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上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动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想、新方法,尤其是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这就要求我们更应重视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种状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愉悦学生的身心,张扬学生的个性,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案例一: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现在的苏教版“蒸发”内容很少,在《生活、物理、社会》里设及到一个新疆坎儿井输水问题,我想编者就是在这里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打下伏笔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总会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考虑“怎么样让一件湿衣服快点干?”。牵出一个“蒸发”快慢的问题。来理解建坎儿井的原因。学生放开思维,想出很多办法。正在我打算让同学们归纳出蒸发快慢的影响因时。突然,我听到一个声音:“还跟种类有关!”我一惊,对呀,一些练习中就有提到,这一点老教材中也没有提及。我一看还是一个成绩不算好的调皮鬼,就问他你刚说什么,能再说一遍吗?他说:“蒸发的快慢与种类有关!”我问:“你怎么知道?”他说:“我看到酒精比水蒸发快!”然后,我又问其他的同学:“你们认为呢?”他们也觉得是这样。对这位同学我给予了表扬和激励。同时我也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把这节课改成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究课,有了猜想,我们怎么用实验来验证它?强调了控制变量法。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实验方法,要求下堂课通过实验来证实影响蒸发的因素。(自带器材)这节课虽然没有按照预设的教案,却收到了意外的收获。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吸引他们,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更好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还有意料之外的是,从这节课开始,该同学上课发言更加的积极,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是直线上升。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
案例二:用电压表测电压
学生阅读课本“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之后,按如图一所示的电路练习电压表的使用,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组同学连成了如图二所示的电路,本来我想提醒一下,但转念一想,何不让他们连下去,让他们就这个电路继续探究,或许还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师:请你们汇报一下你们的测量结果和看到的现象?
生:我们电压表的示数是2.8V,但灯泡不亮。
师:请其中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你们连结的电路图。
生:画电路图二。
师:请同学们一起帮助他们看看图一、图二的不同之
处。
生:图一电压表是并联在灯泡两端,图二电压表和小灯泡是串联的。
师:图二中的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呢?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师:那么请同学按照图三连结好电路,分别用电压表测出A、B两点间(A、B间是断开的)电压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A、B间有电压,也等于2.8V,小灯泡两端没有电压。
师:同学们现在再比较图一和图二,想一想为什么小灯泡不亮?
生:其实这两个电路是一样的,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电路出现了断路呀。
师:非常正确。那么请同学再按图中的电路连结好后,看一看电压表的示数和小灯泡的亮度有何变化?(下面就是课前预设的目标)
生:小灯泡都亮了,电压表的示数变小了。
师:大家再测一下两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看看和每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和相等。
师:很好,你们发现了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板书:串联电压的电压特点)下面请同学们拧去有电压表在两端的小灯泡,看有什么变化?
生:电压表有示数,示数变大了,但小灯泡却不亮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图二、图三和图四比较一下,想一想灯泡不亮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电路断路了。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些实验,还发现了什么呢?
生:电路出现断路故障时,断路的两端有电压。
师: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帮我一个忙,我家里有一串小彩灯,它们是串联的,因为其中有一只彩灯坏了,所以整条彩灯都不亮了,你们能不能帮我找到这个小彩灯吗?
生:我知道,只要用电压表依次测出每个小彩灯两端的电压,有电压的那个小彩灯就是坏的。
师:真厉害!看来学有所用了。
这堂课,就生成了一个很好的动态资源,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使他们认识到物理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拓展、深化了教学目标,使课堂焕发出鲜活的生命气息。在教学中,我们更要处理好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的关系;没有预设生成就不会有有意义的非预设生成。如果我们把预设生成比作一棵树的枝干与绿叶,那么非预设生成就是枝头被绿叶衬托着的花朵。“非预设性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特征。新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不应该有矫情表演。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是正常的。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然而有些教师一味的追求“生成”场面,甚至在课前人为造“生成”出来以求课的精彩这样的课能精彩吗?
案例一: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现在的苏教版“蒸发”内容很少,在《生活、物理、社会》里设及到一个新疆坎儿井输水问题,我想编者就是在这里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打下伏笔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总会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考虑“怎么样让一件湿衣服快点干?”。牵出一个“蒸发”快慢的问题。来理解建坎儿井的原因。学生放开思维,想出很多办法。正在我打算让同学们归纳出蒸发快慢的影响因时。突然,我听到一个声音:“还跟种类有关!”我一惊,对呀,一些练习中就有提到,这一点老教材中也没有提及。我一看还是一个成绩不算好的调皮鬼,就问他你刚说什么,能再说一遍吗?他说:“蒸发的快慢与种类有关!”我问:“你怎么知道?”他说:“我看到酒精比水蒸发快!”然后,我又问其他的同学:“你们认为呢?”他们也觉得是这样。对这位同学我给予了表扬和激励。同时我也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把这节课改成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究课,有了猜想,我们怎么用实验来验证它?强调了控制变量法。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实验方法,要求下堂课通过实验来证实影响蒸发的因素。(自带器材)这节课虽然没有按照预设的教案,却收到了意外的收获。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吸引他们,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更好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还有意料之外的是,从这节课开始,该同学上课发言更加的积极,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是直线上升。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
案例二:用电压表测电压
学生阅读课本“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之后,按如图一所示的电路练习电压表的使用,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组同学连成了如图二所示的电路,本来我想提醒一下,但转念一想,何不让他们连下去,让他们就这个电路继续探究,或许还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师:请你们汇报一下你们的测量结果和看到的现象?
生:我们电压表的示数是2.8V,但灯泡不亮。
师:请其中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你们连结的电路图。
生:画电路图二。
师:请同学们一起帮助他们看看图一、图二的不同之
处。
生:图一电压表是并联在灯泡两端,图二电压表和小灯泡是串联的。
师:图二中的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呢?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师:那么请同学按照图三连结好电路,分别用电压表测出A、B两点间(A、B间是断开的)电压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A、B间有电压,也等于2.8V,小灯泡两端没有电压。
师:同学们现在再比较图一和图二,想一想为什么小灯泡不亮?
生:其实这两个电路是一样的,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电路出现了断路呀。
师:非常正确。那么请同学再按图中的电路连结好后,看一看电压表的示数和小灯泡的亮度有何变化?(下面就是课前预设的目标)
生:小灯泡都亮了,电压表的示数变小了。
师:大家再测一下两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看看和每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和相等。
师:很好,你们发现了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板书:串联电压的电压特点)下面请同学们拧去有电压表在两端的小灯泡,看有什么变化?
生:电压表有示数,示数变大了,但小灯泡却不亮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图二、图三和图四比较一下,想一想灯泡不亮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电路断路了。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些实验,还发现了什么呢?
生:电路出现断路故障时,断路的两端有电压。
师: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帮我一个忙,我家里有一串小彩灯,它们是串联的,因为其中有一只彩灯坏了,所以整条彩灯都不亮了,你们能不能帮我找到这个小彩灯吗?
生:我知道,只要用电压表依次测出每个小彩灯两端的电压,有电压的那个小彩灯就是坏的。
师:真厉害!看来学有所用了。
这堂课,就生成了一个很好的动态资源,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使他们认识到物理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拓展、深化了教学目标,使课堂焕发出鲜活的生命气息。在教学中,我们更要处理好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的关系;没有预设生成就不会有有意义的非预设生成。如果我们把预设生成比作一棵树的枝干与绿叶,那么非预设生成就是枝头被绿叶衬托着的花朵。“非预设性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特征。新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不应该有矫情表演。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是正常的。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然而有些教师一味的追求“生成”场面,甚至在课前人为造“生成”出来以求课的精彩这样的课能精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