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泰戈尔、宗白华为例浅析中西诗歌同源有异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sgx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存在观是较为感性的.在抽象思维中进行概括:西方的存在观是较为理性的,侧重实证下的讨论。但二者对诗歌抒情性的肯定是一致的。作者读了泰戈尔和宗白华两人的诗,试图从中进行一些比较,希望找出中西情感表达在诗歌创作中的具体差异。
其他文献
本文从阐述高中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入手,针对性地探究问题的成因,并针对问题寻找对策,指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亲情的文章,以教材为依托,
摘 要: 严羽的《沧浪诗话》中“识”和“妙悟”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就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沧浪诗话》 “识” “悟” 内涵 关系     宋代产生了新型的文学评论形式——“诗话”,用来品评诗句,表达对诗歌的理论见解。如刘攽的《中山诗话》,严羽的《沧浪诗话》,许●的《彦周诗话》,陈岩肖的《庚溪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
2011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部分试题实现了平稳过渡,适度创新,与前几年相比,在题目的形式及考查的内容上基本相同,总体难度较去年稍有降低.试卷结构稳定.知识覆盖
期刊
你视特殊情况致错,由分子结构判断化学式,求电场场强E的取值范围
目的:制定田七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其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药材用4倍量50%的乙醇渗滤,再按醇提水沉法精制,制成口服液,并分别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共1500例闭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