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向一年级学生和毕业生提出我最终的愿望:在回忆起学校的铃声和你的课桌时;在回忆起教科书和肃静的课堂时,要让那激动和崇敬的感情一辈子保留在你的心里。在长大成人之后路过学校时,你们要摘下帽子,带着爱恋和感激的深情,怀念在学校里度过的岁月。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
一、教学生读懂人的心灵
一直爱泰戈尔,尤爱他的《新月集》——
如果我只是一只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亲爱的妈妈,当我想吃你的盘里的东西时,你要向我说“不”么?
你要赶开我,对我说道, “滚开,你这淘气的小狗”么?
那末,走罢,妈妈,走罢!当你叫唤我的时候,我就永不到你那里去,也永不要你再喂我吃东西了。
这是泰戈尔的《同情》。我相信,任谁读了这样的诗都会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读这样的诗,我的心里总会涌出无尽的温暖与感动。诗中所表现出的孩子无比单纯、善良的心地,让我感到整个世界变得澄明。没有一丝纤尘的心,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的确,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的心灵更可贵,更值得珍视。尤其是孩子的心,那是世界上最娇嫩、最脆弱、最透明的珍宝。如果有一种教育,它不关注孩子,不关注孩子的心灵,不把孩子及他的心灵作为所有教育元素中最宝贵的东西,甚至不把孩子及他的心灵的健康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这种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更不是好的教育。
我反复地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遗嘱。在我看来,一个人在遗嘱中表达的东西该是心灵中最珍视的东西。而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留下的以教育为主题的遗嘱,当是反映了他教育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理想与信念。果然,我发现,在他的八条教育遗嘱中,除了他一直强调的对祖国的爱与责任,对世界要以公民的理想与追求去观察,对人的高度的善意、体恤与宝贵的信赖,以及告诫教师要始终用知识来哺育自己,他还把要教会学生读懂人的心灵这本书作为他的一条遗嘱。在遗嘱中,他这样“寄语后来人”:
要教导学生把他人的欢乐和忧虑变成自己切身的欢乐和忧虑,要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最高尚的需要——需要他人,就让人成为学生精神世界里最可宝贵的珍宝吧。
对他人心灵的体恤与洞察,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和善良的心地,时刻意识到自己活在他人中间,并习惯以他人的快乐作为延续自己的方式,是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的一个教育理念。
要教学生读懂人的心灵这本书,教师首先要学会读懂学生的心灵。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懂得,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心灵。我们常常试图用指责、批评甚至虚伪的感动来打动孩子,除了破碎的闷响,我们常常听不见回声。面对那些稚嫩而脆弱的心灵,我们似乎真理在握,却不曾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深思熟虑。于是,师生之间筑起了一道厚厚的蔽障,都在痛苦,却无从逾越。对此,苏霍姆林斯基的态度是果决的。他提醒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因为只有心灵方能抵达心灵。因此,教师务必要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些脆弱的心灵,永远不让那些处于艰难境遇的孩子知道他比别人差,让他永远不会感到他在班上跟别人有区别。这是一种“长期的、单调的、非常复杂和折磨人的艰难的播种”,无疑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与努力。而能够长期支持这种努力的力量,就是那份博大的悲悯的情怀。
无疑,苏霍姆林斯基是读懂学生心灵的高手。他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都非常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他理解孩子的心灵,关注孩子心灵中的每一次震颤,并以惊人的爱与悲悯倾听每一颗向这个世界发出呐喊的心灵,注视着每一张面对这个世界微笑或流泪的脸庞。当孩子的世界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他坚定地和他们站在一起,与他们一起承受风雨,分担孩子的痛苦和忧愁;当孩子的世界展露笑颜,他由衷地分享他们的喜悦,为孩子的幸福而幸福。他知道,对孩子而言,不论是痛苦还是幸福,孩子都从内心深处渴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回应,他们不能忍受冷漠与麻木,不能忍受彼此之间的无动于衷。只要孩子时刻意识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与位置,他就不会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他会更热爱人,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孩子,要善于从他人的眼睛中看到别人内心深处隐藏的痛苦,而真正的痛苦往往不会表露于外,它需要人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灵,去体察并设法分担别人的这种痛苦。苏霍姆林斯基把这作为人不可或缺的情感素养。他认为情感素养就好比是调正了弦的小提琴,只有调正了弦的小提琴才可能演奏出美好的乐曲。那么,一个人只有懂得基本的情感素养,才能对他进行教育,才能形成公民精神和确立生活信念。
