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目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而课外活动是促进人才成长的基本途径之一。所以化学教师要在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必须认真开展学生的化学课外活动,建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化学课外活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谈谈我的认识。
一、 化学课外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
学生对化学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有重要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以说兴趣是推进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化学本身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端正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化学素质。
因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对学生的魅力。除了做好演示、分组实验外,还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多动手做实验,让他们在课外活动的实验中感受到巨大的乐趣。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这一知识前,让学生回家先做一个实验,即取一只玻璃杯,杯底立放一支短蜡烛,加入一些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用符合Na2CO3表示),往玻璃杯中加入一些白醋(含有一定量的醋酸),要求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产生,且燃着的蜡烛最后熄灭了,学生大为惊奇。在第二天的课上,学生们议论纷纷,急于想知道原因,学生的情绪很高涨。这时教师再揭示泡沫产生的原因和蜡烛熄灭的原因,并且对学生的成功实验和种种假设给与肯定。这样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动机。
在课外活动课上,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一技之长,表演化学小魔术。如魔棒点灯、自制叶脉书签等,让学生对自己的存在价值得到肯定,造成一种无形的“氛围”,使他们感兴趣,来激发学生对知识追求的自觉性,使苦学、厌学转变为“乐学”、“好学”,增强对化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在课外活动课上,还可以让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到氧气的性质、用途时,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了解自然界中氧气的存在,氧气的三态变化(金鱼在液态氧中顷刻冻僵,硬如冰块,放入水中,即慢慢苏醒),氧气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氧气的用途,这样就避免了繁琐、空洞的说教,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耳等感觉器官来充分认识氧气,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求知欲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
二、 化学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
化学教学的目的,不僅要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打好基础,又要通过教学,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即能力的提高。提高能力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化学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把学得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等运用于化学课外的实践中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内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例如,在讲到碳酸根离子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供仪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让学生自带鸡蛋壳、贝壳、牙膏和各种小石块等。在课外活动课上,让学生自己实验,观察所带物品跟稀盐酸反应的现象,从而得出碳酸盐的共性,即含有碳酸盐的物质都能跟稀盐酸反应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也得出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通过这次课外活动,既巩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还加强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深化了化学知识,实现了由实践到认识上的飞跃。
通过化学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识,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例如,在讲了原子内部结构的知识后,要求学生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篇科普习作。不仅要求知识完整、科学,还要有独到之处,并在课外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讨论,展开评比。这一方法的改进,使学生异常活跃,他们不仅阅读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资料,而且还请教有关专家,写出了一些非常经典的文章。有的学生采用拟人化的手段,把这本书十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非常生动、有趣,有如身临其境地游荡在原子的海洋中,把原子中微粒间的关系讲得非常形象,更加深了学生对原子中微粒性质、微粒间关系的认识,还初步了解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形成的实质,又对高中阶段知识的学生作了准备。这样既加深了新知识的印象,有培养了学生追求新知识的能力、想象力,既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当然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等能力。
在讲溶液PH测定的意义时,可让学生测定本校水池中水的PH值,或者在校园中取样配成土壤溶液,测其PH值,看看是否适合花草树木生长的酸碱环境,如不尽人意,想什么办法解决,这样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促使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各种工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学有所用,体现自己的价值。
三、 化学课外活动,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智能,还要让学生在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教育,即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以达到培养人才作用的目的。
在化学课外活动课上,通过介绍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中国的化学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激发爱国热情,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而学习的远大理想。
在化学课外活动课上,通过环境保护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全球,臭氧层遭到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水域中多次发生严重的赤潮、水华现象等,这一切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如日本的哮喘病等,都是由于工业的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还逐年递增。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千次。教育学生应该对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重视,从小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通过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和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锻炼坚忍不拔、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毅力,从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
实践证明,通过课外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了各种能力,提高了学习的质量;还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化学课外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
学生对化学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有重要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以说兴趣是推进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化学本身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端正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化学素质。
因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对学生的魅力。除了做好演示、分组实验外,还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多动手做实验,让他们在课外活动的实验中感受到巨大的乐趣。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这一知识前,让学生回家先做一个实验,即取一只玻璃杯,杯底立放一支短蜡烛,加入一些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用符合Na2CO3表示),往玻璃杯中加入一些白醋(含有一定量的醋酸),要求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产生,且燃着的蜡烛最后熄灭了,学生大为惊奇。在第二天的课上,学生们议论纷纷,急于想知道原因,学生的情绪很高涨。这时教师再揭示泡沫产生的原因和蜡烛熄灭的原因,并且对学生的成功实验和种种假设给与肯定。这样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动机。
在课外活动课上,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一技之长,表演化学小魔术。如魔棒点灯、自制叶脉书签等,让学生对自己的存在价值得到肯定,造成一种无形的“氛围”,使他们感兴趣,来激发学生对知识追求的自觉性,使苦学、厌学转变为“乐学”、“好学”,增强对化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在课外活动课上,还可以让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到氧气的性质、用途时,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了解自然界中氧气的存在,氧气的三态变化(金鱼在液态氧中顷刻冻僵,硬如冰块,放入水中,即慢慢苏醒),氧气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氧气的用途,这样就避免了繁琐、空洞的说教,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耳等感觉器官来充分认识氧气,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求知欲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
二、 化学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
化学教学的目的,不僅要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打好基础,又要通过教学,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即能力的提高。提高能力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化学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把学得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等运用于化学课外的实践中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内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例如,在讲到碳酸根离子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供仪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让学生自带鸡蛋壳、贝壳、牙膏和各种小石块等。在课外活动课上,让学生自己实验,观察所带物品跟稀盐酸反应的现象,从而得出碳酸盐的共性,即含有碳酸盐的物质都能跟稀盐酸反应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也得出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通过这次课外活动,既巩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还加强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深化了化学知识,实现了由实践到认识上的飞跃。
通过化学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识,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例如,在讲了原子内部结构的知识后,要求学生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篇科普习作。不仅要求知识完整、科学,还要有独到之处,并在课外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讨论,展开评比。这一方法的改进,使学生异常活跃,他们不仅阅读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资料,而且还请教有关专家,写出了一些非常经典的文章。有的学生采用拟人化的手段,把这本书十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非常生动、有趣,有如身临其境地游荡在原子的海洋中,把原子中微粒间的关系讲得非常形象,更加深了学生对原子中微粒性质、微粒间关系的认识,还初步了解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形成的实质,又对高中阶段知识的学生作了准备。这样既加深了新知识的印象,有培养了学生追求新知识的能力、想象力,既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当然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等能力。
在讲溶液PH测定的意义时,可让学生测定本校水池中水的PH值,或者在校园中取样配成土壤溶液,测其PH值,看看是否适合花草树木生长的酸碱环境,如不尽人意,想什么办法解决,这样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促使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各种工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学有所用,体现自己的价值。
三、 化学课外活动,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智能,还要让学生在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教育,即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以达到培养人才作用的目的。
在化学课外活动课上,通过介绍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中国的化学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激发爱国热情,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而学习的远大理想。
在化学课外活动课上,通过环境保护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全球,臭氧层遭到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水域中多次发生严重的赤潮、水华现象等,这一切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如日本的哮喘病等,都是由于工业的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还逐年递增。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千次。教育学生应该对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重视,从小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通过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和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锻炼坚忍不拔、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毅力,从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
实践证明,通过课外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了各种能力,提高了学习的质量;还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