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地追赶时髦,华而不实,实在令人担忧。长此以往,语将不语,文将不文,语文教学“变味”了,嚼不起,伤不起。
一、“热”味
课改下的语文观摩课、示范课堪称为“精品课”。这些课堂热热闹闹,朗诵会、演讲赛、课本剧、小品、辩论会、采访、实话实说等形式层出不穷、变化多端。但是这些课都是经过多次演练形成的,成为表演式的课。而且这些课将课本内容置之度外,像蜻蜓点水一样,没有深入到文本内容,学生忙得不可开交。课堂上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每个问题甚至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都是老师预设的,借学生之口表达老师之心意,看起来完美无缺,其实不以为然,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给学生想象的翅膀上套上了枷锁。同一节课给学生上多次,对学生来说没有新奇感,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刚张嘴学生就知道要说什么,这样的课有意义吗?
我听过一位老师上《马说》时,让学生讨论: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这不是教学目标,出这道题就是相当于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与主题关系大吗?
二、“焦”味
“多媒体”成了课改的一个代名词,在课堂上,运用课件、多媒体演示,放了幻灯片,学生看了热闹,况且太直观了,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有些老师的课堂板书也用多媒体一晃而过,根本就没有思维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惰性,不积极动脑,问题出来以后,兜几个圈子,就期待老师的多媒体显示答案,或者干脆不思考问题,你尽快放吧。创新教育并不等于多媒体教学。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上《夸父逐日》,课前用了10分钟时间播放了《女娲补天》的动画片。这个动画片与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关系,有何益处?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的前提下,又让学生探究夸父是怎样的人。随后又让学生看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看后讨论愚公移山好还是搬家好。看起来热闹非凡,其效果不言而喻。语文教学被“烤焦”了。多媒体该用的时候一定要用,不该用的时候就应当坚决不用。
三、“冷”味
有的教师上课时叫学生自己看书,一看到底,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漫无边际地反复读,还振振有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节课下来,懂了没有,解决了什么,都很难说。有些老师盲目效仿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结果是只学不教,一学到底,或是先学后问,毫无点拨。整个课堂就是一个问答课堂,学生的疑难并未得到解决,没有弄清楚答案的来龙去脉,这样课堂效率能高吗?课堂出现了“冷战”现象,结果越来越糟。
四、“臭”味
目前,有些教师认为那些新课标优化设计是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教参就举步维艰。盲目照搬未必有利于自己的教学,教无定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情分析等设计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教学设计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果把别人设计好的教案拿来当做自己的拐杖使,就好像吃别人嚼过的甘蔗、食过的馒头、吐出的口香糖一样,有味吗?长此以往,自己的语文教学就会迈向死胡同,处于瘫痪状态,丢弃了拐杖便不会行走。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上汪曾祺写的《端午的鸭蛋》一课,花了大量时间给学生介绍蛋黄的结构,上成了生物课。这语文教学的原味呢?
五、“怪”味
语文教师说现在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而忽略了基础,连最基本的字词句的积累都抛之脑后,动不动就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或者让学生就某个开放性的问题说感受、谈看法、表观点,学生漫无边际胡说一气,老师不给予适当点拨,也不给予中肯评价,不表明错对观点,笼统地用“不错”、“太好了”、“太棒了”等词语来鼓励评价。这样看起来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成就感,可是究竟益智内容有多少、答案含金量有多少,不言自明。虽然说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就行,但必须抓住要点、紧扣主题才行。
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忽略了基础知识,淡化了语法,学生笔下的作文病句连篇、逻辑不通,这就是空中楼阁,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吗?如果说基础知识是语文的血肉,语法则是语文的骨头,知识+能力=语文素养。只有有血有肉有骨头的语文教学才能教出语文的灵魂来。
那有人就会问:究竟语文教学是什么味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就应该是语文味,不应该变味。字词句段篇知识的积累、听说读写演能力的提高都不可忽视。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首先是一门语言,是一门工具,是一门带有浓郁色彩的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一种感知,是一种语言能力的构建,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是一种人文修养。因此必须积累知识才能积淀能力。并不是说语文教学就不需要花样,恰当、灵活地运用些花招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当就是画蛇添足。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厚的底蕴,语言流畅,精神饱满,才能突出语文教学的准确之美、生动之美、自由之美。
课改的实质是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删除格式化一切。语文教师是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应该架起一座正确、高质量的桥梁,不应该有任何塌陷和裂痕,以免引人坠河。语文课堂教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不应该盲目效仿,更不应该邯郸学步,而要凸显语文本色,要求上出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课,构建绿色语文课堂。请记住:语文教学真的“伤不起”。
一、“热”味
课改下的语文观摩课、示范课堪称为“精品课”。这些课堂热热闹闹,朗诵会、演讲赛、课本剧、小品、辩论会、采访、实话实说等形式层出不穷、变化多端。但是这些课都是经过多次演练形成的,成为表演式的课。而且这些课将课本内容置之度外,像蜻蜓点水一样,没有深入到文本内容,学生忙得不可开交。课堂上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每个问题甚至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都是老师预设的,借学生之口表达老师之心意,看起来完美无缺,其实不以为然,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给学生想象的翅膀上套上了枷锁。同一节课给学生上多次,对学生来说没有新奇感,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刚张嘴学生就知道要说什么,这样的课有意义吗?
