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80后末期(以下简称80末)的我们和90后末期(以下简称90末)的学生们,都是不被看好的一代。处在两个时代变化的我们很多地方具有相似点,作为80末班主任我目前的两届学生都是90后,我们“亦师亦友”。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理念。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支撑——大气
  作为一名80末班主任,年轻本是财富,敢想敢拼,朝气蓬勃。可是我们阅历较浅,经验不足。在班级管理中年轻班主任常出现管理瓶颈或障碍,严重影响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矛盾激化时,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师生的地位不是对等的,学生出现错误就理论上是必然的,而教师去引导施教是天职。因此,不能去顶、去压,而应以宽阔的胸怀、和谐的包容,去做真诚的教育,去引导学生营造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班主任所表现出的认真进取、宽容大度也是班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班集体是学生的精神家园,班集体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家。但在他们身上承载着家长和社会的期望。有时学生难免会因为压力过大而行为有所偏失。因此建好这个家不仅是学生生活的保证,而且对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情感、素质等诸方面的培养和重塑,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强烈的道德认同感,创新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景,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学习、热爱生活,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人性化的管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尊重
  80末班主任在与90末学生的交往中恰到好处的把握情感其实很难掌握度。与学生的交往同情、关注、呵护、尊重,以朋友的身份与每位学生坦诚相见,相处交流,真心实意的对他们的合理需要与正当要求给予关心与满足,让学生明白老师的爱是高尚的、无私的、公正的,绝对不是盲目的、泛滥的、无原则的。
  班级文化的形成也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须以班级的日常活动为依托,渗透进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班级文化并不是与班级的成立同时产生,班级文化的最终形成,是班级成员能够在某一价值取向获得一致的表现。马卡连柯“前景教育”思想认为,要激励一个集体,首先必须形成大家共同拥有的希望和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和希望,能团结大家、激励大家。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这种局面形成时,这个团体就有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毅力。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始终牢牢把握住班级前进的方向,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创新的班级管理活动。在学习方面,我班也开展了学习小组大比拼。同学们在小组内外寻找竞争对手,在常规、课堂表现及阶段测试等方面进行“PK”。这在班级掀起了一股学习竞争的浪潮。同时,抓住班会课等时机,通过班委竞选,团员民主选举等一切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方式,在班级充分营造出了和谐竞争进取的氛围。孩子们的笑脸和进步让我确信班级文化正在帮助我们构建一个和谐进取的班级。
  三、“以学生为本”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解
  《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心也”,只有走进人的心灵,才会有成功的教育。
  班主任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担当着学校教育这个大舞台的主角,要用真诚的爱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到理解、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关心、理解和支持每一个学生。并给予正确引导,而不是用“保姆式的爱”把学生圈在舞台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成长空间,多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多一点对未来的期望,让他们懂得生活、懂得珍惜、懂得尊重,在自我体验中长大。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除父母之外的最重要的可“依恋”的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借助学生的“向师性”心理,通过较为委婉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视,并且能体会到这种情况是无条件的。同时,班主任还应充分利用自身成熟的心智,有针对性地调节自身的交往行为,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爱心不含有任何功利,只是为促使他们更快、更好的成长铺路搭桥。
  四、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公正
  90末学生心智不成熟,考虑问题肤浅,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心思去考虑,难免自私。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是班主任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坏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发展。
  80末年轻班主任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對一些个别问题,应就事件本身进行理性的分析,并指出改进的方法,不能迁怒于整个班,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期待。在班级管理中,要让班集体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也是好的,贴上这样的标签,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何为“草根”, 它是指一些不太受到重视的民间、小市民的文化、习俗或活动,而我在这里说的“草根”是指我们中班组的两块区域,其一是生态农场,让幼儿体验种植、收获的乐趣,其二就是二楼的区域。我们二楼的走廊区域中的材料都来源于我们的本土资源,农村中常见的瓦片、石头、树根等,这些材料是我们小朋友最好的“画纸”,在生活中能随处找到,因此我们二楼走廊区域是最具有“草根”特色的。  为何要培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