正是这样的教育,使得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逐渐学会了读懂人的心灵这本书。他们从一个70岁高龄的老奶奶眼睛里看到了孤独、忧郁,看到了她那颗渴望慰藉的心。于是,孩子们给老奶奶栽种了一丛玫瑰,陪伴她聊天,给她朗读童话,也听她讲雪莲花的故事,讲菊花邀请蜜蜂做客的故事。老奶奶的农舍里荡漾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老奶奶的眼睛里噙着温柔的、欢乐的泪花……其实,只是阅读这样的故事就足以令我感动,当人与人之间彼此心灵相通,就会发现,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活在人们中间,这种存在感足以使人安然地度过人生的每一个关口。
在教育现实中,因为不能读懂彼此的心灵而引发的悲剧时有所闻。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家长与孩子的之间的种种隔阂与冲突,仔细想来,都是由于彼此未能读懂对方的心灵之故。我们必须坚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本着美好的愿望,一方进行教育,一方接受教育。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彼此教育与受教育的过程。在看到彼此美好愿望的前提下,其实一切的不和谐与不理解都是暂时的,那种种隔阂与冲突也都可以找到解决的途径。但在这个彼此接近对方心灵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家长与作为被教育者的孩子之间,依然有着一种天然的顺序与差别:教师和家长在阅历、知识、情感的成熟度等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超过了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首先要作出某种姿态,这种姿态要能让孩子理解和认可,让孩子真正看到来自教师和家长心中的美好的愿望。在这种真诚的姿态和行动中,教师和家长方能逐渐接触到孩子的心灵,看到他内心深处发生的一切,并以一种同样让孩子理解和认可的方式提供应有的帮助。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但需要高度的教育技巧,更需要面对孩子心灵的极大的耐心与信赖。任何一句不经意的话,甚至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足以使一颗 脆弱、娇嫩的童心受到伤害。而一个人在幼年、童年、少年时代受到的心灵伤害,往往需要花费极大的力气才能得以弥补,有时甚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成为他终身都不能摆脱的阴影。
曾有一位知名学者告诉我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初中毕业时,填写志愿表,老师当时在班里强调了几点填写的注意事项,要求大家不要填错,更不能涂改,否则志愿表无效。可不知为什么,当时还是中学生的这位学者却不小心填错了其中一项,于是他不得不向老师索取另一份表格欲重新填写。不料老师听了他的要求后,用带着怒气的鄙夷的目光看了他一眼,讽刺他连这么一件小事都做不好,还想考重点中学云云。后来,他含着眼泪重新填写了表格。事情过去很多年了,但这件事在这位学者身上留下了终身难以去除的阴影——直到现在,他每次填写表格,不论是填写多么简单的表格,他都会两手哆嗦、冒汗,脸色苍白,心怦怦直跳。少年时代发生的那件事,给他留下了心理疾患。他半戏谑地把这称为“表格恐惧症”。
也许,像上述这位教师这样做的毕竟是少数,一个教师在不经意中所犯的过错也并不至于都会埋下严重的后患,我们也无法保证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经过深思熟虑。但是我们不能不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娇嫩、最脆弱的东西,那就是孩子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教育这项工作才这样让人如履薄冰。毕竟,教育是面向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人。
又想起了泰戈尔笔下的那个把自己当成小狗的孩子,在我心里,这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是让我想拥抱、亲吻的孩子,只因为那颗最澄澈、率真与浸满善意的心。
二、教师的智慧是照亮前方
数学家苏步青先生曾以十分感激的口吻,回忆在日本留学时师从著名几何学家洼田忠彦教授的那段经历。这位教授对他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苏步青有一道几何题做不出来,就向洼田教授请教。教授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给他推荐了一本书——沙尔门·菲德拉的《解析几何》让苏步青阅读。苏步青面对这本足有两千页的厚厚的大书,不由得埋怨老师不肯具体指导,又发愁这本书不知何时才能读完。等终于硬着头皮啃完了这本书,苏步青才发现,他不仅自己解决了当初的难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终身有用的基础知识。
洼田教授对苏步青的指导,似乎不曾用什么方法。面对学生的难题,他只是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仔细想来,这就是为师的最高智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老师的智慧不是堵塞道路,而是开拓道路,照亮一条知识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过多地强调孩子们的无知,在他们身上显示作为教师的某种优势,这将是一件十分有害的事。教师的智慧就在于给学生以知识的启迪,引发他对知识的惊奇感,并照亮他寻求知识的道路。
曾听一位大学教授回忆他中学时代的数学老师,这位老师就是一个善于照亮学生前方道路的老师。她告诉学生,高考没什么可怕的,数学题也没什么难的,只要掌握了一些“母题”,把这些“母题”充分吃透、弄懂,其他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老师把自己总结的一些“母题”发给学生,让他们去钻研。学生们把这些“母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并根据这些“母题”又演变出很多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了老师说的“吃透、弄懂”。高考成绩揭晓后,全班数学成绩极其优异,连当时最害怕数学的学生都考了极高的分数。在羡慕之余,我想,假如我们的老师都能像这位老师一样,那学生是否可以学得不这么辛苦呢?一个教师是否拥有教育教学的智慧,是否能把自己的智慧以恰当的方法用在恰当的地方,是我们今天应该重新思索的问题。
