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由猿进化成人,人便是作为社会群体而存在的。很难设想,一个离群索居、脱离了社会的人,能够长久地生活下去。人类无论是在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或是在如同经典作家所说“披上温情脉脉面纱”的中世纪的漫漫长夜,还是在今天可以登上月球、在太空遨游的高度文明的时代,人类中孤立的个人、家庭,甚至是一个小的群体、部落,面对变幻莫测的大自然,面对“人海阔,无日不风波”的社会,力量都是渺小的,这就需要别人的帮助,这就产生人与人的交往,从而出现了交谊。我国古代的儒学信徒,曾经长期争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各执一词,聚讼纷纭。我拥护人之初,性本善。人类的本质应当是善良的,至于后天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固然也是重要的,但毕竟是第二位的因素。人类的绝大多数,都是善良的,乐于助人的,这是人类得以交往、结成友谊的共同基础。
作为礼仪之邦,我国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些儒学名言,世世代代在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打上深深烙印,对形成国人具有仁爱之心、重视友谊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作用。汉朝人有诗曰:“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反映了人们对不论贫富、真挚友谊的向往。但是,从总体上看来,这乃是一种向往。
何以故?一句古老的民谚,早已做出了回答: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阶级社会,人类的交往终究要打上階级的烙印,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类的各种群体,是由不同阶级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不同政治圈文化圈等组成的,因此他们的交谊,往往涂上各种色彩的政治油漆,印上了特殊标记。因此,若细说古往今来各色人等的交谊,正像一句俗话所说的那样: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但是,倘若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若宏观地从交谊的角度来看二十四史,无非是一些人一阔脸就变,一些人未阔脸已变,一些人阔了脸不变,大多数人从未阔过,也无所谓变脸的历史。
第一种人,以某些封建帝王为典型。其中颇有些流氓气的汉高祖刘邦,以及少年时当过小和尚、浪迹江湖时沾染上游民阶层恶习、当了皇帝老子又处处学刘邦样的明太祖朱元璋,堪称是其中极坏的榜样。遥想当年,这二位打江山时,是何等义薄云天,真个是出生入死、同甘共苦、情同手足。可是,当他们打下江山,很快就脸色大变,“狡兔死,走狗烹!”刘邦和他的管家婆吕后,残酷杀害了多少功臣!韩信被“夷三族”,彭越竟被制成肉酱,遍赐诸侯!至于朱元璋的炮打功臣楼,更是人们耳熟能详;他把七十七岁的老元勋李善长牵扯到胡惟庸案中,杀了李善长和妻女弟侄家七十余口人!由此可见,在刘邦、朱元璋之流的大字典里,所谓“交谊”二字,不过是利用、屠戮而已。
至于第二种人,历代的文痞、走卒最为典型。每当封建统治者要迫害忠良时,总会有一帮子人“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卖友求荣。
而第三种人,如苏轼,名满天下后,依然为人随和,与和尚、道士、妓女、乡下百姓往来如初,其中有些人还成了他的莫逆之交;又如鲁迅,成为新文学的旗手、一代青年的导师后,甘心作青年的“人梯”,与他们交友,给他们以帮助,甚至与学生一起外出旅行时,替学生捆行李、打铺盖,被他的学生比喻为耶稣替门徒洗脚。这是何等崇高的品格!
而最后一种人,也就是小民百姓,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的友谊,是纯真无私的。且看大西南穷山沟里、荒岭野寺中那些蚩蚩小民,许多人一字不识,却满腔热忱地招待徐霞客,为他解决种种困难。应当说,自古以来,人民大众才是交谊的主体。即使从交谊这个角度,称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也是当之无愧的。
回顾国人的传统交谊,其最大特点应是宽容。古人有“猿鹤相亲”之说,这特别耐人寻味。猿与鹤,分属不同种类,但它们却能在蔚蓝的晴空下、苍松翠柏间,相安无事,甚至猿啼鹤鸣,状甚亲密。人群之中,又何尝无此现象!清初大儒、思想家顾炎武,很有民族气节,明朝灭亡后,他始终不仕清朝,以遗民布衣之身,终老山西曲沃。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曾经十八次进北京,与他的三个外甥——清朝的新贵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往来,也不妨碍他与别的清朝官员往来。顾炎武与在明朝任御史,投降清朝后又做御史等高官,名声不佳,后来入《清史》贰臣传的曹溶(1613—1685年)频繁往来,聚会香山、共游雁门、同饮大名等等,保持了二十年的友谊。虽然顾炎武在自己的诗文集中,不收与曹溶往来的书信、唱和的诗句,但他与曹溶的二十年深交,却是不争的事实。
又如冒襄,也拒绝与清王朝合作,晚年甚为贫困,但他广泛交结的朋友中,也有不少清朝高官。再以近人而论,陈独秀与胡适在五四运动后分道扬镳,政治立场完全不同,但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胡适也曾积极关心、帮助过陈独秀。凡此都足以表明,不同政治观点的人,只要不干有损于国家、民族的坏事,彼此往来,绝对不等于同流合污。由此可知,在极“左”年代里的“六亲不认”“划清阶级界限”“站稳阶级立场”云云,实在有悖于中华民族交谊的优良传统;而一人落难,家属立刻遭殃,则不过是封建社会“株连九族”的翻版而已,更与国人的交谊传统格格不入。