期刊
教育是一种约束力,是讓孩子从原生态的人蜕变为社会道德约束下的常态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年轻的80、90后父母也是越来越忙,父母与孩子的接触也是少之又少,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也成了问题,孩子与外界的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孩子的交往,动手能力都比较差。  一节亲子课程只需40分钟,无需花费家长很多的时间,家长再忙也该抽出那么40分钟来陪孩子一起快乐的体验游戏,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在
期刊
“老师,我不会画小乌龟。”  “老师,帮我系一下鞋带,行吗?”  “老师,他抢我的玩具。”  诸如此类的“告状”现象每天都屡见不鲜,让我应接不暇,有时甚至会因为这个而影响自己的情绪,感到厌烦。于是便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我认真分析了孩子们“告状”的事件,从中发现多数的孩子是遇到困难或与伙伴发生了争执,因为无法解决而向老师求助。而这些是因为幼儿缺乏一定的抗搓能力,孩子吃了一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因其自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所以具有发展思维能力的作用。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维品质是区分一个人思维乃至智力层次、水平高低的指标。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各种行为中,模仿是重要的形式,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倾向于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思维的勇气,对不同于其他幼儿的想法予以肯定,培养和保护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游戏这个载体,让幼儿在相对轻松地活动中,完成教师特定的
期刊
有一种孩子,他们沉浸于孤独的自我世界,无法和正常儿童一样生活, 有一种孩子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这种孩子即便他们与你近在咫尺,你也会觉得他们就像星星一样遥远,因为你完全无法走进他们的世界。认识这样的孩子是通过刚看著名影视演员文章所演的电影《海洋天堂》,当时被故事中父亲对孩子的这种爱所感动的流泪。这样的孩子只是从电视里见过,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接触过。  今年9月份开学,我班就迎来了这么一
期刊
德国心理学家迈克尔·克劳斯说过:“两岁以上的孩子不需要再被包裹在襁褓里了。做父母的只要帮孩子把握大方向就行了,其他时候应该尽量放手。”有些父母可能对此感到吃惊,两岁的孩子,怎么能放手让他自己去做事情呢?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占多数,一个宝宝有五六个家长围在他身边。在他刚学走路的时候,大人怕他摔跤,他自己倒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蹬着小脚就朝前迈步子,有时候会因为步伐不稳健而摔了一跤,家长看见了就会马
期刊
岁月流逝,转眼的工夫我在幼儿教育的岗位上已工作了将近十年,如今我已为人母,漂亮、聪明的女儿已成为我生命中的全部,从女儿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让我深深理解了老一辈说的一句话:田地别人种的好,孩子自己的好。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如果对孩子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你就是孩子心中最美丽的老师妈妈,一件小事让我感悟到了此话的真谛!  这几天天气逐渐的转寒,每天我都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在生活方面的自理情况,生怕
期刊
假如说教育应当是对学生的一种人生关怀,那么语文则应该是对学生实施人生关怀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语文教学要倡导人生关怀,体现人生关怀、渗透人生关怀,务必要在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接受人生关怀,以达到彻底完成语文教学使命的目的。  一、学科性质决定人生关怀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与人生关怀的关系密不可分  我们常说文学是人学,它的视点也可以理解为人生关怀。诚然,语文不仅仅是文学,但它的人文性和工具
期刊
从我国现阶段的历史现状和实际情况看,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兴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该说是历史的必然,它不仅是学校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双主育人的阵地,还是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的良好手段,同时,也丰富了学校体育课程理论。可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历史产物,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不论现在和将来,它都会永葆“青春”的活力,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
期刊
《历史课程标准》中“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那么如何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展历史教学呢?笔者结合平时的一些教学实践和研究思考,试做一些探讨。  一、将乡土历史资源贯穿于学科教学中  根据国家课程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内在联系,可以系统地把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相关内容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不留痕迹地融入既有的教学环节之中。  近现代历史距现在为时不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