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调查分析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昭通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分析,提出昭通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昭通市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旅游业 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余暇时间增加,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尝试体育刺激与挑战等为目的的体育旅游备受青睐。云南作为我国的一个旅游大省,其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旅游产业已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现在到云南旅游的人数年均已达到4750万人,旅游收入达220亿元人民币,并正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统计资料显示,到2000年昭通旅游业的总收入达26116万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45%。根据国内学者彭华的理论,城市旅游动力模型可分成四种基本类型:资源驱动型、经济吸引型、需求推动型和综合驱动型。后三种类型要求该城市经济较发达或自身市场需求旺盛。昭通市是中等城市,因此资源驱动型模式仍是首选,即利用自身拥有的地方特色体育旅游资源来进行旅游开发。
一 昭通市体育旅游发展优势
1、原生态的旅游资源
目前,昭通市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景区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许多著名景点,如:昭通龙家祠堂、卢家祠堂、昭阳区的清官亭、鲁甸拖姑清真寺等。
从上表可看出,昭通市旅游资源丰富,分类繁多。
2、丰富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
昭通市有23个少数民族,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风情。如:节日庆典、音乐舞蹈、民族婚俗、戏剧、宗教信仰、民族服饰都不同,受到旅游界人士的关注。
3、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
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中小城市体育旅游的发展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昭通市体育旅游的发展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本着地方绿色体育旅游的优势,凭借国家的优惠政策,发展昭通市体育旅游。
二 昭通市体育旅游的劣势
1、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
经济的落后除了影响物质基础建设外,还改变了人的需要。另外,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人的自由时间,为了生存而忙碌,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使人们对有限时间支配的天平偏离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昭通市与发达城市相比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原始的农耕方式,严重影响了体育旅游的蓬勃开展。各旅游景点相对分散,交通不发达。近几年昭通市对旅游的建设非常重视,加大了对旅游设施的投入,全市各县区也相继成立了旅游局或相关旅游行业管理部门,体育旅游正逐步走上正轨。
2、体育旅游从业人员少
昭通市旅游业现处于发展初期,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少、不稳定。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只能在民族节庆期间进行,普及程度不高。旅行社缺乏从事民族体育旅游的专门人才。现目前,昭通市从事旅游业的人员较少,从事民族体育旅游的人员寥寥无几。没有形成稳定的民族体育表演队伍,人员都是在民族节庆期间临时搭建,节庆结束,解散队伍。再加上没有培育民族体育旅游人才的基地,导致表演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表演效果不理想,从而制约了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
3、地方民众参与意识薄弱
地方体育旅游的发展必须靠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繁荣发展。然而地方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不到旅游开发中来,将严重地影响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相关部门也没能处理好各方面的相关利益,尤其是民族体育资源赋予的区域利益,导致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三 昭通市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1、开发绿色体育旅游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离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越来越远,整日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人渴望回归大自然。面对旅游者的“绿色”意识,旅游部门必须转变观念,制定绿色战略顺应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共同追求。应根据昭通的实际情况,走具有昭通市体育特色的旅游道路——绿色旅游。充分发挥昭通市的优势,选择开发投资少、见效快、有优势、影响广、能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的景区景点进行开发,形成规模。
2、开发绿色体育旅游产品
绿色产品一般是指在生产、使用、处置过程中符合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和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产品。昭通是一个苗族、彝族、回族等23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要确立“回归自然”与“健康休闲”相结合的开发理念,创造绿色体育旅游精品,如在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开发攀岩、登山、穿越、探险、漂流、温泉游泳等类型多样化的产品,创造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在民族聚居地区,充分开发如骑马、射弩、秋千、舞龙舞狮、上刀山下火海等民族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都是地方少数民族普及的体育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爱好游客的需求。把这些项目开发出来成为产品,可以丰富地方旅游文化产品市场。
3、积极宣传、引导消费
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和手段加大昭通市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如苗族的“花山节”、彝族的“火把节”、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户外体育休闲与赛事活动,引导全民健身。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宣传作用,让媒体详细介绍昭通市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与户外体育赛事。不断扩大民族体育旅游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多样化、层次化。
4、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经营素质
昭通市处于云南省的东北部,由于经济发展较大城市落后,旅游服务业接待标准和质量良莠不齐。对于体育旅游专门人才培养,一方面可以争取与地方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还可以与各省市乃至国家相关运动队进行合作,对一部分文化素质较高的运动员,在他们退役后,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旅游方面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加入到旅游服务队伍中,不仅可以迅速获得相关的体育旅游专门人才,也可以为这些运动员解决退役后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鼓励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进入民族体育旅游业,采取专项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民族体育旅游的蓬勃发展。
5、选准突破口,以示范效应带动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发展
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空间,而且可为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安排剩余劳动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的途径,并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昭通经济发展落后,虽然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资源发展还未起步,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效应并未显现。只能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发和利用。应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示范点作为突破口。如:盐津豆沙关省级风景名胜区,近几年游人相对较多,设施较为齐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通过这种形式来开发和利用体育旅游资源,到时机成熟时,根据市场需要再推出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