许多有卓越成就的学者在求学期间,都遇到过这样的优秀教师。启功先生在回忆他的恩师史学大师陈垣先生时,谈到很多关于陈先生教导学生的事。其中有一件事我印象深刻:陈先生常常指着某件字画问学生是否知道此人,如果学生知道,陈先生必大为高兴,会提到很多关于这人的问题;如果学生不知道,陈先生则只是指引一点头绪后就不再往下多说,例如只说:“他是一个史学家。”之后就不再说什么了。学生们往往自觉羞愧,回去后遍查关于此人的资料,好下次见先生时再讨教。以陈垣先生的学问,他完全可以在学生不知道时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告诉学生,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点到为止,只给学生提供一条线索,其他的就要学生自己去寻求了。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给学生照亮一条知识路”。
我曾认真研究过李玉龙老师执教的小学语文《挑山工》这个课案,我以为它比较好地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理念。
在文本的理解阶段,也是问题的提出和呈现的阶段,李玉龙老师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各自提出了问题,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受。这时,不同的观点开始了碰撞、融合,每个人的理解得到了初步的丰富、扩展。李玉龙老师将问题一一进行了梳理,归纳为“挑山工的工作光荣不光荣?”“挑山工身上是否有什么精神?”“挑山工到底为了什么而工作?”等等。光看这些问题,就足以令不少教师冷汗涔涔了。但正是这样一个提出问题、呈现问题的环节,使我们看到学生开始了初步的思考,这是智慧的开启,是教学的真正需要,也是教学的意义所在或应该的所在。这个环节的意义远非“学生主体”这个概念所能涵盖,它让我们看到了教学的源头。没有了这个源头,一切将变成想当然,从而在很多时候使我们所做的一切可能毫无价值。而这,正是当下很多“精彩课堂”所忽略了的。
文本的争论阶段,是问题的解决阶段,也是这节课惊险迭出的阶段。无限风光在险峰,因为惊险,所以精彩。在讨论挑山工身上到底“有没有精神”时,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面
生:挑山工完全是因为生活需要,只是一种生活的需要,谈不上什么价值和精神。
师:你认为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呢?
生:为人民付出有贡献的,才是有价值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为自己就没有价值吗?
生:为其他人更有价值。
师:如果你很饿,前面有一碗饭,你是先给别人吃还是自己吃?
生:自己吃……一人一半……看情况而定……
师:人与人要互相帮助,但是也不要忘了自己。这是一个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问题,大家不妨结合一些具体的事来想一想。但有一点,你不能侵犯别人的利益,更不能伤害别人。关于挑山工身上有什么精神的问题,老师认为,不能因为他为了自己就说他没有价值,就说他身上没有精神。大家下课后还可以思考一下。
只有一碗饭,是给自己吃,还是给别人吃,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李玉龙老师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自己吃……一人一半…… 看情况而定……”这样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波澜,他们对以往某些冠冕堂皇却往往令人匪夷所思的说法产生了怀疑,每个人都在追问自己的心灵,都不得不在这样的思考中面对真实的自己。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人拥有绝对的真理,但都有权利被人理解。所有的解释都将被容纳,同时被反思;所有的想象都将成为可能,同时被质疑。我想,这就是一个教师最大的智慧。
我曾见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他们往往知识比较丰厚,在学生中威信比较高,学生也听得极为专注。但遗憾的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很少主动思考,教师的优势反而成了阻碍、剥夺学生主动思考的屏障。长久下去,学生会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丧失主动寻求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恐怕是教师不曾想到的。因此,我们说要丰厚教师的底蕴,还应该充分重视这种底蕴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底蕴不仅应是教师的优势,更应是教师用来照亮学生前方道路的火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保尔·郎格朗在谈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意义时,把教育当前的第一责任作了这样的确定:组织适当的结构和方法,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他学习的训练的连续性。这里所说的“适当的结构和方法”指的是学生一生学习的所必须形成的能力,而这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就训练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比如像陈垣先生和洼田教授,他们通过照亮学生的知识路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寻求知识的能力。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也一直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他本人便是个知识的迷恋者,也力求把孩子们引到这条道路上来。他带领孩子们阅读文学作品,观察大自然,在劳动中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对知识的爱好。他通过自身对智力生活、对科学的无限忠诚,使孩子们深深地折服。他是一个能够把孩子们引上在真理面前惊奇、惊讶之路的领路人。因此,他多次强调,课堂教学有两项教育任务,一是传授一定的知识,二是启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启发他们努力跳出课堂教学的范围去阅读、研究和思考。其中,对于第一项任务,我们早已达成共识,但对于第二项任务,我们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又恰恰是学生能否获得真正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纪伯伦在谈到教学这一问题时说:“倘若他真有智慧,他不会令你踏进他的智慧之堂,而是领你去你自己心智的门口。”的确,教师的智慧不仅仅是传授一定的知识,教师真正的智慧是如何激发学生自己寻求知识的动力,也就是如何帮助学生寻到通往智慧之堂的门口,在纷繁与迷茫中找到那条知识路,并且照亮它。
