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中,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就小学体育与健康此学科而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打破机械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演练的限制,使学生在多样的体验过程中,既能获得体育基础的发展,又能实现多样能力,如运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教的发展,从而逐步地形成核心素养。在本文中,我立足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体育與健康;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摆在个学科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体育核心素养,以此为基础,,探寻培养核心素养的对策,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真正地形成核心素养。
一、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解析
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素养。该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学科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价值观念。就小学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而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给出了明确的界定,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学生获得运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健身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施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纸空谈,其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立足核心素养不同的维度,转变传统的以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为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其自主性的发挥下,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我在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采取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
1.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
所谓的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在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通过掌握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而获得的认知发展的能力。对于认知,当前教育界,将学习过程看做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简单地说,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构认知结构。而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一般可以分为这样三个步骤:获取知识,转化知识,评价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其需要打破传统知识灌输的限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学生亲历知识形成、发展的机会,进而使学生在获得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学习主动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扎实掌握所学,同时能以所学为出发点,不断地发散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现有研究,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还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此使学生在旧知的支持下,不断地探索新知,从而建立对新知的深刻认知。
以篮球教学为例,在进行行进间四角传球该内容教学的时候,我采取温故知新的方式,将学生所学习过的篮球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旧知的驱动下,自主地展开对新知的探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我则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中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形象动态的画面,从而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观看画面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分析该视频中涉及到了哪些篮球技能,运用所学的篮球知识对这些技能进行说明。对于未知技能,如行进间四角传球,我则鼓励学生细致观察画面,建立对其感性认知,并以语言表达形式将传球方法、技能等描述出来。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我或者其他学生会进行纠正、补充,从而建立较为完善的行进间四角传球技能认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篮球知识学习的主动权,还可以在图像、视频等资源的支持下,亲身体验到体育技能的形成,在获取知识、分析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对其深刻的理解,同时获得运动认知能力的发展。
2.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能扎实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运用所积累的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由此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参与社会生活水平的能力。学以致用是各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师生亦是如此。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积累知识与技能,对其进行灵活运用,还要使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塑造健康的体魄,形成积极的情感认知、道德品质等。其中,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是驱使其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途径。由此,在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将小组合作学习此方式渗透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之中。
以学习障碍跑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尽管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知识讲解和技能演练,积累有价值的学习经验,但是因为障碍跑的训练需要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如此学生才能坚持不懈地参与训练。在我执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在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在没有我的监督和鼓励下,一旦遇到困难会轻言放弃。面对此情况,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先按照学生的认知形成过程,鼓励其在小组中合作经历障碍跑的形成过程,建立对障碍跑的感性认知。接着,则在集体中引导学生参与训练。具体地,在集体训练过程中,我从每一组选择一名小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监督。在监督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小组成员存在的问题,在合作讨论中,进行解决。当小组成员遇到困难或畏难的时候,小组长需要带领其他成员对其给予鼓励,从而在集体的鼓舞下咬牙坚持。在继续训练之后,我还会组织小组竞赛活动,引导小组成员合作制定参与方案,看哪一组的成员完成障碍跑花费的时间最少,则为获胜方。在这样的教学活动参与中,学生不仅可以在集体中实现认知的发展,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树立合作意识、集体意识,逐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健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在自主性的发挥下,掌握健身的动作要领,进而在要领的运用下逐步形成独立健身的能力。健身实践能力的养成简单地说,是学生形成的在教学实践活动参与中灵活运用体育知识、技能的能力。健身实践能力的养成是以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基础的。要想帮助学生打好体育基础,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统一向学生灌输知识的限制,以多样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能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并扎实掌握所学,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灵活的运用。基于此,我在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实现这一点,一般采取分组练习、轮流指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中,逐步地形成健身实践能力。
以排球教学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会先利用上述提到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排球知识的星辰过程,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建立对排球的感性认知。接着,我则采取分组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成员的互相指导下,对所积累的知识进行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会走进小组,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而在解决问题中,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实现对动作技能的扎实掌握,为其灵活运用所学,提升健康实践能力打好基础。
总之,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转变传统的以知识和技能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经历体育知识形成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进而扎实掌握所学,灵活运用所学,形成运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健身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贺妍颖.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3-4.