我听过一位老师上《马说》时,让学生讨论: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这不是教学目标,出这道题就是相当于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与主题关系大吗?
二、“焦”味
“多媒体”成了课改的一个代名词,在课堂上,运用课件、多媒体演示,放了幻灯片,学生看了热闹,况且太直观了,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有些老师的课堂板书也用多媒体一晃而过,根本就没有思维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惰性,不积极动脑,问题出来以后,兜几个圈子,就期待老师的多媒体显示答案,或者干脆不思考问题,你尽快放吧。创新教育并不等于多媒体教学。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上《夸父逐日》,课前用了10分钟时间播放了《女娲补天》的动画片。这个动画片与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关系,有何益处?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的前提下,又让学生探究夸父是怎样的人。随后又让学生看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看后讨论愚公移山好还是搬家好。看起来热闹非凡,其效果不言而喻。语文教学被“烤焦”了。多媒体该用的时候一定要用,不该用的时候就应当坚决不用。
三、“冷”味
有的教师上课时叫学生自己看书,一看到底,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漫无边际地反复读,还振振有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节课下来,懂了没有,解决了什么,都很难说。有些老师盲目效仿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结果是只学不教,一学到底,或是先学后问,毫无点拨。整个课堂就是一个问答课堂,学生的疑难并未得到解决,没有弄清楚答案的来龙去脉,这样课堂效率能高吗?课堂出现了“冷战”现象,结果越来越糟。
四、“臭”味
目前,有些教师认为那些新课标优化设计是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教参就举步维艰。盲目照搬未必有利于自己的教学,教无定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情分析等设计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教学设计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果把别人设计好的教案拿来当做自己的拐杖使,就好像吃别人嚼过的甘蔗、食过的馒头、吐出的口香糖一样,有味吗?长此以往,自己的语文教学就会迈向死胡同,处于瘫痪状态,丢弃了拐杖便不会行走。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上汪曾祺写的《端午的鸭蛋》一课,花了大量时间给学生介绍蛋黄的结构,上成了生物课。这语文教学的原味呢?
五、“怪”味
语文教师说现在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而忽略了基础,连最基本的字词句的积累都抛之脑后,动不动就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或者让学生就某个开放性的问题说感受、谈看法、表观点,学生漫无边际胡说一气,老师不给予适当点拨,也不给予中肯评价,不表明错对观点,笼统地用“不错”、“太好了”、“太棒了”等词语来鼓励评价。这样看起来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成就感,可是究竟益智内容有多少、答案含金量有多少,不言自明。虽然说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就行,但必须抓住要点、紧扣主题才行。
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忽略了基础知识,淡化了语法,学生笔下的作文病句连篇、逻辑不通,这就是空中楼阁,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吗?如果说基础知识是语文的血肉,语法则是语文的骨头,知识+能力=语文素养。只有有血有肉有骨头的语文教学才能教出语文的灵魂来。
那有人就会问:究竟语文教学是什么味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就应该是语文味,不应该变味。字词句段篇知识的积累、听说读写演能力的提高都不可忽视。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首先是一门语言,是一门工具,是一门带有浓郁色彩的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一种感知,是一种语言能力的构建,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是一种人文修养。因此必须积累知识才能积淀能力。并不是说语文教学就不需要花样,恰当、灵活地运用些花招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当就是画蛇添足。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厚的底蕴,语言流畅,精神饱满,才能突出语文教学的准确之美、生动之美、自由之美。
课改的实质是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删除格式化一切。语文教师是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应该架起一座正确、高质量的桥梁,不应该有任何塌陷和裂痕,以免引人坠河。语文课堂教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不应该盲目效仿,更不应该邯郸学步,而要凸显语文本色,要求上出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课,构建绿色语文课堂。请记住:语文教学真的“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