三、我想做这样的教师
一个初秋的日子,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们来到田野,他们的面前展现出一派迷人的景象。置身其中,孩子们领略到了一种空旷的美。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各种极为微妙的色彩的变幻,聆听了那来自大自然深处的美妙的乐音,他们幻想,惊奇,喜悦,他们创作诗歌,也编写童话,为能够活在这个世上而感到巨大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莉达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活着真好啊!”
“活着真好”,这样的感叹使我感动不已。
当一种教育能够让孩子如此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这种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
当一个教师能够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的美,感受到世界的永恒,这样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师,也是最优秀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的教师。
我想从事这样的教育,想做这样的教师。
我们今天再读苏霍姆林斯基那些童话般的教育故事,如入梦境一般,但它又是如此真实。一个教师可以这样从事教育!他是孩子们的大朋友,他们永远在一起,快乐、忧伤、激动、愤慨……孩子们知道,他不仅是一位可亲的、与他们有着共同追求与爱好的大朋友,他还是一位可敬、可信赖的师者、父亲。
有一个叫塔马拉的女孩,她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为了给奶奶祝贺八十大寿,女孩早在几个月前就为奶奶种下了一丛玫瑰。她每天都去看这一丛玫瑰,给它灌溉,施肥,精心地修剪花枝。奶奶过生日的那天早晨,塔马拉来到自己的花坛,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剪着花枝,枝头上正盛开着极其罕见的蓝色花朵,花朵上还有晶莹的露珠。苏霍姆林斯基欣喜地看到了这一幕,记下了这一幕:
姑娘的眼里闪耀着欢乐的光芒。这熠熠的光芒永远留驻在我的心坎。我爱这姑娘,正是爱她在那个多露的早晨我看到的模样。
我能感受到那一刻苏霍姆林斯基内心的激动,我也深深地爱这位姑娘。在她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劳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这是一种精神的培育。而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我想从事这样的教育,想做这样的教师。
是的,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你不由得会产生这样的愿望。你想追随他,想看看他的一生走过的是一条怎样的路——
1918年9月28日,瓦·亚·苏霍姆林斯基诞生于在乌克兰基洛夫格勒州的一户贫民家庭。1926年就读于家乡一所农村学校,1935年开始走上教师岗位。1936年至1938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获得中学教师资格。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之后,他应征入伍,后因伤重返教育岗位,先后担任过教师、教导主任、校长、区教育局长等职。1948年,苏霍姆林斯基主动要求从教育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来到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从此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勤奋耕耘。1970年9月2日,苏霍姆林斯基走完了自己伟大、光辉的一生。
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们”。在帕夫雷什中学,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而他深植于实践的经验与著作正是这一理论的完美诠释。这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教育体系,你会惊叹,但不会迷失,因为他的理论与实践总是那么具体、清晰地结合在一起。他一生著述丰厚,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能与他相比:41部教育论著,600多篇论文,12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等文艺作品。他的著作是那么生动、全面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真实状况,对学校工作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提炼。那是一部部“活的教育学”,是一部部“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而他本人则当之无愧地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其实,我更愿意把苏霍姆林斯基看作一座灯塔,那是世界教育史上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他召唤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永远向前,向着光明的方向。
是的,我爱苏霍姆林斯基,我想做他那样的教师!