关键词:昭通市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旅游业 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余暇时间增加,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尝试体育刺激与挑战等为目的的体育旅游备受青睐。云南作为我国的一个旅游大省,其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旅游产业已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现在到云南旅游的人数年均已达到4750万人,旅游收入达220亿元人民币,并正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统计资料显示,到2000年昭通旅游业的总收入达26116万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45%。根据国内学者彭华的理论,城市旅游动力模型可分成四种基本类型:资源驱动型、经济吸引型、需求推动型和综合驱动型。后三种类型要求该城市经济较发达或自身市场需求旺盛。昭通市是中等城市,因此资源驱动型模式仍是首选,即利用自身拥有的地方特色体育旅游资源来进行旅游开发。
一 昭通市体育旅游发展优势
1、原生态的旅游资源
目前,昭通市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景区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许多著名景点,如:昭通龙家祠堂、卢家祠堂、昭阳区的清官亭、鲁甸拖姑清真寺等。
从上表可看出,昭通市旅游资源丰富,分类繁多。
2、丰富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
昭通市有23个少数民族,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风情。如:节日庆典、音乐舞蹈、民族婚俗、戏剧、宗教信仰、民族服饰都不同,受到旅游界人士的关注。
3、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
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中小城市体育旅游的发展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昭通市体育旅游的发展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本着地方绿色体育旅游的优势,凭借国家的优惠政策,发展昭通市体育旅游。
二 昭通市体育旅游的劣势
1、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
经济的落后除了影响物质基础建设外,还改变了人的需要。另外,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人的自由时间,为了生存而忙碌,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使人们对有限时间支配的天平偏离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昭通市与发达城市相比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原始的农耕方式,严重影响了体育旅游的蓬勃开展。各旅游景点相对分散,交通不发达。近几年昭通市对旅游的建设非常重视,加大了对旅游设施的投入,全市各县区也相继成立了旅游局或相关旅游行业管理部门,体育旅游正逐步走上正轨。
2、体育旅游从业人员少
昭通市旅游业现处于发展初期,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少、不稳定。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只能在民族节庆期间进行,普及程度不高。旅行社缺乏从事民族体育旅游的专门人才。现目前,昭通市从事旅游业的人员较少,从事民族体育旅游的人员寥寥无几。没有形成稳定的民族体育表演队伍,人员都是在民族节庆期间临时搭建,节庆结束,解散队伍。再加上没有培育民族体育旅游人才的基地,导致表演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表演效果不理想,从而制约了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
3、地方民众参与意识薄弱
地方体育旅游的发展必须靠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繁荣发展。然而地方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不到旅游开发中来,将严重地影响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相关部门也没能处理好各方面的相关利益,尤其是民族体育资源赋予的区域利益,导致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三 昭通市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1、开发绿色体育旅游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离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越来越远,整日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人渴望回归大自然。面对旅游者的“绿色”意识,旅游部门必须转变观念,制定绿色战略顺应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共同追求。应根据昭通的实际情况,走具有昭通市体育特色的旅游道路——绿色旅游。充分发挥昭通市的优势,选择开发投资少、见效快、有优势、影响广、能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的景区景点进行开发,形成规模。
2、开发绿色体育旅游产品
绿色产品一般是指在生产、使用、处置过程中符合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和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产品。昭通是一个苗族、彝族、回族等23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要确立“回归自然”与“健康休闲”相结合的开发理念,创造绿色体育旅游精品,如在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开发攀岩、登山、穿越、探险、漂流、温泉游泳等类型多样化的产品,创造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在民族聚居地区,充分开发如骑马、射弩、秋千、舞龙舞狮、上刀山下火海等民族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都是地方少数民族普及的体育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爱好游客的需求。把这些项目开发出来成为产品,可以丰富地方旅游文化产品市场。
3、积极宣传、引导消费
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和手段加大昭通市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如苗族的“花山节”、彝族的“火把节”、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户外体育休闲与赛事活动,引导全民健身。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宣传作用,让媒体详细介绍昭通市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与户外体育赛事。不断扩大民族体育旅游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多样化、层次化。
4、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经营素质
昭通市处于云南省的东北部,由于经济发展较大城市落后,旅游服务业接待标准和质量良莠不齐。对于体育旅游专门人才培养,一方面可以争取与地方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还可以与各省市乃至国家相关运动队进行合作,对一部分文化素质较高的运动员,在他们退役后,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旅游方面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加入到旅游服务队伍中,不仅可以迅速获得相关的体育旅游专门人才,也可以为这些运动员解决退役后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鼓励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进入民族体育旅游业,采取专项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民族体育旅游的蓬勃发展。
5、选准突破口,以示范效应带动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发展
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空间,而且可为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安排剩余劳动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的途径,并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昭通经济发展落后,虽然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资源发展还未起步,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效应并未显现。只能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发和利用。应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示范点作为突破口。如:盐津豆沙关省级风景名胜区,近几年游人相对较多,设施较为齐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通过这种形式来开发和利用体育旅游资源,到时机成熟时,根据市场需要再推出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