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不利于法制建设。笔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结合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树立自信;参与竞争;学会沟通;自立自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城镇化建设也是当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但由于农村进城学生其父母的文化水平、传统教育观念、家庭经济条件、复杂的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产生心理失衡,导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现借此平台,就如何解决农村孩子进城中出现的心理障碍以及不良行为畅谈肤浅体会,以供同仁斧正。
一、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自卑的学生往往缺少集体荣誉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找出农村进城学生产生自卑的具体原因,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1.了解和尊重学生。青少年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农村学生进城后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城市学生,久而久之,会产生自卑感。因此,教师要多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有的虽然暂时学习成绩落后,但却很有爱心;有的虽然不善言辞,却是个运动健将……教师要多给这些学生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自卑,增强自信。
2.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可通过正面教育进行引导;有的学生需要用“激将法”来唤醒他们的自信心,有的学生则需通过努力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有的学生则要经受某些“挫折”来增强心理耐挫力,逐步建立自信……教师要根据农村进城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实效。
二、克服嫉妒,正确参与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
嫉妒心理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正如培根所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悄悄地毁掉人间美好的东西”。
1.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农村进城学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理智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客观看待别人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当自己遭遇挫折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而不是怨天尤人。我们要欢迎别人超过自己,更勇于超过别人。
2.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共生效应”理论认为:如果许多人聚合在一起,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锋,经过思维的碰撞,就可能会产生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即产生1 1>2的效果。学会在竞争中合作,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实现双赢或多赢,嫉妒心理就会得以克服。
三、 克服孤僻,学会沟通交流——寻找开启心灵的金钥匙
孤僻是一种不合群、内心寂寞的情绪体验。有些农村进城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遭到别人的拒绝或打击,自尊心受到伤害,便不想与别人相处而孤芳自赏。经过长时间的固步自封,人际交往能力就更加得不到提高,从而产生孤僻心理及行为。
1.善于与人交往,优化个性品质。孤僻常表现为独往独来、离群索居,对他人怀有厌烦和戒备的心理。孤傲闭锁的心理,往往是某些学生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锻炼而逐步形成的。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孤僻的危害性,敞开心扉,摆脱孤僻与烦忧。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与他人多沟通、多交流,取长补短,享受并体会人际交往的温情与乐趣,在一次次的人际交往中得到锤炼和收获,加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在交往中获取珍贵的友谊。
2.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高雅生活情趣能帮助学生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能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科学、合理、有度的休闲,让生活充满欢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高雅情趣,例如:平时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班级文艺活动、体育比赛;双休日与同学一起打乒乓球、看篮球赛、旅游观光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消除孤僻心理及行为。
四、克服依赖,走向自立自强——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农村进城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些学生一切都听父母指挥,甚至连起床、穿衣服、吃早饭、上学路上都要依赖父母的帮助才能完成。这些学生进城后,内心往往缺少安全感,很容易产生紧张、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心身健康。要克服依赖心理,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纠正平时养成的坏习惯,科学地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平时,多向独立能力强的同学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遇到问题能自主选择、自主判断。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勇于创新,大胆探索,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完成,善于反思得与失,纠正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做到自强不息。
2.锻炼生活自理能力。《自立歌》唱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在家里,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去做,如洗衣服、打扫房间等,不要什么事情都推给父母;在学校,要主动承担一些班级日常工作,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使自己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在社会上,要主动学习待人接物、乘车购物、自我安全保护等知识。总之,学会生活自理是提高中学生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愿广大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大胆革新,继续分析农村进城市孩子的心灵误区,千方百计让他们走出不良心态与行为的围城,早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关键词】 树立自信;参与竞争;学会沟通;自立自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城镇化建设也是当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但由于农村进城学生其父母的文化水平、传统教育观念、家庭经济条件、复杂的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产生心理失衡,导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现借此平台,就如何解决农村孩子进城中出现的心理障碍以及不良行为畅谈肤浅体会,以供同仁斧正。
一、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自卑的学生往往缺少集体荣誉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找出农村进城学生产生自卑的具体原因,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1.了解和尊重学生。青少年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农村学生进城后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城市学生,久而久之,会产生自卑感。因此,教师要多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有的虽然暂时学习成绩落后,但却很有爱心;有的虽然不善言辞,却是个运动健将……教师要多给这些学生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自卑,增强自信。
2.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可通过正面教育进行引导;有的学生需要用“激将法”来唤醒他们的自信心,有的学生则需通过努力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有的学生则要经受某些“挫折”来增强心理耐挫力,逐步建立自信……教师要根据农村进城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实效。
二、克服嫉妒,正确参与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
嫉妒心理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正如培根所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悄悄地毁掉人间美好的东西”。
1.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农村进城学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理智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客观看待别人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当自己遭遇挫折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而不是怨天尤人。我们要欢迎别人超过自己,更勇于超过别人。
2.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共生效应”理论认为:如果许多人聚合在一起,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锋,经过思维的碰撞,就可能会产生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即产生1 1>2的效果。学会在竞争中合作,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实现双赢或多赢,嫉妒心理就会得以克服。
三、 克服孤僻,学会沟通交流——寻找开启心灵的金钥匙
孤僻是一种不合群、内心寂寞的情绪体验。有些农村进城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遭到别人的拒绝或打击,自尊心受到伤害,便不想与别人相处而孤芳自赏。经过长时间的固步自封,人际交往能力就更加得不到提高,从而产生孤僻心理及行为。
1.善于与人交往,优化个性品质。孤僻常表现为独往独来、离群索居,对他人怀有厌烦和戒备的心理。孤傲闭锁的心理,往往是某些学生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锻炼而逐步形成的。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孤僻的危害性,敞开心扉,摆脱孤僻与烦忧。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与他人多沟通、多交流,取长补短,享受并体会人际交往的温情与乐趣,在一次次的人际交往中得到锤炼和收获,加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在交往中获取珍贵的友谊。
2.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高雅生活情趣能帮助学生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能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科学、合理、有度的休闲,让生活充满欢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高雅情趣,例如:平时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班级文艺活动、体育比赛;双休日与同学一起打乒乓球、看篮球赛、旅游观光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消除孤僻心理及行为。
四、克服依赖,走向自立自强——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农村进城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些学生一切都听父母指挥,甚至连起床、穿衣服、吃早饭、上学路上都要依赖父母的帮助才能完成。这些学生进城后,内心往往缺少安全感,很容易产生紧张、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心身健康。要克服依赖心理,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纠正平时养成的坏习惯,科学地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平时,多向独立能力强的同学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遇到问题能自主选择、自主判断。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勇于创新,大胆探索,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完成,善于反思得与失,纠正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做到自强不息。
2.锻炼生活自理能力。《自立歌》唱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在家里,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去做,如洗衣服、打扫房间等,不要什么事情都推给父母;在学校,要主动承担一些班级日常工作,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使自己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在社会上,要主动学习待人接物、乘车购物、自我安全保护等知识。总之,学会生活自理是提高中学生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愿广大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大胆革新,继续分析农村进城市孩子的心灵误区,千方百计让他们走出不良心态与行为的围城,早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