(摘自《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闫学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字略有删改。)
(栏目编辑 李 菁)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
一、教学生读懂人的心灵
一直爱泰戈尔,尤爱他的《新月集》——
如果我只是一只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亲爱的妈妈,当我想吃你的盘里的东西时,你要向我说“不”么?
你要赶开我,对我说道, “滚开,你这淘气的小狗”么?
那末,走罢,妈妈,走罢!当你叫唤我的时候,我就永不到你那里去,也永不要你再喂我吃东西了。
这是泰戈尔的《同情》。我相信,任谁读了这样的诗都会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读这样的诗,我的心里总会涌出无尽的温暖与感动。诗中所表现出的孩子无比单纯、善良的心地,让我感到整个世界变得澄明。没有一丝纤尘的心,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的确,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的心灵更可贵,更值得珍视。尤其是孩子的心,那是世界上最娇嫩、最脆弱、最透明的珍宝。如果有一种教育,它不关注孩子,不关注孩子的心灵,不把孩子及他的心灵作为所有教育元素中最宝贵的东西,甚至不把孩子及他的心灵的健康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这种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更不是好的教育。
我反复地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遗嘱。在我看来,一个人在遗嘱中表达的东西该是心灵中最珍视的东西。而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留下的以教育为主题的遗嘱,当是反映了他教育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理想与信念。果然,我发现,在他的八条教育遗嘱中,除了他一直强调的对祖国的爱与责任,对世界要以公民的理想与追求去观察,对人的高度的善意、体恤与宝贵的信赖,以及告诫教师要始终用知识来哺育自己,他还把要教会学生读懂人的心灵这本书作为他的一条遗嘱。在遗嘱中,他这样“寄语后来人”:
要教导学生把他人的欢乐和忧虑变成自己切身的欢乐和忧虑,要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最高尚的需要——需要他人,就让人成为学生精神世界里最可宝贵的珍宝吧。
对他人心灵的体恤与洞察,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和善良的心地,时刻意识到自己活在他人中间,并习惯以他人的快乐作为延续自己的方式,是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的一个教育理念。
要教学生读懂人的心灵这本书,教师首先要学会读懂学生的心灵。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懂得,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心灵。我们常常试图用指责、批评甚至虚伪的感动来打动孩子,除了破碎的闷响,我们常常听不见回声。面对那些稚嫩而脆弱的心灵,我们似乎真理在握,却不曾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深思熟虑。于是,师生之间筑起了一道厚厚的蔽障,都在痛苦,却无从逾越。对此,苏霍姆林斯基的态度是果决的。他提醒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因为只有心灵方能抵达心灵。因此,教师务必要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些脆弱的心灵,永远不让那些处于艰难境遇的孩子知道他比别人差,让他永远不会感到他在班上跟别人有区别。这是一种“长期的、单调的、非常复杂和折磨人的艰难的播种”,无疑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与努力。而能够长期支持这种努力的力量,就是那份博大的悲悯的情怀。
无疑,苏霍姆林斯基是读懂学生心灵的高手。他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都非常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他理解孩子的心灵,关注孩子心灵中的每一次震颤,并以惊人的爱与悲悯倾听每一颗向这个世界发出呐喊的心灵,注视着每一张面对这个世界微笑或流泪的脸庞。当孩子的世界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他坚定地和他们站在一起,与他们一起承受风雨,分担孩子的痛苦和忧愁;当孩子的世界展露笑颜,他由衷地分享他们的喜悦,为孩子的幸福而幸福。他知道,对孩子而言,不论是痛苦还是幸福,孩子都从内心深处渴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回应,他们不能忍受冷漠与麻木,不能忍受彼此之间的无动于衷。只要孩子时刻意识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与位置,他就不会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他会更热爱人,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孩子,要善于从他人的眼睛中看到别人内心深处隐藏的痛苦,而真正的痛苦往往不会表露于外,它需要人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灵,去体察并设法分担别人的这种痛苦。苏霍姆林斯基把这作为人不可或缺的情感素养。他认为情感素养就好比是调正了弦的小提琴,只有调正了弦的小提琴才可能演奏出美好的乐曲。那么,一个人只有懂得基本的情感素养,才能对他进行教育,才能形成公民精神和确立生活信念。
正是这样的教育,使得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逐渐学会了读懂人的心灵这本书。他们从一个70岁高龄的老奶奶眼睛里看到了孤独、忧郁,看到了她那颗渴望慰藉的心。于是,孩子们给老奶奶栽种了一丛玫瑰,陪伴她聊天,给她朗读童话,也听她讲雪莲花的故事,讲菊花邀请蜜蜂做客的故事。老奶奶的农舍里荡漾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老奶奶的眼睛里噙着温柔的、欢乐的泪花……其实,只是阅读这样的故事就足以令我感动,当人与人之间彼此心灵相通,就会发现,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活在人们中间,这种存在感足以使人安然地度过人生的每一个关口。
