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dg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既教育”,认为“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走进学生,走进生活,在新理念指引下,我认为应让语文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把教科书与听障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给他们感受自然、社会的机会,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生命活力的知识。
  由于听力障碍,导致聋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缓慢,理解知识片面,对课文中较为深刻的道理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时如果将所理解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就可以帮学生搭建起涌向“理解”的桥梁。例如:在教学《两个小狮子》一文时,学生对课文中“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这样的句子理解得不深。于是,我就从学生生活的实例出发,结合学生的自理能力进行引导,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不会叠被,不会洗头和洗衣服时,你的心情怎样?别人会怎样看你?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我会很着急。”“我会急得哭脸。”“别人会嫌我脏。”“别人会看不起我”等等。接下来,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狮子没有捕猎的本领,会怎么样?学生说:“它会被饿死的。”我趁时机追问:“如果你们不努力学习,不学会一技之长,以后走入社会又会怎样?”问到此时,学生才真正感悟到这句话的含义,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自强拼搏的精神。
  
  一、仔细观察,认识生活
  
  聋校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比较贴近听障学生的实际,但是由于聋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往往容易忽视或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平时注重生活的积累,重视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要求学生认真写观察笔记。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写观察笔记,就能有意识地去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积累生活素材,从而为学习一些描述生活现象的文章打好基础。
  例如:在我的要求下,学生曾经留心观察过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情况,并对自己观察到的情形仔细做了记录。当学习《要下雨了》一课时,学生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给我看,在我的赞扬声中,他们表现得那样满足,体验到了学习的幸福滋味。上课时,他们很轻松地划出了课文中描写小动物们在下雨前活动的句子,还纷纷举手把自己观察到的其它小动物的活动情况讲给大家听。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课文时显得游刃有余,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他们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二、通过再现,体验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对于听障学生来说,表演是他们最擅长的,恰好在教材中有一些富有情节性的童话、寓言和故事。我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常常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习活动中注重借助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帮助他们较好地理解课文,收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例如:在执教公开课《小壁虎借尾巴》时,我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演迎来了观摩教师的阵阵掌声。在表演中,学生了解了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用处和小壁虎尾巴的再生特点,他们还学着用不同的语气进行对话,学会了从语感中体会形象,同时懂得了与人交往时要讲文明、懂礼貌,学生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理解和交际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感悟生活
  
  教材中有的课文描写的情景和听障学生的生活经历似曾相识,教学此类课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勾勒场景,把课文中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如置情境之中,联系生活中已经有过的体验去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低年级教学看图学词学句《春天来了》时,为了给学生展现春天的景象,勾起他们曾经有过的生活记忆,我在课前准备时做了大量的工作。上课前,我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踏春,郊游时我拍了很多照片,有的是春天郊外的美丽景象,有的记录下学生活动的情景,然后把这些图片资料加以整理,制成了多媒体课件。上课时,除了给学生展示了“柳树发芽”“桃树开花”的画面,还让他们观赏了更多的春天美景和他们自己活动的场面,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春天来了,春天真美丽”这句话。学生欣赏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回忆着郊游时的情形,仿佛又回到了那天的活动之中。到了朗读训练时,虽然只是几个词语和短短的一句话,但是他们却读得很认真,从他们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感悟到了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让听障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一种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作为特教战线上的教师,应当把听障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教学方式,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领听障学生去发现、去创造,才能对这些有障碍的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补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起来,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无限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程益基:以人为本 面向未来──全国聋校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03,7~8,6~8
  2.马云鹏:《新课程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
  (作者单位:333000江西省景德镇市特殊教育学校)
其他文献
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对基本关系,它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成败。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很注重师生关系,他认为:“教学相长”、“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对于学生,孔子认为“后生可畏”,主张“当仁不让于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孔子主张采用“对话”的方式教学。《论语》一书,“对话”是
期刊
“小组合作”研究进行了有一段落了,参与研究的老师也均有了自己稍具雏形的个性化课堂,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的理念还是一致的:“自主合作,分层推进。”  最近,我们研究小组内展开了一轮研讨课活动,所有参与的成员均摒弃了那种为显示自主一站一大片的课堂探究模式,在自主的基础上加以分层推进。即根据学生日常发言的积极状况与自主程度,将学生用“军、师、旅、团”或“省、市、县、乡”长的职衔加以区分。在展示交流中先从基
期刊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育永恒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满堂灌”司空见惯、“表演课”大行其道的教育现状下,更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生命线。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新课改给予我们太多宝贵而厚重的启示。学习方法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推行就是其闪光点。表演课包装精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腐败和教学造假行为;满堂灌少慢差废,“目中无人”
期刊
近年来,各地继续规范办学行为,实施新课程改革,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师们所殷切期盼的,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教师们反映出很多不适应:由于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各学科课时大量减少,但总的要求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教学任务依旧,升学压力依旧。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总感觉捉襟见肘,一些本应该拓展的内容不能拓展了,一些本应该加深的难度不能加深了。  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
期刊
一位外国校长曾这样说过:“一所学校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也不是课程,更不是教法,而是师生关系。”回顾十几年的教学生涯,确实如此,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此,在历史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本人就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所得,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提问学生,因人而
期刊
【摘要】让学生喜欢语文的关键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做好导课工作,开展课堂活动,注意情感熏陶,善用教具激趣。如此,教学质量定会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高兴趣    “语文难学”是许多初中学生共有的感觉。怎样促使学生乐学、会学语文呢?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
期刊
【摘要】如何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首要问题和追求的根本出发点。笔者经过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境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启
期刊
对于刚接触作文课的小学生来言,往往在上作文课时感到头痛,甚至讨厌上作文课。常常出现咬笔头,摸后脑,迟迟打不开思路,即使绞尽脑汁,写出的文章也是三言两语,几句空洞的干瘪的话。如:写一株植物时,只能用几句大话写植物长得高或长得美,不知从其它角度和具体的数字中体现植物的高大和美,不知从植物的枝﹑叶﹑花﹑果等方面进行描写。写一件事或一个人物时,事情是自己亲自做过或经历过的,人物也是经常接触到的。但在写作时
期刊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学科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要以现代的、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具体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改已进行了多年,但多数教师仍然遵循着“
期刊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小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时,即使让他们长时间从事写作活动,他们也不会感到累,更不会感到是一种包袱。相反,他们会排出一切障碍,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活动。可以说,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然而,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而有之的,是在他们的大量课内外活动中,通过教育进行激发和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在多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