从历史上看,国人一向重视交谊,各种史料里有关交谊的记载,不可胜记。而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论述交谊,需要立足于今天时代的高山之上,去审视以往,以新的架构去诠释“昨夜星辰昨夜风”。本书便是这样的尝试之作,述人述事,原则上除个别的例子,不述及今人之交谊。这是因为,历史需要沉淀。今人的交谊,由后世人来论评,才能比较客观、公正。
阿杜荐自《中国人的情谊》一书,2017年1月版
作为礼仪之邦,我国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些儒学名言,世世代代在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打上深深烙印,对形成国人具有仁爱之心、重视友谊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作用。汉朝人有诗曰:“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反映了人们对不论贫富、真挚友谊的向往。但是,从总体上看来,这乃是一种向往。
何以故?一句古老的民谚,早已做出了回答: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阶级社会,人类的交往终究要打上階级的烙印,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类的各种群体,是由不同阶级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不同政治圈文化圈等组成的,因此他们的交谊,往往涂上各种色彩的政治油漆,印上了特殊标记。因此,若细说古往今来各色人等的交谊,正像一句俗话所说的那样: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但是,倘若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若宏观地从交谊的角度来看二十四史,无非是一些人一阔脸就变,一些人未阔脸已变,一些人阔了脸不变,大多数人从未阔过,也无所谓变脸的历史。
第一种人,以某些封建帝王为典型。其中颇有些流氓气的汉高祖刘邦,以及少年时当过小和尚、浪迹江湖时沾染上游民阶层恶习、当了皇帝老子又处处学刘邦样的明太祖朱元璋,堪称是其中极坏的榜样。遥想当年,这二位打江山时,是何等义薄云天,真个是出生入死、同甘共苦、情同手足。可是,当他们打下江山,很快就脸色大变,“狡兔死,走狗烹!”刘邦和他的管家婆吕后,残酷杀害了多少功臣!韩信被“夷三族”,彭越竟被制成肉酱,遍赐诸侯!至于朱元璋的炮打功臣楼,更是人们耳熟能详;他把七十七岁的老元勋李善长牵扯到胡惟庸案中,杀了李善长和妻女弟侄家七十余口人!由此可见,在刘邦、朱元璋之流的大字典里,所谓“交谊”二字,不过是利用、屠戮而已。
至于第二种人,历代的文痞、走卒最为典型。每当封建统治者要迫害忠良时,总会有一帮子人“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卖友求荣。
而第三种人,如苏轼,名满天下后,依然为人随和,与和尚、道士、妓女、乡下百姓往来如初,其中有些人还成了他的莫逆之交;又如鲁迅,成为新文学的旗手、一代青年的导师后,甘心作青年的“人梯”,与他们交友,给他们以帮助,甚至与学生一起外出旅行时,替学生捆行李、打铺盖,被他的学生比喻为耶稣替门徒洗脚。这是何等崇高的品格!
而最后一种人,也就是小民百姓,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的友谊,是纯真无私的。且看大西南穷山沟里、荒岭野寺中那些蚩蚩小民,许多人一字不识,却满腔热忱地招待徐霞客,为他解决种种困难。应当说,自古以来,人民大众才是交谊的主体。即使从交谊这个角度,称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也是当之无愧的。
回顾国人的传统交谊,其最大特点应是宽容。古人有“猿鹤相亲”之说,这特别耐人寻味。猿与鹤,分属不同种类,但它们却能在蔚蓝的晴空下、苍松翠柏间,相安无事,甚至猿啼鹤鸣,状甚亲密。人群之中,又何尝无此现象!清初大儒、思想家顾炎武,很有民族气节,明朝灭亡后,他始终不仕清朝,以遗民布衣之身,终老山西曲沃。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曾经十八次进北京,与他的三个外甥——清朝的新贵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往来,也不妨碍他与别的清朝官员往来。顾炎武与在明朝任御史,投降清朝后又做御史等高官,名声不佳,后来入《清史》贰臣传的曹溶(1613—1685年)频繁往来,聚会香山、共游雁门、同饮大名等等,保持了二十年的友谊。虽然顾炎武在自己的诗文集中,不收与曹溶往来的书信、唱和的诗句,但他与曹溶的二十年深交,却是不争的事实。
又如冒襄,也拒绝与清王朝合作,晚年甚为贫困,但他广泛交结的朋友中,也有不少清朝高官。再以近人而论,陈独秀与胡适在五四运动后分道扬镳,政治立场完全不同,但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胡适也曾积极关心、帮助过陈独秀。凡此都足以表明,不同政治观点的人,只要不干有损于国家、民族的坏事,彼此往来,绝对不等于同流合污。由此可知,在极“左”年代里的“六亲不认”“划清阶级界限”“站稳阶级立场”云云,实在有悖于中华民族交谊的优良传统;而一人落难,家属立刻遭殃,则不过是封建社会“株连九族”的翻版而已,更与国人的交谊传统格格不入。
从历史上看,国人一向重视交谊,各种史料里有关交谊的记载,不可胜记。而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论述交谊,需要立足于今天时代的高山之上,去审视以往,以新的架构去诠释“昨夜星辰昨夜风”。本书便是这样的尝试之作,述人述事,原则上除个别的例子,不述及今人之交谊。这是因为,历史需要沉淀。今人的交谊,由后世人来论评,才能比较客观、公正。
阿杜荐自《中国人的情谊》一书,2017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