在教育现实中,因为不能读懂彼此的心灵而引发的悲剧时有所闻。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家长与孩子的之间的种种隔阂与冲突,仔细想来,都是由于彼此未能读懂对方的心灵之故。我们必须坚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本着美好的愿望,一方进行教育,一方接受教育。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彼此教育与受教育的过程。在看到彼此美好愿望的前提下,其实一切的不和谐与不理解都是暂时的,那种种隔阂与冲突也都可以找到解决的途径。但在这个彼此接近对方心灵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家长与作为被教育者的孩子之间,依然有着一种天然的顺序与差别:教师和家长在阅历、知识、情感的成熟度等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超过了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首先要作出某种姿态,这种姿态要能让孩子理解和认可,让孩子真正看到来自教师和家长心中的美好的愿望。在这种真诚的姿态和行动中,教师和家长方能逐渐接触到孩子的心灵,看到他内心深处发生的一切,并以一种同样让孩子理解和认可的方式提供应有的帮助。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但需要高度的教育技巧,更需要面对孩子心灵的极大的耐心与信赖。任何一句不经意的话,甚至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足以使一颗 脆弱、娇嫩的童心受到伤害。而一个人在幼年、童年、少年时代受到的心灵伤害,往往需要花费极大的力气才能得以弥补,有时甚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成为他终身都不能摆脱的阴影。
曾有一位知名学者告诉我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初中毕业时,填写志愿表,老师当时在班里强调了几点填写的注意事项,要求大家不要填错,更不能涂改,否则志愿表无效。可不知为什么,当时还是中学生的这位学者却不小心填错了其中一项,于是他不得不向老师索取另一份表格欲重新填写。不料老师听了他的要求后,用带着怒气的鄙夷的目光看了他一眼,讽刺他连这么一件小事都做不好,还想考重点中学云云。后来,他含着眼泪重新填写了表格。事情过去很多年了,但这件事在这位学者身上留下了终身难以去除的阴影——直到现在,他每次填写表格,不论是填写多么简单的表格,他都会两手哆嗦、冒汗,脸色苍白,心怦怦直跳。少年时代发生的那件事,给他留下了心理疾患。他半戏谑地把这称为“表格恐惧症”。
也许,像上述这位教师这样做的毕竟是少数,一个教师在不经意中所犯的过错也并不至于都会埋下严重的后患,我们也无法保证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经过深思熟虑。但是我们不能不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娇嫩、最脆弱的东西,那就是孩子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教育这项工作才这样让人如履薄冰。毕竟,教育是面向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人。
又想起了泰戈尔笔下的那个把自己当成小狗的孩子,在我心里,这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是让我想拥抱、亲吻的孩子,只因为那颗最澄澈、率真与浸满善意的心。
二、教师的智慧是照亮前方
数学家苏步青先生曾以十分感激的口吻,回忆在日本留学时师从著名几何学家洼田忠彦教授的那段经历。这位教授对他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苏步青有一道几何题做不出来,就向洼田教授请教。教授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给他推荐了一本书——沙尔门·菲德拉的《解析几何》让苏步青阅读。苏步青面对这本足有两千页的厚厚的大书,不由得埋怨老师不肯具体指导,又发愁这本书不知何时才能读完。等终于硬着头皮啃完了这本书,苏步青才发现,他不仅自己解决了当初的难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终身有用的基础知识。
洼田教授对苏步青的指导,似乎不曾用什么方法。面对学生的难题,他只是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仔细想来,这就是为师的最高智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老师的智慧不是堵塞道路,而是开拓道路,照亮一条知识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过多地强调孩子们的无知,在他们身上显示作为教师的某种优势,这将是一件十分有害的事。教师的智慧就在于给学生以知识的启迪,引发他对知识的惊奇感,并照亮他寻求知识的道路。
曾听一位大学教授回忆他中学时代的数学老师,这位老师就是一个善于照亮学生前方道路的老师。她告诉学生,高考没什么可怕的,数学题也没什么难的,只要掌握了一些“母题”,把这些“母题”充分吃透、弄懂,其他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老师把自己总结的一些“母题”发给学生,让他们去钻研。学生们把这些“母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并根据这些“母题”又演变出很多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了老师说的“吃透、弄懂”。高考成绩揭晓后,全班数学成绩极其优异,连当时最害怕数学的学生都考了极高的分数。在羡慕之余,我想,假如我们的老师都能像这位老师一样,那学生是否可以学得不这么辛苦呢?一个教师是否拥有教育教学的智慧,是否能把自己的智慧以恰当的方法用在恰当的地方,是我们今天应该重新思索的问题。
