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东剧变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给我党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问题,我们要正确的总结历史、借鉴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苏东剧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警示
一、苏东剧变的原因概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重大的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苏东剧变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直接原因,又有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客观的、历史的、全面的、辨证的分析。
(一)历史问题的积淀所造成的潜伏危机是苏东剧变的历史原因。十月革命开辟了新时代,指出了新道路,但革命本身并没有、也不可能同时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问题。斯大林模式(也即“苏联模式)是在列宁逝世后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的。这一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合理性,并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存在的严重弊端在实践中长期得不到纠正,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原则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被严重扭曲变形了,从而在整体上减缓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采用各种手段,对苏东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他们利用人员往来,以接触促演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经济贸易和援助,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作出政治上的让步等等。在苏联,西方敌对势力也从未停止过支持政治反对派即所谓不同政见者的活动。特别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随着“民主化、公开性”方针的推行,西方敌对势力支持苏联政治反对派向共产党夺权、颠覆社会主义的活动进一步加剧。
(三)“改革”变成“改向”是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苏东各国的改革缺少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正是戈尔巴乔夫等人的错误路线葬送了改革,在他执政的6~7年中,在如何进行改革,改革的突破点选在何处,沿着什么方向进行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上犯了重大错误,使改革的性质、方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至最后搞得苏联居民面临挨饿的地步,人民并没有从改革中得到实惠,反而怨声载道,对改革失去信心。经济体制改革受挫,戈尔巴乔夫继而转向搞政治体制改革。东欧国家的改革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崩溃的悲剧,其直接原因就是苏东国家把“改革”变成了改向”,不是“彻底改革旧体制”,而是彻底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四)执政党的理论和路线错误是苏东剧变的决定性原因。一个政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就是一面旗帜。江泽民指出:苏联东欧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样,确有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因素,但归根到底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在错误理论指导下推行了一条错误路线——“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背弃了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而东欧是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实验田,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二、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警示
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不注重执政党能力建设,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长期忽视执政能力建设,执政能力下降。主要表现在:思想和路线混乱,无法带领群众前进;党内腐败现象普遍,严重地脱离了人民群众;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严重泛滥,个人独断专行。总结苏东剧变留给我们的历史教训,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共产党人如果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为脱离人民群众的有自己特殊利益的集团,为实现自己的特殊利益,抛弃人民群众,那么,人民群众终将抛弃这样的党。苏联东欧共产党就是因为一心只想自己的利益,背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最终被人民抛弃。因此,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执行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二)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政党只有执政思想与时俱进,才会兴旺发达。因此,我们的执政党在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时,必须既要遵循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又要从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特殊规律出发。必须要纠正根深蒂固的“左”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警惕右的抬头;要端正党的基本路线,认清本国尚处于并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能急于求成。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各级党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东欧各国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没有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监督制约机制,致使这些国家的官僚主义泛滥,领导干部腐败成风,造成亡党亡国的悲剧。
作者简介:李芳华(1990—),女,河北秦皇岛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廖文成:《反思苏东剧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7期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3]江流、陈之哗:《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关键词】苏东剧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警示
一、苏东剧变的原因概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重大的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苏东剧变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直接原因,又有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客观的、历史的、全面的、辨证的分析。
(一)历史问题的积淀所造成的潜伏危机是苏东剧变的历史原因。十月革命开辟了新时代,指出了新道路,但革命本身并没有、也不可能同时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问题。斯大林模式(也即“苏联模式)是在列宁逝世后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的。这一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合理性,并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存在的严重弊端在实践中长期得不到纠正,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原则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被严重扭曲变形了,从而在整体上减缓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采用各种手段,对苏东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他们利用人员往来,以接触促演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经济贸易和援助,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作出政治上的让步等等。在苏联,西方敌对势力也从未停止过支持政治反对派即所谓不同政见者的活动。特别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随着“民主化、公开性”方针的推行,西方敌对势力支持苏联政治反对派向共产党夺权、颠覆社会主义的活动进一步加剧。
(三)“改革”变成“改向”是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苏东各国的改革缺少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正是戈尔巴乔夫等人的错误路线葬送了改革,在他执政的6~7年中,在如何进行改革,改革的突破点选在何处,沿着什么方向进行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上犯了重大错误,使改革的性质、方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至最后搞得苏联居民面临挨饿的地步,人民并没有从改革中得到实惠,反而怨声载道,对改革失去信心。经济体制改革受挫,戈尔巴乔夫继而转向搞政治体制改革。东欧国家的改革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崩溃的悲剧,其直接原因就是苏东国家把“改革”变成了改向”,不是“彻底改革旧体制”,而是彻底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四)执政党的理论和路线错误是苏东剧变的决定性原因。一个政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就是一面旗帜。江泽民指出:苏联东欧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样,确有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因素,但归根到底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在错误理论指导下推行了一条错误路线——“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背弃了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而东欧是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实验田,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二、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警示
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不注重执政党能力建设,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长期忽视执政能力建设,执政能力下降。主要表现在:思想和路线混乱,无法带领群众前进;党内腐败现象普遍,严重地脱离了人民群众;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严重泛滥,个人独断专行。总结苏东剧变留给我们的历史教训,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共产党人如果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为脱离人民群众的有自己特殊利益的集团,为实现自己的特殊利益,抛弃人民群众,那么,人民群众终将抛弃这样的党。苏联东欧共产党就是因为一心只想自己的利益,背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最终被人民抛弃。因此,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执行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二)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政党只有执政思想与时俱进,才会兴旺发达。因此,我们的执政党在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时,必须既要遵循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又要从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特殊规律出发。必须要纠正根深蒂固的“左”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警惕右的抬头;要端正党的基本路线,认清本国尚处于并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能急于求成。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各级党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东欧各国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没有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监督制约机制,致使这些国家的官僚主义泛滥,领导干部腐败成风,造成亡党亡国的悲剧。
作者简介:李芳华(1990—),女,河北秦皇岛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廖文成:《反思苏东剧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7期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3]江流、陈之哗:《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