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批注式阅读强调主动创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其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而阅读能力又是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必需的能力,故此在小学低年级时候就需要开始阅读方面的培养,这样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本文便围绕小学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展开论述,首先论述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进而探讨了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开展途径。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批注教学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堪忧。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所投入的精力与预期的结果不成正比,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事倍功半”的现状。本文认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改变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主要突破口。采用批注式阅读模式,可以使学生深入阅读内容,在理解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学会高效阅读,增强阅读能力。
1 在阅读中进行批注式教学的核心要点
批注式阅读是个性化实践活动中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动态思维过程。通过阅读练习,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理解文章内容,通过与文章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达到多层次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在文章中添加理解与感悟。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呈现出自己的思维轨迹和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自我发展,提高阅读质量。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进行分析。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更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阅读方式,是批注式阅读的体现,学生可以在文章中自由发挥自己的见解,包括一些创新性的观点和看法,体现了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独立的理解和感悟,深化了学生阅读的深度,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深化。小学生已初步具备了阅读理解能力,若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则不仅能保证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素养的形成具有现实意义。
2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
2.1 批注式阅读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动态化的思维过程,学生可根据阅读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感悟和感受,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自我发展。长久以来,学生能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不能用老师的分析去代替学生的阅读练习,而是应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阅读练习。批注式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学习空间,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协同参与,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索。
目前,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可以开始尝试引导自主性阅读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有效的拥有自我阅读思维的阅读过程,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扮演答疑的引导,而不应干扰学生主体性阅读的过程。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他们不必被动地获取知识,而从理解的角度主动探索文本的内涵与价值,形成独特的理解与感悟。
2.2 批注式阅读阅读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批注的阅读不受限制,学生能把所学、所想的全部内容都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既能满足个人学习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发展。它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理解,都能从作品中重新认识自己,获得独立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拥有独立的话语权,尝试扮演作者甚至是文中人物,从情感的角度可以发表更多有创意的见解。
2.3 批注式阅读实现了多方信息的学生交流评论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把不同层次的知识融入批注信息中,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思想碰撞的过程。这种冲突既可表现为与作者思想的“交流”,也可表现为与人生经历的“冲突”。不管怎样,每一位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获得的感受都不一样,他们在与其他同学、老师交流时,可以围绕有争议的部分展开讨论,实现多维、多层面的对话。
3 针对小学高年级的批注阅读的开展方法
3.1 指导注释
内容导入批注式阅读与记笔记不同,它更容易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批注习惯。预习阶段,教师先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课前随意批注。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互相学习,讨论各自的评论内容。初学阶段学生的批注一般比较简单,主要是文字或符号,也就是用簡单的词句概括每个段落的基本内容,围绕一些词、句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要做示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以提高批注效果。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地参照例题,使阅读教学更具针对性。比如:在学习《草原》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前设计教学流程和批注阅读所进行的阅读,目的是要学生完成基础字词和文章内容的学习,在随后的知识理解中,完成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对原文本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
3.2 语段理解
情景学习语段的注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让学生学会批注。比方说,在学习《七律·长征》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长征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对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摘选。在学生批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重点讲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注释内容,并给学生一些指导性意见,让学生的批注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长征当中一共提到了多少地名?”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有关红军当时境况、心理等进行描写,并在阅读时进行自主批注,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从整体上看,批注式阅读是指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使他们能够围绕语段展开思辨、交流、独立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也是他们的精彩演讲和创新思维,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中的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但需要我们教学者用合力的手段与科学的方法,教师需要引导与指导,在此基础下,逐渐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理解。
参考文献:
[1]谢静.巧用阅读批注激活学生思维———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9(7).
[2]胡琳琳.动笔墨才能读好书———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策略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2).
[3]张丽艳.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技巧的练习[J].新课程,2016(34):167.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批注教学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堪忧。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所投入的精力与预期的结果不成正比,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事倍功半”的现状。本文认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改变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主要突破口。采用批注式阅读模式,可以使学生深入阅读内容,在理解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学会高效阅读,增强阅读能力。
1 在阅读中进行批注式教学的核心要点
批注式阅读是个性化实践活动中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动态思维过程。通过阅读练习,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理解文章内容,通过与文章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达到多层次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在文章中添加理解与感悟。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呈现出自己的思维轨迹和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自我发展,提高阅读质量。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进行分析。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更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阅读方式,是批注式阅读的体现,学生可以在文章中自由发挥自己的见解,包括一些创新性的观点和看法,体现了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独立的理解和感悟,深化了学生阅读的深度,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深化。小学生已初步具备了阅读理解能力,若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则不仅能保证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素养的形成具有现实意义。
2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
2.1 批注式阅读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动态化的思维过程,学生可根据阅读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感悟和感受,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自我发展。长久以来,学生能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不能用老师的分析去代替学生的阅读练习,而是应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阅读练习。批注式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学习空间,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协同参与,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索。
目前,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可以开始尝试引导自主性阅读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有效的拥有自我阅读思维的阅读过程,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扮演答疑的引导,而不应干扰学生主体性阅读的过程。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他们不必被动地获取知识,而从理解的角度主动探索文本的内涵与价值,形成独特的理解与感悟。
2.2 批注式阅读阅读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批注的阅读不受限制,学生能把所学、所想的全部内容都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既能满足个人学习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发展。它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理解,都能从作品中重新认识自己,获得独立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拥有独立的话语权,尝试扮演作者甚至是文中人物,从情感的角度可以发表更多有创意的见解。
2.3 批注式阅读实现了多方信息的学生交流评论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把不同层次的知识融入批注信息中,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思想碰撞的过程。这种冲突既可表现为与作者思想的“交流”,也可表现为与人生经历的“冲突”。不管怎样,每一位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获得的感受都不一样,他们在与其他同学、老师交流时,可以围绕有争议的部分展开讨论,实现多维、多层面的对话。
3 针对小学高年级的批注阅读的开展方法
3.1 指导注释
内容导入批注式阅读与记笔记不同,它更容易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批注习惯。预习阶段,教师先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课前随意批注。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互相学习,讨论各自的评论内容。初学阶段学生的批注一般比较简单,主要是文字或符号,也就是用簡单的词句概括每个段落的基本内容,围绕一些词、句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要做示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以提高批注效果。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地参照例题,使阅读教学更具针对性。比如:在学习《草原》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前设计教学流程和批注阅读所进行的阅读,目的是要学生完成基础字词和文章内容的学习,在随后的知识理解中,完成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对原文本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
3.2 语段理解
情景学习语段的注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让学生学会批注。比方说,在学习《七律·长征》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长征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对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摘选。在学生批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重点讲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注释内容,并给学生一些指导性意见,让学生的批注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长征当中一共提到了多少地名?”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有关红军当时境况、心理等进行描写,并在阅读时进行自主批注,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从整体上看,批注式阅读是指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使他们能够围绕语段展开思辨、交流、独立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也是他们的精彩演讲和创新思维,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中的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但需要我们教学者用合力的手段与科学的方法,教师需要引导与指导,在此基础下,逐渐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理解。
参考文献:
[1]谢静.巧用阅读批注激活学生思维———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9(7).
[2]胡琳琳.动笔墨才能读好书———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策略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2).
[3]张丽艳.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技巧的练习[J].新课程,2016(3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