许多有卓越成就的学者在求学期间,都遇到过这样的优秀教师。启功先生在回忆他的恩师史学大师陈垣先生时,谈到很多关于陈先生教导学生的事。其中有一件事我印象深刻:陈先生常常指着某件字画问学生是否知道此人,如果学生知道,陈先生必大为高兴,会提到很多关于这人的问题;如果学生不知道,陈先生则只是指引一点头绪后就不再往下多说,例如只说:“他是一个史学家。”之后就不再说什么了。学生们往往自觉羞愧,回去后遍查关于此人的资料,好下次见先生时再讨教。以陈垣先生的学问,他完全可以在学生不知道时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告诉学生,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点到为止,只给学生提供一条线索,其他的就要学生自己去寻求了。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给学生照亮一条知识路”。
我曾认真研究过李玉龙老师执教的小学语文《挑山工》这个课案,我以为它比较好地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理念。
在文本的理解阶段,也是问题的提出和呈现的阶段,李玉龙老师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各自提出了问题,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受。这时,不同的观点开始了碰撞、融合,每个人的理解得到了初步的丰富、扩展。李玉龙老师将问题一一进行了梳理,归纳为“挑山工的工作光荣不光荣?”“挑山工身上是否有什么精神?”“挑山工到底为了什么而工作?”等等。光看这些问题,就足以令不少教师冷汗涔涔了。但正是这样一个提出问题、呈现问题的环节,使我们看到学生开始了初步的思考,这是智慧的开启,是教学的真正需要,也是教学的意义所在或应该的所在。这个环节的意义远非“学生主体”这个概念所能涵盖,它让我们看到了教学的源头。没有了这个源头,一切将变成想当然,从而在很多时候使我们所做的一切可能毫无价值。而这,正是当下很多“精彩课堂”所忽略了的。
文本的争论阶段,是问题的解决阶段,也是这节课惊险迭出的阶段。无限风光在险峰,因为惊险,所以精彩。在讨论挑山工身上到底“有没有精神”时,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面
生:挑山工完全是因为生活需要,只是一种生活的需要,谈不上什么价值和精神。
师:你认为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呢?
生:为人民付出有贡献的,才是有价值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为自己就没有价值吗?
生:为其他人更有价值。
师:如果你很饿,前面有一碗饭,你是先给别人吃还是自己吃?
生:自己吃……一人一半……看情况而定……
师:人与人要互相帮助,但是也不要忘了自己。这是一个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问题,大家不妨结合一些具体的事来想一想。但有一点,你不能侵犯别人的利益,更不能伤害别人。关于挑山工身上有什么精神的问题,老师认为,不能因为他为了自己就说他没有价值,就说他身上没有精神。大家下课后还可以思考一下。
只有一碗饭,是给自己吃,还是给别人吃,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李玉龙老师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自己吃……一人一半…… 看情况而定……”这样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波澜,他们对以往某些冠冕堂皇却往往令人匪夷所思的说法产生了怀疑,每个人都在追问自己的心灵,都不得不在这样的思考中面对真实的自己。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人拥有绝对的真理,但都有权利被人理解。所有的解释都将被容纳,同时被反思;所有的想象都将成为可能,同时被质疑。我想,这就是一个教师最大的智慧。
我曾见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他们往往知识比较丰厚,在学生中威信比较高,学生也听得极为专注。但遗憾的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很少主动思考,教师的优势反而成了阻碍、剥夺学生主动思考的屏障。长久下去,学生会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丧失主动寻求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恐怕是教师不曾想到的。因此,我们说要丰厚教师的底蕴,还应该充分重视这种底蕴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底蕴不仅应是教师的优势,更应是教师用来照亮学生前方道路的火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保尔·郎格朗在谈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意义时,把教育当前的第一责任作了这样的确定:组织适当的结构和方法,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他学习的训练的连续性。这里所说的“适当的结构和方法”指的是学生一生学习的所必须形成的能力,而这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就训练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比如像陈垣先生和洼田教授,他们通过照亮学生的知识路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寻求知识的能力。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也一直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他本人便是个知识的迷恋者,也力求把孩子们引到这条道路上来。他带领孩子们阅读文学作品,观察大自然,在劳动中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对知识的爱好。他通过自身对智力生活、对科学的无限忠诚,使孩子们深深地折服。他是一个能够把孩子们引上在真理面前惊奇、惊讶之路的领路人。因此,他多次强调,课堂教学有两项教育任务,一是传授一定的知识,二是启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启发他们努力跳出课堂教学的范围去阅读、研究和思考。其中,对于第一项任务,我们早已达成共识,但对于第二项任务,我们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又恰恰是学生能否获得真正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纪伯伦在谈到教学这一问题时说:“倘若他真有智慧,他不会令你踏进他的智慧之堂,而是领你去你自己心智的门口。”的确,教师的智慧不仅仅是传授一定的知识,教师真正的智慧是如何激发学生自己寻求知识的动力,也就是如何帮助学生寻到通往智慧之堂的门口,在纷繁与迷茫中找到那条知识路,并且照亮它。