[2]唐美贤.文武双修 提升体育素养——如何围绕核心素养理念打造小学体育新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107-108.
关键词:小学;体育與健康;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摆在个学科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体育核心素养,以此为基础,,探寻培养核心素养的对策,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真正地形成核心素养。
一、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解析
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素养。该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学科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价值观念。就小学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而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给出了明确的界定,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学生获得运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健身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施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纸空谈,其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立足核心素养不同的维度,转变传统的以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为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其自主性的发挥下,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我在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采取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
1.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
所谓的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在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通过掌握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而获得的认知发展的能力。对于认知,当前教育界,将学习过程看做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简单地说,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构认知结构。而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一般可以分为这样三个步骤:获取知识,转化知识,评价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其需要打破传统知识灌输的限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学生亲历知识形成、发展的机会,进而使学生在获得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学习主动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扎实掌握所学,同时能以所学为出发点,不断地发散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现有研究,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还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此使学生在旧知的支持下,不断地探索新知,从而建立对新知的深刻认知。
以篮球教学为例,在进行行进间四角传球该内容教学的时候,我采取温故知新的方式,将学生所学习过的篮球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旧知的驱动下,自主地展开对新知的探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我则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中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形象动态的画面,从而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观看画面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分析该视频中涉及到了哪些篮球技能,运用所学的篮球知识对这些技能进行说明。对于未知技能,如行进间四角传球,我则鼓励学生细致观察画面,建立对其感性认知,并以语言表达形式将传球方法、技能等描述出来。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我或者其他学生会进行纠正、补充,从而建立较为完善的行进间四角传球技能认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篮球知识学习的主动权,还可以在图像、视频等资源的支持下,亲身体验到体育技能的形成,在获取知识、分析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对其深刻的理解,同时获得运动认知能力的发展。
2.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能扎实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运用所积累的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由此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参与社会生活水平的能力。学以致用是各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师生亦是如此。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积累知识与技能,对其进行灵活运用,还要使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塑造健康的体魄,形成积极的情感认知、道德品质等。其中,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是驱使其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途径。由此,在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将小组合作学习此方式渗透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之中。
以学习障碍跑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尽管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知识讲解和技能演练,积累有价值的学习经验,但是因为障碍跑的训练需要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如此学生才能坚持不懈地参与训练。在我执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在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在没有我的监督和鼓励下,一旦遇到困难会轻言放弃。面对此情况,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先按照学生的认知形成过程,鼓励其在小组中合作经历障碍跑的形成过程,建立对障碍跑的感性认知。接着,则在集体中引导学生参与训练。具体地,在集体训练过程中,我从每一组选择一名小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监督。在监督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小组成员存在的问题,在合作讨论中,进行解决。当小组成员遇到困难或畏难的时候,小组长需要带领其他成员对其给予鼓励,从而在集体的鼓舞下咬牙坚持。在继续训练之后,我还会组织小组竞赛活动,引导小组成员合作制定参与方案,看哪一组的成员完成障碍跑花费的时间最少,则为获胜方。在这样的教学活动参与中,学生不仅可以在集体中实现认知的发展,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树立合作意识、集体意识,逐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健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在自主性的发挥下,掌握健身的动作要领,进而在要领的运用下逐步形成独立健身的能力。健身实践能力的养成简单地说,是学生形成的在教学实践活动参与中灵活运用体育知识、技能的能力。健身实践能力的养成是以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基础的。要想帮助学生打好体育基础,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统一向学生灌输知识的限制,以多样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能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并扎实掌握所学,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灵活的运用。基于此,我在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实现这一点,一般采取分组练习、轮流指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中,逐步地形成健身实践能力。
以排球教学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会先利用上述提到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排球知识的星辰过程,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建立对排球的感性认知。接着,我则采取分组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成员的互相指导下,对所积累的知识进行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会走进小组,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而在解决问题中,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实现对动作技能的扎实掌握,为其灵活运用所学,提升健康实践能力打好基础。
总之,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转变传统的以知识和技能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经历体育知识形成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进而扎实掌握所学,灵活运用所学,形成运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健身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贺妍颖.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3-4.
[2]唐美贤.文武双修 提升体育素养——如何围绕核心素养理念打造小学体育新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