三、我想做这样的教师
一个初秋的日子,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们来到田野,他们的面前展现出一派迷人的景象。置身其中,孩子们领略到了一种空旷的美。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各种极为微妙的色彩的变幻,聆听了那来自大自然深处的美妙的乐音,他们幻想,惊奇,喜悦,他们创作诗歌,也编写童话,为能够活在这个世上而感到巨大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莉达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活着真好啊!”
“活着真好”,这样的感叹使我感动不已。
当一种教育能够让孩子如此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这种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
当一个教师能够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的美,感受到世界的永恒,这样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师,也是最优秀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的教师。
我想从事这样的教育,想做这样的教师。
我们今天再读苏霍姆林斯基那些童话般的教育故事,如入梦境一般,但它又是如此真实。一个教师可以这样从事教育!他是孩子们的大朋友,他们永远在一起,快乐、忧伤、激动、愤慨……孩子们知道,他不仅是一位可亲的、与他们有着共同追求与爱好的大朋友,他还是一位可敬、可信赖的师者、父亲。
有一个叫塔马拉的女孩,她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为了给奶奶祝贺八十大寿,女孩早在几个月前就为奶奶种下了一丛玫瑰。她每天都去看这一丛玫瑰,给它灌溉,施肥,精心地修剪花枝。奶奶过生日的那天早晨,塔马拉来到自己的花坛,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剪着花枝,枝头上正盛开着极其罕见的蓝色花朵,花朵上还有晶莹的露珠。苏霍姆林斯基欣喜地看到了这一幕,记下了这一幕:
姑娘的眼里闪耀着欢乐的光芒。这熠熠的光芒永远留驻在我的心坎。我爱这姑娘,正是爱她在那个多露的早晨我看到的模样。
我能感受到那一刻苏霍姆林斯基内心的激动,我也深深地爱这位姑娘。在她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劳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这是一种精神的培育。而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我想从事这样的教育,想做这样的教师。
是的,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你不由得会产生这样的愿望。你想追随他,想看看他的一生走过的是一条怎样的路——
1918年9月28日,瓦·亚·苏霍姆林斯基诞生于在乌克兰基洛夫格勒州的一户贫民家庭。1926年就读于家乡一所农村学校,1935年开始走上教师岗位。1936年至1938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获得中学教师资格。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之后,他应征入伍,后因伤重返教育岗位,先后担任过教师、教导主任、校长、区教育局长等职。1948年,苏霍姆林斯基主动要求从教育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来到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从此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勤奋耕耘。1970年9月2日,苏霍姆林斯基走完了自己伟大、光辉的一生。
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们”。在帕夫雷什中学,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而他深植于实践的经验与著作正是这一理论的完美诠释。这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教育体系,你会惊叹,但不会迷失,因为他的理论与实践总是那么具体、清晰地结合在一起。他一生著述丰厚,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能与他相比:41部教育论著,600多篇论文,12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等文艺作品。他的著作是那么生动、全面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真实状况,对学校工作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提炼。那是一部部“活的教育学”,是一部部“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而他本人则当之无愧地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其实,我更愿意把苏霍姆林斯基看作一座灯塔,那是世界教育史上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他召唤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永远向前,向着光明的方向。
是的,我爱苏霍姆林斯基,我想做他那样的教师!
(摘自《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闫学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字略有删改。)
(栏目编辑 李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